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7月17日,英国政府继美国武装侵略黎巴嫩之后,公然出兵约旦。与此同时,美英两国的武装部队还在不断地向土耳其、地中海东岸和波斯湾集结。很明显,美英的侵略计划不仅针对黎巴嫩和约旦,而且也针对着伊拉克共和国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这是美英帝国主义对全体阿拉伯人民明目张胆的侵略,也是对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公开的挑衅!英国政府借口说,它出兵约旦是帮助约旦政府“抵抗侵略、稳定局势”。这是毫无道理的。约旦根本  相似文献   

2.
反对侵略、爱好和平的民族独立国家伊拉克共和国刚一诞生,就受到以苏联为首的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热烈祝贺。社会主义国家同许多爱好和平的亚非民族主义国家一起,首先承认了年青的伊拉克共和国。伊拉克人民的伟大胜利,打乱了帝国主义在中东的侵略计划,大大地鼓舞了阿拉伯人民、亚非人民和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以及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反对新战争的斗争,使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注定要到来的末日更加逼近。因此,美英帝国主义一方面对伊拉克共和国的成立感到惊慌失措,另一方面,公然违反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对阿拉伯国家进行了武装干涉。美英帝国主义的军队分别侵入了黎巴嫩和约旦。这一切说明美英帝国主义阴谋扩大侵略行动,企图绞杀刚刚成立的伊拉克共和国,从而镇压伟大的阿拉伯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我国政府和苏联政府几次发表声明,坚决要求美英政府停止对阿拉伯国家的武  相似文献   

3.
中东的空气在沸腾。黎巴嫩人民反对夏蒙卖国集团的武装斗争燃烧得越来越炽热;伊拉克爱国军人在人民的支持之下,胜利地推翻了反动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伊拉克共和国,使阿拉伯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熊熊烈火又冲起一股壮丽的火焰;帝国主义惊慌失措,美国侵略者已公然发动对黎巴嫩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武装干涉。这是半个月来世界局势最重大的发展。中国政府和人民宣布:强烈地谴责和杭议美国的侵略行为,全力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正义斗争。苏联  相似文献   

4.
在亚非两洲,一个声势浩大的反对美英侵略者的浪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前进。亚非各国人民热烈地欢呼伊拉克共和国的诞生,欢呼伊拉克人民的伟大胜利。特别是阿拉伯世界的各国人民都兴高彩烈地祝贺他们的一个姊妹国家从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统治下解放出来。亚非各国的(?)论一致认为,伊拉克共和国的誔生  相似文献   

5.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从来是世界和平的坚决捍卫者、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积极支持者。伊拉克革命的成功和共和国的诞生,立即受到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热烈欢呼。从黄海到易北河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全体劳动人民,对于美英帝国主义侵略中东的强整行径,一致发出严厉的谴责和警告,用有力的行动来支援阿拉伯人民的正义斗争。苏联政府在7月16日宣布正式承认伊拉克共和国政府,又在16、20两天发表声明,要求美英立即停止  相似文献   

6.
(1)如何理解今天的斗争形势有利于阿拉伯人民的争取民族独立?如何理解在东风压倒西风形势之下,世界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如何理解黎巴嫩人民起义和伊拉克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和影响?这是不是标志着阿拉伯人民的反对帝国主义斗争进入了新的阶段?(3)帝国主义为什么不可怕?帝国主义的弱点在哪  相似文献   

7.
名词浅释     
阿伊共同防御协定阿伊共同防御协定是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和伊拉克共和国政府于今年7月19日在大马士革签订的。协定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签订的:美英帝国主义对黎巴嫩和约旦发动公开的武装侵略,并威胁要进攻新生的伊拉克共和国,这个紧急的形势要求阿拉伯国家进一步加强团结来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协定规定“两国象一个国家一样采取行动来抵抗对它们两国或者对它们当中任何一国的侵略”;“采取紧急而有效的步骤来在两国之间建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密切合作”。这个条约的签订意味着面临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阿伊两国人民坚决保卫民族独立、维护中东和平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相似文献   

8.
7月15日,美国派遣军队在黎巴嫩登陆,对黎巴嫩进行武装侵略。美国这种彻头彻尾的侵略行为,是对黎巴嫩和全世界人民的挑衅,不但黎巴嫩人民不能容忍,全世界人民都不能容忍。美国军队必须从黎巴嫩滾出去!美军在黎巴嫩登陆的时间,正是伊拉克人民推翻反动的哈希姆王朝,建立反帝国主义的共和国的第二天。这说明美国军队在贝鲁特登陆,不仅仅是对黎巴嫩的进攻,而且是对伊拉克的进攻,正是所谓“项庄舞  相似文献   

9.
最近时期,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伊拉克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要根本改变了中东的形势。美英帝国主义妄想保持其殖民阵地,扑灭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的火焰,迫不及待地对黎巴嫩和约旦实行武装侵略。现在,阿拉伯人民正在进行着如火如茶的争取和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他们的正义斗争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有力支援。事实再一次证明,中国、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其他国家是阿拉伯人民最坚决最忠实的朋友。“全力支持伊拉克和黎巴嫩人民的正义斗争”和“制止美英帝国主义对阿拉伯人民的侵略”两书辑集了中、苏两国政府关于反对美英侵略黎巴  相似文献   

10.
随手写来     
两条道路看来当前民族独立运动有两条道路,其一是伊拉克的道路,其二是黎巴嫩的道路。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日益增强的国际形势下,伊拉克获得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支持,进行彻底的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这是伊拉克目前所走的道路。黎巴嫩的道路有所不同。黎巴嫩反对党实行武装起义,反对夏蒙政权。但是,反对的仅止于夏蒙政权,而并不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声援和支持也似乎并不重视。事情就是这样:美国出兵黎巴嫩,英国出兵约旦,说是为了“保护小国家的独立”,这不过是屁话;实际则是企图进攻伊拉克,那是艾  相似文献   

11.
1986年7月26日—8月10日7月26日赵紫阳总理7月2日至今访问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希腊、西班牙、土耳其和突尼斯。新任越共中央总书记长征应邀到苏联“休假”。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劳伦斯获释。拉美一体化协会第二次特别会议21日至今在墨西哥举行,同意把地区优惠关税增加10%。莫桑比克新总理马顺戈就职。27日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在纳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人民的革命斗争刚一取得胜利,美英帝国主义便公然采取军事行动相继侵入黎巴嫩和约旦,从而引起了阿拉伯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无比的愤怒。帝国主义侵略中东的目的何在呢?我们知道,美英帝国主义侵略中东,除了军事的政治的目的之外,最基本的就是在经济上夺取中东的石油资源,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们一贯地采取一切手段来镇压民族独立运动。在掠夺中东石油这个方面,美英两国是主要的竞争者;而在镇压民族独立运动的方面,它们又往往勾结起来,狼狈为奸。因此,美英两国在中东的矛盾与暂时的一致基本上是围绕着争夺石油利益和镇压中东民族解放运动这一中心问题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以万分热烈的心情,欢呼伊拉克人民推翻了一向骑在人民头上的、充当帝国主义工具的哈希姆王朝,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伊拉克共和国。这个新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的新胜利,标志着伊拉克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的新胜利,标志着杜勒斯—艾森豪威尔主义的不可避免的复灭,也标志着巴格达条约的彻底破产。中国自古以来就和阿拉伯民族有深厚的友谊。经过长期斗争才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统治的中国人民,特别珍视伊拉克的革命胜利,并大力支持伊拉克人民的斗争。所以一当伊拉克共和国成立,中国政府立即承认伊拉克共和国政府。在致伊拉克共和国政府通知承认的电文中并明白表示:“中国人民将尽一切力量支持你们反对帝国主义、保卫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正义斗争。”  相似文献   

14.
“八·一五”,是一个永远值得庆祝的节日。十三年前的这一天,我国的近邻和兄弟——朝鲜,在苏联军队的帮助下,结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获得了解放。这一天,象征着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象征着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失败。我国人民与朝鲜人民有着特别的感情。我们两国人民不仅在十三年以前共同反抗过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且从1950—1953年又并肩作战,打败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反对共同的敌人的斗争中,鲜血把中、朝两国人民凝结成永恒的战斗友谊! 今天,天空笼罩着战争的阴云。美英帝国主义竟然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在西亚发动了武装侵略,现在他们仍然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增援已经侵入黎巴嫩、约旦的侵略军。与此同时,盘据世界各地的美国侵略军宣布处于紧急备战状态,并且指使其  相似文献   

15.
第三章——华沙会谈台湾海峡危机 1957年,艾森豪威尔继续执政。此后一段时期的国际形势比较复杂,全世界反对美国的呼声高涨,非洲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风起云涌,中东地区也出现了新的形势:黎巴嫩亲美的夏蒙政府被推翻;伊拉克爆发了推翻王朝的革命。美国为了扑灭中东的反美火焰,于1958年7月-10月出兵黎巴嫩。美国的这一举动更遭到全世界的一致声讨。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一为了转移世界舆论对中东局势的关注;二为了扩大对中国的威胁,积极鼓动蒋介石集团“反攻大陆”。蒋介石集团派出飞机,远至云南、贵州、四川、西藏、青海等省散发传单,空投特务,轰炸福建,骚扰江浙,“反攻大陆”的叫嚣和破坏活动甚嚣尘上。美国这时从本国和地中海调派了大批军  相似文献   

16.
世界人民反对美英帝国主义者侵略中东的斗争一天天更广泛、更深入了。这个斗争已形成为一股正义的激流,浩浩荡荡地把美英侵略者逼到了“死角”。面对着这股声势浩大、惊心动魄的激流,它们不能不把刚刚登陆黎巴嫩、进兵约旦时的热昏劲头冷一些下来:那时它们看错了时代凤向,妄想一鼓作气吓倒中东人民,使他们俯首就范。现在呢?它们发现,它们自己真是一对难兄难弟,在世界人民众目睽睽之下,原形毕露,进退维谷,什么“道义”、什么“威凤”,都只能令人作呕了。美国资产阶级的报刊一方面隍急万分地反映出这种处境的狼狈与危险,另方面赶紧为自己的政府献谋划策,既想保全“体面”,又想耍弄花招来捞些便宜。当然,正象侵略者不会心甘情愿地收敛它们的豺狼本  相似文献   

17.
大事日志     
7月26日苏联照会西德,呼吁西德采取措施,使西德领土不致被用来对阿拉伯国家进行侵略。伊拉克共和国颁布临时宪法。麦克米伦复赫鲁晓夫信提出由安理会理事国常任代表为首脑会议作出安排,并决定会议成员和开会日期。戴高乐复信赫鲁晓夫,主张应保持苏联19日建议,召开有关国家首脑会议,地点最好在欧洲。假如开安理会首脑会议有印度和阿拉伯国家参加,土耳其、以色列、伊朗就也应参加。开罗“金字塔报”公布美国策划破坏、孤立阿联和侵略中东的一封秘密电报。 7月28日赫鲁晓夫分函艾森豪威尔、麦克米伦、戴高乐,要求立即召开有联合国秘书长参加的五国首脑会议。 7月29日我周总理复伊拉克卡塞姆总理信,表示愿意发展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并尽力支持伊拉克的维护独立、反对侵略的斗争。赫鲁晓夫接见印度报刊编辑和记者时表示,坚持美英干涉军撤出中东。“巴格达条约”理事会昨今在伦敦举行会议,策划新的侵略阴谋。  相似文献   

18.
大事日志     
6月28日苏联给美国备忘录,再一次指出美国政府应该就建议在日内瓦举行的专家会议的目的表示明确的态度。苏联照会美国,坚决抗议美国军用飞机6月27日侵犯苏联国境。保匈两国党政代表团在索非亚发表会谈公报,表示两国同修正主义进行斗争的决心。 6月29日我外交部新闻司发言人评黎巴嫩局势,表示中国支持黎巴嫩人民的正义斗争,并谴责美英政府的横蛮干涉。比、丹、法、英、意、卢、荷、挪、奥、瑞典、捷、民主德国、波、瑞士等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应德共中央的邀请,自27日至今在柏林举行代表会议,会后发表关于争取欧洲和平的联合声明。 6月30日新化社报道:在苏联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联大决议美英早日撤军讨论和缓中近东局势的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在8月21日全体一致通过了阿拉伯国家的提案,责成联合国秘书长“立即作出实际安排以便在目前情况下在黎巴嫩和约旦的问题上,充分帮助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从而便于外国军队早日撤出这两个国家”。正如苏联出席会议的代表团团长葛罗米柯21日在会上的发言所指出的,这个决议尽管在措词上有某些不足,但是它符合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主张美英军队迅速撤出近东。这个决议反映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一致主张,美英侵略军队必须迅速撤出黎巴嫩和约旦。美英侵略者最初曾经企图用所谓间接侵略的恶意诬蔑来破坏会议的进行、抵制正义的谴责和撤军的要求;后来看见众怒难犯,改由艾森豪威尔向会议提出所谓六点和平计划进行欺骗和试探,并由挪威等七国  相似文献   

20.
半月谈     
从联大的风向谈起从8月8日到8月21日的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是专门为了讨论要求美英侵略军撤出黎巴嫩和约旦、制止美英侵略行动扩大化和缓和中东地区紧张局势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结果一致通过了十个阿拉伯国家要求联合国会员国尊重阿拉伯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作出安排以便迅速撤出美英侵略军的提案。这是和平力量的又一次巨大胜利,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特别是美帝国主义的又一次严重失败。这是东风压倒西风的国际总形势在联合国斗争中的初步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