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民忠 《甘肃科技》2011,27(20):149-150
根据陇南山区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结合陇南的地理、地形、气候及养护管理体制的现状等因素,对陇南山区农村公路路面的选择,从多年的实践与总结,认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山区农村公路路面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孙畅  王志禄 《甘肃科技》2002,18(1):57-58
玉米、大豆、洋芋是陇南主要的粮食作物.徽成盆地、武都、文县是复种玉米、大豆、洋芋、水稻的主要产区,对应于气候变暖的趋势,陇南地区的农业气候条件也将有一些变化.我们重点研究气候变化对陇南山区种植制度的影响,为该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玉米、大豆、洋芋是陇南主要的粮食作物.徽成盆地、武都、文县是复种玉米、大豆、洋芋、水稻的主要产区,对应于气候变暖的趋势,陇南地区的农业气候条件也将有一些变化.我们重点研究气候变化对陇南山区种植制度的影响,为该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辛剑锋 《科技信息》2007,(16):254-254
本文对如何加快陇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让农民钱袋鼓起来,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的农村面貌,实现陇南山区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陇南山区花椒产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雷 《甘肃科技》2006,22(11):21-22
依据陇南山区的自然现状和花椒生产实际,对陇南市花椒产业开发思路和对策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陇南山区生态环境的特点,认为其是以干旱河谷为基带的较为特殊的山地生态系统,具有较明显的过渡性和敏感性.选取自然、社会和经济等人文因素建立了陇南脆弱地域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地域生态脆弱程度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陇南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度为0.18,属轻度脆弱区.14年来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92年以前为重度脆弱性,脆弱指数大于0.30;1992年以后,为轻度脆弱性,脆弱指数小于0.30,且逐年下降.说明该地区生态环境正在向良性方向转化.其中农民收入的增加、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环保政策的有力支持,是该地区生态环境向良性转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关于加快发展山区经济的十项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山区面积大,大多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山区开发是振兴山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山区特点提出了加快山区开发,振兴山区经济的十项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山区面积大,大多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山区开发是振兴山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山区特点提出了加快山区开发,振兴山区经济的十项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与区域经济开发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运用环境生态学和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理论,以辽宁东部山区为典型试验区,以保护、恢复和重建该地区流域生态环境为前提,依托其丰富的山区环境资源,研究建立一批以“林蛙养殖”、“柞蚕放养”、“林菌、林药、林果、林牧复合经营”、“山野菜归棚”和“庭院宅旁经济”等为特色的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与绿色食品开发模式及技术,取得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开发相互促进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浅析甘肃陇南的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会奎  刘波涛 《甘肃科技》2007,23(3):22-24,80
陇南是甘肃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发的贫困地区。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增加林草植被,已成为陇南山区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古老的陇南在21世纪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山区面积广阔,除嘉兴、嘉善、桐乡三县(市)外,其它各县、市都有一定面积的山地。其中,永嘉、文成、泰顺、龙泉、云和、遂昌等28个县的山地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70%以上,属山区县或全山区县。山区资源状况总体说来虽较丰富,且有一定的经济开发潜力,但由于我省山区的山坡度大、土质薄,生态系统又不稳定,加之缺少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工业用的煤、铁资源较为贫乏,储量有限,而且山区的交通运输极为不便,所以我省山区经济的发展还较为落后。由于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经济开发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以及现实的经济社会条件对人口数量的承受力等因素的影响,山区人口自然较平原、河谷、盆地地区的人口要少。  相似文献   

12.
清江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支流之一,是湖北境内长江右岸的重大支流。本文从清江流域的自然和经济状况分析了清江的地理环境;从流域的地质条件、植被条件与泥沙含量、淹没损失与造价、大坝建筑材料、葛洲坝枢纽工程主三峡工程与清江开发后输电距离等方面分析了开发清江的有利条件;从发电、航运、防洪、促进山区资源开发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等十个方面论述了清江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3.
郭玉贤 《甘肃科技》2003,19(11):121-122
根据陇南山区的地理特征,结合城镇给水现状,从城镇的用水量、山区小河取水方式、水处理工艺流程以及管网配制等方面,探讨城镇中小型给水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4.
陇南市是甘肃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而处在陇南山区的康县是本区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县区之一.康县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它们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粉尘和有害气体、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和水质,减少灾害的发生,对生态起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但近些年随着不断增长的经济和人口对森林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本文通过对康县森林与降水涵养关系,坡向与海拔影响下的水文等自然因素,探讨森林生长的优势以及与这些因素的相关性.从而为康县提高森林覆盖率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好日子 ,在省科技厅、陇南地区和武都县的共同努力下 ,陇南山区科教示范网正式开通了 ,这是高新技术与山区经济的共同结晶 ,今天 ,是陇南地区与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日子 ;今天 ,是武都县缩短信息差距、享用全球知识的日子 ;今天 ,也是值得我们高兴并为之鼓掌的日子。此时此刻 ,我谨代表甘肃省科技厅对网络的开通表示衷心的祝贺 ,对陇南地区和武都县有关部门的支持表示谢意 ,对为此付出努力的同志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同志们 ,如何发挥科技扶贫的优势和特殊作用 ,使科技帮扶与全省科技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这是省科技厅长期思考并实践的一个重点问题。今年三月 ,我们在总结多年来科技扶贫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设陇南山区科教示范网的构想 ,在与武都县有关领导充分协商论证后 ,由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具体实施 ,经过调研、现场施工、试运行 ,在较短的时间内建设完成 ,今天正式开通。陇南山区科教示范网的建设 ,标志着山区科技、教育事业开始驶向信息高速公路 ,缩短了信息共享的时空差 ,将为山区经济发挥其“助推器”和“催化剂”的作用 ,也标志着科技扶贫工作迈上了新台阶。这次建设的“二...  相似文献   

16.
山区普遍说来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较贫困的地区。山区在我国国土面积中占有很大比重,又是平原地区的屏障。因而,开发、建设和保护山区,无论对山区本身来说,还是对全局来说,均具有重大意义。山区开发的两大要素是自然资源与人。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另一方面,人口又对自然环境构成压力。若此压力过大,则会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区域自然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有一定的限度。进行山区开发,既要找出因地制宜的合理开发方式与途径,又要注意将人口控制在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内。只有这样,山区的开发才能健康地、持续地进行,山区人民才能真正地富裕起来。  相似文献   

17.
陇蜀古道,顾名思义,是指陇右通往巴蜀的古道,陇蜀古道的形成与陇右地区南北走向的河谷密切相关。陇蜀古道不仅是民族迁徙、经济交流的枢纽,也是古代各民族文化传播与交汇的历史文化走廊。位于这条文化通道上"陇南段"的法镜寺、八峰崖、大云寺、佛爷台等几处石窟艺术,从西至东一字排列,北承渭河上游石窟群,南接陕南、川北石窟群,形成陇蜀间佛教文化和艺术的通道。这几处石窟虽然石质不同,时代各异,但其艺术风格和文化底蕴却一脉相承,体现了陇右石窟艺术的陇南地域风格。秦蜀古道上的早期重要石窟遗存,陕南山区的古道十分稀少,而陇蜀古道陇南段的这几处石窟,就具有填补秦蜀古道佛教石窟艺术之空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清代浙江山区涌入大量外地人口,他们开山种地、做工经商,从事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等多种经营活动,成为山区资源开发的主力,为浙江山区的经济开发做出了很大贡献。浙江山区的经济开发活动呈现出多样性和商品化的特征,但这种开发也导致了当地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相似文献   

19.
沂蒙山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沂蒙山区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山区资源丰富,生产潜力巨大,但因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山区资源浪费严重,水土流失加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了山区经济的持续发展。笔者分析了沂蒙山区的自然条件与主要土地类型的质量、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山地资源开发利用原则,提出了这一地区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0.
靳丽莉 《科技资讯》2014,(3):77-77,79
我国幅员辽阔,有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势公路,而山区公路也是我国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全面经济建设的加速进程,指出了重点开发山区等较为劣势地区经济的战略,而山区公路建设也是保障经济弱势地区获得良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之一,因此,山区公路建设也是我国公路建设的重要事业。首先要根据山区实地的不同实际,区分不同情况,制定最为合理的公路路线,使路线最为优化,缩短路线长度以及降低路高,最大化降低不良地质对行车造成的不便,从而使山区经济可以获得良好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事业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