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4技术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效果和特点。方法:通过对15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采用2×4矫治技术合并Ⅲ类牵引矫治,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患者前牙反[牙合]解除,覆[牙合]覆盖正常,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下颌骨顺时针方向旋转。结论:2×4技术配合Ⅲ类牵引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是口腔临床上较常见的牙[牙合]畸形。该畸形对口腔功能及颜面外观等有较明显的不良影响,患者及家属要求治疗的愿望比较迫切。一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畸形有加重的趋势,且矫治的难度也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正畸后的修复效果。方法采用正畸方法先矫正错[牙合]畸形,正畸后修复。修复体类型包括固定桥,粘接桥,光固化美容修复等。结果1~4年随访,前牙美观对称,咀嚼功能良好,成功率91.3%。结论正畸矫治结合修复是一种很好地解决年轻患者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正畸治疗,为义齿的修复治疗创造良好的必要条件,使义齿不论在功能及美观上都能达到满意效果。方法利用正畸方法对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修复前的正畸治疗。结果62例病例经正畸与义齿修复的联合治疗,均达到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结论对于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病例,该方法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美观、功能及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固定矫治后头影测量值的变化,方法:选取年龄在9~12岁的混合牙列期反[牙合]患者19例(女性12例,男性7例,平均年龄11.25岁),均采用固定正畸技术配合Ⅲ类牵引矫治,对患者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颅面硬组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SNA、SNB值均有增加;前面高特别是前下面高增加更明显。结论:固定矫治配合Ⅲ类牵引可有效地促进上颌骨发育,纠正替牙期反[牙合]。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混合式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的有效性,采用磨牙颊面管和双尖牙托槽固定在[牙合]坠的颊面,使[牙合]垫和直丝弓矫治器合二为一而成混合式直丝弓矫治器.结果表明:前牙反[牙合]较易解除,反[牙合]解除时间平均3.4个月.混合式直丝弓矫治器是矫治前牙反[牙合]的有效方法,与[牙合]坠式活动矫治器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期矫治应用于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伴中度以上拥挤错[牙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7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伴中度以上拥挤的错[牙合]患者,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第一期治疗,而后据情况拔牙行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或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第二期治疗。矫治结束后,评价矫治疗效。结果:患者下颌后缩、上颌微突的面部侧貌明显改善,上下牙咬合关系,覆[牙合]覆盖等都满意。结论:二期矫治能够明显改善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伴中度以上拥挤的错[牙合]患者面形,从而达到较理想的矫治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错(牙合)畸形是患病率较高的口腔疾病之一,我们本着预防为主的目的,对长乐的921名13-14岁的青少年进行错(牙合)畸形的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并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进行调查.结果:长乐市青少年错(牙合)畸形发病率为47.12%,在Angle错(牙合)分类中,Angle Ⅰ类错(牙合)所占比例最大,为58.06%.结论:长乐乐市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口腔正畸知识的宣传工作,预防错(牙合)畸形的发生,降低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正畸治疗成人慢性牙周病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 2016年8月在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口腔治疗中心治疗的21例患有牙周病的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常规牙周治疗及正畸治疗,通过比较正畸治疗前后患者的牙周组织及咬合关系变化来评价正畸治疗成人慢性牙周病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者平均疗程23个月,正畸治疗后牙龈无明显炎症、牙周袋变浅或消失、牙齿稳固、牙列整齐、患者的咬合关系均达到个别正常(牙合)[1],拍摄X线片显示:应用正畸技术矫治成人慢性牙周病错(牙合)畸形前后牙槽骨的高度未见降低.正畸治疗结束时患者的牙周情况及颜面美观较矫治前有明显改善.结论:正畸治疗改善了成人慢性牙周病患者的牙周环境及颜面美观,恢复了牙周病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牙列功能,使患者的咬合关系均达到个别正常(牙合),恢复了牙齿之间的咬合平衡.对成人慢性牙周病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为成人慢性牙周病的正畸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多曲方丝弓技术(MEAW技术)治疗开(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多曲方丝弓技术对15例不同类型的开(牙合)畸形病例进行矫治.结果:全部病例均在相对短的时间内(2~3月)建立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磨牙形成相对稳定的尖窝咬合关系,达到满意效果.结论:多曲方丝弓技术可以有效竖直后牙,得到以牙性交化为主的(牙合)平面的变化,有效、快速矫治前牙开(牙合).具有疗效好、疗程短、适应症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安氏Ⅲ类错[牙合]伴牙列严重拥挤矫治的方法及设计。方法选自我科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严重拥挤病例共12例,男5例,女7例,平均年龄16.2岁。所有的病例分两步完成,第一步:上颌配戴[牙合]垫,下颌拔除34、44,采用标准直丝弓矫治技术解除下颌拥挤、反抬;第二步:上颌拔除14、24,同样采用标准直丝弓矫治技术解除上颌拥挤。结果矫治时间为16~23月,平均为20月,矫治后患者牙列整齐,覆[牙合]覆盖正常,咬牙合关系良好,面部侧貌协调。结论通过分步完成上下颌拔牙减数,首先可以解除前牙反[牙合]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前通用的綜合綫性自动調节系統的頻率法,都是以給定作用对自动調节系統的要求为基础的[1]、[2]、[3]。应用方块图的轉換[4]、[5]或改变系統的主綫路传递函数[1],也可按扰动作用对系統的要求为基础进行綜合。同时按扰动作用及給定作用两者的要求,全  相似文献   

13.
该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将导致儿童口腔错牙合畸形各方面的原因进行列举和分析,从源头出发研究儿童口腔错牙合畸形形成的因素;探讨了儿童进行口腔正畸的必要性,防止因为家长的不重视给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了解儿童进行口腔正畸的最佳时间,以此来提高改变儿童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概括儿童口腔正畸期间应注意的事项,防止由于非专业的操作给正畸效果带来不必要的影响,最后对儿童口腔正畸的护理指导进行概括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继[9—13]之后,继续研究映象对及映象序列的公共不动点.本文的结果改进和发展了最近Kwapisz[1],Matkowski[2],Cheh-Chih Yen[3,4],Singh,Meade[5],Rhoades[6],Ciric,Barada,Jungck,Das,Naik(见[7.8.14.15]及[19—13]中关于压缩型映象原理的某些重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赵瑮  李菁  严慧 《甘肃科技》2009,25(7):136-137
探讨死髓牙根管治疗期发生约诊间痛的原因,及与牙位和有无瘘管的关系;对264颗死髓牙进行常规根管治疗,分析约诊间痛与牙位和有无瘘管的关系;46颗患牙(17.42%)出现不同程度的约诊间痛,后牙多于前牙,下颌牙多于上颌牙,无瘘管者多于有瘘管者;根管治疗中,下颌牙与后牙易发生约诊间痛,无瘘管的死髓牙易发生约诊间痛,应注意治疗过程中的规范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分析牙髓治疗的后牙发生纵折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对门诊451例牙髓治疗的后牙发生牙纵折的牙齿特点和牙折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牙髓治疗的后牙发生纵折处,有高尖陡坡或/和牙壁薄弱的牙体特征者占80.71%之多。说明高尖陡坡、薄弱牙壁是后牙纵折的重要原因,调[牙合]和冠套修复是对牙髓治疗后牙进行保护和预防纵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口腔修复学中研究牙合,其主要目的是加深对牙合的诊断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重要性。掌握它的有关技能,使修复体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现代牙合学研究已从单纯以咬合关系为中心,上升到以牙合,颞下颌关节,颌面肌及至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心,强调口颌系统的功能协调。然而,现代还把牙合学的研究上升到更高的审美层次,以便充分认识咬合及口颌系统的形式美规律[1]。本人就临床义齿修复中如何应用牙合学知识,谈几点经验。1义齿修复前检查在义齿修复前,牙医师往往易忽略了对口颌系统的全面检查,可能只因为修复的目的,只对缺失牙作有限的检…  相似文献   

18.
一致全连续运算子集合的概念是苏联数学家所引入的(见[1]或[2]),作者在论文[3]与[4]中曾对有关一致全连续的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在本文中我们再探讨一些有关一致全连续的定理。设E为一巴拿赫(Banach)空间(巴拿赫空间的定义见[6],стр.110)。若在E中Hahn-Banach-Bchnenblust-Sobczyk关于有界线性汛函数的扩张定理成立,则称E具有性质(Ext.)(见[5],p.147).作者完全站在承认启墨洛(Zermelo)公理的立场。因此,任何巴拿赫空间都具有性质(Ext.)(见[5],p.148)。  相似文献   

19.
反(牙合)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近年来,对反(牙合)的治疗由于早期矫治理论的指导,以及临床矫治方法的不断完善,使得临床医生对反(牙合)的矫治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20.
反(牙合)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近年来,对反(牙合)的治疗由于早期矫治理论的指导,以及临床矫治方法的不断完善,使得临床医生对反(牙合)的矫治有了提高。但是对反(牙合)的早期发现,早期矫治这一理论认识,即反(牙合)最早期在什么时候开始矫治的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