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藻类植物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百里杜鹃林2007年5月的藻类植物初步鉴定,共检出藻类植物61种(含变种及变型),分属4门,6纲,14目,24科,34属。其中蓝藻有30种,占总种数的44.12%,其次是硅藻,有22种占36.07%,表明百里杜鹃林藻类植物以蓝藻和硅藻的种类居多;水生环境中的种类以硅藻占多数,亚气生环境中以蓝藻种类占多数。但在树皮上形成优势种常为绿藻中的土生绿球藻。土生绿球藻、小球藻、颗粒粘球藻、铜绿粘球藻、瑞士色球藻等是构成地衣的常见种类。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1982—1983年,以及1984年2月和5月在北碚黛湖水域调查采集的藻类植物中的硅藻,初步鉴定的硅藻有74个种和变种,分别属于2纲、6目、10科、19属.其中短缝藻属的3个种,即粗壮短缝藻大形变种Eunotia robusta var.grandis Cleve—Euler、粗壮短缝藻白氏变种 E.robusta var.Bergii和也兰短缝藻 E.Jemtlandica(Font.)mh.,是我国文献记录尚未列入的.报告分析了黛湖硅藻区系成分,并对其种类、数量变化和生态分布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黛湖硅藻的种类多,个体数量少.而且常见的种类大部分属于微污水带,少量属于乙型中污水带的指示植物.因此,可以肯定黛湖是目前污染较轻,水质较清洁的一个水体.由黛湖硅藻数量变化资料的分析,可以确定双壳缝目硅藻是黛湖浮游硅藻的优势种类.在黛湖中还有几种热带硅藻,例如,胀大桥弯藻,纤细异极藻和某些双菱藻等,这是值得注意的现象,它将有助于了解黛湖硅藻区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山西运城硝池中的藻类植物进行了研究,鉴定出藻类6门,25科,50属,102种(包含两个变种).其中蓝藻门6科16属32种,绿藻门10科20属35种,硅藻门6科9属21种,裸藻门1科3属11种,隐藻门1科1属2种,甲藻门1科1属1种.大部分为喜盐种类和随遇种类.优势种类多为蓝藻门和硅藻门种类.  相似文献   

4.
大理洱海藻类植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4年4月和10月,我们在洱海采集了藻类植物标本96号。经观察鉴定,计有藻类植物7个门,9个纲,20个目,35个科,74个属,139个种及变种。其中,蓝藻门15种,甲藻门2种,金藻门3种,硅藻门35种,绿藻门83种,裸藻和轮藻门各有1种。显然,种类最多的是绿藻,洱海浮游藻类的个体数量干季每升为355500个,湿季每升为341000个。洱海属于富营养型湖泊,对洱海的水质污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运城盐池湖区藻类植物的组成及与盐度的关系,对该区域进行了4次调查采集和种类鉴定,并分析了优势类群,对盐度和藻类分布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域藻类植物共9门,55科,120属,366种,以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种类居多,随着盐度增加,绿藻门种类有所减少,而蓝藻门和硅藻门种类有所增加,真盐和高盐水体与淡水和混盐水体相比,种类明显减少;(2)优势类群有11个属,包括颤藻属(Oscillatoria)、衣藻属(Chlamydomonas)、栅藻属(Scenedesmus)、针杆藻属(Synedra)、脆杆藻属(Fragilaria)、舟形藻属(Navicula)、桥弯藻属(Cymbella)、菱形藻属(Nitzschia)、裸藻属(Euglena)、鳞孔藻属(Lepocinclis)和扁裸藻属(Phacus),包含的种数在各水体总种数中占到34%~49%;(3)多数种类对盐度的耐受性较差,只分布于淡水水体和混盐水体,有些种类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大,在不同盐度水体中都有分布,还有少数种类只分布于盐度较高的水体中,盐度和藻类分布的回归方程为y=130.09e-0.114x。  相似文献   

6.
巢湖周年先后共出现浮游藻类277种(包括变种),隶属于8门85属。依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动,均以绿藻门的属,种最多,其次为蓝藻、硅藻,而金藻、黄藻、隐藻、甲藻均极少;从种群数量分析,除冬季外,则均以蓝藻门为绝对优势,占巢湖浮游藻类年平均总数的99.58%,其中微囊藻和鱼腥藻是引起巢湖蓝藻水华的主要种类。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福鼎市后屿湾红树林区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2001年1月~2003年1月对福建省福鼎市后屿湾红树林区水体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季节变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的优势种除了2001 年 1 月是裸藻类的密盘裸藻(Euglena wangi)外,其余季节优势种均为硅藻类,长菱形藻(Nitzschia longissima)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是常出现的优势种,还有一些甲藻和绿藻偶尔出现.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32属77种(包括变种),其中硅藻门29属74种(包括变种),甲藻门1属1种,绿藻门1属1种,裸藻门1属1种.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为1.14×104~1.16×106 个/L,平均为 3.21×105 个/L,季节变化为单峰型.福鼎红树林区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以河口性种类为主,红树林潮间带底栖硅藻在浮游植物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与潮汐和风浪冲刷有关.  相似文献   

8.
滴水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对其水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2009年1、4、7、10月对滴水湖浮游植物进行4次调查采样,研究滴水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评价滴水湖水质现状.共鉴定浮游植物96种,隶属于8门48属.其中绿藻门种类居首位,有21属51种;其次为硅藻门11属20种;蓝藻门8属16种;隐藻门2属3种;裸藻门2属2种;金藻门2属2种;甲藻门1属1种;黄藻门1属1种.平均数量生物量是2054.28×104个/L,其中绿藻比例最高,占总量的41%;其次是硅藻,占总量的30.5%;蓝藻第三,占总量的16.5%;其他藻类所占比例较小.根据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并结合部分理化指标对湖区进行水质评价,结果显示滴水湖水质属于中-富营养.  相似文献   

9.
实验测定了9种单细胞藻包括:5种淡水绿藻雪衣藻Chlamydomonas nivalis UTEX2765、椭圆小球藻Chlorella ellipswal CH、绿球藻Chloroccum tatrense UTEX2227、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nus、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sp.CSIRO:CS-321和四种硅藻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牟氏角毛藻Cheatoceros mulleri CH、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尖刺拟菱形藻Pseudcrnitzsehia pungens Grunow的77K荧光光谱,并与大型海洋绿藻、其它杂色藻以及高等植物菠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9种单细胞藻都缺少作为高等植物PSI主要表征的730nm长波荧光峰。9种单细胞藻的荧光主峰的位于684nm,而淡水绿藻在714nm还有一个明显的发射峰。这个结果与海洋管藻目绿藻和某些大型海洋绿藻的荧光特性一致。四种硅藻也有一个明显的荧光发射主峰位于684~686nm,类囊体膜的荧光光谱中在700nm附近有个不明显的肩峰。以上结果表明,淡水绿藻和硅藻PSI缺少730nm长波荧光峰可能具有其普遍性,预示这些藻类在PSI结构以及能量传递等方面与高等植物具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藻类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1~1992年,作者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进行金藻类植物的研究,发现一些在我国尚未报道的种类,其中隶属于单鞭金藻属(Chromulina)的有1种,棕鞭藻属(Ochromonas)的有2种,金杯藻属(Keqhyrion)的有6种,金瓶藻属(Lagynion)的有1种,锥囊藻属(Dinobryon)的有1变种。这些种类中的有些种类在形态特征上与原种的描述和图示有些不同,但这些差异尚不足建立一个新种类。本文对我国的这些新记录的形态特征及其生长的生态环境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1.
福建金门岛淡水藻类的调查,经鉴定有50属155种21变种1变型(不包括硅藻门),隶属于5个门.它们分别是蓝藻门、甲藻门、裸藻门、绿藻门和黄藻门,绿藻门种类最多,有107种16变种1变型.其中,绿藻门栅藻属的伪瑞士栅藻Scenedesmus pseudohelveticus Kirjakov.和普通栅藻Scenedesum communis Hegew.在我国是第一次报道.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秦皇岛贝类养殖区滤食性贝类饵料来源和摄食选择性特点,于2019年5月对该海域的海水和4种贝类(紫贻贝、海湾扇贝、长牡蛎、栉孔扇贝)进行采样调查。利用显微镜检法和光合色素液相色谱法(HPLC)对海水和贝类胃容物中的浮游植物种群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水体中浮游植物主要由硅藻、甲藻、隐藻组成,硅藻在丰度上占有绝对优势。光合色素HPLC检出水体中特征色素主要为硅藻、青绿藻和甲藻,而贝类胃容物中主要为甲藻和硅藻,少量青绿藻检出。四种贝类摄食选择性相似且不受水体中优势藻种的影响,主要以甲藻、硅藻中不占优势的藻种为食,对部分占优势藻种表现出避食性(中肋骨条藻和角毛藻),微微型浮游植物(青绿藻)对4种贝类的饵料贡献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2015年7月采自西藏米堆冰川的硅藻植物,共87个分类单位,隶属3纲9目15科37属。其中优势科有脆杆藻科Fragilariaceae、桥弯藻科Cymbellaceae和舟形藻科Naviculaceae,分别含8属13种、6属23种和4属18种,优势属为桥弯藻属Cymbella、弯肋藻属Cymbopleura和舟形藻属Navicula,分别包括9种、9种和8种。报道了一个中国新记录种分隔辐节藻Stauroneis separanda Lange-Bertalot et Werum。对米堆冰川的硅藻种类组成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硅藻商法及硅藻生物指示法对水体进行评价,表明米堆冰川的水体污染程度较轻,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14.
兰州北山生物结皮中陆生藻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沙井驿、刘家堡、九州台、白塔山、小牛圈沟等样点采集的生物结皮样的培养和鉴定 ,研究了兰州市北山生物结皮中陆生藻种类组成及其群落结构 .结果发现 ,该地陆生藻共计 5 3种 ,其中蓝藻 34种 ,绿藻 7种 ,硅藻10种 ,裸藻 2种 .蓝藻中以丝状种类占优势 (6 5 % ) ,绿藻中仍以球状种类居多 (5 7% ) ,但也有不少丝状个体(43% ) .黄土结皮以非洲席藻为第一优势种 ,石崖表具鞘微鞘藻占绝对优势 ,人工草丛中小球藻最丰富 ;种类数在砾质黄土中最多 (2 3) ,黄粘土中最少 (16 ) .  相似文献   

15.
云南澜沧江中游地区鱼类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澜沧江中游有49种鱼类,隶属5目,9科,33属。其中以鲤形目的种类最多,有34种,占总种数的69.39%;鲶形目的种类次之,有12种,占总种数的24.49%;鲤形目和鲶形目鱼类是澜沧江中游的主要类群。云县以上(鱼兆)科的种类多;在云县以下鲃亚科的种类占优势。澜沧江中游有49种鱼类,在怒江,金沙江,元江,南盘江,伊洛瓦底江等诸水系,均有较多成分的分布。故澜沧江中游的鱼类区系与毗邻水系的鱼类区系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1981年在北碚缙云山黛湖水域调查采集的鼓藻类植物,初步鉴定的鼓藻类分别属于中带藻科及鼓藻科,共19属,105种,其中一个种和一个变种是我国文献记录尚未列入的。报告结合缙云山黛湖水域环境条件的分析,对黛湖鼓藻类植物区系成分、种类数量变化和生态分布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黛湖常见的35种鼓藻类植物中,有库津新月藻、宽带鼓藻、凹顶鼓藻、角丝鼓藻、裂开圆丝鼓藻、以及鼓藻属、角星鼓藻属和微星鼓藻属的一些种,可作为微污水生物带的指示植物,因而肯定了黛湖是目前污染较轻,水质比较清洁的一个水库。作者等在报告的最后,提出了今后应加强缙云山的全面保护措施和应重视重庆地区藻类植物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雪藻     
今年8月初,一些新闻媒体报道了我国冰川学家在北极考察时发现了雪藻,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有些人可能对藻类植物比较生疏,对雪藻更是闻所未闻。其实雪藻就是生活在永久或半永久冰雪表面上的藻类植物的统称。全世界的雪藻大约有350种,其中大部分是绿藻门中的种类,也有少数的种类归属在蓝藻门(蓝细菌)中。它们在世界上的分布不是很普遍,只限定在南北两极的雪原冰盖或其它地区的雪线以上的高山冰川上。人们对雪藻的认识最初来源于红雪现象。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山或极地的皑皑雪原上,当春天来临后,会出现粉红色的条带或斑块,据…  相似文献   

18.
对山西省辛安泉泉域大型藻类植物的分布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泉域内大型藻类植物种类丰富,共有55种,隶属于6个门,分别为蓝藻门、红藻门、黄藻门、硅藻门、绿藻门、轮藻门;群落类型多样,共有6大类型,分别为刚毛藻群落、轮藻群落、水绵-双星藻群落、等片藻-直链藻群落、无隔藻群落和串珠藻群落;藻体形态多样,有5种,分别为垫状、胶团状、胶质丝状体、丝状体和簇状;生长季节多样,种类数大致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生境多样,共有4种固着基质,分别为石头、枯木、泥沙和其它藻体.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辛安泉泉域的大型藻类与其它地区的相似指数都很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域性差异和生殖隔离现象.  相似文献   

19.
江津四面山藻类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津四面山的藻类植物共162种(含变种),隶属于68属、33科、7门。文章分析了头道河、响水滩,洪海和大窝铺的藻类区系,对其种类成分、生态分布等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四面山的藻类区系中,以硅藻为多,占藻类总数的41.98%,其次为绿藻,占38.89%,蓝藻占15.43%,其它藻类占3.70%。分析藻类组成成分表明,微污水带种类多于乙型中污水带种类。另外,四面山藻类还有一个山区冷水种类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对青城山部分水体及潮湿环境中的藻类植物的种类及生态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该地区的藻类植物共有21科26属45种.绿藻门植物种类最多,共18种(46.67%),分别属于12科,10属;硅藻门12种(31.11%),分别属于6科6属;蓝藻门14种(24.44%),分别属于4科7属;金藻门1种(2.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