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以设计实例入手,从吸收塔的选材工作分析、设计及设计计算分析、结构设计分析以及吸收塔设计效果与质量评估这四个方面入手,针对吸收塔的设计工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该种设计方案在确保火电厂烟气工作正常运行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祝六军  龚丹宇  仇凌峰  周雄 《实验室科学》2011,14(3):174-175,179
针对传统减压蒸馏装置中吸收塔存在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新的吸收塔.实践证明该吸收塔相比于传统吸收塔而言,具有实验占用面积小、重心低、损耗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填料吸收塔是化工过程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用FORTRAN语言设计程序,对甲胺尾气吸收塔进行模型拟计算,求解出填料吸收塔的填料高度及尾气的组成。程序的通用性强,模拟结果与工厂实际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周斌 《安徽科技》2021,(3):48-49
聚乙烯醇生产过程中,醇解工序真空泵一直选用甲醇作为封液.使用甲醇作封液使真空泵出口气体甲醇含量上升,影响尾气吸收塔的吸收效果,增加能耗,且甲醇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本文对真空泵封液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封液选用低温水能降低真空泵出口甲醇含量,并且封液可以继续回到气体吸收塔吸收甲醇气,降低能耗,减少尾气排放量.  相似文献   

5.
杨鑫  李阳 《甘肃科技》2014,30(22):23-25
主要介绍了苯胺装置原废酸浓缩尾气吸收效果差,尾气中氮氧化物超标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加吸收塔系统、使用粗硝基苯进行吸收的改造措施。通过改造后,提高尾气吸收效果,使废酸尾气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6.
为防止烟气沿吸收塔塔壁逃逸导致脱硫效率降低,在一般喷淋空塔设计中,喷嘴所喷出的浆液都会直接冲刷到塔壁,封堵烟气沿塔壁逃逸的线路,长期的浆液冲刷容易造成吸收塔壁磨损穿孔。提出了吸收塔塔壁防冲刷装置的设计理念,分析了其可行性,并提供了实际应用案例,可为其他脱硫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梁国智 《广东科技》2014,(Z1):73-74
为防止烟气沿吸收塔塔壁逃逸导致脱硫效率降低,在一般喷淋空塔设计中,喷嘴所喷出的浆液都会直接冲刷到塔壁,封堵烟气沿塔壁逃逸的线路,长期的浆液冲刷容易造成吸收塔壁磨损穿孔。提出了吸收塔塔壁防冲刷装置的设计理念,分析了其可行性,并提供了实际应用案例,可为其他脱硫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张铮 《科技信息》2013,(15):137-138
本文介绍了某火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除雾器投运后因燃煤含硫量大幅增加出现问题,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给出了在除雾器技术改造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及改造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昆明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进行结构计算分析.得到了塔体的振型、周期等自振特性;通过这些动力特征,了解了该类型吸收塔结构的刚度分布情况,分析了加喷淋管与不加喷淋管对塔体结构的自振特性的影响;最后根据数值分析结果对吸收塔结构的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为工程设计提供有实用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大同二电厂二期工程实例,介绍了该脱硫系统的工艺流程,分析了该脱硫系统吸收塔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1.
吸收塔内浆液的PH值是影响燃煤电厂湿法脱硫系统效率的重要参数。燃煤电厂的湿法脱硫系统具有大滞后、非线性、强耦合等特征,因而其吸收塔浆液的PH值很难实现精准控制。本文利用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 GRU)神经网络在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优越性,对吸收塔内的浆液PH值进行预测建模,通过将燃煤电厂采集的影响浆液PH值的变量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对模型进行训练处理,获得吸收塔内浆液PH值的预测模型。将预测模型应用于辽宁省华能营口电厂600MW机组湿法脱硫智能控制系统中吸收塔内浆液PH值的预测。结果表明相比于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模型、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和长短期记忆(long and short 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该模型精确度更高,实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12.
基于PLC和FCS的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湿法烟气脱硫中吸收塔的工艺原理和整个系统的启停,采用PLC和FCS相结合,通过编程实现吸收塔系统的监控功能,并应用工控机对系统进行组态编程实现上位机和下位机通信.采用PLC和FCS相结合实现脱硫系统的监控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实现了信息的可靠传输和真正的分布式控制.  相似文献   

13.
工业脱硫成本较高、脱硫剂难再生和脱硫产物难利用,采用吸附性能和再生性能优越的活性炭 纤维作为脱硫剂极具前景。 首先阐述了活性碳纤维吸附—氧化—水合整个脱硫过程,分析了表面官能团对 ACF 吸附催化效率的影响。 总结出在吸附和氧化前,基于碱性含氧官能团及含氮官能团的调控对 ACF 进行 改性可显著提升其脱硫率。 而水合生成硫酸后,对 ACF 再生可将孔内污染物洗脱或分解,还原活性位,实现 循环脱硫。 然后对活性碳纤维改性及再生方法进行归纳:改性方法主要基于 ACF 物理结构和表面官能团种 类、数量的调整,瓶颈在于难以分离孔隙和官能团的耦合影响;再生方法主要靠外部供能,使吸附质分子和产 物脱附或直接分解,但碳损耗大、能耗高、产物利用率低。 最后对未来脱硫活性碳纤维改性及再生技术研究 方向提出建议,以供制备高性能脱硫剂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自制有机胺脱除烟气中SO2的方法。通过对一系列有机胺类吸收剂对SO2吸收能力和吸收率的比较,结果显示自制有机胺对SO2有较高的吸收容量和吸收率,所以选其作为最佳吸收剂进行工艺研究。通过改变自制有机胺浓度、吸收剂的初始pH值、吸收温度和解吸温度,确定了自制有机胺吸收SO2的工艺参数:自制有机胺浓度为1.0mol/L,pH值为8,吸收温度为50℃,解吸温度和解吸时间分别为110℃和60min。  相似文献   

15.
在钛硅分子筛/H2O2催化氧化体系下,研究了在固定床反应器上低温常压下真实汽油中硫化物的催化氧化脱除.研究结果表明,钛硅分子筛TS-1催化剂的晶粒大小对其催化氧化脱硫性能有影响,TS-1催化剂晶粒越小,催化氧化脱硫性能越高.催化剂吸附研究表明,银物种对噻吩有很强的选择吸附能力,银改性能提高TS-1催化剂的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用孔径较大的含钛分子筛代替TS-1,催化剂催化氧化脱除较大分子硫化物的性能提高.汽油催化氧化脱硫处理后族组成和辛烷值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物理改性(干磨、湿磨)、化学改性(添加Na_2CO_3、NaHCO_3、NaOH)对喷钙脱硫灰渣脱硫性能(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选定的温度(90℃)和相对湿度(80%)条件下,两种改性方法都能使喷钙脱硫灰渣的脱硫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近期随着对环保事业的日益重视,上海电力学院积极开展电力环境污染物(脱硫脱硝)等气体净化实验平台的基础建设,以多功能吸收塔模拟脱硫评价装置为试点,思考引入实验综合评价体系,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实验室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使得学生在充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开拓学习视野,提高专业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18.
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的节能、节水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述了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的节能技术与节水技术,其中节能技术包括:采用AS全负压流程,AS流程,前脱硫+水洗氨及蒸氨工艺,水洗氨及蒸氨+干法脱硫工艺,水洗氨,蒸氮,氨分解工艺等新工艺;洗涤塔采用高效新型填料及高效吸收剂,采用节能型传动设备,节水技术包括:选用节水工艺流程,选用高效换热设备及空气冷却器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机动车前轮减震器,它由主减震部件、副减震部件以及减震弹簧组成,减震弹簧采用三个螺旋弹簧并联组成,在承受不同载荷时,减震部件上的弹簧刚度值随之变化,在副减震部件上安装副减震弹簧,有利于在主减震部件与副减震部件间产生夹角,改善了阻尼系数.这种结构能够提高驾驶时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温硒化过程中铜锌锡硫硒(CZTSSe)太阳能电池背界面不稳定问题,提出在柔性Mo衬底上蒸镀MoO3薄层,阻隔CZTSSe吸收层与Mo的直接接触,抑制背界面处CZTSSe吸收层与Mo发生分解反应.材料表征及性能测试表明,MoO3修饰能促进背界面处CZTSSe吸收层的生长,提高CZTSSe吸收层的结晶质量,实现了CZTSSe吸收层由双层结构向“三明治”结构的转变.实验证明,加入10 nm的MoO3薄层,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有大幅提升,能得到最佳的器件效率,效率从6.62%提升到7.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