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工程中存在的施工复杂、周期长以及经济性有待提升等问题一定程度阻碍了地下空间的蓬勃发展,而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地下空间领域的应用对地下工程的建设已产生深远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本文对国内外基坑和地下管廊的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表明,现有的成果中装配式预应力鱼腹梁基坑支护体系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研究开发,已经提升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日程上来,本文将主要针对土木工程专业中隧道与地下工程方向的研究展开讨论和分析,目的是进一步了解隧道与地下工程项目的发展目标,进而培养出更多实践性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飞速发展,工程项目的发展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地下工程变得越来越成熟。在实际的施工中,地下工程的开发管理和实际应用还有待进行分析总结。本文从地下工程的开发管理以及实际应用入手,对地下工程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一些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4.
周敏 《科技资讯》2012,(17):60-6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地下建筑面积也越来越大。然而,地下工程的施工难度又远远大于地上工程,因此,提高建筑工程的地下施工技术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地下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问题、岩爆问题、深基坑边坡支护等等需要特别注意的几大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工程是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扩展空间结构、确保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重要途径,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从全寿命的角度出发,运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了基于全寿命理论的可变模糊集评估方法,并运用工程实例对地面与地下工程对比分析,得出地下工程开发建设的优属度.结果表明:提出的地下工程开发适宜性评估方法能够对拟建地下工程的可行性进行有效评估,方法切实可行,也为类似地下工程的建设提供决策依据与新的评估思路.  相似文献   

6.
牛洪全 《工程与建设》2023,(6):1702-1703+1714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和交通建设的不断推进,地下工程已经在现代化城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地下工程建设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还可以解决城市的拥堵、交通安全等问题。时代的发展促使工程测量技术不断革新和提升。因此,在地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工程测量技术只有通过精确的测量和严格的精度控制,才能确保地下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以实现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基于此,文章对工程测量技术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与精度控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该文概述了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概况,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剖析,简要介绍了目前地下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钢板桩已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中,它是通过一定的咬合连接措施,使抗弯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钢板与基坑一定深度,以防止基坑塌方,抵抗基坑周围的土压力,维护施工期间土层的稳定。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工程事业的迅猛发展,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地下工程的安全施工,已成为建筑界讨论的热点,钢板桩作为一种支护结构,其应用研究对我国市政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钢板桩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为例,对钢板桩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地下工程数量的急剧增加,其环境空间的生存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氡辐射作为地下工程环境污染重要因素之一,深入分析氡污染机理及危害,研究造成污染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综合预防性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涛 《科技资讯》2013,(11):59-59
目前我国还没有系统完善的地铁等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和专业的地铁等地下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地铁等地下工程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的现状,围绕地铁设计当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展开讨论,问题包括:合理的地铁工程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有效的结构和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方法;地铁等地下工程结构破坏模式和地铁抗震性能的评估;地铁工程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和地铁穿过地震断层时的设计和施工方法。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有助于我国地铁工程结构设计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地下工程沉降问题应引起重视。传统沉降预测模型常存在模型预测精度 不高、模型可解释性差和难以模拟沉降规律的动态变化等局限性和不足,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自演化 的地下工程沉降预测方法。建立的地下工程孪生体为沉降预测模型的高精度建模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开发 的“多项式回归+总体卡尔曼滤波”自演化算法每一步都具有可解释性,同时模型参数自主校正功能使预测 模型能够动态追踪沉降规律的改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沉降预测模型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在我国一些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水浮力引起的地下工程结构的破坏越来越多的问题,总结了地下工程水浮力计算方法和抗浮设计水位,在工程中常用的抗浮设计措施,及在地下工程结构受地下水作用上浮时常用的控制措施和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地下空间资源大力开发利用的新纪元,以深长隧道为代表的地下工程建设蓬勃发展,不断向"长洞线、大埋深、高应力"方向发展,我国交通隧道建设规模和难度均居世界首位。由于人们对地下工程突发灾害灾变机理缺乏系统的科学认识,缺少有效的监测和预警方法,导致重大地质灾害长期处于被动防治局面。重大地质灾害防控已成为隧道安全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在系统整理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以突涌水和围岩垮塌灾害为代表,系统阐述灾变机理、灾变演化过程模拟方法、灾害监测预警与灾害主动调控技术,结合世纪工程川藏铁路与渤海湾通道工程,论述了中国地下工程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地下工程重点突破方向进行了相关探讨,可为地下工程灾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经济的增长和人口的迅速膨胀,城市用地明显短缺。从而开始在各大城市形成了一轮向地下争取空间的热潮。在地下空间进行工程开发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的工程、水文、环境地质问题,同时工程开发也对当地的地质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甚至破坏。本文以地下工程开发中可能遇到的地质问题提出应变对策,相应的也就地下工程开发对水文、环境地质等造成的影响和破坏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搬进城市,使城市利用空间越来越密集,我们便开始开发地下空间。地下工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本文主要以某地下车库为例,对基坑支护设计运用理正软件进行了稳定性设计验证,桩锚支护的所有参数均满足基坑设计技术规范要求,经过工程实践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6.
徐朝富 《科技资讯》2013,(28):42-43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新的施工技术也被不断的引到现场进行施工.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现场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包括清水混凝土施工新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地下工程修补新技术、基坑逆作法施工新技术以及监测方面的新技术.其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地下工程修补新技术是以案列的形式,介绍了使用该新技术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近几年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实施,我国西南地区一系列大型地下厂房式水电站已建和待建。作为高危行业之一的地下工程建设,一直以来工程事故频率相对较大,人类也更加重视对地下工程的稳定性分析的深入研究。块体理论的发展对洞室的稳定性打好了基础,本文以四川大岗山水电站地下主厂房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全空间赤平投影法以及矢量分析法两种分析方法结合的方式,来对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地下工程测量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种大型地下工程建设的实施,矿山测量演化为地下工程测量。从地下工程对测量技术的4项要求入手,分析了近些年地下工程测量仪器的发展,并从4个方向对地下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我国通用航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娟 《科技信息》2011,(9):I0298-I0298
本文简要分析了发展通用航空的意义以及通用航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阐述了通用航空在我国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借助先进的检测新技术及手段对地铁、石油管道、天然气管网等各类管线地下工程地下管网进行精细化养护管理是地下管网发展的必经阶段.文章梳理并评价了9种传统地下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综合指标,并将多功能空间一体化检测技术与传统检测方式相比较,得出功能空间一体化检测技术在准确性、灵敏性、泄漏定位准确性、实时性自适应性、易维护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