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高速公路高架道路的日益增多,为了满足交通运输快速顺畅的要求,斜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斜桥的受力特性比直线桥梁复杂得多,对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控制造价的关键。介绍了各种桥梁结构弹性空间内力分析方法,重点论述了梁格法的基本原理,并以某连续箱梁桥为例,采用Midas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模型的梁格法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梁格法是桥梁结构空间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适用于各种斜、弯箱梁桥的计算。  相似文献   

2.
刘兆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1):8465-8468
V型刚构组合拱桥结构受力复杂,迫切需要对其进行空间受力分析。基于梁格法的基本原理,以某实桥为算例,介绍了梁格法的应用方法,从梁格单元的划分、各单元截面特性的计算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概述了V型刚构和梁拱结合处的模拟方法,应用了机动分析有限元法求取梁格内力影响面。数值算例结果表明,该桥的梁格有限元模型受力合理,梁格法可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用广义梁格法计算弯梁桥的径向水平荷载的原理,用结构分析程序SAP93建立的空间梁模型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并且分析了径向水平荷载对主梁内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梁格法是一种能较好地模拟弯桥结构的空间结构分析方法,因其基本概念清晰、计算费用低,内力计算结果可以直接用于按规范检算等优点,常应用于宽、斜、弯梁桥设计中.本文介绍了适用于箱型截面的梁格基本理论,并用m idas civil 2010板单元验证梁格法的可行性,以期为设计人员解决类似桥梁结构分析方面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梁格法是一种能较好地模拟弯桥结构的空间结构分析方法,因其基本概念清晰、计算费用低,内力计算结果可以直接用于按规范检算等优点,常应用于宽、斜、弯梁桥设计中.本文介绍了适用于箱型截面的梁格基本理论,并用midas civil 2010板单元验证梁格法的可行性,以期为设计人员解决类似桥梁结构分析方面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作为一种经济适用的结构形式在中小跨径桥梁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原有计算方法主要基于以横向分配系数为基础的单梁计算,辅以梁格法验算。鉴于目前空间有限元程序逐渐与工程实际接轨,建模日趋方便,本文探讨直接建立空间模型与梁格法验算的差别,为类似的计算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王邵锐  李英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4):15339-15348
由于目前“G-M法”(比拟正交异性板法)计算主梁内力较复杂繁琐,为了更快速精确的计算大宽跨比,多横隔梁以及主梁较为密集的T梁桥主梁内力效应,提出了基于受压翼板有效宽度的大宽跨比T梁桥改进空间梁格算法。该方法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空间梁格模型,基于T形梁受压翼板有效宽度原理,精确考虑横隔梁与主梁顶板协同受力完成荷载横向传递时的横桥向横隔梁翼板有效宽度,对梁格模型中的横隔梁进行横隔梁-桥面板的截面等效换算,保证沿桥横向翼板内的应力分布均匀,模拟实桥横向联系。分别采用“G-M法”和本文方法计算分析桥宽20 m、24 m,跨径20 m、28 m、35 m的4种算例的装配式简支T梁桥主梁跨中弯矩,对比分析发现:1)改进空间梁格法与比拟正交异性板法吻合较好,误差均在±5%左右,精度较高;2)改进空间梁格法相比“G-M法”无需复杂的插值和查表,只需要借助简单的有限元模型,能快速高效的对主梁结构内力进行计算,操作方便,效率高;3)改进空间梁格法对大宽跨比,多横隔梁以及主梁较为密集的T梁桥结构内力计算结果更可视化,更能精确直观的反应受力后的整体结构响应。  相似文献   

8.
分体式组合小箱梁桥空间有限元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对分体式组合小箱梁桥桥型进行空间有限元分析时所遇到的各片箱梁间翼缘纵向湿接缝如何准确模拟等问题,为寻求合适的空间有限元建模方法,以由4片分体式组合箱梁组成的40 m单跨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分别建立了实体单元计算模型、梁板单元组合计算模型及改进的梁格法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了在4种荷载工况下各片箱梁跨中位移解。计算结果表明:实体单元计算模型计算结果准确但建模复杂,与其相比,梁板单元组合计算模型最大误差为-5.4%,改进的梁格法计算模型最大误差为-2.3%。改进的梁格法计算模型为该桥型合适的有限元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扁壳桥壳体在活载作用下的挠度和内力计算问题,提出一种实用的简化计算方法.文中导出全部计算公式,并根据所述简化方法,对四边简支球形扁壳在汽-15和挂-80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和内力,利用电算,进行了示范性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梁格法在预应力混凝土斜交箱梁桥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现有斜交箱梁桥的主要计算方法,并分析其各自的特点与局限性,着重分析了梁格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于斜交混凝土箱梁桥中的计算方法,运用MIDAS/Civil桥梁结构计算分析软件分析了变宽的预应力混凝土斜交箱梁受力特点,并总结方法和基本规律给设计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简便有效地解决板壳结构的大变形问题 ,针对16节点相对自由度壳单元进行研究。该单元的位移场由壳的中面节点位移和上表面节点的相对位移组成 ,不带有转动变量。所有的研究都是基于完全的三维位移、应力、应变场。利用 Hu- Washinzu变分原理 ,采用拟应变法 ,对应变场另行假设 ,能够改善该单元在大变形情况下的计算精度。通过引入 Wilson非协调模式 ,构造了大变形情况下的拟应变场表达式 ,给出了该单元用于解决非线性动力分析问题的有限元求解方程。算例表明 :该文针对相对自由度壳单元提出的方法及推导的公式 ,能够解决壳的弹塑性大变形动力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宝钢300t转炉壳寿命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宝钢300t转炉壳使用中出现严重变形,危及生产,通过对炉壳变形过程监测、有限元炉壳应力分析、炉壳材料蠕变性能实验等综合技术手段,采用修正的θ-Concept Project方法成功地预测了转炉炉壳的残余使用寿命,为企业的生产计划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泥蚶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量了泥蚶壳长、壳宽、壳高等壳性状和活体重、软体部重等经济性状。分析表明,泥蚶各性状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壳高与壳长、壳宽,壳长与壳宽,体重与软体部重呈线性相关;壳高与体重、软体部重呈幂函数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建立的壳长(SL)、壳高(SH)和壳宽(SW)估计体重(WB)和软体重(WF)的回归方程为:WB=-3.08 0.05 SL 0.67 SW-0.22 SH,WF=-1.04 0.04 SL 0.18 SW-0.07 SH。  相似文献   

14.
小荚蛏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测量了小荚蛏壳长、壳宽、壳高等壳性状和活体重、软体部重等经济性状.分析表明,小荚蛏各性状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壳长与壳高、壳长与壳宽、壳高与壳宽、体重与软体部重均呈线性相关;壳长与体重、软体部重呈幂函数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建立的壳长(SL)、壳高(SH)和壳宽(SW)、估计活体重(WB)和软体部重(WF)的回归方程为:WB=-2.43 0.07SL 0.21SW 0.06SH,WF=-1.09 0.04SL 0.13SW-0.01SH.  相似文献   

15.
宝钢300t转炉炉壳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钢300 t转炉炉壳使用中出现严重变形,危及生产.通过对炉壳变形过程监测、有限元炉壳应力分析、炉壳材料蠕变性能实验等综合技术手段,采用修正的Concept Project方法成功地预测了转炉炉壳的残余使用寿命,为企业的生产计划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对涡旋压缩机的壳体采用三维实体单元划分筒体网格,编制了通用性强和可读性强的涡旋压缩机筒体网络自动生成软件,并得到在此种单元模式下的应力图和变形图.经实验应力检测,其结果表明有限元方法与应力检测结果吻合良好,并提出了合理确定壳体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45钢轴类零件薄壳淬火的淬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汽车、拖拉机半轴采用45钢薄壳淬火的基础上,对45钢不同直径的圆柱试样进行了喷水淬火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喷水强烈冷却,在一定的直径范围内,薄壳淬火硬化层深度基本上与工件直径无关。还对薄壳淬火冷却过程进行了粗浅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将高维层次聚集Cube划分成若干个低维立方体M ini-Cube的并行创建与存储方法,利用并行处理技术来创建这些分割的分段共享M ini-Cube及其聚集Cuboids,实现高维层次聚集Cube的并行创建和增量更新维护,从而解决高维OLAP聚集海量数据的存储与查询问题.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都表明,相对于以往的Full Cube完全创建和Partial Cube部分创建等传统方法,基于分段M ini-Cube并行处理方法的性能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一个40 m跨度的单层K8网壳进行了分析。分析包括静力稳定分析和动力稳定分析。静力稳定分析方面有线弹性屈曲分析、几何非线性稳定分析以及双非线性稳定分析。计算了不同的缺陷下网壳的极限荷载因子,分析了网壳的缺陷敏感性,探讨了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模拟钢材Q235的合理性。动力稳定分析方面有模态分析和瞬态动力分析。针对网壳是否考虑静荷载作用分别进行模态分析,考察了静力荷载产生的应力和变形对结构的自振频率的影响。采用taft波,并分别用比例调幅为0.3 g和0.4 g,再对网壳进行瞬态动力分析,比较其动力响应,得出了对工程结构设计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基于理想弹塑性模型,对拉压模量不同的厚壁球壳进行弹塑性分析.在不同内压作用下,对厚壁球壳进行了弹性分析、弹塑性分析,最后进行塑性极限分析,并求解厚壁球壳各个状态下的应力及位移的大小.分别讨论了弹塑性边界位置不同时,球壳内壁开始屈服的弹性极限压力及球壳整个截面完全屈服的塑性极限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