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汪晓勤 《大自然探索》1999,18(4):113-117
19世纪上半叶,西方学者对中国数学知之甚少。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著名汉学家伟烈亚力第一次向西方全面介绍中国古代数学文献以及大衍术,开方术,天元术等中国数学成就,指出它们的世界意义,反驳当时西方学者对中国数学所普遍持有的错误观点,在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伟烈亚力成了西方中国数学史领域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2.
王宪昌 《大自然探索》1995,14(4):95-100
李约瑟对中国古代数学史的研究结论、有些受到中国学者的赞同有些受到抵制,但是中国学者往往忽略了李约瑟评价中国古代数学的价值标准。本文指出唯理性的欧几里得的数学价值观在衡量中国古代数学时往往会带来一种文化上的偏见,中国古代数学的研究评价需要有一种数学哲学理论支持的没有西方文化偏见的数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数学文化史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中国古代数学所处的实用技艺的文化层次及其价值取向,以及它与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数学的文化层次、价值取向的差异,进而论述指出了以西方数学及其数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模式来评价中国古代数学或者评价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都将会把人们引入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白欣  尹晓东  袁敏 《自然杂志》2009,31(3):168-172
明清时期中国力学知识,是与西方力学知识交汇融合的重要时期,数学符号的传播、使用成为明清的力学知识自身发展的一个缩影。数学符号在明清力学知识中的普及,蕴含着西方科学文化向中国普及与传播的过程;随着科学国际化的不断深入,明清时期的力学知识采用了西方数学符号语言来描述,并很快被推广到明清时期的力学著作中。  相似文献   

5.
李约瑟难题的数学诠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宪昌 《大自然探索》1996,15(4):108-112
本文从数学文化史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中国古代数学所处的实用技艺的文化层次及其其价值取向,以及它与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数学的文化层次,价值取向的差异,进而论述指 西方数学及其数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来评价中国古代数学或者评价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都将会把人们引入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4000余世界数学精英齐聚中国首都。恭逢盛会,中国媒体作了大量报导。中国少年数学论坛也同时在京召开,千余少年数学爱好者得以同国际数学大师学者近距离交流,在中国掀起一股数学热。  相似文献   

7.
说到李约瑟,中国科技界对他并不陌生,因为他是中国人民心中最杰出、最受尊敬的学者之一,他是让英国乃至整个西方真正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8.
割圆术新谈     
割圆术是我国古代数学的一件珍宝。一般人们都注意它所体现的极限思想,但其中所包含的利用不等式进行计算的技巧,也闪耀着我国古代学者智慧的光芒。《割圆术新谈》一文从这个方面作了发挥,并运用近代计算数学中外推法的思想方法,得到了一组更精确的割圆术不等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传统数学与西方数学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体系,思想与方法。我国的传统数学着重于机械化的思想方法与算法形式,西方则着重以定理表达的概念与演绎。宋元以后我国数学停滞不前,逐渐丧失了领先世界的地位。西算传入后,我国的数学传统长期被人忽视,即使有很好的方法与成果,也几乎湮没无闻。近来由于计算机科学蓬勃发展,我国注重算式和机械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王善平 《科学》2002,54(5):59-62
克莱因与<古今数学思想> 克莱因(M.Kline)于1972年出版的<古今数学思想>(Mathematical Thought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曾被西方学者评为是"最好的数学史著作"[1].1970年代末,北京大学数学系的教师们把它译成中文后,在我国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曾甘霖 《自然杂志》2015,37(5):392-396
马丁·加德纳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数学科普大师,他在数学界的地位独一无二。他没有数学博士学位,但他的作品雅俗共赏,让无数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赞不绝口、爱不释手。他主持《科学美国人》的"数学游戏"栏目,并使其成为该杂志的"招牌产品";他善于利用公众对魔术的兴趣传播数学知识,魔术在他那里是一种用来数学科普的工具和手段;他还善于运用数学的手段破除人们对数字的种种迷信。他在数学科普领域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12.
MM教育方式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利治  徐沥泉 《自然杂志》2008,30(3):138-142
本文介绍了运用数学方法论的观点指导数学教学的一种崭新的数学教育方式.即应用数学的发展规律、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数学中的发现、发明与创新的观点设计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3.
宋姝 《科学之友》2009,(1):114-114
化归思想贯穿于高等数学全部内容,是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文章介绍了化归思想的含义。并阐述了化归思想在高等数学的应用及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  相似文献   

14.
数学与真善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雄  刘萍 《大自然探索》1999,18(2):112-114
本文探讨数学与真善美之间的关系,从而认为数学是真善美的统一,因而是构成数学美。  相似文献   

15.
数理统计是具有广泛应用的一个数学分支,它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理、工、农、医、文等方面,它在解决现代科学的最重要和最多样化的课题中起着主导作用。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也越来越离不开统计。文章主要针对数理统计对工程数据的处理进行论述,用例举法来表述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傅海伦 《大自然探索》1998,17(1):119-122
本文论述构造性思维方式与数学化的关系,指出中国古算机械化思想受制于筹算体系思维方式的特点,可以说是构造性思维方式作用下的必然结果,构造性的思维方式与中国古算的关系和作用,使中国古算表现出瘘具构造性和机械化的双重特色,并给现代数学的发展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张华 《科学之友》2009,(4):131-132
数学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自然美在数学中的反映。文章通过对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美学因素的发现,阐述了数学美在培养人的学习兴趣、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人格品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数学美,可以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