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钛(Ⅳ)—磺基水物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竞争体系中络合物的形成。测定了柠檬酸钛、酒石酸钛、苹果酸钛络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结果表明:在PH3.7时、钛(Ⅳ)与柠檬酸形成1:1无色络合物,其lgβ_1=9.95(±0.04),钛(Ⅳ)与酒石酸形成两种无色络合物,其组成比分别为1:1和1:2,lgβ_1=7.81(±0.03),lgβ_2=10.35在PH3.5时,钛(Ⅳ)与苹果酸形成1:1无色络合物,其lgβ_1=8.49(±0.04)并用金属指示法等对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五价鉬和2,2′联吡啶,1,10菲绕啉的络合反应,确定了络合物组成为Mo~v∶A=1∶1。计算了生成常数logK分别为6.79±0.05,7.57±0.08。研究了2,2′联吡啶和六价鉬在SnCl_2作用下的反应。结果证明紫红色产物不是五价鉬或更低氧化态鉬和2,2′联吡啶的络合物,而可能是六价鉬(或含有微量五价鉬),Sn~п同2,2′联吡啶的复杂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斜率法研究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HPMBP,HA)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铒(Ⅱ)及铥(Ⅲ)的溶剂效应,萃取平衡可表示如下: Ln~(3+)+3(HA)_0=(LnA_3)_0+3H~+ 实验测定了在两种溶剂(1、2—二氯乙烷、氯苯)中,有机相萃合物的生成常数logβ°_(300),并以Hildebrand正规溶液理论为基础求出logβ°_(300)半径经验公式: 对ErA_3:logβ°_(300)=log(1000d/M)-0.47(9.65-δ)~2+16.95 对TmA_3:logβ°_(300)=log(1000d/M)-0.47(9.73-δ)~2+17.27 式中:d、M及δ分别表示有机溶剂的密度、摩尔质量及溶解度参数,由半经验公式计算出的logβ°_(300)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波长β修正光度法研究铜 (II) -二溴邻羧基偶氮氯膦 (DBOK -CPA)显色体系 ,在中性条件下所生成络合物组成比Cu∶DBOK -CPA为 1∶2。配合物的各级真实吸光系数和稳定常数均被测得 ,在 630nm下络合物真实摩尔吸光系数ε=1 .49× 1 0 4 L·mol·cm- 1 ,络合物累积稳定常数K =8.58× 1 0 9( 1 5℃和离子强度 0 .0 1 )。  相似文献   

5.
在水-乙醇及水-二氧六环混合溶剂体系中,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新β-酮螯合剂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5-吡唑酮(简称HA)在不同有机溶剂含量(x)时的酸离解常数(K_a),建立了K_a与x的关系式,通过外推,求出HA在纯水中的酸离解常数pK_a=4.18±0.02(I=0.10,t=25±0.5℃),采用两相滴定法,测定了HA在七种有机溶剂与水相间的两相分配常数。用Hildebrand正规溶液理论解释了实验结果,进而建立了溶度参数(δ)与两相分配常数的关系式:log K_d=log(1000d/M)+3.07-0.248(δ-9.80)~2,式中d和M分别是溶剂的密度及摩尔质量。  相似文献   

6.
基于聚丙烯酰胺(PAM)作为增稳剂时,铝与桑色素(Morin)之间的显色反应,提出了一种简便、快速、高灵敏测定痕量铝的光度法.铬合物组成比为A1∶Morin=1∶2,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08=6.3×107Lmol-1cm-1.铝浓度在0.04~0.28ng/mg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检测限4.0×10-10g/L发现PAM和Morin之间可形成另一种络合物并能用于PAM的测定,该络合物在350nm处的吸收峰强度与PAM浓度在0.02~0.1mg/L范围内成正比,检出限2.0×10-7g/L.所提出的方法用于水样中AL和PAM的不经分离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在25±0.1℃,Ⅰ=0.1mol·dm~(-3)KNO_3条件下,在80%(V/V)DMSOH_2O混合溶剂中,应用pH电位法测定了水杨醛缩氨基硫脲(缩写H_2L,记为A配体),α-氨基酸(缩写α-AA,记为B配体)的酸性离解常数,铜(Ⅱ)—水杨醛缩氨基硫脲,铜(Ⅱ)-α-氨基酸二元配合物和铜(Ⅱ)—水杨醛缩氨基硫脲-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所用的α-氨基酸有甘氨酸,缬氨酸,脯氨酸,丝氨酸和苯丙氨酸。实现发现在logβ_102与PK_2~B,logβ_111与PK_2~B及logβ_111与logβ_102三对参数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直线自由能关系。用△logK_M和△logβ_111描述了三元配合物相对于二元母体配合物的稳定性。应用溶剂的性质,配体间的疏水作用和堆积作用讨论了配合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三氯偶氮胂与钍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氯偶氮胂与钍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高酸度下即7.2mol L盐酸介质中,该反应体系的摩尔吸光系数ε为1.35×105L·mol-1·cm-1,常见金属离子不干扰测定,草酸存在下,稀土离子亦不干扰测定,用于矿石中钍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实验测得钍与三氯偶氮胂形成络合比为1∶3的络合物,该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为logKs=55.73±0.17.  相似文献   

9.
在25±0.1℃,1=0.1 mol·L~(-1) KNO_3条件下,在80%(V/V)DMSO—H_2O混合溶剂中,应用pH法测定了甘氨酸,L—缬氨酸,L—丙氨酸,L—脯氨酸,L—丝氨酸和DL—笨丙氨酸等α—氨基酸(缩写为α—AA,记为B配体)的酸离解常数,Zn(Ⅱ)—α—AA二元配合物和锌(Ⅱ)—芬布芬—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芬布芬缩写为Fen记为A配体)的稳定常数。实验发现在logβ_(102)与pK_2~B,logβ_(111)与pK_2~B及logβ_(111)与logβ_(102)三对参数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直线自由能关系,用△logK_M和△logβ_(111)二个参数描述了三元配合物相对于二元母体配合物的稳定性,讨论了溶剂的性质、配体分子间的疏水作用、堆积作用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九毛锡矿产出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定量计算了成矿作用的物理化学参数。首次提出并讨论了锡矿的中低温成矿作用,从而打破了锡矿元素只在高温条件下才能成矿的传统观念。成矿作用主要在中低温(260~160℃)热液阶段,压力500×10~5~340×10~5pa,氧逸度log fo_2=-29.2~-42.5,硫逸度log fo_2=-7.7~-19.25,pH=6.1~4.5。运用络合物化学原理和方法,定量计算了成矿流体中锡主要呈羟基络合物形式迁移。  相似文献   

11.
用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法测定了pH 5.48、6.46时黄腐植酸合铜的条件稳定常数logβ_1、分别为5.18、6.08,Lgβ_2别为10.40、11.37、Lg β_3分别为14.49,16.34,pH 5.466.50时黄腐植酸合镉的条件稳定常数Lgβ_1分别为4.18、4.62:Lgβ_2分别为8.64、9.21,Lgβ_3分别为13.24,14.01;黄植酸与铜、镉离子都能形成1:1、1:2,1:3的络合物;pH 5.54、5.98、和6.00时黄腐植酸与铅形成1:1、1:2的络合物,相应的条件稳定常数分别为Lgβ_14.90、5.22、5.26;Lgβ_2分别为9.16、9.61和9.82。测得黄腐植酸的平均分子量平均值为1304。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分形理论研究了类金刚石薄膜的裂纹结构,计算出它的分维D_r=1.25±0.02,发现裂纹呈Koch曲线(D_r=1.26),并且与Termonia和Meakin的模型较好地吻合(D-r=1.27±0.02)。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钛-2,4-二氯苯基荧光酮(DClPF)-吐温-40三元络合物的显色反应条件及应用.结果表明,在0.02~0.11mol·L-1的硫酸介质中,在Tween-40存在下,Ti( )与试剂形成1∶4的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在542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10×105L·mol-1·cm-1,钛含量在0~14μg/25m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灵敏,选择性较高,操作简便,在掩蔽剂存在下,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合金钢标准样品中的微量钛,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在 p H4.5的醋酸盐缓冲底液中 ,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获得灵敏的 Mo( ) -5 -溴水杨基荧光酮络合吸附波 ,钼浓度在 1 .0× 1 0 - 8~ 1 .0× 1 0 - 6mol/ L范围内与二阶导数波峰高成正比关系 ,检测限为 7.0× 1 0 - 9mol/ L,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组成为Mo( )∶ 5 - Br SAF=1∶ 2 ,条件稳定常数为β=5 .4× 1 0 1 0 .  相似文献   

15.
在μ=0.1(M).T=20.0±0.5℃的条件下,研究了铜(Ⅱ)与水杨酸、乙二胺之间的络合反应,并用光度法结合pH测量,求得了混配络合物(水杨酸乙二胺合铜(Ⅱ))的稳定常数β_(111):lgβ_(111)=18.9。又用pH电位滴定法对此结果进行了检验,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得lgβ_(111)=18.85。这两个结果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16.
用P~H电位法研究了在0.1MKNO_3水溶液中(30.0±0.1℃)的银(Ⅰ)—NH_3—NS(亚氨基二磺酸钾)的加合反应,并测得了这个加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_(111),混合型络合物积累生成常数β_(111),讨论了P~H滴定曲线,混合型络合物的稳定性以及实际NS镀银液中各种络离子随溶液P~H的改变而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黑白花奶牛血清淀粉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成都市石羊场奶牛场102头一、二胎泌乳黑白花奶牛血清淀粉酶同工酶(Amylase简称Amy)进行了电泳分离和测定,结果表明同工酶带谱类型为2带、3带、4带、5带、6带等五种,其中以3带、4带居多,分别为32.35%,其他类型较少,对电泳的迁移率(x±S_x)进行了统计处理,酶谱的迁移率分别为0.86±0.03、0.61±0.02、0.54±0.01、0.45±0.01、0.34±0.01、0.24±0.01、0.14±0.00、0.09±0.00、0.08±0.00、0.07±0.00、0.06±0.00、0.05±0.00、0.04±0.00,由此说明淀粉酶(Amy)同工酶不仅存在种属差异,而且还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Cu(Ⅱ)与乙二醛双缩(1,8-氨基荼酚-3,6-二磺酸)的显色反应。测定Cu(Ⅱ)与该试剂形成1:1和1:2两种配合物;最大吸收峰在600nm,摩尔吸光系数为9.85×10~3l·mol~(-1)·cm~(-1),logβ_1=5.32,logβ_2=15.54,并用该法测定了铜镍矿和鄂铜矿中的微量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燃烧热法鉴别分散染料深蓝H-GL不同晶型的热稳定性。测定了分散染料深蓝H-GL的不同晶型,α-、β-和无定形的生成热,分别为-657±4.3,-638±7.3、-565±5.3千焦/摩尔。确定了它们稳定性的序列:α->β->无定形。  相似文献   

20.
作者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麦洼牦牛和德昌水牛血清酯酶(ES)同工酶。电泳结果表明,麦洼牦牛的酯酶(ES)同工酶谱能分离为4、5、6和7带等四种类型,其中以4带和5带居多,其比例分别为36.8%和42.1%。德昌水牛血清酯酶(ES)同工酶谱有五种类型即5、6、7、8和9带等酶谱。其中以6带的为最多,占68.3%,其他类型都较少。通过对各酯酶(ES)同工酶电泳迁移率的分析表明,麦洼牦牛的酯酶(ES)同工酶各类型酶谱的迁移半(x±S)分别为:0.88±0.07,0.53±0.16,0.20±0.1 5,0.01±0.00;0.86±0.07,0.56±0.13,0.34±0.12,0.13±0.07,0.01±0.00;0.85±0.06,0.71±0.12,0.44±0.05,0.27±0.07,0.10±0.05,0.01±0.00;0.95±0.08,0.81±0.21,0.52±0.10,0.37±0.09,0.29±0.05,0.16±0.05,0.01±0.00。德昌水牛的分别为:0.95±0.05,0.79±0.08,0.51±0.15,0.20±0.03,0.12±0.07;0.96±0.04,0.80±0.06,0.62±0.07,0.3 7±0.16,0.20±0.04,0.12±0.02,0.95±0.04,0.82±0.15,0.60±0.05;0.53±0.14,0.25±0.09,0.17±0.13,0.11±0.02;0.94±0.07,0.71±0.09,0.41±0.16,0.31±0.13,0.20±0.14,0.11±0.01;0.98±0.00,0.82±0.00,0.21±0.00,0.19±0.00,0.13±0.00。上述表明,Es同工酶不仅存在种属的差异,而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