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資本主义总危机的进一步加深、資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和資本主义世界市場的日趋狭隘,一方面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另一方面,在这些国家內,以一小报壟断資产阶級为一方,同以广大的工人阶級和劳动人民为另一方的阶級斗爭也进一步深刻化和尖銳化。資产阶級反动宣傳家接連不断叫嚷所謂“阶級合  相似文献   

2.
美国和西欧垄断資本爭夺資本主义世界市場的斗爭日益加剧。这場斗爭遍及所有重要工业部门,但最尖銳和規模最大的首推汽車工业。目前这方面的斗爭几乎涉及每个国家和所有的汽車公司。斗爭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車工业在西欧是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門,它不仅发展快,利潤高,而且影响到这些国家的国际收支、工人状况和其他許多有关工业部門。战后初期,美国同西欧国家在汽車部門的竞爭并不激烈,因为当时美国垄断資本控制了資本主义世界絕大部分的汽車市場,西欧的力量很  相似文献   

3.
今年,苏联人民在热烈筹备庆祝偉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的同时,广泛紀念了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成立五十周年。全苏工会五十年来的經历是一条光輝的道路。在第一次俄国革命时期,俄国工人阶級第一次組織了全国性的总工会——全俄工会中央理事会。在党和工会的領导下,俄国工人进行了反对沙皇和資本主义的斗爭。在偉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工会积極組織工人参加武装起义,推翻了代表地主资本家的沙皇統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無产阶級掌握政权的国家。在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內战爭吋期,工会会員在党的領导下,和全国人民一起,为  相似文献   

4.
近年以来,資本主义国家中以美英为一方,以法国为首的西欧大陆国家为另一方,围繞資本主义国际貨币制度問題,展开了尖銳的斗爭。这場斗爭的实质是:美英两国竭力要維持現有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資本主义国际貨币制度,而法国等国則力求打破这种局面。这是美帝国主义同西欧国家间控制与反控制斗爭在貨币金融領域內的反映,是当前日益尖銳的帝国主义之間的矛盾和斗爭的一个方面。 資本主义国际貨币制度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其內容如何?帝国主义国家围繞这个問題的斗爭包括哪些方面,前景如何?本文想对这些問題作些介紹。  相似文献   

5.
全世界工人阶級和劳动人民,在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检閱自己的团結和战斗的力量的时候,进一步掀起了一个規模巨大的、轰轰烈烈的援越抗美群众运动。当前全世界工人阶級和劳动人民、全世界一切革命力量和爱好和平力量的团結和战斗任务,就是支援越南人民,打敗美国侵略者。越南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爭,是国际阶級斗爭的焦点,是全世界人民反美斗爭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6.
罢工运动的巨大規模近年来,资本主义國家的工業生產虽然有了某些增长,但这种增長对於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羣众來說,不 僅沒有帶來相应的好处,而且相反,它正是靠着加强对工人階級的剝削和降低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取得的。因此,資本主义國家的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羣众,为爭取生活权利、为維护切身利益而進行的罢工斗爭,是越來越廣泛和越來越尖銳了。下表可以說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日美关系的新发展,是战后資本主义国家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的一种反映。战后十多年来,資本主义世界各国間的力量对比起了根本的变化。那就是,美国从施主的地位跌下来变为市場斗爭和反控制斗爭的对象。我們从它們的黄金外币儲备和貿易量的对比看出这种变化。1960年的情况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8.
人类跨进了六十年代的第二年。在这个岁序更新之际,人們万分兴奋地看到,过去的一年,是世界一切进步力量进一步发展的一年。社会主义陣营的力量更加壮大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結更加加强和巩固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風起云涌,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資本主义各国工人阶級的革命运动日益发展。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爭政策、保卫世界和平的斗爭一浪高过一浪。相反地,对资本主义世界說来,日子很  相似文献   

9.
一、不断革命論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統一的观点是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发展观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論相統一的观点乃是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发展的完整的理論,是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的具体体現。它不仅是指导阶級斗爭的有力武器,也是指导生产斗爭和自我思想斗爭的重要原理。是否运用这一完整的革命发展观来改造世界,是无产阶級革命家和資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10.
一两年前,毛主席在《支持美国黑人反对美帝国主义种族歧視的正义斗爭的声明》中指出:“民族斗爭,說到底,是一个阶級斗爭問題。”对黑人的种族歧視,实质上是剝削阶級对被剝削阶級的歧視,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視的斗爭,历来就是反抗剝削和  相似文献   

11.
一 偉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在二十世紀初期建立和巩固起來的統一世界的局面,使世界在社会和政治制度上分裂为两个体系:資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当时社会主义虽然只是单独在一个国家中取得胜利,但是它一經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出現,任何势力都扑灭不了它,因为这一新的社会制度的出現是符合于人类社会發展的规律的,因为它是由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級——工人阶級創造出来并为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1918到1920年,由于全体劳动人民在共产党的領导下进行了英勇的战斗,同时也由于資本主义各国的工人阶级給与了兄弟般的支援,能够胜利地击退十四个資本主义国家的武裝干涉,这一事实便有力地說明了  相似文献   

12.
毛主席說:“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总是要伴随着一场大喊大叫的,这就是宣传新制度的优越性,批判旧制度的落后性。”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先秦时期,新兴地主阶級和奴隶主阶級在經济上和政治上进行了激烈的斗爭。围繞着这場斗爭,思想教育領域的斗爭也十分激烈。荀况的《劝学篇》就是法家同儒家进行斗爭的重要著作。在这篇著作里,荀况对法家的教育思想作了深刻、系統的闡述。今天我們用馬列主义的观点,研究法家对儒家的批判,对于肃清儒家反动教育思想流毒,深入批判刘少奇、林彪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綫,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一、馬克思列宁主义告訴我們:阶級斗爭是阶級社会发展的規律和动力。在通常的情况下,阶級是由政党来領导的,政党是由本阶級“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經驗”的人们来領导的。也就是说,阶级实际上是阶級、政党、領袖三者的結合体、是三者的組織的统一;阶級活动实际上是三者联合的动  相似文献   

14.
这些天来,中国人民正同全世界劳动人民一起,热烈紀念偉大的列宁誕生九十周年.列宁是全世界无产阶級和劳动人民衷心爱戴的革命导师.他在无产阶級世界革命的烈火中,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斗爭中,保卫了和发展了馬克思主义,把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承认文化有它的继承性。无产阶級的文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在旧有的傳統的基地上建立起来的,然而如何对待文化遺产和建设无产阶級文化的問題;却存在着两种思想、两种态度、两种方法的斗爭,一种是厚今薄古,一种是厚古薄今,一种是馬克思主义,一种是非馬克  相似文献   

16.
刺激出口     
刺激出口是当前資本主义各国所普遍采取的一种对外貿易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资本主义总危机进一步加深的形势下,帝国主义国家之間爭夺市場的斗爭显得更加尖銳,各国均实行严密的限制商品輸入的政策。在出口方面,也愈来愈广泛地采取国家干預的措施,由政府給予出口商种种优待等办法,并制訂有利于出口商的各項政策,来加强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場上的竞爭能力,鼓励垄断資本家扩大商品出口,推銷国內的“过剩”商品,以图緩延国內經济危机的到来。这种措施,实质上是国家垄断資本  相似文献   

17.
一列宁不仅是国际无产阶級革命的导师,而且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革命的偉大导师和朋友.他对各被压迫民族无限同情,极力支持他們的解放斗爭,并且一再指出这种解放斗爭的重大意义.还在二十世紀初,列宁就指出:"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級夺取政权的斗爭的展开,标志着二十世纪初所揭开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就是包括殖民地半殖民地人  相似文献   

18.
貨币金融斗爭的出現 政治經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資本主义的絕对規律。帝国主义国家間的力量对比不断地变化着。近年来,美国和英国的地位相对地削弱,而西欧国家,特别是共同市場六国的經济实力相对地增强。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西欧共同市場国家同美国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斗爭的不断加剧。这一斗爭也在貨币金融領域里表現出来。战后初期,美国利用西欧国家竞爭力量丧失和削弱的机会,积极扩大商品输出,取得了巨額貿易順差,造成了遍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美元荒”。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个时期,美国国內一个值得注意的政治动向,是美国统治集团中的“保守派”在拼命扩張势力和“新麦卡锡主义”的抬头。一些极右分子和新法西斯組織的活动已达到相当猖狂的程度。他們主張干脆把美国資产阶級的那块已經破烂不堪的“民主”遮羞布丟掉。在他們看来,在日益强大的社会主义陣营面前,在美国人民反对壟断資本的剝削和压迫,爭取和平、民主、进步的斗爭日益高漲的形势下,美国政府的唯一出路是立即在国內实行公开的全面的法西斯統治;对外則是不顾一切地实行武装侵略来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今年初,意大利政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意大利统治阶級暂时放弃了1947年以来所谓“中間”政府的統治形式,而采取同南尼社会党合作的“中左”的統治形式。2月21日組成了一个以天主教民主党为核心,有社会民主党和共和党参加,并得到社会党在議会中直接(投贊成票)或間接(棄权)支持的所謂“中左”政府。这是意大利阶級斗爭日益尖銳化和資产阶級統治不稳的产物,也是意大利統治集团試图用改变某些統治方式的办法来摆脫困境和稳定其統治的尝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