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 0 1年 2月 2 6日 ,在北京举办的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成就展上 ,“华工科技”共有 4个项目参展 .这 4个项目分别是“宽带无线IP通信系统”、“开目CAPP工具系统”以及 2项有关信息安全的软件系统 .“华工科技”此次参展的四个项目均来自信息产业领域 ,显示了该公司在信息领域强大的科研开发能力和后发优势“华工科技”四项目参加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成就展  相似文献   

2.
2月末,由光电子工程系系主任刘德明教授主持的国家“863”计划通信主题重大项目“基于千兆以太网的宽带无源光网络系统”顺利通过“863”专家组现场测试验收.该项目由我校和华工飞腾光子科技公司以及长江通信产业集团公司联合承担.2 0 0 3年1 2月,该项目通过了由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评价认为,该项目“属于国际首创,具有很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前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首个重大项目诞生 一“863”项目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3.
简讯     
华中科技大学艾维通信集团联合研究中心揭牌4月19日,华中科技大学艾维通信集团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A301报告厅举行.副校长王延觉出席并主持了揭牌仪式.据了解,华中科技大学艾维通信集团联合研究中心是围绕研究与开发“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而成立的.中心成立后将整合省内科研院所在新一代无线宽带通信领域的核心技术,通过积极的引进、吸收、消化和自主创新,建立该领域的中国标准,并以通信运营企业艾维通信集团为龙头,以光电国家实验室以及学校相关院系的原有研究基础为技术支持,以“产、学、研、用”的结合为…  相似文献   

4.
2月 2 9日 ,由光电子工程系刘德明教授主持的国家“863”计划通信主题重大项目“基于千兆以太网的宽带无源光网络系统”顺利通过“863”专家组现场测试验收 ,这标志着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于 2 0 0 3年 1 1月 2 5日获国家科技部批准组建以来首个重大项目科技成果的诞生 .据刘德明教授介绍 ,千兆以太无源光网络 (EPON)是一项先进的宽带光接入技术 ,也是目前正在受到广泛关注的光纤到户 (FTTH)的重要实现技术之一 .该项“863”重大项目于 2 0 0 2年 1月由国家科技部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批准立项 ,2 0 0 2年 4月正式启动 ,由我校和华工飞腾光…  相似文献   

5.
2月19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在由我校华工科技总公司控股的武汉汉网公司召开了开发区第一个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的实地验收评审会,汉网公司研制开发项目——“高速无线互联网系统设备”顺利通过实地验收,得到验收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汉网公司研制的“高速无线互联网系统设备”项目于1999年10月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持和推荐下获得创新基金立项,并按立项要求按期完成,这也是开发区所属创新项目中首先通过验收的项目.该系统采用了汉网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DMA关键技术,能以高速、无线漫游的方式同时提供语音、文字、图像、视频等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能极大地满足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迫切的对互联网的需求.验收专家一致认为,该系统设备的研制成功,将对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5年12月16日,中国通信学会在信息产业部和中国科协的支持下,在北京召开了“2005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会上,“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关键技术”(该成果是基于张晓光教授主持的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光纤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技术”和杨伯君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自动补偿技术的研究”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的系列成果)获得2005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863”专家组在验收上述“863”重点项目时做出了有“重大突破”的评价,并打出“Aa”的最高总评分数。  相似文献   

7.
资讯     
“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首批项目启动“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首批项目于2007年1月4日的启动,首批项目涉及信息、现代农业、先进能源、资源环境和生物医药等10个领域,在“十一五”的部署中,863计划首次设立了现代农业、现代交通等和百姓息息相关的领域。“十一五”863计划首批项目,国家投入资金60亿人民币。此外,为进一步保证项目的科学性和公平性,863计划将完全采取同行评议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8.
简讯     
谈振辉副教授被国家科委聘为国家863计划通信技术专业专家组成员国家高技术计划(863计划)参照世界通信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根据我国实际的通信需求和技术能力,按照“需求导向与技术能力相结合”和“有限目标、积极跟踪”的原财,制定了到2000年通信高技术研究的战略目标,要掌握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综合业务数字网(BIP-ISDN)的关键技术,为我国21世纪通信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华东科技》2007,(1):6-6
“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首批项目于2007年1月4日的启动,首批项目涉及信息、现代农业、先进能源、资源环境和生物医药等10个领域,在“十一五”的部署中,863计划首次设立了现代农业、现代交通等和百姓息息相关的领域。“十一五”863计划首批项目,国家投入资金60亿人民币。此外,为进一步保证项目的科学性和公平性,863计划将完全采取同行评议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0.
团队介绍     
正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宽带网络新技术研究中心团队,依托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5G/B5G光与无线融合接入与智能管控技术,在相关研究领域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等多项课题、以及企事业合作和国际合作项目,涉及理论、技术与应用。团队带头人纪越峰教授,  相似文献   

11.
简讯18则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隆重召开 我校捧回三项大奖 获奖总数居湖北高校第一 在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隆重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校有3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数居我省高校首位. 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两个获奖项目是:“三峡工程散装水泥/粉煤灰实时调运指挥系统(TGP/CFADIS)”和“华中Ⅰ型数控系数”.另一个获奖项目是我校电力工程系陈德树教授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等单位完成的科研项目“WBZ-500型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专家 发现猝死基因新突变点 协和医院杨均国教授宣布,他们已成功发现两个导致中国人心源性猝死的新的基因突变点.这一发现为我国心源性猝死病人的预测和基因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心源性猝死”是由于心脏疾病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病人突然死亡.此病发病前常无预兆,临床各种心脏检查也大多正常,现有的预测方法很少且不可靠,因而使该病成为心血管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仅在我国,该病每年发生达百万例.因此,各国科学家便从基因水平上来寻找预防和治疗该病的新方法. 目前发现有6个基因与此病有关,已有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发现了与该病有关的突变点.杨均国教授和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由于种族的原因,中国患者体内没有欧美患者常见的基因突变点,因此他们推测中国人可能有新的突变点.今年年初,杨教授等终于找到了两个新的基因突变点,经反复验证和国际权威基因库检索,证明了这两个不同于欧美和日本人、具有中国人种族特异性的新的突变点.这一发现,为心源性猝死疾病的检查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方法.病人只需抽取一滴血,就可通过寻找基因突变点的方法,及时预防和治疗. 2000年华中科技大学最新统计资料 (1) 我校科研经费总收入居全国高校第四 2000年,是我校科技工作取得重大进步的一年. 学校全年科研经费累计达25710.3万元,比1999年增长49.8%,超额完成预定的2亿元的目标;在研项目按计划完成率达到95%以上;全年新增科研项目668项,其中100万元以上项目28项;在研项目总数达1450项. 2000年华中科技大学最新统计资料 (2) 我校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经费居全国第六 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全校共有82个项目获准立项,获资助总经费达1*!589.5万元.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经费数在全国排名第六;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5项,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2000年华中科技大学最新统计资料 (3) 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又有增加 新增计算机存储技术和生物医学光子学等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增煤燃烧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机械设计和制造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创建了华中科技大学-英国剑桥植物基因联合实验室. 2000年华中科技大学最新统计资料 (4) 横向科技协作取得重大进展 我校2000年获得横向科技协作经费8148.5万元;与企业共建技术中心(研究所)14个;与云南省、贵州省、海南省、广东佛山市、江苏常熟市等省、市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在中国第二届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会上,有13个项目签约,总金额达8亿元,并获大会优秀组织奖和成交奖. 2000年华中科技大学最新统计资料 (5) 科技成果质量显著提升 我校2000年获得各类科技奖励68项(次),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教育部科技奖励10项(获奖总数和一等奖项数居全国高校第三),湖北省科技奖励44项(获奖总数与一等奖项数居全省高校第一),其他科技奖励7项;全年共申请专利82项,获专利授权40项. 2000年华中科技大学最新统计资料 (6) 我校国防科学技术研究继续保持优势 我校2000年获得国防科研经费达2533.8万元,新增国防研究项目117项,其中100万元以上项目5项,获资助项目数与经费数居全国非军口院校前列. 2000年华中科技大学最新统计资料 (7) 我校科技论文数量与质量有较大提高 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统计:1999年我校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共2781篇,居全国高校第二位;国内论文被引用共计2441次,居全国高校第 3;《SCI》 收录论文共210篇,居全国高校第16名;《EI》收录论文306篇,居全国高校第六位;《ISTP》收录论文163篇,居全国高校第3. 我校第一项创新基金项目 “高速无线互联网系统设备”通过验收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工作,日前,由我校校办企业——武汉汉网高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高速无线互联网系统设备”项目顺利通过了科技部委托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组织并主持的验收. 专家们经过认真的评议,一致认为:该系统采用了全IP数据传输策略,在无线传输技术上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DMA无线传输技术,并融合了QoS控制策略,能同时提供话音、文字、图像、视频等不同类型数据业务的传输需求,能以蜂窝无线接入ISP模式提供Internet服务和基于Internet 上的扩展服务,极大地提高了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组数据传输和应用的能力,符合验收条件.该系统设备的研制成功,将对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我校两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 教学基地被评为优秀 月前,教育部公布了2000年上半年对全国45个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的中期评估结果,我校的电工电子、机械基础基地被评为优秀基地点.全国共有13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被评为优秀基地点,它们分布在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九所大学. 我校敏感陶瓷工程中心获准立项 月前,接教育部通知,由我校组织申报的教育部敏感陶瓷工程中心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获得教育部立项批准. 敏感陶瓷是一类电导率在半导体定义范围内的电子陶瓷材料,是运用近代半导体理论将陶瓷加以彻底改造后所获得的一系列对某种或多种物理量具有敏感特性的半导体材料.这些敏感陶瓷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已普遍应用于国防科技、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工农业生产、家用电器等各行各业. 教育部批准立项的敏感陶瓷工程技术中心以我校为技术依托单位.其首要任务是对国内现有的具有市场前景的研究成果实施工程化技术研究,使这些成果尽快转化直到产业化,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 “湖北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挂牌 “湖北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在同济医学院隆重挂牌,它标志着全科医学教育将在我省全面启动. “全科医学”又称为“社区医疗”和“家庭医疗”,它是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该学科与内、外、妇、儿等学科并列定位于临床二级学科,属毕业后教育的范畴,主要是培养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才. “湖北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由湖北省卫生厅和同济医学院共同建设,同济医学院成人教育部具体组织实施.中心成立后将面向全省开展全科医学师资、管理干部、业务骨干和其他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建立规范化的全科医学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进行全科医学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指导全省培训工作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 省卫生厅副厅长张克勤向同济医学院授牌、授印,并作了重要讲话. 华中科技大学总资产价值19.5亿元 新成立的华中科技大学于2000年年底结束了清产核资工作. 据介绍,截止1999年12月31日,我校四个校区(含后勤部门、校办系管科技企业,但不含学校参股或控股企业)共拥有各类资产19.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3.1亿元;货币资金存款3.5亿元,对外投资1.6亿元;债权1亿元;药品、材料等707万元;无形资产3198万元. “华工科技”四项目 参加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成就展 2001年2月26日,在北京举办的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成就展上,“华工科技”共有4个项目参展.这4个项目分别是“宽带无线IP通信系统”、“开目CAPP工具系统”以及2项有关信息安全的软件系统. “华工科技”此次参展的四个项目均来自信息产业领域,显示了该公司在信息领域强大的科研开发能力和后发优势.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成立 潘垣院士担任名誉院长 月前,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电力大楼举行.校领导朱玉泉、黄光英、曹树钦与300多名师生欢聚一堂,共庆学院成立. 党委副书记曹树钦代表学校宣读了“关于成立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及干部任职的通知”.潘垣院士担任名誉院长,学院由原电力工程系改制而成. 党委书记朱玉泉、常务副校长黄光英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揭牌. 常务副院长辜承林代表学院领导发表了讲话.他表示,学院组建后,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潘垣院士和朱玉泉书记分别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们希望学院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勇于创新,把握机遇,构建学科发展方向,不断推动学院的改革和发展,为把华中科技大学早日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章北平教授的 一项发明获香港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 据悉,由中国发明协会和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共同举办的“2000年香港国际发明展览会”于2000年底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波兰、韩国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项发明参展.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章北平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研究成果中的关键技术发明“激波传质厌氧接触生化工艺及设备”在此次展览会上获国际发明金奖. 章北平教授是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市政工程学科带头人,国际水质协会会员.他的获奖项目经国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成果已由本校与武汉金盛集团合资成立的“武汉金城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推向市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伤害控制研究中心”成立 月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伤害控制研究中心”宣布成立,这是我国首家建立的一个以跨学科、面向社区服务、与国际相关组织和研究机构密切合作、以伤害预防和控制为内容的科研、教学、社区服务及临床实践研究中心. 在该院新成立的研究中心,由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理工学科组成.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伤害流行病学李国华教授任中心主任.中心下设伤害流行病学及预防控制、伤害紧急救护与急救医疗系统、失能预防与复健三个研究室.伤害中心的建立,将有助于系统地研究伤害发生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急救医疗系统的规划、建设与运作,伤害的紧急处理、临床诊断及康复医疗服务,研究、开发、应用和评价安全保护技术和装置,以减少伤害的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2.
项目简介:该系统融入了智能天线、CS—OFDMA、动态信道分配、先建后拆切换技术等通信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同时又完全避开了西方国家的知识产权壁垒。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拥有国家授权的专用无线电频率,提供业界领先的高宽带、高容量和卓越的非视距传输能力,同时能够承载大容量语音和宽带数据业务,实现高性能与低成本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3.
无线城市的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鹏昆 《科技资讯》2008,(30):242-242
迄今为止全世界已经有超过600个城市开始或正在建设无线城域宽带网络,以满足公共接入、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的需要。全球无线热点、无线热区、无线城市的发展势不可挡。那么什么是“无线城市”,它与我们常见的“移动城市”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它采用的标准和技术是怎样的?我们组建“无线城市”采取什么方案?它可否与现有的其他通信系统融合?  相似文献   

14.
无线视频会议系统是多媒体在无线宽带通信系统(WBCS)中的一个应用,近些年来在视频会议领域倍受人们关注。从此需求出发,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indows CE.NET的无线视频会议系统。本文分析了Windows CE.NET在本系统中的特性,并提出一种基于DirectShow技术的无线视频会议系统的解决方案。系统较好的实现了视音频编解码部分,对移动视频会议的推广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最近,由宁波长城精工实业有限公司承担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用铝和钽溅射靶材产业化关键材料技术研究”课题,被列入2005年度国家“863计划”引导项目,获得国家经费补助100万元。这是余姚市迄今为止首个列入国家“863计划”的项目,也是今年宁波市唯一的一个。这个项目的申报成功,标志着生产普通卷尺的老“长城”开始向靶材新材料领域进军,同时表明余姚市用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实施跨越式发展取得了突破。  相似文献   

16.
近日,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面向移动信息终端的嵌入式语音技术产业化”项目获得了“863计划”引导项目150万元资金的重点支持。这是我国语音领域迄今唯一的、也是本年度国家支持力度最大的“863”引导项目。据介绍,国家“863”计划引导项目旨在“引导地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培育地方经济的增长点;引导地方高起点、高水平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形成高技术产业生长点;  相似文献   

17.
苑毅  黄珍 《科技信息》2008,(18):53-53
本文讨论一种宽带无线IP系统。本系统创新性地把先进的射频(RF)、数字移动通信、计算机、宽带网络和软件等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接入因特网的方式更加方便、灵活,将有效地促进因特网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华南理工大学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工程中心”)是我国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及装备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由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863”计划高性能结构材料主题专家瞿金平教授领衔。工程中心自成立以来,通过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等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领域特别是聚合物动态塑化成型加工技术方面沉淀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9.
一批旨在几个重要的高技术领域,积极跟踪国际发展前沿,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的“863”计划项目,已在深圳安家落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十多项“863”成果在深圳向产业化、商品化延伸,十多项进入产业化准备阶段。1997年,这些“863”项目已实现产值超10亿元,利税逾1亿元。 目前在我市实现产业化的“863”成果,涉及生物工程、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主要产品和项目有  相似文献   

20.
ISO/TC184/SC5的工作范围是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体系结构,通信和集成框架,“集成”正是我国制造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包含了一系列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是“十一五”期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的重要发展领域。同时,“集成”也是软件质量保证、软件互操作和软件重用等重要技术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