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甘文  陈君霞 《广东科技》2013,(10):211-212,172
介绍以SIM300GSM模块和Atmega16单片机为核心构成的短信息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该系统以水池为控制对象,采用传感器采集水位、水泵电流、温度等信息,通过SIM300GSM模块把采集的数据以短信息发送到指定的手机接收,手机通过短信息实现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2.
利用以太网通信资源和GSM移动通信网络,采用网络通信技术、无线调制解调器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并在监控计算机建立短信息功能,来发送手机短信息,以便通知技术人员设备发生的状况。该远程监控系统改造在实际中得到了良好应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基于GSM/SMS的网络管理系统一般是单向的网络监视,当有故障发生时,通过一个与短信息服务器相连的GSM Modem将故障信息发送到网络管理员的手机上。文章设计和实现了一个使用GSM/SMS技术的多用户、多会话及双向网络管理系统,使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手机与远程的网络设备交互,执行一些基本的网络操作,使用表明,本系统运行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4.
低碳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实现节能减排需要科技创新.采用风光互补供电系统作为GSM温室远程监控系统供电设备对系统提供电能,同时,系统设计从硬件和软件双方面考虑如何实现整体低功耗,在器件选型上采用低功耗器件,在软件的设计方面融合休眠设计思想,并将低碳设计理念运用在GSM温室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中.设计集合新能源无污染可持续利用的特点以及GSM温室远程监控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优势,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短消息业务的远程电源监控系统的组成结构和设计方案。在硬件设计上,采用高精度霍尔传感器ACS704ELC采集信号,MCU使用Microchip公司的高速CMOS处理器PIC18f4585,采用DS1302实时时钟芯片记录发生异常事件的时间并组包由短信模块TC35i发送到GSM公网。软件方面,选择PDU(ProtocolDataUnit,协议数据单元)短信模式,编码方式采用7 bit编码。短消息的接收和发送通过AT指令实现,并重点介绍了TC35i模块的初始化和短信处理模块的程序设计。该系统利用GSM移动通讯网络短信息服务快捷的性能和相对低廉的收费,可嵌入大型工业监控系统、无人值守系统,通过监控整个系统工作电源的情况来监控整个系统是否正常工作,以满足这些系统所需的高可靠性、高实时性和维护方便性等要求,可用于监测点分散、数据传送量较少、需要实时监控的领域。经实际应用,该系统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基于手机模块的新型车裁服务系统.该系统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利用GSM模块进行远程无线通信,采用了GPS、红外遥控和液晶显示等技术,实现了车辆卫星定位、短信息的收发、车载电话以及车辆监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人们能随时监测并观察所关注的生理参数,以便在异常情况出现时及时得到监护中心的帮助,本文设计了基于ARM和GSM短消息的无线远程生理参数传榆系统.该系统由相关OEM模块实现对生理参数的采集,以ARM型微处理器S3CA4BOX为核心,结合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利用串口控制以TC35i为核心芯片设计的GSM MODEM将生理参数经GSM网络以短消息的形式发送到监护中心.无线远程生理参数传输系统对远程无线医疗监护工程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利用GSM网络传输数据的地下水远程监测系统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功能与系统特点。系统通过遥测分站采集数据,并将数据由GSM模块发送到监测主站处理、存储,通过系统软件可作数据查看、曲线绘制并打印生成报表。该系统具有精度高、安装方便、费用低的特点,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地下水信息实时地、可靠地传递。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移动通信业务的迅猛发展,GSM短信息业务以其快捷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拥有着广泛的用户,同时也为远程监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本文探讨了利用西门子公司的GSM模块TC35i和单片机构成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基于GSM网的水情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基于GSM网短消息业务(SMS)通讯结构特点、AT指令、收发短信息的格式、编码与解码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GSM网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该设计已被开发应用于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经实践验证,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GSM的室内无线传感器网络簇头节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温室环境信息低功耗、低时延高效无线检测与控制,构建了三层次室内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研制了在网络系统中较关键的具有远程和短距离无线通信功能的网络簇头节点.采用短距离无线通信CC2430模块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PRS模块设计网络簇头节点,并利用GSM网络内嵌的TCP/IP协议,设计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收发功能程序和GSM网络传输控制功能程序.网络系统试运行表明,网络管理计算机可以随时获取被监测的温室温度等环境信息,与一般无线传感器网络相比,信息传输能耗低、时延小响应快,实现了无线传感器节点和远程管理计算机之间的信息高效无线传输.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江河水位远程监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C35 GSM模块远程监测方案,介绍监测系统硬件组成和软件构成,详细阐述PIC1673单片机与TC35模块接口设计。在I/O组件上加装GSM/GPRS模块后可成为带SMS短信息传输功能的数据采集器,由此构成的远程监控系统具有投资省、运营成本低、运行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系统利用GSM短消息模块在现场与监控中心之间传递数据,实现对现场有害气体的实时远程监控,达到对爆炸等事故提前预警的目的.系统中采用主动队列管理算法BLUE,解决多点数据同时到达GSM短消息模块时数据排队问题,保证各观测点的数据实时、有效地发送到监控中心,并及时接收、执行监控中心的指令.  相似文献   

14.
移动变电站远程监测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SM公网短信平台的远程监测技术是目前较为流行的监测技术.根据移动变电站长期处于野外无人值守的工作特点,采用西门子公司最先进的GSM通信模块TC35 i作为短信息收发核心,针对移动变电站监测系统的功能、技术特点和使用要求,在深入研究短信息收发技术、数据库技术、GSM通信模块接口电路设计技术、移动变电站状态监测技术以及电磁兼容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GSM公网短信平台的移动变电站远程监测系统,现场运用表明,系统具有状态监视实时性强、信号覆盖范围广、信息传输灵活可靠、运营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物联网的温室环境测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现代温室环境远程实时监测、环境调控的要求,基于农业物联网的基本框架,设计了嵌入式微处理器、无线传感器网络和Internet网络技术融为一体的温室环境测控系统.系统分为温室现场测控层和远程监控层.现场测控层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获取温室内外环境信息,并通过网络摄像头实现实时视频监测;远程监控层置入滞环控制、模糊控制等多种控制算法,并利用Java Script和AJAX等技术为用户提供HTML网页的交互界面,实现温室环境远程、实时、自动监控.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实时、准确采集环境参数,数据丢包率仅为4.8%,实现实时、可靠的温室环境监测,可满足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基于GSM/SMS的远程电网参数抄表系统,该系统利用无线网络能自动监测电网中的三相电能、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电压电流等参数.系统由多电量测试模块、数据集中器、通信控制器、GSM数据传输器、计算机管理中心和GSM通信网络构成,并在Visual Basic环境下开发系统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GSM短消息的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GSM短信息的监控报警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原理和结构,并详细阐明了其实现方法及一些关键的技术.实践证明,系统具有运行可靠,费用低廉等特点,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对目前国内外监控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以单片机和短信息模块为核心的远程智能监控系统.首先由单片机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出温度、烟雾、门禁、水禁和各种故障信息,在满足特定门限的条件下,黑心化为对应的短消息,由短信息模块采用无线方式发送到目标系统.目标系统接收到信息后对信息进行解析,并做出声音报警.最后有操作人员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最后决策.在对一些无人值守的偏远场合,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较好的经济价值,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邵伯进 《科技信息》2010,(8):207-207
本文介绍了基于GSM和Zigbee协议的无线远距离传感器网络设计方案,该方案综合利用了GSM技术和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该系统利用GSM网络短信平台与MSP430F123单片机相结合,并结合使用短距离无线通信芯片TC35,进行多点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系统运行稳定且成本低廉。该系统能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移动医疗和工矿企业远程监控等领域。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远程控制系统存在控制延迟时间长,无法满足对温室气体SF_6控制的时效性需要的问题,开展SF_6在线净化装置远程操作控制系统研究。通过基于GSM的数据收发装置、远程控制装置等硬件结构设计,和基于GSM的SF_6在线净化装置现场数据传输、可视化远程控制设计,完成远程操作控制系统设计。通过实验证明,该系统与传统控制系统相比可有效缩短延迟时间,更加及时地对SF_6气体进行净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