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验蛛网     
<正>利用胶带作材料做出蜘蛛网似的这么有视觉冲击力的装置,真是博人眼球啊!国际建筑艺术家使用废弃的包装胶带给游客们营造了一个美丽的、令人窒息的蜘蛛网。它位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被废弃的小楼内,这里如今被改造为公共场所。错综复杂的包装胶带筑成一个巨大的蛛网天堂。最酷的当然还是,游客可以坐进蛛网,参与重力体验。多层透明胶带的"蛛丝"在建筑中延伸,建筑  相似文献   

2.
开发城市垃圾能源,利用城市垃圾发电,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不仅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还为解决当今能源匿乏问题开创了新路,是解决日益增多的城市环境污染和日渐短缺的常规能源的一种最佳选择。专家们断言,垃圾发电在ZI世纪将成为能源市场的一名新主角。城南垃圾是一种新能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运动的兴起及全球能源短缺向人类亮出"黄牌"警告,城市垃圾的科学处理与合理利用,成为目前科技界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世界各国科学家在寻求处理城市垃圾和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的途径中,发现被废弃的城市垃圾也是一种很有利用…  相似文献   

3.
在一座空无一人的废弃城市里,一个小机器人每天都要出去清扫垃圾.日复一日,永不停息.他每收集处理好一堆垃圾,就压缩成一个方形的垃圾块,然后把它们整齐地一一摆放起来--从一层平面,变成两层平面……最终堆积成一座高高的垃圾块大厦.  相似文献   

4.
正垃圾的定义:指"身边的散落土块或土粒"。现在指的是废弃无用或肮脏破烂之物,如生活垃圾、电子垃圾等。垃圾分类:可回收的非生物垃圾、不可回收的垃圾,以及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的非生物垃圾:纸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玻璃制品等。不可回收的垃圾:腐烂垃圾、厨房垃圾、果壳、花草等。  相似文献   

5.
<正>如今,随着电子书的出现,纸质书的售卖受到较大冲击。美国艺术家亚历克西斯·阿诺德自从在旧金山街角发现被成箱丢弃的废书时,他就在想,废弃书本真的只能沦为生活垃圾吗?面对平时生活中堆积如山的废弃书籍,除了找个收废品的卖掉,真的就别无他法了吗?于是,她开始创作结晶图书雕塑系列,旨在把废弃的书本变成美丽迷人的艺术品。她将类似于盐巴一样的硼砂小粒里里外外粘在废书上,使之看起来像布满结晶一样。光线一照,整本书华丽耀眼,就像闪闪发光的水晶。  相似文献   

6.
<正>最完美足球在英格兰国门大卫·詹姆斯眼里,本届世界杯用球Jabulani(南非祖鲁族语,意为"庆祝")很"恐怖"。有这种看法的远不止他一人。然而,领导并研发这一项目的拉夫堡大学的安迪·哈兰博士坚称,它是最新的体育科技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出版署最近发行的环境地图集,用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向世人展示了地球环境遭破坏的状况,引起了全世界的严重关注和思考……为拯救地球于水火,联合国和一些环保组织正积极倡导"不随便扔东西"运动,使废弃品和垃圾回收利用问题变得刻不容缓!用垃圾生产石油燃气的新技术也应运而生,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8.
饮料喝完了,易拉罐,扔;新家具买回来了,旧桌旧椅,扔;更新换代的电器面世,旧的洗衣机、冰箱,扔……全世界每天都在不停地扔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在人们眼里成了废物。于是,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其实许多废物并非完全没有用处,只是我们未能善加利用而已。许多生态艺术家率先把目光投向人们每天都在制造的垃圾,发现它们是财富,是生态艺术,再创造的潜力无限。[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在同事眼里,他是严谨务实的副院长;在同行眼里,他是勇于创新的科研人;在患者眼里,他是神秘莫测的幕后英雄.然而,他最得意也最让他骄傲的身份却是桃李芬芳的老师.  相似文献   

10.
<正>奥斯卡·门德斯,哥伦比亚人,建筑专业,后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学社会创业。2010年,他和合伙人用捡来的8吨垃圾造出了坚实的房子,还让几千人都爱上了搬砖,他诠释了建筑的真正善意,让挣扎在生存线上的人也能得到庇护,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贫民窟,这三个字与每日在城市生活的我们距离太远,但在千里之外的非洲、拉丁美洲等地,贫  相似文献   

11.
正你来自一堆垃圾,但请不必为此烦恼,因为人皆如此。现在,遗传学家正逐步认识到在你基因组中的这些"垃圾DNA"的重要价值。在遗传学研究史的大部分时间里,那些声名显赫的遗传学专家均持有相同的观点:你,你的母亲,你的曾叔祖,亚伯拉罕·林肯,甚至成吉思汗蒙古大军的每一个士兵皆携有大量的"垃圾DNA"。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落下帷幕,人类在历经13年的不断努力后获得自身的完整基因组草图,  相似文献   

12.
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看,不少人并不喜欢城市,因为城市不过是"钢筋混凝土的森林",缺乏自然的生动、清新和灵活.瑞典建筑设计师斯特博格等人则认为,将来可以着手改变城市的传统形象,让城市成为容纳大片建筑的"草原".他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设计出一种毛茸茸的草穗状摩天大楼. 斯特博格说,夏天的城市很热,再加上噪声很大,烦躁得令人难以入眠.此时,斯特博格会找一个清净的心灵之所,那就是大草原.来到草原之后,他会立即躺倒在草丛中,看着蓝天发呆,困了就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某一天,他头脑中灵光一闪,觉得可以模仿草穗建造摩天大楼.  相似文献   

13.
如何彻底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如何有效控制有霾天气?这是当今中国所面临的两大亟待解决的环境难题.本文在分析污泥化学组成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验与结合工程实践,深入研究了烟气干化污泥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及其对霾的源头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烟气余热干化污泥克服了污泥热干化的"能耗瓶颈",干化造粒一体化装置与分段式工艺满足了烟气-污泥热交换反应所需要的足够空间和充分时间,湿污泥与热烟气直接接触不仅使污泥干化的效率最大化,而且可以吸附烟气中60%的PM2.5和43%的PM10以及20%~25%的SO2,这为创建利用烟气余热的污泥低温干化新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开辟一条以废治废、节能减排的"泥与霾"共治的新途径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请"瓦力"上太空 许多年以后,地球上堆满了垃圾,变得荒无人烟,草木不生,人们被迫转移到了太空船上居住,并请机器人清理地球,机器人"瓦力"就这样干起了清理地球垃圾的工作.在日复一日的单调工作中,"瓦力"渐渐有了意识,开始向往爱情生活.有一天,一个叫"伊娃"的女机器人从天而降,"瓦力"爱上了它,并和"伊娃"一起帮助人类重返地球…… 这是电影《机器人总动员》(Wall·E)中描述的情节.在电影中,堆满地球的垃圾来自人类社会高度的物质化,而今天遍布地球轨道上的"太空垃圾"也同样如此,它们包括各种退役和失效了的人造卫星、大小不一的卫星碎片、各种散落于轨道上的卫星零部件等等.这些东西不仅对运行中的卫星构成了威胁,还有可能坠入地面.2011年10月,德国的X射线观测卫星"伦琴"就让人们大吃一惊.这颗于1999年退役的废弃卫星重约两吨,于2011年10月23日坠入孟加拉湾,尽管这颗卫星在进入大气层时烧掉了一部分,但剩余部分依然十分可怕.经过计算,如果"伦琴"再晚10分钟进入大气层,那么它的坠落地点就不是孟加拉湾,而是北京了.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万众瞩目的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上,有个叫利亚诺?平托(Juliano Pinto)的29岁小伙子踢出了全场的第一个球。虽然踢球的动作只持续了两秒钟,但他仍然兴奋地举起了自己的拳头。因为平托是个瘫痪病人,借助他身上穿的特殊"外套",他终于可以做踢的动作了!对他来说,这是个奇迹。而  相似文献   

16.
<正>他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被公认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他带领团队设计的中银大厦,成为香港的标志性建筑;他改建的卢浮宫,成为法国人的骄傲。他的建筑精致、美丽,充满人性的光芒。在"建筑艺术"深入人心的过程中,他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世人称贝聿铭为建筑设计界的"奇才"、"现代派设计大师",这绝非溢美之词。贝聿铭在建筑界的地位,就如他的好友乔布斯在电子产品界的地位一样显赫。贝聿铭的公共建筑作品遍布世界各地:美国、法国、中国、德国、日本……  相似文献   

17.
<正>高雨是一名文静、内敛的女生,各科成绩均衡。最近,有件事情却让她很纠结。原来,上周学校召开了高一学生"7选3"的年级大会。也就是说,除了语文、数学、英语外,大家还要选择3门课作为自己的高考科目。从小到大,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替她安排好的。可是这一次,一向很有主见的爸爸妈妈也显得有些迷惘和担忧。爸爸建议她学建筑专业,因为亲戚中有很多人都是从事建筑工作的,将来对她的就业有帮助。可是建筑类的东西,高雨一点儿都不喜欢。下学期就要"走班"了,高雨该往哪里去呢?  相似文献   

18.
去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人类心灵的创伤很容易被一些昔日的事物所触动.一提起"法西斯"这个字眼,人们肯定会怒发冲冠.而一看到"卍"字符,人们更是深恶痛绝,因为它会使人们自然地想起希特勒的纳粹党,因为它是纳粹党党徽的一个显著标志.当然,犹太人或许想得更多:二战前夕德国的反犹浪潮;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种族灭绝式屠杀的600万犹太同胞等等!毫无疑问,在犹太人眼里,"卍"字符已经成为憎恨的标志.但是"卍"字符只有这一种内涵吗?  相似文献   

19.
<正>废弃塑料污染是当前令人头痛的一个环境大问题。微塑颗粒究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怎样的影响,是目前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2010年,“大太平洋垃圾补丁”成为头条新闻。太平洋环流形成的巨大涡流困住了漂浮的塑料垃圾,形成了大太平洋垃圾带。在这个巨大环流中充满了微塑颗粒,导致海龟和海鸥等海洋生物死亡。但微塑颗粒污染只存在于海洋系统中吗?事实上,它们也存在于其他系统中,  相似文献   

20.
甩掉拖延症     
<正>你的生活中是否有这样一位"朋友":早上你打算起床,他温柔地说"不急,再睡一会儿吧";晚上你计划写作业,他诱惑地说"玩会儿游戏再写吧";你对他又爱又恨,想断绝关系,却又屡屡妥协;你想甩掉他,可转眼又将他召回身边。你生气、焦虑,甚至愤怒,可就是摆脱不了他。因为他的名字叫"拖延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