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文化科技产业的颠覆性概念,是推动文化和科技内涵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技术赋能的背景下,从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意蕴内涵、逻辑关系、框架模型、目标指向几个方面对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演进机理展开诠释,进一步明晰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理论基础,推动我国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具有两方面的意蕴,一方面是促进精神文明和人类社会进步,另一方面是加快物质文明和经济产业发展.在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对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辨析其逻辑关系.同时,对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进行剖析,运用系统论的相关理论,参照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OSI,对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技术赋能框架模型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总结了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目标指向,以期进一步厘清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理路.  相似文献   

2.
科学作为认识人类、认识世界(包括人自身)、探索未知的一种实践和精神活动方式及其成果,构成了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科学不仅作为一种经济力量有力的推动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力量有力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能促进先进文化的进步,文化的繁荣也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与文化的前进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冯平 《甘肃科技》2004,20(6):176-177,175
概述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 ,分析得出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演进的基本规律 :说明了吸吮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 ,加强民族团结 ,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档案工作者职业认同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档案利用发生了很大变化。档案工作者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现代科学文化素养,精通档案专业知识,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专业技能,具有现代服务理念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获得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以铸就大学创新文化之魂为核心,营造创新的良好氛围 创新文化是提升大学创新能力的引擎,在创新人才培养、开展科技创新和服务引领社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发展大学的创新文化首先要创新大学发展理念,通过发挥创新精神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形成创新的文化底蕴和氛围,构建起新时期的大学创新精神文化体系. 弘扬现代大学理念,培育创新精神文化 大学理念,反映了大学在其办学历程中所积淀形成的价值取向、文化传统和独特个性.要围绕高校的根本任务和当代使命不断进行理念创新,结合自身传统深化校风、学风、教 风等精神内涵,把科学研究所倡导的求真求实、批判求新的理性精神与人文精神所蕴涵的自由民主、激励包容等人文关怀统一到创新实践之中,使创新活动具有不竭的精神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概述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特性;分析得出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演进的基本规律;说明了吸吮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陈悦  林原 《创新科技》2022,22(2):1-10
人类社会的进步源于科技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其中,现代工程技术科学在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地位已经被认可和重视.钱学森基于科学与技术互动而提出的技术科学思想,对于科技体系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技术科学作为现代科技体系中的"桥梁",是推进工程技术进步、带动基础科学发展的重要纽带.一套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是孕育和支撑颠覆性科技...  相似文献   

8.
一、持续、高速、健康的经济增长必须依靠技术进步 邓小平同志对我国的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提出两个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而又密切相关的论断。即“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指明了社会、经济与科技问题的解决根本上是由经济发展所决定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则明确指出经济发展不能走粗放、外延型发展的老路,依赖大量的资本与劳力的投入。恰恰相反,以经济增长起第一位作用的应该是技术进步。根据这样的精神,十余年前,中央在制定到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规划时就明确指出:“翻两番,一半要靠技术进步”。可以说。依靠技术进步来取得持续、  相似文献   

9.
当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科技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交往缩短了各种文明之间的距离,文化多样性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使人类文明得以发展.世界音乐教育把人们对音乐文化的了解拓展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通过对世界不同音乐文化的学习,是培养具有放眼世界和世界文化胸怀的新时代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科技与文化历来如影随形.科技是文化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创新与进步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都是重大科技创新和扩散的结果.文化又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科技成果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空间.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新颖多样的文化艺术产品,无一不是文化与科技结合的产物.科技和文化融合是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文化产业要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的支撑和推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大学学报是一所大学的招牌,是检验和衡量一所大学好坏的标志性内容之一。忠实地记录具有历史性的科技人物、事件、学术思想火花属于大学学报的历史文化属性使然。如何将学报的窗口属性、论坛属性与历史文化属性有机结合在一起,紧扣时代脉搏,推动社会进步,展示学校特色,是学报管理者与采编人员需要施展智慧的主题。时代脉搏表现在:全球化;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社会进步表现在:科学技术进步;物质文明进步;精神文明进步。学校特色表现在:石油与天然气;中国西部;大学。“全球化”要求我们报导内容全球化,作者全球化,评审专家全球化,编委全球化。“科学发展”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各种创新性的学术思想与方法技术,用系统论指导办刊理念,尽量避免低水平的、跟踪性的、抄袭、剽窃现象发生。“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承认差别,允许百花齐放,建立百家争鸣机制。“科学技术进步”展现在研究者的论文中,大量缤纷的科技图表不断地涌现,需要我们真实地反映这一成果。“物质文明进步”体现在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祝愿所有科技工作者在新的一年里收入有所增加,能够充分感受到物质文明进步的成果。“精神文明的进步”体现在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祝愿所有科技工作者在新的一年里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心情愉快,没有精神负担。“石油与天然气”是人类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是我校50年建设成就的特色优势学科。“中国西部”是我校的地理属性,科技部早在2000年8月《关于加强西部大开发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了科技创新、科技规划、科技先行的战略思想。我校学报应至关重要地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为西部大开发作出一份贡献。“大学”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和灵魂是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体现在其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学科建设、学术大师、历史人物、优秀毕业生代表等。大学学报具有承载这一重任的功能。为此,我们打算从本期起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1)新的编委会成员组成,注意减小局域性,尽量顾全体现“西部、石油、大学、全球”特征。2)实现纸质期刊的全彩色印刷。以便完整体现论文的学术思想和科技成果水平。3)开展网络办刊。以缩短论文发表时滞,加快学报的传播速度,拓宽刊物的传播范围,扩大学报的影响。4)实施“封面人物”计划。以不同学科方向为走向,以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作断面,采取老、中、青相结合的遴选原则,重推科技前沿人物。5)保持特色栏目,“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是我校的品牌学科,也是我刊的特色栏目,在新的一年里,本刊将继续保持“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栏目,弘扬学术研究,关注油气发展。6)增设“专家论坛”,精选刊发那些有科技成果的科研生产第一线专家的独到认识。7)创办“博导论评”,主要刊登那些活跃在科技前沿的博士生导师们在学术、技术领域里纵横捭阖的思想、方法、评论、综述。8)开辟“探讨与争鸣”,建立“和谐社会”氛围,使学报成为科学新思想幼苗的培养园地、挑战既往权威论点的擂台。观点犀利、视角独特的文章都可以在这里发表。此外,本刊还将有“油气藏经营管理、石油工程计算技术、油气田材料与应用、基础理论” 等不定期栏目内容与读者见面。拟每年出版两期增刊呈现于读者。这种尝试,希望得到大家批评赐教。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始终支持依靠科技进步、关心关爱科技人才、领导推动科技组织发展。通过梳理分析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对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团体的关怀与领导,发现中国科技工作者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在一系列战略方针指引下奋勇向前。中国科协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科协组织持续为民主革命、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各个阶段的科技创新、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国际科技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研究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以1978-2008年汉中市相关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利用索洛余值法和SPSS软件,测算出汉中市1978-1988年,1989-1999年和2000-2008年这3个阶段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18.84%,24.13%,39.11%.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针对汉中市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与陕西省乃至全国相比还是偏低等问题,提出了提高汉中科技进步贡献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化科技创新的本质特征是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核心内涵是不断提升文化发展的科技含量,重点内容是打造文化科技产业链。科技创新一方面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过程中发挥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在推进文化创新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的基本路径:实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层面的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推动文化创意、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强化创新型文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并发挥重大科技项目的带动作用,加强文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文化科技融合政策的变迁是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发展结果和导向。基于2011—2020年39项政策文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政策文本量化分析等基本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表明,文化与科技融合政策的嬗变,是从探索阶段的松散、多点式的初级特征到创新阶段的深层次、宽领域、多方向的系统性布局扩展的,政策内容从简单集中到类型多元,政策目标从相加、相融到深度融合,政策趋向从科技引领、产业主导到双轮驱动、民生为本转变。这些特征客观反映出政府决策关注点、政策结构、政策价值取向的变化,预示着中国文化与科技融合政策将进一步以新发展理念统领文化建设和科技创新,推动制度优势转化效率优势,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6.
如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这是民族地区实现科学发展必须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对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提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路径。提出了要加快构建有利于科技与文化融合和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增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和培育文化市场,运用现代科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任建红 《菏泽学院学报》2005,27(1):21-24,38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显著,但科技传播相对滞后,影响了科技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制约中国古代科技传播的因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自身、传播媒介及受众等众多因素,以期能为我国现阶段的科技传播事业提供一些借鉴,促进我国科技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类文明是一部文化与科技不断融合、互动演进的历史。认为科技创新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过程中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无论是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还是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及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都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撑。提出用先进技术提升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表现力和传播力,需要深入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推动文化创意、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不断强化文化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领先世界达千年之久。但近代科技革命未能在中国发生。省察历史的症结须从文化自身的特点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入手。中国古代科技具有直观经验性、实用性和整体性等特点,由此折射出的早熟与先天不足导致了中国近代科技的滞后。“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国人封闭保守、自我满足的文化心理,政治伦理型文化等也是造成中国传统科技文化滞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科技的发展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变革和进步。同时 ,也给人类留下了难以忘怀的伤痛。 2 1世纪 ,人类应当自觉构建扬善抑恶的科技道德观 ,使科技更好地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