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七哥和拉斯蒂涅都是野心家,但他们欲望的性质、产生演变的过程和实现的手段或途径不同,原因在于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由此可见,方方的创作受批判现实主义影响之深,虽然"风景"时期和"过程"时期有明显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色彩,但批判现实主义是方方创作的更浓郁更持久的底色.这是由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的中庸传统和作者学生时代所受教育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莎翁传奇剧是莎士比亚的晚期创作.这些剧作的主题与风格与其前期和中期之作都有明显不同,作者往往用离奇和意外的情节,使各种矛盾化解,呈现出"团圆"的结局,表现出宽恕、和解的思想.这一创作主题及风格的变化,既是时代与社会生活所使然,同时又是作者人文主义和基督教"仁爱"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创作观是指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思想观念和写作态度。思想观念与作品形成时的时代风气、文化氛围相关,作者从这里提取艺术真实;写作态度则与作者的身世经历、写作理念有涉,其中体现着作者的创作心理。这两部小说的作者均在各自的创作观指导下进行写作,既做出了精彩的发挥,又风姿各异,达到了使生活的意蕴得以深化、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生动、典型的效果,这种人物形象,正符合爱.摩.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里所界定的"圆形人物"的定义。创作观的上述层面分别对应于"真善美"的三个层次,这又可用《二十四诗品》中的"道不自器,与之圆方"来指涉。本文即通过对以上因素的综合辨析,来阐释创作观的异同如何导致《源氏物语》和《红楼梦》两部名著的差异,并据此探讨影响研究中的"媒介学"研究方法与平行研究中的"主题学"、"题材学"和"文类学"研究方法如何在这两部名著的比较中关联起来,以及这种关联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1986年出生的贾飞,无论是和老一辈的实力派作家相比,还是和同时代的偶像派作家相比,贾飞的崛起文坛,都给予我们一些启迪:就创作而言,青春文学应该做到激情与才学的相互激荡;就文学而言,地方作家应该做到凝重与超越的双管齐下;就作家而言,"80后"应该做到传统与创新的比翼齐飞。  相似文献   

5.
杨洁  许欣 《科技信息》2009,(16):362-363
在新时期的文坛上,有一批极具强烈青春文化色彩的文学作品比较引人注目。这些作品大多以成长中的青年人物为想象,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抒情色彩,这种文学称之为青春文学,但是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对政治意识的集体逃离,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大庆地区的长篇小说创作按照创作内容可以分为石油文学和非石油文学。石油文学的代表作家是王立纯、赵香琴、任希光、隋荣等人,非石油文学代表作家是黑鹤、王芳、王如、王鸿达等人。王立纯在这两个领域都有创作成果,但仍偏向后者。石油文学的作者多为油田职工,他们是建国初期工业题材文学的继任者;非石油文学的作者多为非石油行业的作家,他们的创作主题更为多元,也更为自由,而且产生了一定的成绩。这两类小说家是新世纪以来大庆长篇小说作家中的主要类别,他们的创作主题也分别集中在石油文学和非石油文学领域。  相似文献   

7.
自美国后现代派作家威廉加斯提出"元小说"一词以来,欧美作家对此颇有剖析,虽然他们的说法各有侧重点,但都认可了元小说贯穿小说历史,也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实践创作中,美国当代元小说更是着重于语言任意性、小说虚构性、作者矛盾地位,以及互文性等主要观点,充分体现了元小说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用伦理批评与原型批评相接合的方法,探寻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创作意旨.笔者把为追求理想和爱情而献身的盖茨比与耶稣·基督受难和复活的象征意义作比较,发现他们有惊人相似之处,认为作者借此希望盖茨比所代表的美国精神和传统道德能复生.他又藉尼克·卡罗威这个"身在其中又在其外"的叙述者之口,对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作出评价与反思,批判了以汤姆·布坎南为代表的美国上流社会的精神荒芜、道德沦丧、虚伪与残暴,对盖茨比给予无限同情.  相似文献   

9.
徐敏 《科技信息》2008,(3):147-148
本文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概念入手,试比较在20世纪英国文坛上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自传体小说<儿子与情人>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的弗兰克·奥克罗的小说<我的恋母情结>.如果说这两篇小说的相似在于它们都涉猎了精神分析学"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概念,但又有着各自的特征.本文试在故事情节,写作的艺术风格和叙述手法和作者的写作目的等方面逐一分析两部小说的不同之处.不管上述两位作家是否同意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是他们创作的灵感和来源,但是正是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让我们看到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相通之处,让我们看到了可以运用心理学,精神学的知识来解释文学.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文坛有两部"文革"作品面世,那就是莫言的《生死疲劳》和余华的《兄弟》。两部作品在创作上也有某种共性,两位作者皆有先锋创作的历史,由此,笔者认为莫言和余华对待"文革"的态度是由颠覆开始转向了一种大历史的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