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学管理研究》2015,(3):56-59
经过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增长从快速发展逐步变化为中高速增长状态,进入新常态,这对各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使是作为新兴产业的新能源。由于技术的限制,新能源产业过度依赖于政府的扶持政策,而且中国新能源产业基本位于全球价值链低端,很多产业实际上还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迫切需要对新能源产业进行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广东科技》2019,28(11)
为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促进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战略转型,持续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广东省陆续出台了《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本栏目摘录了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能源产业2009年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美国,这主要得益于中央政府采取了坚定的产业扶持政策。《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不仅将新能源产业列入了现阶段培育和发展的重点,与其密切相关的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被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4.
《广东科技》2010,(3):6-6
<正>《广东省新兴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新近出炉,圈出了四大领域九大新兴产业作为广东省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点。这四大领域的九大新兴产业分别为:新能源领域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新型平板显示技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  相似文献   

5.
《太原科技》2010,(8):106-106
2010年7月5日,中共江苏省委常委、中共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在无锡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第一次成员会议上提出.作为全国建设创新型城市首批试点城市的无锡市,将进一步加大产业转型的力度,重点扶持发展物联网、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微电子、新材料与新型显示以及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无锡市新兴产业规模超过12000亿元。  相似文献   

6.
分析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总结归纳美国、日本、欧洲以及国内重点省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特点及成功经验。系统分析广东省新能源汽车技术特点、产业化发展水平和产业政策特征,提出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7.
《广东科技》2011,(5):12-13
【序曲】九大新兴产业 力促广东产业结构升级 2010年的《广东省新兴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圉出了四大领域九大新兴产业作为广东省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点。这四大领域的九大新兴产业分别为:新能源领域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新型平板显示技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1月14~15日,由浙江大学环境与能源政策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新能源革命与中国绿色转型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举行。来自我国高校、科研机构、政府、能源产业以及亚洲开发银行的专家和学者围绕"新能源革命与能源转型发展"、"能源环境治理与地方经验探讨"、"能源发展趋势与能源科技展望"、"新能源革命与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及"资源安全保障与中国绿色转型发展"等5个专题,展开了热烈、深入的  相似文献   

9.
在清洁能源稳步发展背景下,风光新能源的应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使生态环境更为健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及生产需求,推动市场经济转型发展,指引能源产业与时俱进,风光新能源应用价值可见一斑。该通过分析风光新能源接入对电网谐波影响及抑制措施,以期助推新能源行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能源转型不断加速,新能源已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针对新能源行业的创新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依据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的学科科研优势和地方产业发展特色,明确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培养目标,着力构建了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实践创新实验多层次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涵盖新能源产业"材料—器件—系统—测试—应用"的各个环节,并对专业实践课程的内容设置及教学现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王启航  潘慧 《广东科技》2013,(11):62-65
专家简介高进伟,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工作单位为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先进材料研究所;在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申请或授权多项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国内能源压力巨大,各地能源紧张形势愈加明显,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在必行。近年来,我省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鼓励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使我省在新能源领域建设走在国内前列。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汽车制造业供应链企业为例,针对领先市场理论假设的企业绿色技术采纳影响因素,利用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中国汽车产业在市场、政策和地方产业集群的共同作用下,向新能源技术转型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目标市场是引导企业接纳新能源技术变革极为重要的驱动力,不同于以往电子等出口导向型产品,中国汽车产业新能源技术转型过程呈现明显的国内市场导向和引领特征;2)国内以环保补贴为代表的需求侧激励政策对当地汽车制造业企业新能源技术转型的作用不可持续,而以循环经济为代表的供给侧规制政策对汽车制造业新能源技术转型具有更深远的作用;3)在技术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对本地传统汽车产业集群的技术依赖性较强,本地新能源汽车企业之间的协作创新有待加强。未来中国汽车制造业新能源技术转型需要培育新技术本土化的协作创新网络,并通过循环经济与低碳发展的协同作用为产业技术转型提供持久动力,塑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主要汽车强国研发及推广应用的重点。本文从节能减排、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汽车强国等角度阐述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意义,并从市场、技术、政策、充电设施、商业模式等方面剖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关键问题,基于现状剖析和前瞻性技术预判,分析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生物医药产业是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之一,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建设能促进该省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在详细描述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该省生物医药产业在产业规模、创新能力、投融资机制、高端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和共享资源平台、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模式、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环境、发展战略及产业政策,探索其新能源产业发展思路与经验,并结合四川省新能源产业特点,提出推动四川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专业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广东科技与产业结合的知名品牌,对促进广东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广东省为支持专业镇经济发展,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分析总结专业镇发展的启动阶段、平台建设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转型升级阶段四个阶段的基础上,从时间顺序上总结归纳了广东省推进专业镇发展的一些重要的政策措施。为系统掌握专业镇的政策需求,分析了专业镇发展的成效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广东省专业镇发展的政策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郭霞 《华东科技》2013,(2):58-59
2012年,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实践"服务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发展",加快由"资源集聚共享平台"向"创新支撑服务平台"的转型升级,围绕上海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推进科技资源集聚与共享、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全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伴随国家新能源政策的大力扶持,西藏自治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但受限于自然条件严苛、交通条件不便、气候恶劣多变、民族文化差异等严酷的外部条件,难以对新能源电站实现集中控制,严重制约了地区新能源电站的生产运营水平和效率效益。通过"集控进城、区域维检、场站安保"管理模式的探索和运维检专业一体化管理创新实践,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19.
杨凯 《华东科技》2013,(2):18-19
创业板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2年7月初国务院就印发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把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锁定在七大行业: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并对产业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做出了具体规划,指定了二十项重大工程,也在政策措施上加大了力度.其中政策扶持中金融支持方面就特别强调了"进一步完善创业板市场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因此创业板一定会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融资的重要而有效的渠道.  相似文献   

20.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提出政府应该建立资源开发补偿、衰退产业援助和替代产业扶持“3个机制”,以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进而分析了每个机制的具体内涵,指出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的当务之急是改革资源税费制度。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的实质是援助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替代产业扶持机制的关键是主导替代产业的选择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