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配体1 (CXCL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人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细胞株Ishikawa细胞增殖、凋亡、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CXCL1因子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CXCL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及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QRT-PCR法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XCL1 mRNA的相对表达;体外运用siRNA沉默Ishikawa细胞中CXCL1的基因表达,分别通过CCK8法及流式细胞仪法检测沉默CXCL1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划痕实验及transwell法检测对细胞迁移能力与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NF-κB,MMP9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及QRT-PCR结果显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CXCL1表达升高,有淋巴结转移、分期较晚及肿瘤直径较大的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在CXCL1沉默组中,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下降,凋亡率增加,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升高,pNF-κB,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CXCL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沉默CXCL1可能通过下调磷酸化NF-κB抑制Ishikawa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分析I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和增生改变子宫内膜组织中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1)、ER、PR及Ki-67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I型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80例I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和47例增生改变子宫内膜组织样本,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SR-B1、ER、PR、Ki-67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SR-B1、ER、PR和Ki-67蛋白在I型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Ⅰ型子宫内膜样癌中SR-B1、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67. 6%(50/74)、61. 6%(45/73),较对照增生改变子宫内膜27. 3%(12/44)、40. 5%(17/42)高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I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 1%(49/73)、83. 1%(59/71),较对照增生改变子宫内膜97. 8%(44/45)、100%(42/42)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在I型子宫内膜样癌中,SR-B1蛋白的表达与ER、PR、Ki-67之间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3) ER在I型子宫内膜样癌的表达随FIGO分级的升高而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SR-B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参数无明显相关性(P0. 05)。结论:SR-B1的过表达可能参与Ⅰ型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发展,ER的低表达可能提示肿瘤分化较差。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病变组织中P53、CyclinE蛋白的表达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正常、不典型性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P53和CyclinE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P53和CyclinE表达明显高于不典型性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3,P〈0.01;χ^2=40.96,P〈0.01),P53在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P〈0.01)、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或淋巴结转移(P〈0.01)及临床分期有关(P〈0.01);CyclinE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Ⅰ、Ⅱ、Ⅲ级三组间有统计学意义(χ^2=11.35,P〈0.01)、与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或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这显示突变型p53的表达和Cy-clinE的过度表达与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测定了55例子宫内膜癌、24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COX-2i、NOS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COX-2i、NOS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子宫内膜癌发生和进展的关系。结果显示:1)COX-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P〈0.05),与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2)iNOS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P〈0.05),且与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显著相关。这表明,子宫内膜癌患者COX-2和iNOS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子宫内膜的表达。方法 :利用大鼠内异症动物模型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检测子宫内膜ER和PRmRNAs的表达情况。结果 :内异症模型组大鼠异位内膜ER、PRmRNAs的表达低于在位内膜和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 ,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而模型组在位内膜ER、PRmRNAs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内异症模型组异位内膜ER/PRmRNA大于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ER/PRmRNA(P <0 0 1)。结论 :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ERmRNA表达的相对增高在内异症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检测生长抑制因子4(ING4)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20例非瘤子宫内膜组织、38例非典型增生性子宫内膜组织、76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ING4的表达,结合术后随访资料,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ING4在非瘤组子宫内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0%,非典型增生性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7.2%,而子宫内膜腺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G4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肿瘤组织大小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G4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癌组织肌层浸润深度、有无血管浸润、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NG4表达阴性者5年生存率与ING4阳性者5年生存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ING4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检测ING4的表达对于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妇女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的病理诊断.方法对8例4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6例,腺鳞癌(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1例,浆液性乳头状癌并透明细胞癌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特点是子宫内膜腺体失去极性,细胞核变大、变圆、核仁突出,染色质粗或呈空泡状.同时子宫内膜间质消失,代之为肉芽组织或纤维组织,常有炎性反应.子宫内膜样腺癌多数仅累及浅肌层。皆无转移.1例子宫内膜腺鳞癌呈双侧卵巢转移;1例浆液性乳头状癌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结论40岁以下妇女的子宫内膜癌多数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应注意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及VEGF-A的表达变化,探讨细胞凋亡及VEGF-A在PCOS子宫内膜发生功能失常的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大鼠皮下注射硫酸普拉睾酮钠来构建PCOS模型,TUNEL法检测大鼠子宫内膜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VEGF-A在大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TUNEL结果显示PCOS组大鼠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VEGF-A在PCOS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 0. 05);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显示PCOS组大鼠子宫中VEGF-A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5).结论:PCOS子宫内膜功能失常可能与子宫内膜细胞凋亡减少有关,VEGF-A表达下调可能是PCOS子宫内膜增生过度的一种代偿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VEGF、COX-2、HIF-1α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子宫内膜癌、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19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COX-2与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VEGF、COX-2与HIF-1α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升高,且随分级分期的升高而升高,三者在子宫内膜病变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在子宫内膜组织中,COX-2和HIF-1α可能分别对VEGF起调控作用,有望成为内膜肿瘤抗血管治疗的有效靶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子宫腺肌病的表达及其与VEGF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子宫腺肌病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VEGF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在位子宫内膜组织30例进行对照。结果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率16.67%、16%(P〈0.05);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中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率38%、20%(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VEGF蛋白呈正相关(P〈0.01)。结论Survivin可通过抑制异位内膜细胞凋亡,参与血管形成对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起作用;Survivin与VEGF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性糖蛋白(Glycodelin)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颈癌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lycodelin在30例子宫内膜癌及20例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评价其与临床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Glycodelin在子宫内膜癌、子宫颈鳞癌和子宫颈腺癌的表达率分别为73%(22/30)、53.33%(8/15)和60%(3/5),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临床病理分期的阳性率(子宫内膜癌I期75%, II期75.00%,III期50%;子宫颈癌Ia 60%,Ib 44.44%,IIa 66.66%)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织学分级的阳性率(子宫内膜癌G1 70%, G2 77.78%和G3 66.67%;子宫颈癌G1 59.14%, G2 50.00%和G3 60.00%)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Glycodelin在子宫内膜腺癌和子宫颈癌均有表达,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73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炎、轻度不典型增生、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胃癌(均为外科手术患者)各30例组织中p73蛋白的表达。结果p73蛋白在胃癌组和不典型增生组中表达高于胃炎组,胃癌组中表达高于不典型增生组(P〈0.05);p7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胃癌的不同的分化度之间有差异,低分化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强度高于高、中分化腺癌(P〈0.05),p73蛋白在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的阳性表达率与轻度不典型增生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胃癌的不同TNM分期之间也有差异(P〈0.05),并且TNM分期越高,阳性表达率越高;均与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胃癌侵及层次、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p73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作为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肿瘤指标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核仁组成区技术(AgNOR)区分良性、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恶性细胞;并探讨AgNOR分型与癌细胞类型的关系.方法:应用胶银染色技术检测259例气管镜刷片及痰涂片.结果:良性细胞均数(2.94±0.74)与恶性细胞均数(9.96±2.46),差异极显著(P<0.001),说明产生假阳性的机会很小.良性细胞与中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均数(3.85±0.65)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均数(5.36±0.95)差异极显著(P<0.001),有助于识别可疑癌细胞,鳞状细胞癌与腺癌和小细胞癌,腺癌与小细胞癌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癌细胞的类型不同,AgNOR类型也有差异.AgNOR在腺癌细胞中颗粒粗大,色深;在鳞癌和小细胞癌中颗粒多为弥散型,细小,色浅.用AgNOR计数标准判断良恶性,其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95.4%.结论:细胞学普通染色诊断困难时,AgNOR银染技术可以辅助诊断.AgNOR分型与癌细胞类型有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ivin和Fhit在30例正常子宫内膜和7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Fhi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和意义。结果显示Livin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子宫内膜癌组织(P〈0.05);Fhit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癌组织(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随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期的增加,L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上升,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而且Fhit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Livin蛋白和Fhit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果提示Livin和Fhit异常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联合检测Livin和Fhit有助于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5.
2-ME抑制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甲氧雌二醇(2-ME)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KLE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KLE进行体外培养,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2-ME的培养液,对照组不含2-ME.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2-ME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KLE增殖的抑制作用;药物作用后的克隆形成实验;电子显微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FCM)观察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2-ME浓度为10.0~50.0μM时,明显抑制KLE细胞的增殖(P<0.01),并具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2-ME作用后G0/G1期细胞增加,并伴随G0/G1期细胞的增加,出现细胞凋亡峰和凋亡率的升高(P<0.05).电镜下观察到KLE细胞染色体边集、核固缩、凋亡小体.结论2-ME对人子宫内膜癌KLE细胞株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桂枝茯苓汤含药血清是否通过调控3-磷酸肌醇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参与调控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MT)与凋亡,将72只SD大鼠分为健康组、桂枝茯苓汤高剂量组、桂枝茯苓汤中剂量组、桂枝茯苓汤低剂量组和奥沙利铂组,对各组大鼠灌胃相应剂量药物,从大鼠的腹主动脉取血制备含药血清,培养子宫内膜癌HEC-B细胞,分为对照组、含药血清高剂量组、含药血清中剂量组、含药血清低剂量组、奥沙利铂血清组、含药血清高剂量+通路激活剂组,向各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相应血清及试剂.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蛋白(N-cadherin)表达水平及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含药血清高剂量组、含药血清中剂量组、含药血清低剂量组的细胞生存率、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量、PI3K和AKT磷酸化程度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E-cadh...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观察了8名继发性不孕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形态结构及血清E2、P在克罗米酚治疗前后自身变化对比,发现克罗米酚治疗前子宫内膜腺上皮组织形态明显落后于分泌中期应有的形态结构;克罗米酚治疗后子宫内膜腺上皮组织形态符合或接近分泌中期。光镜下分泌早期或分泌中期子宫内膜腺上皮形态结构克罗米酚治疗前、后同期比较无明显区别。提示:克罗米酚可改善继发性不孕子宫内膜腺上皮的生长与成熟,其机理可能与克罗米酚使排卵作用有关。克罗米酚治疗后7名患者血清E2水平较用药前升高(经检验,P<005),差别有显著意义,其机理可能与克罗米酚促排卵作用及促卵巢及肾上腺的雄烯二酮转化为E2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