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0,(1):32-12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电机采用结构独特的全阻尼绕组、人字型斜极,磁极线圈底部与磁轭体之间用斜键楔紧、锻焊的整体磁轭等技术,属国内首创的新结构,提高了该电机静、动态性能和电机运行的可靠性.该电机还对其转子磁极首次采用了VPI整浸工艺,增强了转子的整体性,提高了绝缘和散热能力.它是我国目前自主开发的转矩最大的调速电机,集交、直流电机的优点于一体,能完全满足轧机交交变频调速系统对拖动电机的要求,具有低耗、节能、高效等优点.经运行考验,电机动态响应快,过载能力大,维护量小,故障率低,运行安全可靠,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低速运行时的圆形磁链控制方法,根据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特点,对低速下磁链观测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种磁链观测的改进方法--低通滤波器补偿法.并根据定子磁链的实际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估计磁链的补偿公式,并对观测结果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低通滤波器补偿法,系统的低速性能有十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4):12-12,14
1 课题简介 本课题研究开发了新型定子双绕组异步风力发电机系统及其控制技术,并得到了成功应用.该发电系统具有无电刷滑环,结构简单坚固、成本低、易维护,能变速变负载下能输出恒压直流,适合于直流集电. 本课题首先研究了该新型定子双绕组异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理论,编制了适用的风力发电机的设计软件;建立了双定子绕组异步发电机的仿真模型,用仿真的手段研究了发电机控制及风电场运行控制规律;提出了系统的综合优化设计方法,解决了宽风速范围的系统优化配置与控制问题;针对弱风运行区风能利用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在宽风速范围恒压输出的电路拓扑,利用电压泵升技术从控制绕组变换器直流母线输出恒定直流电压,辅以发电机效率最优控制技术,提高了风能利用效率;组建了50kVA定子双绕组风力发电机的实验室研究平台,为进一步进行风力发电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中低压电气设备不断更新,固体绝缘环网柜作为近年来的一项新技术成果,其产品也逐渐在配网中应用。本文介绍了固体绝缘环网柜的技术特点,分析了其与SF6气体绝缘环网柜相比在安全、环保、维护、经济上所具有的优势,总结了在镇海配网中运行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中低压电气设备不断更新,固体绝缘环网柜作为近年来的一项新技术成果,其产品也逐渐在配网中应用。本文介绍了固体绝缘环网柜的技术特点,分析了其与SF6气体绝缘环网柜相比在安全、环保、维护、经济上所具有的优势,总结了在镇海配网中运行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1课题简介 复合结构永磁电机系统是一种优秀的混合动力车混联式驱动方案,与目前国际上成功的日本丰田普瑞斯(Toyota Prius)混合动力车原理类似,但本项目采用一套复合结构电机系统替代Prius中的行星齿轮、发电机和电动机,结构更加简单紧凑,降低了重量和成本,控制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介绍了大水量上下高密直集管冷却装置的设计研制,包括其结构、零件材料、工作原理以及装置特点。该冷却装置具有冷却能力强、冷却均匀,且设备结构较之其他冷却形式维护维修简单等特点。利用该控制冷却设备,对钢板进行控制冷却,达到了预期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8.
直线感应电机运载系统是采用直线感应电机驱动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模式,系统用轮轨完成其支撑和导向,依靠直线感应电机所产生的电磁力推进。目前全世界已有5个国家共10条直线感应电机驱动地铁线路投入商业运营,直线感应电机运载系统正在逐渐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首选模式。但直线感应电机驱动地铁,由于车载定子与地面转子是处在一个相对直线运动的弹性(轴箱垂向弹性定位)系统间,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相互间隙变化,  相似文献   

9.
<正>门多西诺电机是个听起来很有专业感的名词,不过这种电机的结构并不复杂,主要由转子和底座(定子)两部分构成。将两块太阳能电池板和线圈连接起来,把它们放在磁场中,太阳光一照射就能旋转起来,你相信吗?本期科学课堂为大家介绍神奇的门多西诺电机。门多西诺电机(Mendocino motor)是一种以太阳能为动力的磁悬浮电动机。它最早是由美国发明家拉里·斯普林(LarrySpring)于1992年发明的,因其发明地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门多西诺县故此得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07,(23):46-46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欧阳华承担完成的国家863计划高速磁浮交通技术重大专项子课题“高速磁浮交通长定子铁芯国产化可行性论证研究”,在高速磁悬浮示范线长定子组件国产化试制的基础上,开展了有关高速磁浮交通长定子铁芯国产化规模生产的可行性技术论证。从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原料的供应、生产技术的优化、生产工装设备和生产成本预估出发,探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速磁悬浮列车中采用国产长定子产品的可行性,为高速磁浮交通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论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电气设备的故障会给电网的可靠运行带来重大安全隐患,也会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本文针对这一生产问题,对加强电力设备绝缘设计及优化绝缘配合进行论述,在提高绝缘的供电可靠性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介绍了大功率、低噪声球活塞式海水泵的特点,对其零脉定子曲线、软硬球塞副以及相关覆塑工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为该泵的产品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2,13(8):74-76
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安全运行离不开仿真与试验。电力生产、传输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由于电能不能大量存储,必须保持电力生产、输送、消费流程的连续性,这决定了不可能在实际电网进行大量试验研究,必须通过仿真手段掌握其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14.
有人这样评价他,“(他)具有科学家的重要品格——独立思考。面对别人没有做成或认为不需要做的课题,他不盲从,不人云亦云,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执著追求,独辟蹊径,在国内外无先例的情况下,自主创造了常温无泵自循环蒸发冷却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9):11-11
长期以来,工业界一直希望能推出一种全新地满足机器人需求的动作器,超声电机的出现为此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超声电机是一种全新原理和全新结构的新型电机,利用超声电机的低速大转矩及断电自锁特性,可实现机器人直接驱动,从而消除传统电磁式电动机驱动中齿轮减速传动链以及复杂的制动装置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可大大减小机器人的体积和重量。然而在机器人驱动的实际应用中,超声电机由于绝对的输出力矩较小,限制了超声电机在机器人等需要较大输出力矩等场合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青藏高原湖泊每年的蒸发总量约为517亿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一支团队近日利用新方法估算出这一数据,为准确测算"亚洲水塔"的湖泊水资源储量提供数据参考。青藏高原被称作"亚洲水塔",其湖泊面积近5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湖泊总面积50%以上。以往在研究青藏高原湖泊水分循环过程中,研究人员对高海拔湖泊的湖—气相互作用观测较少。同一湖泊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得到的蒸发量具有明显差异,且湖泊蒸发量空间分布及蒸发总量仍未可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10,(19):80-80
1.节能电机槽形改进的方法及结构该技术是把均匀分布的电机绕组改成非均匀分布,使电机每极相的绕组集中在一个大槽内,把多个小齿集中分成相间内3个大齿(3条主磁路),减小了漏磁,使电机损耗降低,温升降低,提高了马力,可以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节约了能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1999,(9):31-32
一、主要技术内容 阻燃型热缩母排绝缘保护套管可广泛用于10kV变电站的汇流排和高、低压开关柜的绝缘保护,可以有效地防止因为有小动物的进入,或者因金属异物搭接或因其它突发因素引起的电网闪络、短路等事故,可以显著地缩小开关柜的体积,降低生产成本,并具有绝缘性能强、阻燃性能高、热稳定性能强、耐酸碱程度高、安装使用简便、性能稳定、运行安全、价格低廉等优点,对电网安全运行及电气产品的更新换代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数据中心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发热密度高,单机柜发热功率从3 kW到20 kW以上。传统的数据中心大多采用精密空调对机房进行冷却,无法满足由于发热密皮和运行温度不同所产生的差异,从而导致冷却系统运行能耗过高。本文针对数据中心发热密度和运行温度的差异对多尺度冷却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机柜级分布式冷却系统和服务器级双级回路热管系统的换热性能和能效进行了实验探究。研究表明数据中心采用多尺度冷却技术相对于传统冷却技术可以节能40%以上,并能满足高发热密度数据中心的散热需求。  相似文献   

20.
金在权总结了“层级个体化”方法论问题,它是否构成对突现的本体论拒斥?本质上,问题离不开基于逻辑必然性的反事实推理,其有效性依赖于不相容场景与反事实条件的解释相关性。通过模态反驳模式展开其逻辑结构,研究发现,解释相关性建立在层级由彼此分离的尺度区间所实现的必然模态之上,然而,适应度函数、物理律则显示了层级在连续尺度上分布的律则必然性,这反驳了该模态推论。本文为科学技术与社会领域的研究对层级给出一般说明的可能提供了辩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