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谈实验动物饲料对实验动物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主要从影响实验动物饲料质量的化学因素、微生物因素及影响实验动物饲料营养的因素入手,探讨实验动物饲料质量对实验动物质量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提高实验动物及实验动物饲料质量。  相似文献   

2.
实验动物饲料标准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动物饲料标准化是实验动物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实验动物质量的前提。为此,根据我国实验动物饲料生产的现状及我单位在饲料研究、生产及质量控制方面的经验,就如何实现实验动物饲料标准化提出四点设想,即:1、贯彻执行实验动物全价营养饲料标准;2、优良饲料配方的研制;3、配合饲料生产及饲料质量监控;4、动物营养状况监测。并认为在我国目前分散型饲料生产状况下,做为实验动物生产单位,配合饲料生产及饲料质量监控是实现饲料标准化的关键环节,因此又就该环节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实验动物垫料是实验动物饲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实验动物的质量、动物福利及实验结果。本文就啮齿类实验动物垫料的种类、质量控制、物理性状、应用一季对啮齿类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总结,特别介绍了各种垫料的优缺点,对实际应用中选择和使用实验动物垫料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利于啮齿类实验动物垫料的研发和完善实验动物垫料等相关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实验动物饲料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动物饲料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吴国华,李宏文北京市卫生防疫站食品科(北京100013)由于亚硝酸盐影响实验动物的机体变化,因此规定实验动物饲料中的亚硝酸盐含量<10mg/kg。我们根据实验动物饲料的特点和亚硝酸盐的性质,在参考食品中亚硝酸盐测定方法的基...  相似文献   

5.
<正> 实验动物营养标准化控制是我国实验动物生产与生命科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北京市技术监督局于今年7月批准发布了“实验动物全价营养饲料标准”,卫生部动管会也将推出此类标准,这为实施“实验动物饲料合格证”制度提供了依据,饲料合格证制度的实施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动物的管理与饲养工作中,饲料的安全卫生至关重要。有效的饲料灭菌技术是饲料卫生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γ射线辐照技术在实验动物饲料灭菌中的应用研究,并归纳了这一灭菌技术的诸多优势。 1动物饲料辐照灭菌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7.
感染动物房的环境控制袁孝纯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实验动物室近年来,随着医学、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应用动物进行科学研究越来越多,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动物实验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实验动物设施的要求更为严格,所以对实...  相似文献   

8.
浅谈实验动物全价配合饲料的品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价配合饲料是指能够满足实验动物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后代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一种混合物。实验动物本身的质量对动物试验结果影响是众所周知的 ,虽然影响实验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后代有各方面的因素 ,但是实验动物饲料在某种程度上讲 ,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要保证实验动物的质量 ,就必须为实验动物提供高品质的全价配合饲料。全价配合饲料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饲料原料的品质、配方设计、生产加工工艺及具体操作规程的执行、以及饲料成品储存条件。在这些因素中 ,饲料原料的品质又是最重要的 ;只有符合生产所需要的原料 ,才能将配方…  相似文献   

9.
实验动物的麻醉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正确的麻醉处理,是动物实验成功的有力保障。而麻醉处理不当,会给实验结果带来难以分析的误差。要想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除掌握实验动物麻醉的基本知识和技术、遵循科学的麻醉程序外,还应了解影响实验动物麻醉的各种因素,如动物因素、环境因素等。  相似文献   

10.
实验动物与野生动物不同,其生存环境被严格限制在固定的空间中,其自身并不能选择适当的环境生活。环境因子不仅可以影响其生长发育、繁殖性能以及各种生物学特性,而且会影响其接受实验处理后的反应结果。动物实验就是在动物的遗传型和发育环境已确定的前提下,实验处理和周围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动物使其显露出综合反应———演出型[1]。很显然,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在动物遗传型及在实验处理因素确定后,外界环境因素对动物反应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了取得精确可靠、反应一致、可重复的实验结果,就必须对动物的周围环境进行控制,正确掌握动物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摘要: 实验动物是医学院校教学和科研的必要支撑条件,良好的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和开展生物医学相关教学及研究的综合院校在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方面呈现的水平参差不齐,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教学和科研的质量及综合实力。本文将主要介绍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以期为医学院校教学及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动物实验机构是实验动物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动物实验机构从业人员是实验动物领域中对动物使用情况 最熟悉的一群人,对实验动物质量最为敏感(因为了解实验动物,敏感程度甚至超过实验人员)。从观察动物实验 机构的角度阐述我国普通级实验家兔的质量现状,分析造成该现状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一些保证动物实验质量的 具体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实验动物饮水是实验动物饲养中关键步骤,水的质量是保证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安全的重要环节,因此,结合实验动物生产实际,研发一种实用新型的实验动物饮用水除菌供给装置,使实验动物饮水除菌效果能达到无菌标准。  相似文献   

14.
郑子修  钟金颜 《江西科学》1996,14(2):123-128
对实验动物科学的遗传学实践进行了综合论述,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标准,可分为近交系动物,突变品系动物,突变品系动物,远交系(封闭群)动物、系统杂交动物和普通杂种动物五种不同类别,实验动物遗传质量监测,包括毛色基因试验,皮肤移植试验,免疫遗传标记,生化标记基因检测,下颌骨测量及染色体带型分析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2006年~2008年北京地区普通Beagle犬、大耳白兔和清洁以上大鼠(Wistar和SD品系)、小鼠(KM和ICR品系)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抽检结果进行分析,为实验动物生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按现行国标《实验动物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和《实验动物寄生虫学检测方法》,抽检动物所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结果普通Beagle犬的质量虽在逐渐提高,但体外寄生虫时有检出;普通大耳白兔体外寄生虫的携带较为普遍;清洁大鼠和小鼠的微生物检测结果基本合格,但有体内寄生虫的阳性样本;SPF级大鼠和小鼠的供应数量较少,尚不能充分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建议有关实验动物生产单位加强普通动物的防疫工作,同时改进饲养管理水平,以有效避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加强清洁动物的净化及物料的消毒工作,以确保清洁动物的质量合格、稳定;进一步提高实验动物的净化水平并扩大SPF动物的生产规模,以充分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2009-2013年北京地区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遗传质量抽检结果的回顾和总结,为实验动物的生产、管理和检测提供参考。方法按照现行国家和地方实验动物检测的相关标准,由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依法对北京地区具备资质的实验动物生产单位进行抽样,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发布质量报告。依据报告数据,对5年中北京地区不同级别大小鼠、豚鼠、兔、犬、猴、小型猪等实验动物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5年抽检动物总数和批次逐年递增,批次合格率则有递减趋势。SPF级、清洁级、普通级动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其中弓形虫感染在5年中均有检出。普通级动物的免疫抗体不达标率持续存在,并且有联合感染及上升趋势。有3个批次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检测不合格。结论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抽检是确保质量的有效手段,对实验动物行业发展和生命科学及生物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浅谈对实验动物全价颗粒饲料生产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总结了实验动物全价颗粒饲料生产的经验体会,比较详细介绍了小型干进干出型饲料颗粒机的技术操作与维修保养要点,并分析了影响实验动物全价颗粒饲料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实验动物饮用水的质量是关系到实验动物健康、福利和试验数据可靠与否的重要条件。实验动物饮用水纯化过程主要有颗粒过滤法、活性炭过滤法、反渗透法,以及去离子化,经过氯化作用、酸化作用和紫外线照射等处理后,可以进一步将水中的细菌等微生物数量降至最低,从而为实验动物提供合格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2014—2016年北京地区实验动物微生物、遗传质量抽检结果的回顾总结,为实验动物的生产、管理和检测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国家和地方现行实验动物检测标准,由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组织对北京地区具备资质的实验动物生产单位进行抽样,委托检测机构质检并发布报告。依据检测数据,对3年中不同级别大小鼠、豚鼠、地鼠、兔、犬、猴、小型猪8个品种的实验动物的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3年分别抽检动物120、133、130批次,检出不合格批次为16、17、23批。不合格主要因素为兔、犬、猪免疫不达标(49批),小鼠遗传变异3批,嗜肺巴斯德杆菌阳性1批,豚鼠沙门菌和呼肠孤病毒III型抗体阳性各1批,犬沙门菌阳性1批。结论 实验动物质量监测是其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为动物生产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