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羽以江西诗派的反叛者自居 ,并宣称不傍人篱壁。本文从二者有关艺术品格修养的论述入手进行考察比较 ,勾勒严羽对江西诗派总体精神的继承与局部因子的新变 :首先 ,二者皆强调“以识为主” ,并依此对接受本文作出规范 ,但江西派提学诗始自《三百》 ,表现出对儒学的依附 ,而严羽则倡始于楚辞 ,显得比江西派返归诗歌本体更自觉更彻底 ;江西派倡转益多师 ,严羽谓“以盛唐为法” ,从诗学价值和接受效果看 ,二者各有所赢。其次 ,严羽承江西派强调“悟入” ,但进一步赋予“妙悟”以“本色”、“当行” ,因而超越了前者。最后严羽继承江西派忌俗的精神内核 ,但江西派更多地从诗人的精神世界和作品的思想领域着眼 ,严羽则广泛推及艺术层面各要素。  相似文献   

2.
明末湖北竟陵人钟惺、谭元春在公安派“性灵说”的基础上,别出手眼,另立“幽深孤峭”之宗,形成竟陵派。“幽深孤峭”是竟陵诗派的美学追求,是诗派创作追求的主体风格。本文主要从钟惺、谭元春编选的诗歌选本《诗归》入手,探讨其对竟陵诗派创作风格的影响,并进而总结出竟陵派的诗歌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3.
在宋末方回提出杜甫为江西诗派“一祖”之前和之后 ,都有人反对这种说法。但在客观上 ,杜甫对江西诗派 ,尤其是对黄庭坚 ,确实产生了很大影响。江西派诗人如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等师法杜甫 ,主要偏重了艺术方面 ,并且着重学习杜甫晚期诗歌“剥落风华”的风格和律诗的句法。学杜而不似杜 ,正是善于学杜的表现。主客观方面的诸多因素 ,充分说明了杜甫确实是江西诗派诗歌艺术的不祧之祖。  相似文献   

4.
曹东 《洛阳师专学报》1998,17(4):61-62,66
严羽诗论与以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南宋理学有着多方面联系。从师承关系说,严羽是陆九渊的再传弟子,他的老师包扬就是朱、陆的直接学生。从活动地域看,严羽与朱熹同为福建籍,他又与陆学传播地江西关系密切。严羽与朱熹同受大慧宗杲的禅宗思想影响。严羽生活在南宋理学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时空,其审美思想自然受到理学观念的浸染。而且,严羽诗论与朱熹的诗论,从思想观点到审美意趣,都有不少类似之处。至于陆九渊主张心即理,直指本心,顿悟天理,对于严羽“妙悟”诗学思想的形成,就更具有直接的影响和启示意义了。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通过分析九叶诗派对里尔克诗学的接受和超越,梳理出九叶派和里尔克之间的关系,进而关照九叶派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扬弃,并从这个角度总结出九叶派在中国现代诗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宋代诗人曾几以其对江西诗派的继承和发展而享誉诗坛。其前期学江西诗派,字句工整,韵律平稳;后期接受吕本中“活泼”诗法的影响并在理论上加以完善,创作了大量清新、恬淡、风格活泼的作品,开一代诗风。  相似文献   

7.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对明代复古派的诗学观念有较深刻的影响,本文试以严羽的“别材别趣”说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明代复古派代表人物对此观点所作的多侧面的强调和发展,揭示复古派和严羽在诗歌审美观念上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8.
大多学者认为宋代的江西诗派是指活动在江西的一大批诗人所组成的诗歌流派。即,受黄庭坚影响的若干诗人,自然形成一个群体,由于领袖和许多成员是江西人,故被称为“江西诗派”。其实,江西诗派中的“江西”并非指地名,而是以地名指代人名,实指黄庭坚。因此,江西诗派是指以黄庭坚为宗主的一个诗歌流派。  相似文献   

9.
“高密诗派”是清代中期的一个重要诗派,影响甚广,以至广西、江西等江南各省俱有“高密诗派”。作为山东著名的科举世家,高密单氏在“高密诗派”的形成与绍述广大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为江西诗派的轴心人物,后山以其风格论和方法论为诗派的理论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以杜甫为师,论诗标举“格高”、“意工”的风格论。在方法论方面,尤重“字精”——“语工”、“以故为新”、“不犯正位”等法则,以期建立一种超越于常人的独特风格。后山诗论中的风格论和方法论是对“江西诗派”诗学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明代复古派①继承严羽论诗推崇汉魏盛唐思想。严羽和明代复古派虽然有着不同的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但都主张以古代,主要是汉魏盛唐的优秀诗歌作为学习的对象,通过强调诗歌的艺术特征,呼唤久违的审美理想。复古派继承了严羽学最上乘、悟第一义的"师古"标准,并在遵循严羽推崇汉魏盛唐诗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汉魏诗歌作了更细致的区分,从而更加突显了对"高古之格"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明末湖北竟陵人钟惺、谭元春在公安派"性灵说"的基础上,别出手眼,另立"幽深孤峭"之宗,形成竟陵派。"幽深孤峭"是竟陵诗派的美学追求,是诗派创作追求的主体风格。本文主要从钟惺、谭元春编选的诗歌选本《诗归》入手,探讨其对竟陵诗派创作风格的影响,并进而总结出竟陵派的诗歌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3.
在历经三百多年的宋诗史上,江西诗派统治诗坛的时间长达近百年。在如此强大的诗学传统面前,南宋中兴诗人杨万里却本着求新求变的创作精神,开创了新的诗歌审美范式——“诚斋体”,打破了江西诗派笼罩宋代诗坛的格局,最终超越了宋诗以才学、文字、议论为诗的诗学传统,而他早年对江西诗派内部“变调”理论的融通则是其超越江西诗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通过比较,以窥布鲁姆诗论与江西诗派诗论在深层的理论思维模式,理论意蕴及诗评实践中的相似之处,并讨论了这种比较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诗话是人们较少涉及的一个领域,江西派诗话更是少为人所提及。本文对江西派诗话的产生背景、作家作品、论诗的主要内容和风格特征以及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论述宋代诗文革新运动、宋末四灵、江湖派等宋代诗派对宋初 “晚唐体”派的艺术特征的革新及继承,探讨宋诗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7.
论曾几的诗     
曾几是南宋初期两三个重要诗人之一。其所以重要,除了创作上有一定成就之外,还囚为:(一)他不属于江西诗派却与江西诗派的钜子有密切关系;(二)他与《江西诗社宗派图》作者吕本中同年生,既是师友又是亲戚,其间缄札往来,显示了江西派诗论的许多要旨;(三)他的得意门生、大诗人陆游的诗歌成就跟他有什么样关系需要进一步弄清楚。本文要谈的是曾几的诗作,但须先论述一下前两个问题,至于第三个问题,则放在篇末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代开才 《科技信息》2012,(11):307-308
黄庭坚是北宋杰出的大诗人,是"江西诗派"的开派宗师和领袖,他以唐诗的集大成者杜甫为学习对象,他构建并提出了"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诗学理论,成为"江西诗派"作诗的理论纲领和创作原则,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宋代大诗人之一,黄庭坚对宋诗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一代大文豪苏轼。苏轼作诗以气运笔、放笔纵意、纵横驰骋、大开大阖、变化莫测、结构复杂、无迹可求。所以苏诗成就虽高,师之者极少,未能形成流派。黄庭坚的创作思路有迹可寻、甚讲法度、便于人们学习,所以其追随者很多。黄庭坚的诗法度严谨、说理细密,代表了宋诗的特点,可以说黄庭坚诗是最具宋诗艺术特色的,受黄庭坚影响形成的江西诗派也影响了南宋一代诗风,并对后世造成深远影响。本文就黄庭坚的诗学理论进行分析,并与同一时代的苏轼作一定的比较,广泛引用历代评论家对黄庭坚诗歌的评价,探究山谷诗"自成一家"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吕本中是南北宋之交时代的著名诗人,他既是江西诗派的中坚诗人,又以“活法”理论实现了江西诗风的变革,影响了南宋的众多诗人,推动了宋调的转型,因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历代对陶渊明的接受都各取所需,各有侧重,因此造成了陶渊明形象的多样性。近代汉魏诗派对陶渊明的接受类同南宋,重点关注他心念世事而表现出的慷慨、沉痛。进入民国,陶渊明的遗老形象凸显,汉魏派诗人借其以自慰。汉魏诗派对陶诗艺术成就的评价并不统一,出现了扬陶和抑陶的分化,这种分化是由其诗学观念的差异造成的。发掘陶渊明对晚清汉魏诗派诗人的影响,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的担待,对美好人格的向往以及所作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