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对杜仲叶样品中的Zn、Cu、Fe、Mn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比较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同一种样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其结果有差异,本实验证明了干灰法具有污染少、简单方便,对于植物中元素的含量测定是最佳的样品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选用廉价低纯度钕稀土取代高纯度金属钕,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Nd-Fe-B永磁体.样品最大磁能积(BH)max达41MGOe (0.328MT·A/m).使用X射线衍射仪、差热分析仪、磁天平、提拉样品磁强计和脉冲强磁场等实验方法,对Nd-Fe-B合金进行了分析测量.在1400K附近有相变峰.低温下,Nd-Fe-B合金磁滞回线呈现异常,来源于磁体中Nd2Fe14B主相锥面型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野外考察,在黄土高原中部采得20个沉积层剖面样品.使用中子活化法测得样品放射性元素U、Th、K质量分数,计算得出样品所在环境的辐射剂量率,发现在黄土土壤剖面中,古土壤层中辐射剂量率大于黄土层;古洪水滞流沉积剖面中的辐射剂量率最大.沉积物剖面中辐射剂量率变化与沉积时期气候环境和沉积物粒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建设的迅猛发展,各种类型的大容量火力发电机组不断涌现,现代电站锅炉结构及运行更加趋于复杂,在生产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运行异常状况及事故。本论文从设备技改、构造和煤质变化等因素入手对制粉系统常见的着火、磨煤机耳轴温度高等情况进行了原因分析,以及根据实际运行经验而总结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并提出建议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南京地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为例,分析其在野外实习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在目前强调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要求下,对如何提高南京地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质量进行思考.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提出改革建议:必须通过更新优化实习内容,积极推进探究性野外实习模式,加强野外实习过程的量化管理,优化、稳定实习路线等方式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这些措施将为把南京地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建设成创新型的实习课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分析地方院校地理学野外实践面临的几大问题,从实践前的任务明确、教学方式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和开辟富有地域特色的野外实践等角度,探讨了地方院校地理学综合野外实践教学改革模式.在此基础上,针对地方院校提出了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保障体系构建路径,即强化地理学野外实践意义的教育;增加经费投入,完善野外实践条件;编写适合学校野外实践的指导书;建立科学的实习教师评价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利用泡沫富集-硫脲解脱-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含硫矿石样品中Au的各种条件,确定了一个针对含硫矿石样品中Au的测试条件。通过样品分析结果对照、标准回收试验,结果令人满意,在选定方法条件下,样品Au回收率在90%~110%。  相似文献   

8.
助焊剂能在焊料熔化前去除氧化膜、降低液态焊料表面张力,因此,在焊接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可以检测低沸点(300℃以下)的有机物质,本研究采用气质联用法对助焊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析.选用不同的溶剂对进口焊膏样品进行溶解,用离心分离的方法分离样品中的金属粉末和助焊剂,并用萃取分离的方法对助焊剂溶...  相似文献   

9.
以泉州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课程建设为例,探讨了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课程教学目标,提出高师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包括指导思想、实习区域与实习内容、实习方法、实习评价等四大板块,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建设效果评价.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课程建设实践,从整体上构建了高师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课程教学的基本模式.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建设规范的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花岗岩体在我国东南山地丘陵地区经常出露。风化花岗岩的性质变化较大,严重影响隧道、桥梁和边坡等道路工程建设,需要对花岗岩体进行物探勘察与评价。【方法】本研究根据野外花岗岩体物探勘察和开挖情况,建立不均匀风化花岗岩地质模型,设计随机震源,进行被动源地震记录模拟。【结果】模拟结果表明,大量随机震源激发的地震波,在不同花岗岩地层中具有明显不同的传播特征;不同地质模型的被动源地震记录具有明显差异。【结论】被动源地震记录能够反映花岗岩地层性质的变化,为利用正演进一步研究野外观测装置和反演参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植物群落的野外调查是植被研究的基础工作,无论是植被类型的划分,还是植被区划都必须以植物群落的野外调查成果为基础,而植被研究(分类、区划等)对于自然区划、农业区划、土地类型、土地资源生态系统等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科学依据。植物群落的野外调查一直根据传统的“样方法”进行。近年来,国内外介绍了群落调查  相似文献   

12.
冀应斌 《河南科技》2022,(2):125-128
通过土壤地球化学野外测量及样品采集,基于地球化学指标的区域分布和含量特征,根据采样介质、分析指标等特点,对研究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主要从有害元素分布、分级即土壤污染现状评价和土壤营养有益元素分布、分级即土壤肥力质量评价两个方面来进行.为基础地质研究提供地球化学资料及区域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断层带相关微构造(裂缝、碎裂带等)的研究是刻画油气运移路径、提高注水开发效率的基础。由于微构造尺寸通常较小,导致常规分析测试方法无法准确测量其物性参数,因此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镜下图像进行物性计算的方法,首先将图像进行灰度转换和二值化处理,随后利用阿尔奇公式和改进的科泽尼-卡尔曼方程对样品的面孔率进行计算。除此以外,还采用了双线性插值算法对图形进行放大以捕捉到图像中更多细节。为了验证算法的准确性,以前人在野外收集到的碎裂岩样品的微观图像为对象进行运算。结果表明,双线性插值算法有助于捕捉原始图像的更多细节,有效地解决了直接放大后失真的问题,而且面孔率与渗透率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分析测试结果误差较小,该算法能够准确计算微构造物性。  相似文献   

14.
土壤地理与植物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两门课程内容间联系紧密.目前野外实习因受时间、经费和师资等条件限制,两门课程实习相对独立,存在缺乏联系,综合性、实习考核形式单一及学生动手机会少等问题,土壤与植物地理野外实习未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土壤、植物地理课程内容间的交叉渗透为主线,探讨了土壤地理与植物地理实习课程革新的思路与建议,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自然环境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艳琴  张果 《河南科技》2005,(10):62-63
石英砂作为玻壳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其成分的波动直接影响玻壳的质量,因此测定石英砂中各种氧化物含量并以此调整料方,以保证玻壳成份的稳定。石英砂的常规分析方法是容量法,其中的铁含量的测定是运用比色测铁。容量分析结果准确,但是步骤繁琐。本研究通过分析谱线的选择、处理样品的方法和干扰因素的消除等大量的实验和分析之后,建立了能满足生产要求的ICP法测定的石英砂中铁、铝、钙、镁、钾和钠等常见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地貌学作为自然地理学的核心内容在全球环境变化、虚拟地球等新的研究领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目前大学地貌教学存在野外实习不足、教学手段落后、缺乏优秀的地貌学教材与教师等一系列的问题,认为为了适应新世纪人才的培养,地貌教学在野外实习与考察等方面必须作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是人文地理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化.在野外实践教学中应用社会调查方法,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用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释人文地理现象的地理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从社会获取区域人文地理信息的社会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光谱异常检测不需要任何先验信息,在国防军事和民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由于检测运动目标以及缓解机载或星载存储压力的需求,实时处理在高光谱异常检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论述了高光谱异常检测及其实时处理的发展历程,简单阐明了实时处理系统的架构,重点介绍了实时处理应用在高光谱异常检测的思想和方法,分析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9.
偏最小二乘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酸枣仁皂苷A和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偏最小二乘法(PLS)用于分光光度分析,建立了同时测定酸枣仁皂苷A和B的方法。确定了测定的最佳波长范围为576~632 nm;测得16个混合标样的吸光度值用于建立模型。在模拟样品的测定中,酸枣仁皂苷A和B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54%和87.26%;相对标准差分别为4.46%和3.47%;将此模型用于样品的测定,酸枣仁皂苷A和B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8.12%和89.23%。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可用于酸枣仁样品中两组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有色金属的开采大多在野外进行,作为受到外在条件影响较大的矿业,有色金属资源的野外勘查工作十分重要。笔者将以有色金属的野外勘察为重点,简要分析其在勘查中应注意的要点和常见的问题,以期为开矿者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