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面向5G新空口技术的LDPC码标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5G)业务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各业务场景的典型特性给新空口(new radio,NR)的信道编码技术带来困难及挑战,信道编码方案成为通信业界及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因具备优越性能,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码被确定为5G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eMBB)场景数据信道编码方案。在对5G及LDPC码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阐述了包括码设计、译码算法、速率匹配和性能评估在内的面向NR的LDPC码标准化工作研究内容。此外,对近年来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各成员机构在无线接入网层一(radio access network layer 1, RAN1)标准化工作组历次会议中提出的LDPC码编码方案进行分析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对LDPC码标准化相关工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正>自国际电信联盟(ITU)于2015年6月19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提出"国际移动通信2020标准"(IMT-2020)以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作为移动通信领域的新标准日益受到国际社会超乎寻常的广泛关注,而这种关注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时代从未出现过的。本文旨  相似文献   

3.
浅析3G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开始飞速地向第三代冲刺,3G的发展方兴未艾,介绍了3G的概况和标准,参照全球3G的发展现状分析了3G必须面对的五个问题:(1)移动视频;(2)文化冲突;(3)无缝漫游;(4)互操作性;(5)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4.
文怡 《今日科技》2013,(9):50-52
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给人们带来不少便利。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四代移动通信开始兴起,因此有理由期待这种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给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4G因为其拥有的超高数据传输速度,被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誉为机器之间当之无愧的"高速对话"。就在3G通信技术正处于酝酿之时,更高的技术应用已经在实验室进行研发。因此在人们期待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所带来的优质服务的同时,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最新技术也在实验室悄然进行当中。那么到底什么是4G通信呢?  相似文献   

5.
5G移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适应未来海量移动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加快新业务新应用的开发,第五代移动通信(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5G)网络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外已经逐渐明确了5G的愿景和需求,如何将现有技术和多种潜在的新技术进行融合以实现5G网络成为下一步的研究与发展重点.面向未来5G的技术发展,介绍5G的概念、应用场景以及终端用户对5G的相关需求;然后,重点阐述5G在无线网络方面具有发展前景的10大关键技术,包括:超密集异构网络、自组织网络、D2D (device-to-device)通信、M2M (machine-to-machine)通信、软件定义无线网络、信息中心网络、内容分发网络、移动云计算、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情景感知技术.给出了每种技术的基本概念或原理,以及应用到5G网络时潜在的研究问题.最后概述了5G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难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SDN的5G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移动互联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物联网等各类通信应用的广泛普及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提出了新的挑战.第5代(5G)移动通信系统基于对已有通信技术的融合及演进,引入新的无线传输及网络技术,将实现多种应用场景用户业务传输性能保障.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通过采用集中控制的新型网络架构,将传统数据转发设备的数据转发与逻辑控制功能进行分离,实现了数据层与控制层的解耦,从而可有效解决传统网络结构封闭僵化、数据传输转发性能高度受限、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满足业务差异化需求、提升业务部署效率.近年来,5G网络架构采用SDN已成为业界及学术界共识,已有较多文献提出基于SDN的5G移动网络架构.在对5G应用场景、关键技术以及SDN技术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对基于SDN的5G网络架构相关研究进行详细阐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据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透露,中国5G第二阶段测试已基本上"小学"快毕业了,中国5G第三阶段测试将于2017年底启动,2018年相关运营商将进行预商用。此外,中国正在深入开展全球规模最大的5G外场试验,建成全球最大的5G试验网,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在试验中表现优异,各项测试指标均处于领先水平。第二阶段测试中,华为和中兴的各项测试指标完成最好,测试结果表明利用现有  相似文献   

8.
虽然拥有世界第一大移动通信市场,中国移动通信业却一直处于欧美的技术垄断之中.中国通信厂商正在展开一场技术大比拼,力争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上以"中国标准"赢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面向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的无线接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支持物联网(intemet of things,IoT)应用的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TC)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业务组成部分.随着MTC对广域连接需求的快速增长,通过蜂窝网承载IoT应用成为必然的趋势,蜂窝物联网也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重点技术之一.特别地,海量机器通信(massive MTC,mMTC)被定义为5G网络三大通用场景之一.传统的无线接入技术很难适应mMTC的需求,因此,面向mMTC的无线接入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简单介绍传统随机接入过程之后,总结分析了现有mMTC接入新技术,并指出现有技术方案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应用场景下的局限性,而近年来兴起的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接入机制成了解决此问题最具潜力的技术方案之一.分析了AI用于接入控制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种基于Q学习的mMTC智能接入点选择机制,为将来基于AI的mMTC接入控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通信与信息系统是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石,而无线通信则是实现“5W”目标(Whoever、Wherever、Whenever、Whomever、Whatever,即任何人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与任何人、进行任何形式通信)这一终极理想的必要途径. 将时间回溯至197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发的先进移动电话业务(AMPS)系统(1G),拉开了现代人类通信时代的大幕;20世纪90年代,采用数字调制技术的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G)逐渐兴起;此后,过渡性的GPRS技术(2.5G)初步解决了GSM在系统容量、传输速率、频谱效率方面的局限性;随之而来的3G大规模商用,带动了移动互联产业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消费者对于高速的通信网络需求也不断提升。在4G商用成功化的大背景下,通信技术研究领域转向对5G使用功能、应用场景及关键技术的开发,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改革,加速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在此背景下,消费者、使用者更加注重通信网络的时效性、稳定性,基于此类需求,为适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给通信领域技术带来较大的创新与变革,5G通信技术横空出世,并经历了长时间的研发阶段,在应用的过程中将会不断地提升通信网络的使用效率。该文以文献对比法和理论分析法,重点阐述5G通信技术应用场景及关键性技术,供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5G广播采用点对多点传输方式,通过引入广播大塔,能够在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线性电视、软件升级等不受终端数量限制的广播服务,与点对点传输模式形成优势互补,是未来广播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方向。本文结合3GPP标准中广播多播技术的发展背景,梳理了从2G以来的广播多播服务的标准化过程,介绍5G广播标准发展重要阶段开展的试验和商用服务,并对未来5G广播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8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批准在美国开展6G试验,他本人也发推表达了自己对6G的期许。此前一年多,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已经决定开放95GHz-3THz(太赫兹)频段作为试验频谱,正式启动6G技术研发。这表明,在5G移动通讯技术尚未大规模普及之时,6G领域的你争我赶已悄然开始。  相似文献   

14.
TD-SCDMA的中文含义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该项通信技术也属于一种无线通信的技术标准,它是由中国第一次提出并在此无线传输技术(RTT)的基础上与国际合作,完成了TD-SCDMA标准,成为CDMATDD标准的一员的,这是中国移动通信界的一次创举,也是中国对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的贡献。中国提出的TD-SCDMA已正式成为全球3G标准之一,这标志着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已经进入世界领先之列。TD-SCDMA的无线传输方案灵活地综合了FDMA,TDMA和CDMA等基本传输方法。通过与联合检测相结合,它在传输容量方面表现非凡。通过引进智能天线,容量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爆炸性增长,无线网络呈现出异构化、超密集等特性。协作通信具有可提高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5G移动通信网络中。从中继选择、转发方式和收发机增益等不同角度对中继网络模型进行分析;介绍了5G协作通信系统下的网络模型,如非正交多址接入网络、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网络、超密集异构网络和设备间通信网络等,并对不同网络模型下的应用场景进行阐述;对5G协作通信系统的资源分配优化模型和中继选择算法进行了类比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基于中继协作的5G通信系统网络中尚存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刘晖 《科技资讯》2014,(35):11-12
移动通信已成为当代通信领域发展潜力最大,市场前景最广的热点技术。迄今为止移动通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尽管3G系统标准比现有无线技术更强大,但也将面临竞争和标准不兼容等问题。人们呼吁移动通信标准的统一,期望通过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的制定来解决兼容问题,4G移动通信时代应运而生。该文旨对我国4G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作简要分析及合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正在今年的冬奥会上,韩国电信作为赞助商在平昌搭建起完整的5G网络环境,并实现了各种视频和移动设备的成功接入。而在国际竞争中,华为的极化码方案成为5G控制信道的最终解决方案,韩国也将实实在在体会到中国制造的威胁。近日,一则关于5G通信技术的新闻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MWC2018大会前夕,华为面向全球发布了首款3GPP标准的5G商用芯片——巴龙5G01(Balong 5G01),以及基于该芯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6年10月9日就网络强国战略进行了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我们要顺应这一趋势,大力发展核心技术,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完善网络治理体系。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实施网络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攻坚战略,推动数字技术如高性能计算、移动通信、量子通信、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重要文章,要求“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积极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5G移动通信技术和应用已上升到国家层面,将在数字经济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体系架构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益增长的数据流量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导致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G)在容、速率、频谱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网络的需求。基于此,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应运而生?在回顾移动通信近年来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网络部署场景、接入网?核心网三大块,总结出一种5G的网络架构,该架构具有大容量?高速率?低时延的特点?基于此架构,描述了5G的四大潜在关键技术:超密集异构部署、D2D(device to device)通信?大规模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 leoutput)、绿色通信,同时叙述了未来研究存在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向第四代转变,在国际LTE技术标准下,我国制定了TD-LTE无线网络标准,以实现从3G向4G的平滑过渡。在4G蓬勃发展的背景和机遇之下,TDLTE网络规划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地展开,无线网络的规划和建设优化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关注的焦点。论述了基于TD-LTE设计的无线网络建设方案,以提升太原市移动4G网络的覆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