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现代商业银行全面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放鸣 《系统工程》2003,21(5):88-93
信贷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低下是信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本文分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落后产生信贷风险的内在机理。并从风险文化、风险监控模式、风险监控流程、风险度量和风险转移五个方面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信贷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信贷面临的风险既具有一般商业银行风险的一般性,又具有政策性银行特有的风险特性,其信贷风险的评判更具复杂性.由于需从多方面对信贷风险进行评价难免带有模糊性和主观性,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将使结果尽量客观,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建立了针对中国进出口银行企业风险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方法,并对中国进出口银行客户南京S企业的信贷风险进行了信贷风险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构建包含银行破产机制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DSGE模型,并基于带有随机波动率的货币政策规则测度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进一步从微观银行层面探讨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和信贷活动的影响,并运用SVAR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信贷风险和实体经济活动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1)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增加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进而加大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2)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冲击会抑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3)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冲击会通过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进而对实体经济活动带来紧缩效应.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央行优化货币政策调控以防范金融风险,推进“稳金融”和“稳预期”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Rough-ANN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基于Rough集理论和ANN(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Rough-ANN模型,对企业财务危机指标的约简、财务危机知识的神经网络动态学习与推理、财务危机的预测和评定等功能进行了集成,并就企业财务危机预警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可行,为企业财务危机的动态预警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应用于信贷风险分析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 ,着重对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旨在得到一个可行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合理的信贷风险评价 ,为信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预警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R型聚类分析筛选指标,建立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基于加权平均模糊综合评判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预警模型.以曾在1999年7月发生严重危机的汕头市商业银行为例对风险预警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和验证.文章的特色与创新一是运用R型聚类分析剔除了相关性强的指标;二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的最大方差旋转来确定指标权重,三是采用梯形隶属度函数反映不同程度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四是指标体系的建立综合地考虑了资产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风险和盈利风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银行业金融机构大额授信风险及零售贷款违约风险数据为基础,从宏观经济环境、客户信贷行为、企业经营水平三个维度出发,对客户风险预警的相关指标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了企业客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利用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方法,从企业财务、企业信贷行为等客户数据信息中挖掘出隐含在背后的客户风险特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一种基于Logit与SVM的混合预警模型.该模型除了具有单个模型的良好基本性质,还能够充分捕捉和有效刻画影响因素对于客户违约的线性和非线性的复杂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新的模型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对客户信贷风险具有较高的预警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银行持续经营的动态特征,研究了资本充足率监管影响商业银行风险行为的内在机理,并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后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行最优决策的风险资产占比是资本金比例的减函数,监管机构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可以影响银行的信贷风险偏好,降低银行风险行为的动机;<办法>实施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变动与风险变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提高资本比例可以显著影响银行风险行为.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元判别分析和神经网络技术的公司财务困境预警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张玲  陈收  张昕 《系统工程》2005,23(11):49-56
应用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采用多元判别分析(MDA)技术和神经网络(ANN)技术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困境预警研究。实证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都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其中ANN模型的短期预测效果优于MDA模型的预测效果,但无明显的优势。研究同时证明在现有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下。财务报表能提供预测财务困境的大量有用信息。财务危机有踪可寻。  相似文献   

10.
研究商业银行在信息不对称的信货市场中 ,当存在高、低两种不同风险类型的贷款企业时 ,银行因无法准确判断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类型 ,因而造成了信贷资金的损失或机会损失 .分析并研究了这两种损失常见的几种情形及其数学原理 ,建立了银行信贷风险的决策模型 ,给出其 Kuhn-Tucker条件 .指出了在模型之下 ,当抵押品作为鉴别企业风险类型的手段失效时 ,为规避信贷风险 ,银行对企业提供的抵押品价值将有特殊的要求 .  相似文献   

11.
对银行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332个贷款实际样本为数据集,讨论了基于目前常用的4种评价体系的判别模型和LOGIT模型的预测精度问题,有助于金融机构建立内部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公司诉讼风险的影响因素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的研究较少从公司融资行为角度探讨,本文以2003-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超额银行借款与公司诉讼风险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公司超额银行借款与诉讼风险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以及地区法律环境的改善可以显著弱化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公司内部控制与地区法律环境在弱化公司超额银行借款引起的诉讼风险过程中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本文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行为出发,拓展了公司诉讼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同时结合内部控制和地区法律环境,丰富了宏观环境对公司微观主体行为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a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customer credit for the commercial bank loans operation, and put forth a forward selection model by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At last, we also give an example to analyze its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阶矩风险控制的贷款组合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银行各项资产组合收益率最大化为目标函数, 以VaR来控制贷款组合的风险价值, 以偏度约束来控制贷款组合收益率的整体分布向大于均值的方向倾斜、以减少发生总体损失的单侧风险, 以峰度来控制贷款组合收益率分布出现极端情况的双侧风险, 建立了资产分配的收益率均值-方差-偏度-峰度模型.本模型的创新与特色是通过峰度约束控制了贷款组合收益率向极端损失偏离的程度.在马可维茨均值-方差模型的基础上, 增加了偏度和峰度参数, 建立了收益率均值-方差-偏度-峰度模型.模型通过方差约束, 控制了组合收益率偏离均值的离散程度: 通过偏度约束, 控制了组合收益率总体分布向损失一侧偏离的程度: 通过峰度约束, 控制了组合收益率出现极端损失或收益的可能性. 模型从多个角度控制了贷款组合的风险, 拓展了经典的均值-方差优化组合思路.  相似文献   

15.
首先构建数学模型对国有企业国有股权通过政府隐性担保影响银行贷款的理论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然后以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多元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国有企业国有股权经由政府隐性担保对银行贷款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隐性担保将对银行贷款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国有股权与政府隐性担保和银行贷款之间都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政府隐性担保将在国有股权与银行贷款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相比于地方国企,政府隐性担保在中央国企国有股权对银行贷款影响中发挥的中介效应更大。研究结果阐明了国有股权与政府隐性担保在国有企业银行贷款中的作用,为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规范政府隐性担保行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因子分析计算偿债能力和企业规模等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一起作为解释变量分析银行贷款和其他负债的影响因素和程度,分为大型企业、全部企业和中小企业等三类样本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就其系数进行对比,结论为:企业规模的大小对银行贷款的产生正面显著影响且程度较大,中小企业更为明显;固定资产的较多有利于企业进行抵押或担保贷款,偿债能力对贷款数额影响不大;中小企业资产收益率越高,其收益多用于内源积累融资,减少银行贷款,也初步验证中小企业的优序融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以银行贷款为主, 而'贷款续新"政策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继续获得银行贷款. 论文选用我国非金融类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 实证分析了政治关联、制度环境差异与银行贷款续新的关系. 研究发现, 企业的政治关联确实为企业融资带来了便利, 且政治关联对续新的作用不受地区环境差异的影响. 我们还发现相同条件下, 制度环境好的地区,银行处于自身规避贷款风险的角度考虑, 更倾向于拒绝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续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7-2016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地区市场环境对企业参股银行业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参股银行业对企业银行贷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区市场环境影响了企业参股银行业的意愿和行为,在市场环境较差的地区,企业更有可能选择参股银行业.与没有参股银行业的企业相比,参股银行业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而且其贷款成本更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参股银行业对企业银行贷款的影响,在那些处于市场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本文研究结论揭示了在市场环境不完善的制度背景下,企业建立与银行之间的股权关联的行为动机和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践与理论的逐步发展,操作风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成为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并列的第四大风险来源.但相对而言,该领域的理论研究还较为匮乏.本文在Jarrow的研究范式下,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理论研究.首先,本文建立随机过程模型,对当存在操作风险时的银行资产进行描述,并利用随机动态优化方法求解了银行最优资本配置和股利分配策略;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银行最优策略与风险资产期望收益、波动性以及操作风险强度和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本文的研究对操作风险的理论框架起到了补充和完善的作用,并为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存在条件下的资本配置和股利分配方案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