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西南部横断山地区至云南南部一线,高山松、云南松和思茅松构成有规律的地理替代。这种替代是以生境梯度变化为基础的,针叶、球果等生物学特性也发生了相应的渐进性变化。作者认为,原始云南松适应寒冷或干燥生境而分别演化出高山松与地盘松。适应湿热生境形成细叶云南松(与思茅松有相似之处)。思茅松与云南松的关系尚不清楚。可能是原始松树趋同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是我省的主要树种。由于它的适应力强,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很好,在环境条件较差的地方也能生长,因此在人工造林中占有比较特殊的地位。在以往的造林工作中,种子多采自比较低矮的弯、扭松甚至地盘松,加之人为的选择采伐,致使部分人工林质量不高,弯、扭松比例较大,或者出现地盘松。如何提高造林质量,减少弯、扭松,避免地盘松,是当前造林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研究利用云南松的良种资源,特在一平浪林场选择优树,利用优树种子建立种子园。三年后观察优树子代,发现它们有较强的生长势,有些优树子代性状发生分离,表明这优树是杂合体,有的优树所在的林分边缘有地盘松分布,子代没有分离出地盘松。  相似文献   

3.
赵世庆 《甘肃科技》2014,(9):141-142,140
以小陇山林区华山松(Pinus armandii)林为对象,采用标准地调查法获取其生境数据和林分特征指标,分析华山松林空间分布及林分特征。  相似文献   

4.
采用样方法,对松嫩草地和小兴安岭森林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研究区10个生境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组成具有显著差异.松嫩草地优势类群为辐螨亚目、蚁科和长蝽科,小兴安岭森林为甲螨亚目、线蚓科和节跳虫科.常见类群松嫩草地和小兴安岭森林分别为12和11类,仅革螨亚目和双翅目幼虫为两研究区共有;稀有类群分别为53和50类,仅19类为共有.松嫩草地和小兴安岭森林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没有明显区别.对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反映了生境环境条件的差异.森林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较为相似,与草地生境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桂林尧山常见植物叶片性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桂林尧山14种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叶干质量(DW)、叶面积(AR)、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厚度(TH)和比叶面积(SLA)等叶片性状因子,探讨不同植物适应土山生境所表现出的叶性状特征.结果表明:14种常见植物的5个叶性状因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DW与LDMC、AR、TH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DW与SLA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LDMC与AR、TH、SLA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AR与TH、SLA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TH与SLA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5个叶性状因子中,反映叶片性状权重的大小依次为:AR>LDMC>TH>DW>SLA.与桂林岩溶石山相比,作为土山的桂林尧山生境植物具有相对较小的DW、LDMC、AR、TH和相对较大的SLA,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植物适应土山和石山不同生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样本测定,定量分析了松嫩平原4个不同生境芦苇种群叶片生长的可塑性与规律性.结果表明:异质生境各芦苇种群的叶长、叶宽、叶生物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之间均有显著差异.季节性积水生境和人工林缘沙地生境芦苇叶片各数量性状的可塑性最大,而碱斑生境的最小,叶生物量与叶面积的可塑性远大于叶片的其他数量性状,各生境芦苇种群叶宽与叶长、叶生物量与叶面积、叶生物量与叶长、叶生物量与叶宽均呈显著的幂函数异速生长关系.尽管芦苇叶片的数量性状在各组异速关系中,其异速系数1gβ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1),但其异速指数却有相同的规律,即叶宽与叶长异速指数α<1,叶生物量与叶长/叶宽异速指数α>1,而叶生物量与叶面积异速指数α≈1.异质生境芦苇叶片较大的表型可塑性与一致的异速生长规律性,表征了广布种芦苇尽管具有宽幅适应性,但其叶片的数量性状仍保持相同的生长有序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性状特征,而植物的性状特征又决定其对不同生境的适应能力。为探究不同的生境条件下功能性状的分布特征,本研究对桂林市蒋家坝丘陵不同坡位灌丛5 368株植物的生长型、物候型、光习性、基径、树高、叶质、果实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生长型类型种数呈坡底坡中坡顶;物候型、光习性类型种数呈坡底坡中坡顶;基径、树高平均值呈坡底坡顶坡中;叶质类型种数呈坡底坡中坡顶;果实类型种数呈坡底坡中坡顶。本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局域生态学过程及桂林丘陵地区植物功能性状对不同环境的适应特性。  相似文献   

8.
以屏南水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运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对水松种群的25个数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探讨水松数量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水松生长、遗传及生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 表明:水松材积与树高、冠长、胸径等性状呈显著正相关,生长性状与光合作用的面积有关;树高是决定材积的第一要素;水松在干形遗传、自然整枝等方面的遗传性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9.
农田蜘蛛群落结构及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石河子地区农田及其附近典型生境中的农林蜘蛛种类,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群的消长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分析,并对优势种群的保护与利用做了一些探讨。在农田及其附近典型生境中的农林蜘蛛种类有12科,33属,45种。蜘蛛在不同生境和时间下群落特征多样性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四川邛崃山系现存冷箭竹(Bachania fangiana)在残存地段上的空间分布格局;冷箭竹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森林生境和生境失调的关系;冷箭竹生活史的特征及其与更新关系。  相似文献   

11.
桂林景观生态发展历程及其与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特色,探索了桂林景观的生态审美结构、生态审美特征及其与桂北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机理、结构与规律。该书对桂林景观生态、景观生境、景观环境耦合发展的纵向时间坐标上的探索和总结,以及对桂林景观生态与同区景观、中国景观、国外景观等横向比较研究,促进了景观生态、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气候变化会导致树种适宜生境发生变化,从而对准确地制定长期森林经营规划方案产生影响。为了在制定长期森林经营规划中贯彻适地适树原则,需要研究气候变化对树种适宜生境分布的影响。【方法】以湖南省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研究对象,利用2016年湖南省连续清查森林资源档案更新数据中的马尾松空间分布数据、高程数据和气候数据,采用最大熵法(Maxent)模型,分温度变化、降水量不变,降水量变化、温度不变,降水量和温度均变化3种情景模拟马尾松在湖南省适宜生境的动态变化。【结果】① Maxent模型模拟结果中,训练精度、模拟精度的AUC(area under the ROC curve)值在AUC评估标准中属于良好(0.80~0.90)水平,可以较好地模拟马尾松适宜生境; ② 2016年马尾松适宜生境主要分布于湖南省中部和西北部,小部分分布于东部和南部。适宜生境、低适宜生境和不适宜生境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28.30%、40.10%、31.60%; ③ 2016—2050年温度和降水量均有所增加,年平均温度增加2.30 ℃,年平均降水量增加19.9 mm。在温度升高、降水量不变,降水量升高、温度不变和温度、降水量均升高3种气候情景下,湖南省马尾松适宜生境面积比例分别变化了0.58%、0.53%和-0.65%,不适宜生境相比2016年均有所减少,分别减少了7.22%、2.00%和0.15%; ④ 刀切法确定了最湿季均温(Bio8)、最暖季均温(Bio10)、最冷季降水量(Bio19)为影响马尾松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其中最冷季降水量为最主要的气候因子。【结论】湖南省马尾松种植区主要分布在该省中部和西北部,当未来气候呈现温度增加、降水量不变的情景时,种植区域适当向东扩展; 当未来气候呈现降水量增加、温度不变或二者均增加的情景时,种植区域适当向北扩展。  相似文献   

13.
中华山蓼(Oxyria sinensis)是一种典型的根状茎型多年生草本,能在悬崖岩面上形成相当大的克隆。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华山蓼在悬崖生境中的克隆生长特性及其对悬崖生境的适应对策,本研究比较了悬崖和非悬崖两种生境条件下生长的中华山蓼的克隆整合能力和形态可塑性,拟探讨如下问题:(1)中华山蓼是否具有克隆整合能力,如果有,其整合能力有多大?(2)中华山蓼在不同的生境条件下的克隆整合能力和形态上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华山蓼具有克隆整合能力,但大多数的克隆其整合能力均不大。悬崖生境和非悬崖生境中的中华山蓼的整合能力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中华山蓼在比叶面积、叶柄长、叶/叶柄生物量分配等性状上表现出了较强的可塑性,这些性状可能是中华山蓼对悬崖生境的适应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14.
植物功能性状是连接植物与环境的桥梁,能够客观表达植物对不同生长环境的响应,研究植物功能性状特征及其随坡向的变化规律,对认识不同环境梯度下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桂林喀斯特石山不同坡向乔、灌木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坡向灌丛植物功能性状在营养性状(生长型、生活习性、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片厚度、叶组织密度)和生理性状(叶绿素含量)上的差异,探究喀斯特石山植被对不同坡向微气候生境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阴坡的灌木和耐阴物种数多于阳坡,比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的群落加权平均值为阴坡大于阳坡;阳坡的乔木物种数多于阴坡,叶干物质含量、叶厚度和叶组织密度的群落加权平均值也均为阳坡大于阴坡。植物营养性状(叶片厚度和叶组织密度)为喀斯特石山不同坡向植物群落差异显著的主要功能性状。植物功能性状随坡向的规律性变化,反映了喀斯特石山灌丛群落构建过程中环境对植被的筛选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在我国分布北界的树干液流昼夜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索马尾松蒸腾耗水规律,为深入了解树木水分利用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分布在河南洛阳的马尾松为研究对象,采用TDP热扩散探针和小型自动气象站对样地内的马尾松树干液流及周围环境因子进行连续监测,分析马尾松树干液流昼夜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1)研究区马尾松树干液流速率呈昼高夜低的单峰曲线;马尾松存在夜间液流,零点前液流活动较零点后活跃。(2)6—10月的白天(太阳辐射大于5 W/m2)和夜间(太阳辐射小于5 W/m2)马尾松单株日均液流量为36.08 kg;夜均液流量为2.55 kg,占全天液流量的4.87%~9.27%;零点前液流量占夜间液流量的83.42%~95.54%。(3)马尾松树干液流速率与太阳辐射、饱和水汽压差(VPD)、温度、湿度、风速和降水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太阳辐射是白天树干液流的最大影响因子,VPD是夜间树干液流的最大影响因子。【结论】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相对干旱生境下,马尾松树干液流具有...  相似文献   

16.
艾比湖湿地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揭示干旱区湿地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对新疆艾比湖湿地不同生境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1.08~11.49 g/kg),且各生境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的态势不尽相同;不同生境中,有植被覆盖的湿地具有较高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艾比湖湿地土壤不同层次有机碳含量与容重、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盐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双列杂交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生长优势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尾松6×6全双列杂交的不同组合,其11年生子代在生长性状及其杂种优势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亲本遗传距离与子代杂种优势的相关分析发现:亲本的ISSR遗传距离(0.266 0~0.467 0)与子代树高、胸径等生长性状及其杂种优势表现为显著的线性正相关,遗传距离与正、反交子代材积杂种优势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01和0.597,表明随着亲本间遗传距离的增大,子代各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将呈线性增加。马尾松亲本遗传距离与子代杂种优势的相关性明显高于遗传距离与子代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表明根据亲本遗传距离对子代杂种优势进行预测比直接预测子代生长性状更可靠。根据这一结论,优先选择树高、材积等经济性状优良同时遗传距离较大的杂交亲本,有望提高子代杂种优势幅度并获得材积性状优良的子代。  相似文献   

18.
桂林景观生态发展历程及其与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特色,探索了桂林景观的生态审美结构、生态审美特征及其与桂北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机理、结构与规律。该书对桂林景观生态、景观生境、景观环境耦合发展的纵向时间坐标上的探索和总结,以及对桂林景观生态与同区景观、中国景观、国外景观等横向比较研究,促进了景观生态、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谐共生,有助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桂林生态旅游,生发健康运行、超循环发展的桂林景观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学、环  相似文献   

19.
综述地枫皮和假地枫皮在形态及解剖结构特征,地理分布及生境特点,性状鉴别及质量控制,化学成分,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生理生态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地枫皮及其伪品假地枫皮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广玉兰的花器官对生境变化的生态适应性表现特征,选取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4种生境类型,包括阳生湿地、阳生洼地、阴生平地、半遮荫平地的广玉兰一年生花枝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不同生境类型花枝形态性状及生殖分配比、花粉活力、开花物候的特征.主要结果如下:半遮荫平地及阴生平地生境条件下的一年生花枝单叶面积、比叶面积均高于阳生生境;阴生平地的一年生花枝的长度、花直径及宽度相较于其他3种生境,数值更大,呈现出花大叶大,枝条伸展度更高的特征,观赏性极佳.在4种生境中的花干重差异不显著,叶干重和枝干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方差参数F为4.38和3.31,显著性检验指数p<0.05).半遮荫平地生境条件下叶干重极显著高于其他生境(F=4.48,p<0.01),而从花枝各器官干重的分配看,阳生湿地和阴生平地分配给花的有机物质更高,含水率呈现花大于叶、叶大于茎的趋势.阳生湿地生殖分配比极显著高于其余3种生境(F=4.48,p<0.01).不同生境花粉活力存在显著性差异(F=19.00,p<0.01),其中阳生洼地为20.79%,半遮荫平地为7.14%.半遮阴平地生境条件下生长的植株花期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