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M1的疑惑 18世纪,欧洲兴起了一股“寻彗热”,而生于法国的查尔斯·梅西耶(Charles Messier)则生逢其时,他独自发现了12颗彗星,被法王路易十五誉为“彗星猎手”。1760年,梅西耶正式升任为法国海军天文台的天文官以接替他的前任约瑟夫·尼古拉斯·德里希尔(Joseph Nicholas Delisle),大约也就是在这一年,  相似文献   

2.
伪科学,当然是骗局一类的闹剧,揭穿了,一文不值。但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还有一种是地道的以科学“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为幌子的骗局,这就是科学骗局。 科学骗局,确实使一些普通百姓信以为真,而且也使一些科学家受骗。其实,这也不奇怪,科学家也是人。他(她)们在某一研究领域是内行、是权威,但对其他研究领域,他(她)们又是外行,是普通百姓。一旦有经过包装的所谓科学“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同样也是会欺骗他(她)们的。 在20世纪的100年内,科学骗局出现过不少,有的是用论文发表的形式公…  相似文献   

3.
洗净灵魂     
如果说连民族魂鲁迅先生当年都不能用他的文字唤起中国麻木民众的觉醒,那像我这样一位才疏学浅的中学生写这篇文章,根本是连挖一个洞去延口残喘的力气都是没有的。我只是伴随着一种希望在飞。“刑场”似乎是旧中国一个十分具有特色的社戏台,在上面演出的人通常是十分悲哀的,而看客就是“许  相似文献   

4.
生命世界千差万别,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内还有一种重要的成分叫线粒体,其功能主要是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如果说细胞是人体的“化工厂”,那么线粒体就是细胞的“发电站”,而自由基也出自这个“发电站”。  相似文献   

5.
特纳(Tumer)是19世纪上半叶英国浪漫主义画家中一位善用光和色的大师。他不喜欢将画面上的空间图像处理成通常的箱状物,而喜欢“天空四周的辽阔凹形。”他的这句话应该理解为他的一种直觉,即“大自然的构造”是“太巨大了,以至超越了智力所能及的范围,它高得难以测量,深  相似文献   

6.
18世纪中期,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常爱给他的朋友们表演一种小魔术:他拿起一个“空”瓶子,先晃几下,然后敏捷地靠近一支点燃的蜡烛.只听“啪”的一声巨响,朋友们大吃一凉之时,瓶口吐出了长长的火舌,但又立即熄灭了.原来在他拿的“空”瓶子中,早就装满了两种无色气体:氢气和氧气.  相似文献   

7.
全球高速信息网络──21世纪世界最优先发展的科技计划王汝笠(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一、前言21世纪将是一个全球性经济竞争的信息时代.结合各国或各地区的现状,及时制定和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卫星移动通信网络”……已成为时尚。然而,成功者不一定就是...  相似文献   

8.
骗子的大话     
凡是骗子,没有一个是不说大话的,胡万林当然也不例外。那些江湖“医生”在农村、在街市摊子一销,几声咄喝,就有一群人围拢来。先是吹,他什么病都可以治;后是骗,他可以把死的说成活的,让你乖乖把钱扔给他。我小时在街上常看见卖狗皮膏药的人就是这样骗人钱财的。如今出了一个胡万林,他倒不摆地摊,而是堂堂正正地坐堂‘所医”了。这中间胡万林说大话是他“行医”的骗术之一。君不信,请听他的豪言壮语:“癌症在我这里就像治感冒那样容易。”‘俄就是艾滋病的克星,”等等。至于他到底会不会治病,经他这么一吹,善良的人们便不再怀…  相似文献   

9.
浅谈预应力管桩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钢材是工业的“粮食”,那么板材,特别是管线用钢就是钢材中的“精品粮”、“无公害粮”,最具增长点,也最有市场前景。鑫邦公司正是看中了这一点,管线用钢被列为他们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  相似文献   

10.
编制21世纪的“四库全书”──访中科院院士匡定波教授五月上旬的一天,笔者前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采访匡定波教授。对匡先生的工作我略有所闻,我知道他是信息获取方面的专家,1992年1月他曾为文汇报《今日科学》撰文,提出光电子技术将是21世纪的一个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家孩子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坦克兵。入伍后他给自己锁定的目标就是:只要第一!他先从“健身”人手:别人跑5公里越野,他背着沙袋跑10公里;俯卧撑别人做一组,他就做5组,各个项目他每天晚上都给自己“开小灶”。凭着这种拼劲,他以各科全优的成绩入选团“十佳”标兵。  相似文献   

12.
伍迪就是伍迪 生活于20世纪前半叶的伍迪·格思里(Woody Guthfie,1912—1967)是一位深受当代美国人民喜爱的民歌作家和民歌演唱家,他被称为美国民歌运动之父,人们像称呼家人那样叫他“伍地”。  相似文献   

13.
幽默五则     
逻辑推理杨先生和他的一个盲人朋友在餐厅里。“你想喝杯牛奶吗?”杨先生问道。“什么是牛奶?”盲人问。“是一种白色的液体。”“白色又是什么呢?”“比如天鹅就是白色的。”“什么是天鹅呢?”“天鹅?就是那种脖子又长又弯的鸟。”“弯是什么意思?”“我把我的手臂弯起来,你来摸摸,就知道什么是弯了。”盲人小心地摸着他向上弯曲的手臂,然后兴奋地喊道:“我现在知道什么是牛奶了!”十个答案王经理对他的新任秘书小燕严肃地说:“每行数目至少要加过三遍后再拿给我看。”第二天,小燕走进办公室,对王经理说:“经理,我把这些数…  相似文献   

14.
千禧新语     
2000年,这是人类历史上又一个千年。 在这千禧年之际,要说的话很多。《世界科学》在度过她 20岁生日之际,我们向关心厚爱这本杂志的译者、读者和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我们全体同仁为了表达对21世纪的美好祝愿,千禧新语,就从“新”字开始说起。 迎接新世纪。21世纪,有人说是信息世纪,有人说是生物工程世纪……不论怎么说,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新世纪在我们人类历史上肯定是新的一页。这一页是充满激情的一页,是记载丰功伟绩的一页。我们期望新世纪的到来,也就是为了用新笔重重书写这一页。 抓住新机遇。新世纪带…  相似文献   

15.
由于20世纪90年代是有记载以来全球气温最高的年份,就使得“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这一问题成了研究热点。但是从有记载的年代起,大气就已经不断地被温室气体污染,所以对于引起20世纪气温剧变的原因很难简单确定。不过我们可以在不考虑现代人类影响的情况下,看一看变暖的20世纪之前的1000年里气温是如何变化的呢?表面看来,答案可能很简单,20世纪变暖之前是一个“小冰期”,再向前就是所谓的“中世纪变暖期”了。不过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那么答案就不仅仅是这么简单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莱姆是第一个提…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奇迹     
今年2月11日,于光远先生在文汇报上发表“记病中的丹萍”一文,读后感慨万千。舟萍,即张舟萍先生,一位68岁的老知识分子。光远先生专门为他写这样一篇文章,无非证明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对舟萍的同情和关爱。8月17日,我与编辑部的小夏去他家看他。老人身患骨癌、已瘦得不成样子,但眼神却仍然坚毅。他与病魔作斗争的勇气,可以大书特书。连医生都说他只有“三个月”的生命期限,可现在已经过了五年,20个“三个月”过去了,舟萍先生还是活在世上。这是生命的奇迹。他告诉我:“我要活到ZI世纪,成为跨世纪的人。”这是一位多么可敬…  相似文献   

17.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在哲学方面,他强调“美德即知识”,知识的对象即“善”。在逻辑学方面,他的主要贡献在于首次提出归纳和定义的方法。在伦理学方面,他是最早强调知识和行为有联系的人。就是这样一位影响了不知多少代人的大哲学家,曾经给他的学生出过两道考题。第一道考题是这样的:一天,他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即把你们的手臂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然后自己示范了一遍,“从现在开始,每人每天甩臂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可能感到这个问题可笑,这么简单的事怎么能做不到…  相似文献   

18.
布封(1707—1788)是法国18世纪的著名作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称他是“近现代以科学眼光探讨物种起源的第一人”。他所著的36卷《自然史》中,有以动物分期为内容的一卷,中译为《动物素描》。  相似文献   

19.
铀矿石的发现,险恶的国际封锁与压力,使共和国的缔造者开始将发展尖端武器这一历史重任摆在议事日程上。自本文开始,中国开始展开研制尖端武器的蓝图。 把地球打穿了又怎么样 如果说毛泽东一开始对核威胁采取了藐视和不怕的态度,那么现在他开始挥舞一把“双刃剑”了。 “双刃剑”一词出自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善用,可以恶用。”  相似文献   

20.
一个世纪以前,美国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从云南进入亚丁。在著名的金字塔形雪峰下,这个阅尽人间美景的探险家尽情地享受了亚丁带给他的喜悦。回国后,他将这份记忆永久地保存在《美国国家地理》上。他在这本著名的杂志中写道“在整个世界里,还有什么地方有这样的景色在等待着摄影者和探险者。” 一个世纪之后,亚丁的知名度因为一个早已消失在雪山深处的神秘理想国──“香格里拉”而陡升。在所有被称为香格里拉的地方,亚丁被认为是“最后的香格里拉”。 六月,我们走进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神仙居住的地方 清新的空气里弥漫着杜鹃花的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