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去年6月3日逝世。伊朗的霍梅尼时代结束了。从此,伊朗进入了以新领袖哈梅内伊和总统拉夫桑贾尼为轴心的新的历史时期。一年多来,伊朗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在政权方面,伊朗建立了以哈梅内伊和拉夫桑贾尼为首的、务实的新领导体制。根据霍梅尼生前的愿望,负责遴选继承人的专家会议很快就推选出哈梅内伊为接班人,并确立了他在伊朗的领袖地位。不久,拉夫桑贾尼在竞选中获胜,当选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第五届总统。从此,形成了哈梅内伊和拉夫桑贾尼轴心。拉夫桑贾尼当选总统后很快就组成了一个大多由专家和有经验人士组成的务实型内阁,这使一度抬头  相似文献   

2.
推翻前国王立下汗马功劳;割除积弊推行务实政策;多方掣肘仍需小心行事。今年6月11日.伊朗举行了第六届总统选举.拉夫桑贾尼击败三名竞争对手,再次当选伊朗总统。霍梅尼的左膀右臂拉夫桑贾尼的全名是霍贾特伊斯兰·阿里·阿克  相似文献   

3.
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后,伊朗创立了举世无双的伊斯兰政治体制,即“宗教民主制”。今年5月底6月初,适值伊朗总统选举之际,本人应邀赴伊朗访问,亲身体验了为世人惊异的这一民主制度。霍梅尼的继承和创新“宗教民主制”是伊朗的独创,其理论和实践创始人是已故的伊朗革命领袖霍梅尼。所谓“宗教民主制”,简而言之就是建立在伊斯兰基础之上的民主制度。霍梅尼有关伊斯兰政府等一系列政治思想是“宗教民主制”的理论基础。有伊朗学者认为,宗教民主还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在伊斯兰革命后,霍梅尼对早期的伊斯兰民主思想和实践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并注入…  相似文献   

4.
今年一月二十五日,伊朗根据新宪法进行了总统选举,财政和经济部长巴尼萨德尔以占百分之七十五点七的压倒多数的选票,当选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也就是说,伊朗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有了一位民选的总统。这是一件大事。须知伊朗曾有过长达二千五百年专制君主世袭的历史啊。按新宪法规定,当选的总统须经宗教领袖霍梅尼批准。二月四日,霍梅尼已予正式批准。伊朗还要进行议会选举,在议会选出之前,伊朗革命委员  相似文献   

5.
两伊谈判经历了四轮,一直处于僵持状态。4月下旬,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致信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提出两国首脑举行直接谈判,解决迄今阻碍两国缔结最后和平条约的一些分歧。据西方通讯社报道,萨达姆在信中说,首脑会晤应讨论有争议的阿拉伯河水道、交换战俘和开放边界,以及伊拉克人和伊朗人互相访问对方国家的宗教圣地。拉夫桑贾尼给了回信。当时伊朗报纸引用一位大名鼎鼎的议员的话说,拉夫桑贾尼总统的回信“有着很丰富的内容”。新闻界于是  相似文献   

6.
形成了哈梅内伊一拉夫桑贾尼轴心。他们将谨慎推行务实政策,容纳不同意见,凌驾于派别之上,纵横平衡。6月3日,伊朗领袖霍梅尼与世长辞。这位伊朗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在髦蠢之年统治这  相似文献   

7.
在今年5月举行的伊朗第七届总统选举中,当选总统的温和开明派候选人穆罕默德·哈塔米受到了以现总统拉夫桑贾尼为首的务实派以及妇女、知识分子和青年人的普遍欢迎,尤其是得到了占伊朗人口一半的年轻人的支持。那么,哈塔米的当选说明了伊朗社会的什么要求呢?主张政治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月8日,伊朗著名政治家、政坛"大老"拉夫桑贾尼因突发心脏病在德黑兰去世,享年82岁。1月10日,伊朗为其举行国葬,德黑兰万人空巷,参加葬礼、自愿送行的民众据称达250万,其规格规模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史上仅次于霍梅尼的葬礼。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及主要政治、军事和宗教领导人悉数到场,是笔者所知近年来伊朗各级高官公开亮相最集中的一次。拉夫桑贾尼去世虽然不会直接影响伊朗体制的稳定,但其政治意蕴相  相似文献   

9.
1979年,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发动了伊斯兰革命,伊朗从此走上了政教合一国家的发展模式。1997年,伊朗进行第七届总统大选,改革派哈塔米当选,成为伊斯兰革命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今年6月8日,伊朗将举行第八届总统选举。哈塔米拟连任。民意测验结果显示,他将稳操胜券。此次大选,哈塔米提出的竞选口号为“继续改革”。为变革而战四年前,哈塔米宣布竞选总统时,他在伊朗政坛  相似文献   

10.
去年8月30日,霍梅尼指示三权领导人和总理组成一个领导小组,专事制订战后重建计划。总统哈梅内伊、议长拉夫桑贾尼、最高法院院长阿尔德比利和总理穆萨维联名上书霍梅尼,请求明确领导小组的权限和职责范围,他们还要求批准霍梅尼的儿子艾哈迈德参加领导小组。霍梅尼于10月3日复函,就重建工作作了具体的指示。霍梅尼在指示中说,伊朗坚定不移地坚持不要东方不要西方的政策,偏离这个政策就是对伊斯兰和穆斯林的背叛,就会导致丧权辱国。关于重建问题,我们绝不接受以依附东西方为代价来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1.
确定伊朗最高宗教领袖霍梅尼的接班人,多年来一直是伊朗政局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为此,伊朗于1982年底专门成立了负责推选领袖继承人的最高权力机构“专家会议”。1985年11月,“专家会议”在一次会议上正式选举阿亚图拉侯赛  相似文献   

12.
知识集锦     
突尼斯与伊朗断交3月26日,突尼斯宣布与伊朗断交。此前,突尼斯破获了一个“与伊朗政权勾结的突尼斯霍梅尼集团”,法国逮捕了预谋在法国进行恐怖活动的6名为伊朗所操纵的突尼斯人。据说,突尼斯的这一外交行动是针对国内反对派的,尤其是针对政府认为最危险的“伊斯兰倾向运动”。突尼斯政府人士纷纷发表讲话,指责外部势力“企图操纵一小撮伊斯兰极端分子”“制造宗教冲突”,认为当前“最危险的是宗教异端的思潮”,应该立即“制止那些危害人民、损害祖国的分子的活动”。布尔吉巴总统也谴责某些国家操纵  相似文献   

13.
正6月19日,伊朗内政部长法兹利在内政部选举总部公布了伊朗第十三届总统选举结果,司法总监易卜拉欣·莱希以绝对优势胜选,成为伊朗第八任总统,并将于8月4日正式就任。无悬念选举此次伊朗总统选举或许是1993年以来最无悬念的一次。投票期间,莱希的得票率为压倒性的62%,剩下三名候选人的得票率总和约为23%。莱希是伊朗保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5月19日,伊朗举行第12届总统选举,现年68岁的鲁哈尼以57%的得票率成功连任。这是一次热闹而轰轰烈烈的大选——1600多人报名参选、六位候选人通过资格审查(其中两位在临选前退出)、三场电视辩论、超过70%的投票率(由于投票人数超出预期,投票截止时间三次延长)。但这又是伊朗历史上最没有悬念的一次总统选举——因为鲁哈尼的功劳足以保证他必然连任,因为"搅局者"内贾德早已被"调控"出局,因为走温和、开放的道路是广大伊朗民众的诉求。  相似文献   

15.
新事 新言     
《世界知识》2008,(12):11-11
“(以色列)不久将从地理图景上消失:”——伊朗总统艾哈迈迪一内贾德在德黑兰出席纪念伊朗前最高领袖霍梅尼逝世19周年的集会上,告诉与会外国来宾,以色列在60年的“掠夺、侵略”后,已经走到尽头。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结果不但对两岸关系具有重大的影响,对岛内蓝绿阵营来说也都是一场输不起的选举。5月6日,前“行政院长”谢长廷在民进党“总统”候选人党内初选中脱颖而出,成为该党角逐2008年的人选,随后民进党通过“内阁”改组等动作展开“大选”布局,正式进入战斗状态。反观对手国民党,  相似文献   

17.
经过两轮竞选总统的激烈角逐,葡萄牙社会党总书记马里奥·苏亚雷斯,于1986年2月16日以微弱多数选票,当选为葡萄牙总统。苏亚雷斯是葡萄牙1974年推翻法西斯独裁政权后的第四位总统,也是葡六十年以来的第一位文人总统。他的当选是葡萄牙的“民主”体制进一步巩固的重要标志。这次总统选举对葡萄牙今后政局和各党派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一场为争夺总统职位展开的角逐将在年内达到高潮。虽然到今年11月选举人才正式投票选举总统,两党候选人早已四处奔波游说,拉拢选民。美国国  相似文献   

19.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犹太政权的建立是世界压迫者反对伊斯兰世界的举动……正如教长(霍梅尼)所说,以色列必须被从地图上抹掉……伊斯兰世界绝不允许它的历史宿敌生存在它的心脏地带。”——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10月26日的言论,引起了以色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口诛笔伐。这也是近年来  相似文献   

20.
贝赫什提     
6月28日伊朗德黑兰伊斯兰共和党总部发生爆炸事件,有72人丧生。死者中最有名、最引人注意的是阿亚图拉穆罕默德·贝赫什提。现应读者的要求,对他的生平作一简要介绍。贝赫什提生前是一身而三任焉的显要人物。他是伊斯兰共和党总书记,是最高法院院长,又是巴尼萨德尔被解除总统职务后新成立的总统三人委员会的成员。在伊朗统治集团两大派(教士派与世俗派)中,他被认为是教士派、原教旨主义者的代表人物。国外有人就把这一派称为贝赫什提派,并且认为他是仅次于霍梅尼的“第二号人物”。由此也可见他在伊朗的显要作用了。 1929年,他出生于伊斯法罕,是一名教士的儿子。他受过高深的神学教育。大约在1965年,他开始了政治生涯。当时伊朗三位有地位的阿亚图拉提名他担任西德汉堡伊朗侨民的一个清真寺的宗教负责人。他在那里呆了五年。他的履历表上说,他在汉堡帮助伊朗流亡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