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太空行走的关键技术把"神七"飞船与舱外航天服联系在一起,是因为"神七"之前的航天员上天都不穿舱外航天服。按照我国的航天计划,将在2008年发射的"神舟七  相似文献   

2.
2008年9月25日21时09分",神七"飞船在全世界目光的关注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把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在距地343千米的轨道上,在飞船每秒7千米速度的运动中,克服真空杀手、宇宙射线等阻碍,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这是航天员翟志刚的一小步,却是中国人和平利用太空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3.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被确定的3名航天员飞行乘组将完成预定任务。任务实施期间,将由飞行乘组中2名航天员进入飞船轨道舱,着舱外航天服完成出舱活动准备,其中1名航天员将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并完成空间科学实验操作。届时,行走的航天员系上一种特殊的绳子,自己爬回飞行舱。  相似文献   

4.
据了解,在飞船仪表器上,航天员可以直观地了解与飞船有关的所有参数,时刻掌握飞船各个部分的运行状态.这是因为神九上有14个分系统,所产生的数据会汇集到数管分系统,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将这些系统的数据进行汇总,并“翻译”成航天员可以直观识别和操作的内容,并在仪表上显示出来,方便航天员作判断. 飞船全姿态图、彩色地图、载人交会对接页面……航天员在神九上可以看到53幅页面显示飞船各部分的情况,并根据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需要,可以看到包括世界地图、航天员身体情况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5.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在万众瞩目下如期飞天,执行与"天宫一号"的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在关注"神九"飞天的同时,业内人士由衷感叹,太钢产品再次以无可辩驳的优势出现在"神舟九号"飞船及其运载火箭——改进型"长征二号F"组合体上,不仅精彩助飞"神九"升空,更跟随飞船傲视苍穹.  相似文献   

6.
巧遇2005年4月12日上午,笔者荣幸地获准考察"神六"飞船装配测试和航天员的训练。进入装配大厅,未等观看,就被迎面的"突发"景象吓了一跳:一位身穿航天服、"全副武装"的航天员从行车上"飞"了过来……"奇怪!航天员怎么用吊车‘吊装’!""这是航天形体假人。"工作人员急忙向我们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一个阳光绚丽的日子,笔者有机会探访了位于京郊的“中国北京航天城”,观看了正在积极备战“神六”载人航天飞行的航天员地面模拟训练、新研制的“神六”航天服“、神六”飞船进场前的测试,以及“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等。这一派中国航天技术天天向上、欣欣向荣的景象,令人兴奋,令人激动。浩渺苍穹,再次凝聚起亿万华夏儿女向往、探索的心。“神六”出征太空倒计时走进飞船的总装测试房,大厅中央竖着一块“倒计时”电子牌,看到倒计时留下的时间,我们一阵高兴,因“神舟”六号飞船要比预计的时间提前出征。换好洁净的工作服,通过“冲淋”过…  相似文献   

8.
弹性液舱舱壁在大幅晃荡液体的作用下会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会对液舱内液体晃荡的水动力特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文中通过物理模型实验研究了水弹性效应对弹性方形液舱内液面晃动的影响.实验水深比h/L(h为液深,L为液舱长度)为0.167,激励频率在最低阶自振频率附近.由于液舱结构变形的影响,弹性液舱内液体的最低阶自振频率与同尺寸的刚性液舱略有差别.实验中分别对刚性和弹性两个方形液舱在不同频率的简谐纵向激励作用下的波动形态进行了分类分析,并比较了对应不同二维行波、过渡状态和三维共振以及二阶次共振等不同波动形态时弹性液舱和刚性液舱内的波面高度.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太空的高真空、高洁净、强辐射等自然条件对人体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环境,人一旦暴露在太空中,就将面临失压、缺氧、低温和辐射损伤四大危险,所以,人要离开航天器进入开放的太空,必须使用复杂的出舱活动系统硬件和软件来克服空间环境的影响。出舱活动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气闸舱、舱外航天服及其生命保障系统、固定航天员身体的设备以及安全带、载人机动装置、出舱活动用的特制工具等;  相似文献   

10.
一江 《科学之友》2013,(7):10-11
按照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规划,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分三步来实施。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太空飞行的成功,实现了第一步的发展战略。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在突破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神舟十号任务完成后,意味着中国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目  相似文献   

11.
神九的内部结构 神九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主要职能为搭载水、食物、推进剂和实验设备,用做紧急逃生飞船(救生舱)和进行载人空间对接.神九首次搭载活体蝴蝶(卵和蛹)升空.神九长约为9m,最大直径2.8m,质量约8t,与之前的飞船相比,可靠性更高,时序更合理,故障处置余量更大,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跟踪测量系统 神九前部装有微波雷达、激光测距仪,可对天宫一号进行捕获、跟踪、接近、对准,与天宫一号上的信标、应答机构构成一套完整的跟踪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开启应用性太空飞行。神舟飞船和长征二号F火箭组成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已成为除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外,世界上第二个可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的实用性系统。本次任务的主要目的有四项:一是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技术和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二是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和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  相似文献   

13.
圆了,飞天梦     
又是那熟悉的倒数”十、九、八、七……”,只足这一次的点火承载了13亿人的光荣与梦想。2003年10月15日九时正,我国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神舟”五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按计划,飞船运行在轨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飞船环  相似文献   

14.
神九绕地球飞行1h耗电多少?也许你猜不到,只需要1 800W,相当于一个普通家用空调或者是一个功率高点的微波炉的耗电量,但飞船与家用电器比起来,可是个十足的大个头.一天飞行下来,神九耗电量只有43度.虽然神九耗电不大,但却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即电源系统,时时刻刻为神九的飞行提供电力保障. 据负责电源系统研制生产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811所有关技术人员介绍,神九电源系统共有3种电源,即太阳电池帆板、镉镍蓄电池和应急电池. 在火箭发射前几个小时,电源系统会被充满电,从火箭发射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工作了.在火箭发射后,人们都会非常关注飞船太阳能帆板是否能够顺利展开,因为电源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光伏系统,像一个小“发电场”,能源的来源就是太阳能,只有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了,电源系统才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5.
载人飞船又叫宇宙飞船,英语名为Space Ship,是一种运送航天员、货物到达太空并安全返回的一次性使用的航天器.它能基本保证航天员在太空短期生活并进行一定的工作.它的运行时间一般是几天到半个月,可乘坐2~3名航天员.  相似文献   

16.
正"夜空中最亮的星",你看到了吗?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频繁过境,引得各地天文爱好者争相观测、拍摄,一睹"天和"的亮丽身影。由于空间站会反射太阳光,所以在夜空中它就会变得比较亮,当我们看到它的时候,它就像一颗星星一样,快速地在夜空中移动。而在天和核心舱内,3名中国航天员吃穿住行有序规律,核心舱里越来越有家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资讯     
中国航天员有望漫步太空“中国航天员将于2008年实现首次太空漫步的梦想”,全国政协委员、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日前透露。按计划“,神舟七号”飞船将于2008年发射,届时将搭载3名航天员升空,并将进行走出太空舱的太空漫步活动。  相似文献   

18.
空间对接机构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间对接技术和对接机构已经成为航天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 ,是载人飞行的关键技术 ,也是今后扩展卫星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图为“神舟” 4号箭船对接前  言对接机构最早是用来进行载人飞行技术的重要部分 ,实现飞行器之间 (如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等 )在宇宙空间的连接 ,航天员可以从一个飞行器转移到另一个飞行器。例如前苏联 /俄罗斯空间站飞行中 ,航天员利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进入空间站 ;还有美国登月飞行中 ,航天员利用登月舱与“阿波罗”飞船对接进入飞船等。对接技术和对接机构是载入飞行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由于运载能力的限…  相似文献   

19.
正2021年7月4日,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外,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携手打赢了一场约7个小时的太空出舱配合战。这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后,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也是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  相似文献   

20.
1970,阿波罗13宇宙飞船的三名宇航员,信心十足地飞向月球.机长拉凡已是第二次奔月飞行了。顺利的太空航行也使休斯顿飞行控制中心的指挥感到无事可做。卡温开玩笑地对飞船说:"我们实在闷得要死!"4月13日晚9:08,坐在主舱睡椅上的斯惠格,向休斯顿说:"我要启动装在服务舱内的二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