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罗11号飞船的舱门,小心翼翼地在月球表面的浮土上踩出了那个著名的脚印,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一个人的一小步,全人类的一大步". 当时大家热切地认为,月球基地很快就会建立起来,人类很快就会远征其他星球,"太空时代"就要来临.然而,40多年后的今天,人类仍未踏上月球以外的其他星球,月球基地和星际旅行依旧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是什么捆住了我们的翅膀?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脚步?茫茫宇宙间,我们的下一站将是何处?还有,我们为什么要远行?  相似文献   

2.
德开 《科学之友》2001,(12):19-19
能够自由遨游星际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特别是在人口不断增多,生存空间逐渐缩小的今天,开辟外星居住地的步伐更加加快,然而星际间的遥远距离让人望而却步.尽管目前的航空材料已经可以造出高性能的宇宙飞行器,但仍须有一条可以瞬间到达外星球的捷径,才可使梦想成真.太空中的异常想象--虫洞,就很可能成为太空旅行的航道,让人能于瞬间纵横宇宙.  相似文献   

3.
太空移民一夫一妻制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畅游星际空间将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由于地球与其他星体之间的距离相差甚远,去往恒星的人不大可能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再返回地球,因此,他们必须保持一定的人口数量,以便能够建立一个  相似文献   

4.
移民外星是出路 移居外星球是人类一个长久的梦想.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日前在接受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科普奖章时表示,人类必须移民其他星球以摆脱灭亡命运.  相似文献   

5.
1969年,美国成功地实施了阿波罗计划,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此举为远征其他星球进行科学考察奠定了基础。火星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也是多年来人们一直密切关注的行星,人类下一个涉足的目标必然是火星。  相似文献   

6.
除了我们居住的星球——地球外,在茫茫的宇宙之中,其他天体上还有没有生命,甚至是高度进化的人呢?科学家们如何千方百计去和他们取得联系?读完《迈开外太空探索的第一步》,将会使你得到满意的答复。本文作者C.Sagan是美国科纳尔大学行星研究实验室主任,他是一位著名的人类与宇宙关系方面的评论员。  相似文献   

7.
关毅 《自然杂志》2013,35(5):378
就在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历了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成就。根据科学家的测算,1977 年发射的“旅行者1 号”探测器已在2012年8 月25 日前后飞出太阳系,目前正在寒冷黑暗的星际空间中“漫步”。人类终于跨出了向星际空间进军的标志性的第一步。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飞跃,无疑将激励全世界的科学家在奔向宇宙的漫漫征程中,继续不懈地探索。  相似文献   

8.
李良  张雯 《科学之友》2007,(2):19-19
移民外星是出路 移居外星球是人类一个长久的梦想。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日前在接受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科普奖章时表示,人类必须移民其他星球以摆脱灭亡命运。霍金认为,只要人类被困在一个独一无二的行星上,人类的长期生存就处在危险中。小行星撞击地球和核战争等威胁迟早会将我们消灭殆尽。但如果我们向太空扩展并建立自给自足的聚居地,我们的未来应该是安全的。太阳系没有一个类似于地球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另外一颗星球,并采用更先进的太空火箭帮助人类移居到适宜生存的星球上。这已经是他半年内第二次发出类似的惊人之语了。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于1999年2月6日发射了称之为"星尘号"的宇宙飞船.这次"星尘号"的使命主要是收集宇宙间星际尘埃的标本。据悉这些星尘的一部分是由星球残余物构成.从这项使命中,我们有可能发现生命起源的秘密.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阿姆斯研究中心的天体化学实验室领导人、天体物理学家斯科特·斯坦  相似文献   

10.
近日,美国天文学家利用"新视野号"探测器(曾探访冥王星)上的摄像机测量了行星际空间的黑暗程度.他们发现,在距离太阳约64.4亿千米、远离明亮行星以及行星际尘埃散射光线的空旷太空,其亮度是预计的2倍左右.对此,最有可能的解释是,与模型显示相比,有更多亮度非常微弱的星系或星团提供了宇宙背景光.或者,甚至可能是其他星系中心的黑洞在向这个真空注入额外能量,而这些星系原本毫不起眼.  相似文献   

11.
1959年的最后一天结束了,我们进入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最近几年,特别是去年,是苏联科学获得伟大成就的年代。行星际宇宙站完成了自己的工作,隐没在太阳附近空间的深处。人类从没有见到过的月球背面的第一批照片,已印制图册公布。第三个人造卫星还在围绕地球旋转。向宇宙迈进的头几步,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有关地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21实际人类开发宇宙的第一个目标是月球,那么有一颗引人注目的火红色星球--火星,它是除金星之外距离地球最近的另一颗行星,也将是新世纪人类征服宇宙的另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13.
谢懿 《世界科学》2011,(2):51-53
美国宇航局(NASA)下一代空间天文台"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有望打开宇宙的新窗口,但其高昂的成本可能成为阻碍其他更多通往宇宙的途径的障碍——美国宇航局(NASA)计划于2014年发射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  相似文献   

14.
著名的《星际迷航8:第一类接触/战斗巡航》电影情节中,人类将在2063年4月5日与外星智慧生物发生第一次接触.由于人类建造的“凤凰号”飞船进行曲速航行的痕迹被宇宙中的另一种智慧生物——瓦肯星人的飞船探测到,于是改变航向,飞临地球.  相似文献   

15.
《科学之友》2008,(3):12
已展开多项世界级建筑工程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如今又有了新的想法:计划在波斯湾中建造“太阳系列岛”。据悉,迪拜这个名为“宇宙“的人造群岛将根据太阳、月亮和太阳系其他星球分布情况构造。负责该项计划的人士透露,迪拜这个新发展计划将给该地区增添新的豪华住用空间、新的商机和海岸线。  相似文献   

16.
国际与日共存计划和中国空间风暴探测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兴 《自然杂志》2005,27(2):63-66,F002
本文首先概要地介绍了国际与日共存(International Living with a Star,ILWS)计划的目的、组织机构及ILWS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作会议的情况.中国国家航天局于2003年4月正式参加了ILWS计划,并参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作会议.中方代表在会上提出了中国参加ILWS的建议,报告了中国新提出的"空间风暴探测计划".现双星计划已被列为2006年以前的ILWS项目,新提出的空间风暴探测计划已被列为ILWS第一阶段的重要项目.其次介绍了空间风暴探测计划项目的需求,主要目标和研究内容,有效载荷、轨道方案以及空间风暴计划的进度计划等.  相似文献   

17.
王燕 《科学之友》2004,(3):46-47
据SPACE网站目前的一篇文章报道.虽然一些媒体透露.美国总统布什有可能宣布重返月球计划.但迄今为止,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并未公开确认此事.也不知道是否有人愿意冒险探索火星。有人认为.用机器人探索太空是进行大多数太空研究最可行的方法.不过也有人对此并不认同。他们说,只有人才能对其他星球进行真正的研究.解答有关人类起源和命运以及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等科学家最想知道的问题。对于太空梦想者和有实际经验的科学家而言,人类进行太空探索会为人类带来有利可图的商业机会。也许最为重要的是.可以继续人类探索太空不变的梦想。  相似文献   

18.
宇宙动态     
迪拜新举措:波斯湾中建"太阳系"已展开多项世界级建筑工程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如今又有了新的想法:计划在波斯湾中建造"太阳系列岛"。据悉,迪拜这个名为"宇宙"的人造群岛将根据太阳、月亮和太阳系其他星球分布情况构造。负责该项计划的人士透露,迪拜这个新发展计划将给该地区增添新的豪华住用空间、新的商机和海岸线。  相似文献   

19.
与宏大的宇宙相比,地球竟是如此的"渺小":只相当于目前已发现的宇宙尺度的10-22.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之中,地球简直就是一粒"微尘".然而,就在这个宇宙的"微尘"之上,却存在着一种生命现象,居住着众多的生物,人自然是它们当之无愧的代表.尽管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与星球的寿命相比,人的一生只及星球的十亿分之一;宇宙尺度的温度只要变化10-10,人类便会化为乌有.然而,这个生灵又是如此伟大:人类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能够对存在已上百亿年的宇宙进行探索,并将宇宙的奥秘了解得越来越清晰.就连人类也不由得发出惊叹:生命竟如此神秘而富有魅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许多科学家,尤其是美国宇航局的研究专家都已经开始探索人类未来移民火星的可行性.美国"火星协会"甚至制定出了一套详细的"千年改造火星"计划,这套计划可以让人类像"愚公移山"一样在1 000年内将毫无生机的火星逐步改造成一个可供人类居住的绿色星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