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颖 《科学之友》2004,(1):69-69
好多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是因为孩子不是读书的料,“随他去吧,长大能有口饭吃就可以了。”也有的家长见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对孩子放任自流的同时,自己也产生了自卑心理。这种认识不但对家庭教育不利,还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对此,笔者非常赞同日本教育学家江本二夫博士的看法:孩子的成长趋向与智商的  相似文献   

2.
博士殿堂     
不用浆糊的信封平时邮信时必须用浆糊贴封口,难免手上粘些浆糊,很不卫生;若周围没有浆糊,还得到处找,浪费时间,我制作了一种不用浆糊粘口的信封,方法是将长宽约与信封封口相等的双面胶带的一面粘贴于信封封口处,使用时扯掉另一胶面相连的蜡面纸即  相似文献   

3.
“妈妈,打针的地方今天还疼”“我好困,还要再睡会”……许多 3 ~ 11 岁的孩子接种新冠疫苗后的“小抱怨”让家长感到十分忧虑。专家说这些现象都是接种新冠疫苗的正常反应,可有些家长心里还是会犯嘀咕:这会不会跟孩子接种疫苗的剂量有关?为啥疫苗剂量孩子和成人是一样的?究竟啥反应才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教师,也是孩子的父亲。在现实生活中,我发现不少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关爱的同时,已不知不觉地剥夺了孩子的一些合法权利。下面列举几种比较典型的情况,希望能够引起家长们的警醒。一、无自主吃饭权。在孩子小时,家长们非常疼爱自己的心肝宝贝,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生怕饿着孩子。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大人们端着饭碗追着喂孩子,硬往孩子的嘴里塞。等孩子稍大,犯了错误,家长们又走向另一极端———不准孩子吃饭,以示惩罚。二、无空间支配权。如今,独生子女的活动空间应当说很大,一般都拥有一个房间,但支配权…  相似文献   

5.
唐芳 《科学之友》2022,(8):62-63
近几年,外包装上标有“儿童”二字的食品备受市场追捧,儿童饼干、儿童酱油、儿童饺子……种类繁多。许多家长认为,成人食品里添加了多种食品添加剂,孩子吃了不健康。于是,被打上了“健康营养”标签的儿童食品颇受家长欢迎。那么,这些琳琅满目的儿童食品到底是营销手段,还是真的有利于孩子健康?  相似文献   

6.
玉华 《科学之友》2005,(5):64-64
在美国,幼儿教育专家主张孩子一生下来就独自睡,理由是从小培养孩子具有独立性。父母亲在孩子出生前,就准备好一张漂亮的婴儿床和一间小屋,从孩子刚生下来起就让小孩单独在小屋睡觉,小孩卧室里的家具都是为小孩特制的,有的还有各种装饰和小孩的玩具。母亲生下孩子,就与孩子彻底分开了(不像中国母亲,与小孩同睡)。孩子能爬能走之后,父母也是让小孩自己爬和自己走。小孩长到两岁时,美国人称之为可怕的两岁。此时的孩子还没启蒙,他们不懂规矩,也正是学习规矩的时候。小孩被周围新奇的世界吸引,不断地探测自己的能力,这时孩子并不明白家长的劝说…  相似文献   

7.
科里根医生凌晨两点钟被一阵电话铃声惊醒,一位妇人带着哭腔从电话那一头说:“我的孩子发烧了,我该怎么办呢?”这位德克萨斯州的小儿科医生马上问那位母亲孩子有多大?体温有多高?还有什么其他症状?“孩子才15个月,肛表体温38.3℃,合口表37.8℃,现在已安静下来睡着了。” 这位母亲害怕孩子的体温继续往上升,想把孩子弄醒了喂药。科里根大夫劝她放心,告诉她孩子的温度并不高,发烧是对病毒、细菌这类入侵者的正常反应。应该让孩子好好睡觉,除非是出现其他症状。 科里根大夫认为,这位母亲以及其他一些人都把发烧看成是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现     
维生素口可延缓衰老;近4亿年前“鱼妈妈”化石;“笑口常开”有害健康;被动吸烟的孩子长大易过敏;电子香烟帮助戒烟。  相似文献   

9.
饮食不当 有些家长要求孩子与大人“同吃”,疏忽了孩子的特殊性,以致“株连”智力发育。例如味精,对成人是安全的,但儿童例外。因为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易与锌结合成不易溶解的谷氨酸钠锌,机体无法吸收,造成孩子缺锌而影响脑发育。再如素食,对成人很有利,可以防止多种“富贵病”。但儿童正处于脑发育的高峰期,而脑发育离不开脂肪,特别是一些特殊脂质只在肉类等荤食中含有,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哈鲁先生从前只有一个孩子时,他把孩子放到膝上,边讲故事边哄孩子睡觉。可是,不久老二、老三就诞生了,这下子可把哈鲁先生难住了。经过一番思考,他终于想出了好主意。他亲手制作了一把有3个座位的摇椅,这样,他又可以像从前那样轻轻摇着椅子,给孩子们讲故事,让孩子们在爸爸的亲切的声音和美丽动人的故事中进入梦乡。哈鲁的木匠手艺不错,现在他制作的“魔椅”供不应求,并获得优秀发明奖。  相似文献   

11.
秦玉 《科学之友》2005,(6):40-40
最近,不少省、市都发出了停办奥数竞赛的禁令。然而,一些家长和孩子反映,奥数班仍在“改头换面”现身,部分学校暗地里出租教室,一些社会办学机构置禁令不顾,继续办“班”。“奥数”是一个怪胎,然而“奥数”这个怪胎,眼下又弄出了一个怪圈:一面是义正辞严的喊停和雷厉风行的“封  相似文献   

12.
《世界科学》2009,(4):48-48
许多家长都对“嗜甜如命”的孩子束手无策,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测试却表明,喜爱甜食和含糖饮料的青少年的成长率较高,相关报告发表在美国《生理学与行为》杂志上。  相似文献   

13.
下午,办公室来了一对父子,进门就问:“老师,本市哪里可以看心理门诊?”父子俩焦急而又严肃的表情,令我吃惊。因为以前遇到学生有心理异常,需要说服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今天他们如此急切、主动地寻找心理治疗,说明是问题很严重吗?经过简单交流,我了解到,这是一位高一学生,叫小磊,近来情绪非常糟糕,无法正常上学,已几次出现自残、自杀行为。家长渴望医生能救救孩子,小磊也非常希望医生能让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当我把市心理咨询中心的地址和电话告诉他们时,父子俩像得了“救命稻草”似地离开了……几天后,家长送来了第一张病假条,医生…  相似文献   

14.
很多妈妈抱怨,孩子如果一整天都宅在家,家里一不留神就会成为大型被洗劫现场。玩具、绘本,一股脑儿全铺在地上,没有最乱,只有更乱。不管玩具整理得多整齐,如果孩子没有归位的习惯,没多久房间又会再次凌乱。家长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熊孩子”心甘情愿整理呢?不妨试试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如今,在许多家庭中,家长对孩子最伤脑筋的莫过于孩子的逆反行为。许多次家长会上,家长们都提出一个共同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只听教师的,家长的话不仅充耳不闻,而且还反其道而行之,这到底是为什么?一些家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的教育家都认为,家长与孩子聊天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少家长想通过与孩子聊天达到教育目的,却苦于效果不佳。其实,与孩子聊天是一门艺术,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要有所讲究。一、聊天要建立在平等基础上。聊天不同于对孩子的批评或行为的指责,不能摆家长架子,必须使孩子感到你是一个大朋友,这一点是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问一个幼儿园的孩子,“你学习好吗?你聪明吗?”,不管这个孩子学习是否真的好,是否真的聪明,你得到的答案通常为“学习好!聪明!”。但是当这个孩子长大、进入小学之后,你再问他相同的问题,得到的答案将会有所变化。如果是一名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他通常很谦虚地回答:“还可以”;而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儿童则通常避免回答这类问题。在这个年龄阶段之后,很少会有儿童“不谦虚”地说自己“学习好!聪明!”。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首先可能想到的是幼儿园孩子不懂谦虚和对自己认识  相似文献   

18.
小杜 《科学之友》2005,(6):40-41
在一项由媒体发起的有关奥数热的调查中,众多家长、老师、学生诉说了各自对奥数热的看法。令人深思的是,参加调查的80多位家长中,有81.2%的家长表示曾送孩子去学奥数,62.4%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对学奥数很反感。调查显示:约60%的家长称,学奥数后孩子的成绩没有提高,有的甚至下降了。  相似文献   

19.
老战友于日前告诉笔者这样一件事:10年前,他买了一个高档次的收音机,没过几天,就被将要小学毕业的儿子好奇地拆开摆弄坏了。他气得正要用巴掌打儿子时,却被孩子妈妈拦住了。第二天,当妈妈的还给儿子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科普丛书让孩子读,说是为了培养儿子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后来,孩子在中学阶段对物理课确实很有兴趣,并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安徽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又被留校从事物理科研工作。因此,老战友深有感触地说:"要是当初给孩子几个巴掌,真不知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20.
小杜 《科学之友》2005,(11):40-41
在一项由媒体发起的有关奥数热的调查中,众多家长、老师、学生诉说了各自对奥数热的看法.令人深思的是,参加调查的80多位家长中,有81.2%的家长表示曾送孩子去学奥数,62.4%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对学奥数很反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