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6470型SUV车架的静态分析与模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三维软件Pro/E建立了车架的三维模型,并对该三维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对车架进行了静态分析和模态分析。计算结果可为车架的结构设计,优化和轻量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自卸车车架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某自卸车车架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试验和模态有限元分析,得出了车架固有频率,并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依据车架结构的灵敏度分析结果来选择设计变量,在保证车架低阶模态频率的前提下,以车架轻量化为目标优化车架构件厚度,实现了车架质量8.0%的降低幅度;在控制车架质量的条件下,以提高车架低阶模态频率为目标,实现了车架结构的低阶模态频率和动态性能的提高。为自卸车车架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周瑾  纪金亮 《创新科技》2014,(14):68-70
本文以麦弗逊式前悬架系统中的副车架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因底盘结构布置的影响,设计的两种不同加强管梁结构的副车架总成的强度和模态对比分析。包括在两种制动工况和两种侧向力工况下的强度分析对比,以及分别在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下的频率分析与振型分布对比,为副车架的后续结构设计与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SolidWork建模,接口导入,几何清理、划分网格等步骤,基于有限元软件Hyper-Work对某型军用运输车车架底板及其连接部分进行模态分析,提取相关参数和特征向量,并对各阶振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际振动环境基本吻合。设计模态测试试验,对比试验结果和HyperWorks计算结果,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基于HyperWorks车架及底板结构有限元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SolidWork建模,接口导入,几何清理、划分网格等步骤,基于有限元软件Hyper-Work对某型军用运输车车架底板及其连接部分进行模态分析,提取相关参数和特征向量,并对各阶振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际振动环境基本吻合。设计模态测试试验,对比试验结果和HyperWorks计算结果,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基于单点激振多输出(SIMO)试验模态法(EMA)原理对某型弹药运输试验跑车车架底板及其连接部分进行动态特性试验,提取模态参数和特征向量,并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和各阶振型分析,试验结果与实际车载弹药振动环境基本吻合。与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Works计算结果做验证对比,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以某大豆收获机的车架为对象,利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进行了参数化建模,导入有限元前处理软件Hypermesh对车架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和模态仿真分析,对车架样件进行模态试验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和结果的正确性。对车架不同工况下进行了强度校核计算;以车架固有频率和动载荷系数为2.5时材料的最大许用应力为约束,以车架质量最小为目标,进行了轻量化优化设计,优化后底盘车架减质量16%。  相似文献   

8.
使用有限元方法对某新型燃料电池车车架进行模态分析,了解了车架动力学特性,初步探索了进行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车架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摩托车车架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通过实验模态方法进行了相应的实验验证,获得了车架模态参数和振型。分析了路面和发动机激励对车架动态特性的影响,在考虑到实际安装位置和投入成本的情况下,对摩托车车架结构进行了改进,在车架尾部和座垫支架左右之间各加一块钢板。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对改进摩托车车架动态特性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提高了摩托车的乘坐舒适性,对摩托车车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直臂克令吊日常工作时进行复合运动,考虑冲击载荷对吊机引起的动力响应变化及各类振源对吊机结构引起的共振,对吊机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因此在结构设计过程中,有必要对其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建立最大起重量为15 t的克令吊三维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分析求解,得到动力响应结果对吊机结构产生的影响,对比计算模态与试验模态的结果,确定影响结构的固有频率、振型,验证分析的准确性。对有无肋板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增加肋板不仅确保吊机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同时有效地提高了结构的固有频率。通过本文分析,为完善该克令吊的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结构动态试验中,用锤击法识别结构模态参数,近几年来已被广泛应用,通常锤击法激振能量有限,测得激励和响应数据信噪比甚低,影响模态参数识别的成败。本文提出用一种随机锤击法识别结构模态参数,它能将更多能量输入结构,提高了数据的信噪比,加快了试验速度。本文结合具体数据作出了论证。在4 t重复杂汽车吊专用车架上仅用280g重的小力锤,满意地获得了结构模态参数,并且与一般锤击法试验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ODS测试方法的钻架模型试验模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模态分析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基于ODS测试方法试验模态分析理论,分析了其应用范围及使用条件.以钻架模型为实例,研究了其ODS测试方法试验模态,识别其模态参数,分析其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识别模态参数的频一时域方法。用适当的谱窗去截取全景频谱,得到仅含一个或少许几个模态的频响函数,并作IFFT,即将所截取的频响函数转换成自由振动响应,然后利用LSCE法识别相应的模态参数.重复上述过程,那么所有包含在测量的频响函数中的模态参数就可以识别出。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与原来的LSCE法相比,具有许多明显的优点。它能容易地识别出小能量模态并节省大量的计算时间,而且从LSCE法计算的结果中很容易区别出噪声模态。  相似文献   

14.
平方振型加权模态参数整体识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整体频响函数的新概念,以振型平方和的形式对全部频响函数进行加权组合,建立了多输入多输出模态参数的识别模型,仿真验算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精度高,一致性好,能分离密集模态和消除随机噪声等优点,可以应用于大型复杂结构的试验模态分析。  相似文献   

15.
黄德东  吴斌  何郧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5):8815-8819
研究了如何基于模态综合法实现自由试验边界与约束边界的转化。以矩形钢板为例进行理论研究,分别在自由与一端固定两种状态下进行模态试验,提取模态参数,并将自由试验获得的低阶模态频率构成主模态谱矩阵,而主模态振型和高阶剩余模态则由矩形板有限元模型提供,同时将约束条件等效为一种子结构,共同参与模态综合,完成自由试验结果到约束模态参数的转化。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证明了基于模态综合理论并将试验模型和解析模型相结合的提取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以建造阶段的广州新电视塔为研究背景,详细介绍了在一般风荷载激励下,对其进行的一次环境振动测试,然后用频域法和时域法两种不同的方法识别出了在测试阶段电视塔的前十阶模态频率及相应的振型和阻尼比,并与SAP2000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次频率的测试值和理论值低阶模态频率符合得很好,但高阶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明此次环境振动测试结果可以用来修正电视塔的初始有限元模型,从而为今后的健康监测和损伤检测提供较精确的基准模型。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非工作模态振型对环形行波超声波电机运行性能的影响,在参考理想环形行波超声波电机接触模型的基础上,将相邻高阶模态振型与工作模态振型相结合,构建新的接触模型,并采用解析法推导非工作模态影响下的环形行波超声波电机的输出特性.结果表明:电源频率距离工作模态频率越远,非工作模态振型占比越高;相同预压力和负载情况下,非工作模态振型占比越高,转矩转速波动越厉害;轻载时预压力越大,转速转矩波动越大,重载时情况与轻载时相反.由理论和试验分析可知,非工作模态振型对电机输出的影响较大且比较复杂,研究成果有助于为环形行波超声波电机的控制方案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钢框架截面损伤会引起结构的模态频率发生变化。这里以钢框架模型的试验模态频率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训练和测试样本的输入,由支持向量机输出判断结构损伤位置。研究表明,将支持向量机识别技术与常规的结构模态频率分析相结合,能够有效地识别钢框架结构损伤位置。该算法对损伤位置敏感,且识别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