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空探索是人类利用航天器和太空探测仪器研究、开发近地空间和宇宙的科学实践活动。自上个世纪60年代(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1号"飞船首次遨游太空,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踏上月球以来,人类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2.
加加林、季托夫先后邀游太空凱旋回到地球之后,人們对于无边无际的宇宙深处的兴趣,愈来愈大了。耐人寻味的問題 在太阳系或太阳系以外的星球上,存在着有智慧、有思維能力的  相似文献   

3.
<正> 其中R_(μν)为黎曼曲率张量,Λ为宇宙因子,为考虑宇宙项存在时的度规张量,T_(μν)为能量动量张量。对于Λ,有限宇宙模型时而保留,时而舍弃。爱因斯坦本人就曾多次宣布放弃宇宙项。甚至在他逝世前还谈到“引进宇宙项是我一生中量大的错误。”J·Weber则称“经验事实与逻辑简洁性都指出可令λ等于零。”在此以后建立的宇宙模型一些虽然也保留了宇宙项,然  相似文献   

4.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九时七分,苏联将第一个載人的卫星式飞船——“东方号”送上了天,经过了七十入分钟的飞行,围绕了地球将近一周。然后,宇宙飞船按照预定的计划在十时二十五分开动了制动装置,准确地沿着规定的航线飞回地球,并于莫斯科时间十时五十五分在苏联预定地点安然着陆了。苏联第一个宇宙航行员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少校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的宇  相似文献   

5.
木雅 《天津科技》2003,30(2):40-40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项声明,将彻底推翻科学界争论了几十年的“宇宙大坍缩”理论,从而引发宇宙学革命。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NASA宣布了一项新发现,证实宇宙中“暗能”的确存在。这种暗能将抵消宇宙星系重力的作用,使宇宙一直不断膨胀下去,永远也不会发生如剑桥  相似文献   

6.
四十年前,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  相似文献   

7.
从对热力学第二定律成立条件的分析以及基于现代科学知识对宇宙特征(不涉及有关宇宙有限与无限之争论)之论证,我们得出热力学第二定律不能应用于宇宙系统以及宇宙“热寂”是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一)一元论(英文 Monism)一词,源出于希腊语 Móros,意思为“纯一”“唯一”。德国近代哲学家沃尔弗首先从哲学的意义上使用此语。在他看来,凡是用“唯一”(即一个本原或本质)原理来解释宇宙者均属一元论者。沃尔弗在他的《关于上帝、宇宙和灵魂的合理的思想》一书中,把哲学家分为独断论者和怀疑论者两类,而在独断论者中  相似文献   

9.
暗物质、暗能量对宇宙未来命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据实验检测和理论计算,论证了现时中微子的超对称伴子“中性微子”Ue,B0(q2,g)是宇宙暗物质的最佳候选粒子.认为超新星爆炸释放的暗能量,迫使宇宙背景光子热平衡态的温度T、压强p上升.将压强类比为“反引力”,当“反引力”(压强)大于引力,则宇宙将加速膨胀;当“反引力”小于引力,则宇宙将收缩.  相似文献   

10.
认为《老子》的哲学观点:宇宙是网络结构,“道”生发了整个宇宙,“道”贯通于一切宇宙网络之中。“道”是以“阴场”、“阳场”和“冲气场”的形式对万物发生作用。在宇宙网络中是无形控制有形。  相似文献   

11.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Metaverse)”元年。元宇宙被视作下一代互联网,预计将给全球经济带来新一轮爆发性增长,将给人们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简要总结元宇宙产业发展概况,梳理厦门元宇宙产业现状,借鉴国内主要城市发展经验,提出厦门元宇宙产业发展建议,为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世界知识》2008,(24):11-11
11月27日,日本内阁宇宙战略开发总部公布了日本今后宇宙战略的基本方向。“推进宇宙外交、强化安全保障、促进宇宙产业、应对民间需求、为下一代提供梦想的宇宙研究体制”是未来推进日本宇宙开发利用的五大方向。而其中,“宇宙外交”和“宇宙安全保障”的提出,可谓两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第一颗人造卫星: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卫星一号”。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苏联于1961年4月12日发射“东方号”宇宙飞船。第一位登上太空的人:苏联著名字航员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乘“东方号”飞船,用  相似文献   

14.
“热寂说”出笼的历史背景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有一个反科学的理论——“热寂说”出笼了。它宣称:整个宇宙朝着单一的方向变化,一切有用的功都将变成热,而热能已失去转化为其他各种形式能的能力,并且热将由高温传向低温,使宇宙间的温度越来越趋于平衡,于是宇宙最终将达到某种“死寂的永恒状态”。这就是德国唯心主义物理学家克劳胥斯(一八二二——一八八八年)为宇宙描绘的一幅阴暗图景。 这个反动理论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它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阶级,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与辩证法两种世界观激烈斗争的产物。十九世纪中叶,随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引力“常数”G和宇宙“常数”Λ为变量,同时保持Einstein引力场方程形式不变的框架下,讨论了Friedman—Robertson—Walker(FRW)平坦模型的解.我们假设了一个状态方程P=(γ一1)ρ和宇宙常数与哈勃参数的关系Λ=3ηH^2,得到了场方程的一个精确解。它描述的是一个减速系数为常数的连续膨胀的宇宙,在极端情况下η=0,这个解可以自动变为大家熟知的G是常数和Λ=0时的FRW平坦模型的解。  相似文献   

16.
“宇宙”的英语“universe”一词源自拉丁语“universus”,意思是“包罗万象的一切”。“宇宙”这个汉语词最早见于《庄子·齐物论》(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宇宙一词由“宇”和“宙”两个汉字构成,“上下四方日宇,古往今来日宙”,同时包括了空间和时间。了解宇宙,我们可以从地球出发进行空间旅行,前往广袤的空间,考察太阳系、银河系和其他星系,连同其中的各种天体。我们也可以从现在出发进行时间旅行,向过去追溯宇宙的历史直至其诞生,向将来想象和预测宇宙的未来。本文就来带领读者进行了解宇宙的时间之旅,介绍宇宙的创生、演化和未来。  相似文献   

17.
全息生活、全息文学是迥异于传统文学理论的全新概念。“认知”与“审美”是文学的两大功能,而“理解”与“感觉”则是解读文学作品的两种相应方式;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是文学的两大主潮,“反映论”与“主体论”是支撑这两大文学主潮的哲学基点;与此对应,“生活的外宇宙”与“心灵的内宇宙”是文学必须全面涵盖的两个世界,“外宇宙”先于“内宇宙”,“内宇宙”大于“外宇宙”。全息生活并不等于全息文学,全息生活加上全息心灵这两个方面的全息观照才是全息文学。  相似文献   

18.
强黑洞(原生黑洞)的物理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早期宇宙暴胀、相变中产生的“强黑洞(即原生黑洞)”的能量密度和温度等物理性质,认为它是由核子发生连续相变后由大量超微夸克组成的具有统计热平衡性质的高温、超高密物态.对“强黑洞”的寿命、爆炸持续时间和能量发射率的计算结果表明,它可能是超高能宇宙γ暴的最佳对应天体.文中也指出了现时核子与宇宙早期核子物理性质的显著区别,从而解释了宇观天体-微观粒子的质量、半径统一计算公式中出现的不相容性规律.  相似文献   

19.
“天人合一”作为中华审美文化的灵魂,当它实践于文学艺术,便会滋育一种“宇宙情怀”。从神秘体验中升华出神圣“宇宙情怀”,《红楼梦》与《边城》的景象描写堪称典范,它们分别以精湛的艺术表现诠释了自然“神秘”中的神圣“天人合一”,从而很好地实现了“宇宙情怀”这种文学精神的写作传承。  相似文献   

20.
章法与章法结构,是完全建立在“二元对待”的基础之上的。而“二元对待”又是宇宙创生、含容万物的根本规律。以这种规律来观察宇宙创生、含容万物的历程,可以用“多”、“二”、“一(0)”的螺旋结构加以概括。因此章法也对应于此,形成这种结构:若从创作面看,形成的是“一(0)、二、多”的顺向结构;若就鉴赏面看,形成的是“多、二、一(0)”逆向结构。其中的“多”主要是指各个辅助结构;“二”主要是指核心结构;“一(0)”是指一篇辞章之主旨与所形成之风格、韵律、气象、境界等。其中核心结构“二”,既可彻上归于“一(0)”,又可彻下统合“多”(辅助结构),地位十分重要。本文即着眼于此,举例探讨,以见章法之核心结构在一篇辞章中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