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保存地球上的植物物种。以避免它们从地球上灭绝,科学家提出了建立种子银行的设想。目前种子银行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物种储存,一旦某个植物物种灭绝,种子银行可以让这个物种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2.
追查盗猎者     
青云 《科学之友》2007,(9):57-59
在美国俄勒冈州的阿什兰市,有一家动物尸检法医实验室,它隶属于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保护局.这个实验室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法医实验室,因为它专门用来为危害野生动物的案件提供相关的证据.这个实验室的专家们正在辛劳地工作着,每年被他们破解的危害野生动物的重大案件超过900件.  相似文献   

3.
宇宙尘埃     
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科学家们正在采集一种特殊的尘埃——“宇宙尘埃”。他们在改装的WB—57F轰炸机机翼下安置了八个采集盘。由于来自外层空间的“宇宙尘埃”实在太小太分散,还没有人类的血细胞大,所以40个小时只能采集到100~200粒。“宇宙尘埃”捕获后,立即被送到约翰逊太空中心的“宇宙尘埃”实验室。这座长30英尺、宽10英尺的实验室经过特殊的空气过滤处理,使每立方英尺的尘埃少于100粒,而且比“宇宙尘埃”更小。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穿上白色的连衣裤工作服,套上短统靴,戴上兜帽,只露出眼睛和鼻子,看上去活象太空时代的僧侣;然后进入一间小型的空气淋浴室,  相似文献   

4.
就模拟核试验技术总体而言.美国仍居世界领先地位。美国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诺瓦”激光器和世界上功率最大的X射线模拟器.而且早在1998年.美国能源部就开始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启动“国家点火装置工程”。这项军民两用的高能激光核聚变研究工程已于2003年投入运行,总投资为22亿美元。其中的20台激光发生器是研究工作的大型关键设备。  相似文献   

5.
建设月球温室 人类要在月球上生存,首先就必须解决食物问题。从地球直接运输食物到月球上成本太高,最好的方法是可以在月球上种植人类所需的食物。研究月球种植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州普拉根月球开发公司。他们设计出一种微型温室,那是一个外型类似时钟的玻璃容器。该公司将其称为“月球绿洲”,因为它能安全地把实验室植物送上月球表面,并在其生长过程中予以保护。这种温室最快可能在2012年由奥德赛月球公司送上月球。  相似文献   

6.
采用磁控共溅射方法制备了不同种子层的(Fe10Co90)80Nd20磁性薄膜,研究了种子层对结构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相同厚度的薄膜样品,Ta为种子层的样品没有面内各向异性,矫顽力(Hc)达91Oe(1Oe=79.58A/m),表面磁畴为条纹畴结构,具有弱的垂直各向异性;Cu为种子的样品,Hc为30Oe,样品具有面内磁各向异性,各向异性场为60Oe,磁谱测量显示自然共振频率为2.7GHz.对样品进行真空磁场热处理后静态磁测量结果表明,Ta为种子层的样品的磁性及磁畴结构都没有明显变化;Cu为种子层的样品的Hc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表面磁畴由制备态的局域条纹畴变为连续的条纹畴结构.  相似文献   

7.
近年,气功科研已从实验室走向了生产应用领域。笔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新疆人体科学学会和新疆八一农学院合作,将人体信息能(俗称“外气”)用于农作物种子萌芽及幼苗成长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体信息能对农作物及牧草种子的萌发及幼  相似文献   

8.
《世界科学》2009,(5):F0004-F0004
位于英格兰南部的KEW千禧年种子银行白设立以来,已经收集并储存了世界上约10%的植物花粉和种子。为了保证其活性和新鲜度,这些种子均被储存在温度为零下20度左右的地下库区内。为庆祝已经取得的成就,4月4日-9月13日,KEW千禧年种子银行将在英国举办一系列展览,其中包括著名摄影师罗布一克塞勒和马德琳-哈利拍摄的一组种子显微照片。本刊刊登的是这次展会的部分照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阿碧 《世界科学》2009,(2):14-15
据美国能源部(DOE)国家核安全局(NNSA)网站报道,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国家点火装置(NIF)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正在开展2009年完成NIF点火的筹备工作——即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核聚变点火(用激光点燃一个“人造太阳”)。从长远来看,核聚变能将是人类未来能源的主导形式,被科学家称为“能源危机的终结者”。  相似文献   

10.
能源危机促使人类大胆地寻找替代能源。美国科学家希望利用模拟太阳中心核聚变发能原理,打造出微型“人造太阳”,为将来探索新能源带来希望。美国“人造太阳”于2009年春季首次点火。参与此次科研工作的主要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美国人的“噩梦”来自其他星球,因为他们自信在地球上的军事力量已无人能敌:日本人的“噩梦”则来源于“沉没”,日本人将自己的国家称为“日本丸”,“丸”指的是船,因此,“沉没”这个词最能触动日本人内心深处的焦虑与不安。  相似文献   

12.
比氰化物毒1万倍 2001年,美国联邦官员偶然截获了一个由日本寄往美国一家私人住宅的可疑包裹,里面藏有几只装有白色晶体粉末的玻璃瓶。起初,联邦官员极为兴奋,他们以为查获了一批海洛因。但现场的初步鉴定表明,这并不是毒品。为谨慎起见,联邦官员将样品送到了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沃莫尔国家实验室,请那里的专家对样品进行鉴定。结果令人震惊,这种粉末原来是世界上最致命的毒药之一——河豚毒素,英文缩写为TTX。1克河豚毒素的毒性是1克氰化物的1万倍。其实,很久以前东亚人就深知河豚毒素的毒性,因为经常有冒险品尝东方鲀、河豚等美味的人中毒身亡。这种神经毒素令人谈之色  相似文献   

13.
魏岳江 《科学之友》2003,(11):30-31
美国“空军一号”总统专机被称为“空中白宫”,最早是应美国已故总统约翰·F·肯尼迪的请求而批准建造的。美国总统自拥有专机以来,从约翰逊、尼克松、福特,一直到卡特、小布什,“空军一号”将美国总统载到世界各地,由于其历任总统性格特点、生活习惯不同,出现了许多奇闻怪事。“空军一号”比老妈还亲目前,美国总统有两架“空军一号”专机,每一架专机上都装饰豪华,  相似文献   

14.
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报道,美国正在秘密研制第四代核武器。这种核武器在爆炸时不会造成核污染,与常规武器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因此一旦研制成功,将彻底降低核武器使用的门槛。虽然美国坚决否认研制第四代核武器,但一些美国专家揭了美国政府的“老底”。专门关注全球核动态的非政府组织——“新墨西哥州核观察室”负责人格林认为,美国国家核实验室的三个部门都在实施相同或不同的热核聚变计划。通常而言,第一代核武器是指原子弹,即利用核裂变的核武器;第二代核武器是氢弹,即利用核聚变反应的核弹;第三代核武器是核爆炸效应经过“剪裁”…  相似文献   

15.
姚仰平 《科学通报》2024,(Z1):485-488
<正>2020年12月,我国首个月球采样探测器——“嫦娥五号”成功采集并带回地球1731 g月球样品,使得人类时隔44年再次获得月球样品,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的圆满成功. 2022年11月,美国“阿尔忒弥斯1号”成功发射,预示着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正式开始. 2023年8月,印度“月船3号”探测器在月球南极表面成功软着陆.当今世界新一轮探月热潮正在兴起.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时报杂志》最近对日本、中国、韩国、新加坡、英国、瑞士等17个东西方国家1500余名人士所作的问卷调查,对美国人因“颇有微词”而采取“敬而远之”态度的外国人不在少数。根据接受调查者批评的集中程度,依次列出了“美国人的十大缺点”,最后又请居住在美国本土的几名美国人自己对外国人心中的“美国人的十大缺点”作一番点评。有趣的是,这“十大缺点”,在一些美国人眼里,几乎又成了“十大优点”。比如:占51%接受调查的外国人认为:美国人盛气凌人。可是,美国人这样解说:其实有点“盛气凌人”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盛气凌人”从某…  相似文献   

17.
慧眼识商机     
1901年.速溶咖啡在美国推出。公司本来预测这种咖啡的“简单、方便”定会大受主妇们的欢迎。没想到的是.事与愿违,其销售并无惊人之处。公司经过调查发现,问题并不出在味道上,而是速溶咖啡“偷工减料”的印象太强。因为在美国,咖啡一直都是必须在家里从磨豆子开始做起的饮料。  相似文献   

18.
“铠甲”成了美国心病 2002年9月24日,美国纽约时报抛出一篇文章《美国怀疑乌克兰向伊拉克出售雷达》。这篇文章顿时轰动一时。因为这是一种世界上最先进的雷达系统,可以让美国的隐形飞机暴露无遗。消息一出,美国大为恼火,立即终止了一笔5500万美元的对乌经济援助,并很快将修改对乌克兰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泄密风波     
在洛斯阿拉莫斯图家实验室爆出了所谓的窃密事件后,报纸上的大肆渲染,政客们的强烈指责以及要求加强管理的呼声看来是不可避免的结果。若干份报告称此事件为罗森堡案件以来最严重的间谍事件,亚拉巴马州参议员,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Richard C.Shelby要求禁止外国科学家访问美国的核实验室,以防核弹秘密“外流”。  相似文献   

20.
医生常常警告人们不要食糖过多,否则会危害健康.然而,美国却有科学家鼓励人们吃糖,因为食糖、葡萄糖与荷尔蒙、肾上腺素一样,都是人类记忆组织的关键物质,不可或缺. 在1987年3、4月号美国“American Scientist”杂志上,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神经科学权威、心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