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各行业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活动,增加对科技的投入,无论是对研究与开发活动投入的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在逐年增长,对研发费用的合理确认与计量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就我国无形资产新旧准则中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指出新准则尚需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以2008—2015年处于试运行期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研究对象,对中关村企业在2008—2015年享受该政策的情况进行评估,判断政策试点的有效性。根据相关性分析方法,利用logit模型做回归分析,分析企业科技活动内部支出和研发人员投入与企业享受研发加计扣除额的相关关系;通过反事实的倾向性得分匹配法研究相关企业在科技活动内部支出水平和企业研发人员投入水平的变化。通过研究得到,企业研发加计扣除额与科技活动内部支出、人员投入呈正相关关系;享受该政策的企业比未享受该政策的企业,在科技活动内部支出水平和企业研发人员投入水平上分别高出0.89%和0.74%,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从以上2个方面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入,试点政策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研发活动是科学技术活动的测度,研发强度反映国家或地区科技投入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技术指标.本文从研发、研发经费支出、研发强度、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和企业研发费用等相关概念出发,着重阐释了丽水市研发经费支出的现状:虽然各县市区制订有企业研发费用后补助等相关政策,2019年研发强度为1.7%,但远低于浙江省2.68%的平均水平,其中研发经费支出中规上工业企业的占比达到87.06%,企业研发费用归集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探索丽水市研发经费支出提升对策建议,对下一步制订研发经费支出决策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关于企业无形资产的处理上做了很大的改进,尤其是在研发费用的处理上进行了深入改革,较旧准则要更完备、更规范,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本文参考国际上其他国家的经验对我国有关无形资产的新旧准则进行对比分析,以阐述我国无形资产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的变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效果,对其进一步优化完善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本文以2016~2018年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探究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价值具有积极影响,且研发投入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与企业价值的正向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在拓展性研究中发现,地区经济环境、教育水平能够正向调节研发投入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中介作用.本文根据研究结果对该政策提出了相应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对企业的发展与生存起着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各企业为赢得市场,增强竞争力和企业发展的后劲,不断加大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投资力度,研究与开发费占企业所用资金份额呈不断增长趋势。而我们国家在研发费用方面的会计处理方式一直没有合理的处理方法。本人结合国际会计准则,下面就企业自筹的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谈谈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7.
1990—2020年,我国医疗服务水平极大提升,但卫生总费用及人均卫生费用分别增长了95.57倍和77.21倍,医药费用快速增长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医药产业发展及其科技投入是影响医药卫生费用的关键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影响机理,构建居民医疗支出的函数模型,运用2000—2020年大量数据,借助计量模型分析发现:我国医药科技投入、医药产业集中度、环境保护投资等对卫生费用和医疗保健支出增长速度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医药进口金额对人均卫生费用、医疗保健支出增速有正向影响。建议合理引导我国医药及器材行业集中度,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和科技投入效率,加强进口医药采购统筹,加大环保投资,改善生活环境,提升医疗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人均卫生费用和医疗支出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8.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之一。这项政策自1996年开始实施以来,经过不断丰富和完善,对促进我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企业调研基础上,根据规上工业企业科技统计数据,对辽宁省企业研发加计扣除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从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方面对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介绍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借款费用的定义、开始资本化、资本化金额的确定、暂停资本化、停止资本化以及披露等方面的异同点。文章还就资本化金额的确定方法举了一个实例,分别按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计算了应与资本化的金额,并分析了其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企业研发费用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寿仁 《华东科技》2008,(10):12-14
衡量企业创新能力大小的一项重要指标是研发投入,包括投入总量和投入强度.前者是指研发投入的绝对值,后者是指研发投入的相对值,即研发投入与销售收入的比值.研发投入越大,则创新能力越强;反之,研发投入越小,则创新能力越弱.为更好地衡量企业的研发投入,在财务上主要使用研发费用指标.  相似文献   

11.
研发费用的费用化和资本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研发费用占企业总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阐述了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方法,论述了它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作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政策丛书"系列中的第一本,<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实操指南>终于面世了.我长期工作在地方科技一线,经常与企业打交道,深知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很不容易,对这本书的出版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制造业企业的创新突破,创新与企业盈利目标的一致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以湖北62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16-2019年的创新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为例,使用双固定效应模型,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显示:湖北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投入力度与企业营业利润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呈负相关关系,研发人员投入力度与企业营业利润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呈显著正相关;研发费用投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力度大于研发人员投入的影响;研发费用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对企业营业利润率的影响力度大于对总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力度.基于此,提出研发费用与研发人员投入合理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由于国情的不同,我国借款费用准则的某些规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对其的规定又有些不同。本文将其中的内容与美国借款费用准则SFAS-42(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42)中对资本化期间的规定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5.
《广东科技》2005,(11):64-65
珠海出台《科技三项费用投入绩效评价报告》,加强科技财政支出的科学管理 多年来,珠海市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面推进全市的科技创新工作和科技事业的发展.珠海市对科技的进步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支持政策,不断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特别是科技三项费用投入更是呈现大幅度的增长,由1999年的1070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11162万元.  相似文献   

16.
浅析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现行的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并就我国新旧会计准则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无形资产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聚类分析的科技三项费用投入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根据科技三项费用投入现状和变化趋势,运用系统聚类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安徽省科技三项费用投入评价模型,对“八五”以来,安徽省科技三项费用投入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这个模型,对实例进行了聚类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这种评价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一、现状与问题⒈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投入不足。多数规模型企业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规模型企业引进技术费用至少是消化吸收费用的10倍以上;规模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1%强;约40%的企业研发机构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左右,世界500强企业一般是5%到10%。在我国,一个产业的整体投入远不及一个跨国公司的投入能力。仅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的研发和教育投入每年就约近6亿美元,其全球研发投入约30亿至40亿美元,而微软的全球研发投入更是高达50亿美元。产业技术投资不足很…  相似文献   

19.
胡品平 《广东科技》2014,(17):78-82
为优化创新社会环境,《决定》提出“加大对国家和省重大科技政策的宣传力度”,特别强调“制定运用财政后补助措施全面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普惠性政策实施办法,引导企业广泛开展研究开发活动”。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政策是一项创新普惠性税收政策,对于鼓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低企业创新成本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省科技厅在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政策上不遗余力,积极制定配套政策、加强宣传推广落实,大大提高了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强化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我国对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变化分析,就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