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穿刺硬化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方法:31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在B超引导下用日本八光酒精囊肿注射疗法针经皮肤穿入囊肿,抽出囊液,确定囊肿与肾盂、肾盏不相通后,注入抽出囊液量1/5的无水酒精,保留5~10min后抽出,如此反复2~3次,最后取抽出囊液量的1/10的无水酒精保留在囊腔中,所有病例于术后3月、6月、1年复查B超.结果:穿刺硬化治疗单纯性肾囊肿治愈率75%,复发率7.1%,总有效率92.9%;平均住院天数4.3±1.6d;平均住院费1 724±658元;无严重并发症,此结果与文献中小切口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结果比较,穿刺硬化治疗治愈率低于小切口手术和腹腔镜手术(P<0.05),总有效率、复发率与小切口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相似(P>0.5),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住院费用低,住院天数少(P<0.01).结论:在B超引导下行肾囊肿的穿刺硬化治疗,疗效肯定、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花费小,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囊肿在介入超声硬化治疗后囊肿内的变化及疗效,对比介入超声硬化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的优缺点。方法:采用超声定位囊肿穿刺、抽取囊液并注入95%的无水酒精。结果:肾囊肿经介入超声硬化治疗后明显减小或消失。结论:介入超声硬化治疗是肾囊肿治疗的另一种高效、安全、方便、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介入CT肝包虫抽吸硬化治疗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导引经皮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包虫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14例病人经CT增强扫描及介入CT导引穿刺活检证实为囊型肝包虫.进行CT导引经皮注射无水乙醇治疗,注入量以抽出囊液的1/3为宜,滞留5分钟吸出,反复2次最后根据囊肿大小以5~50ml无水乙醇保留囊腔内。结果:治疗后4~22个月追查,4例囊腔完全闭塞,10例示囊腔退行性改变,囊腔缩小50%~80%.结论:介入CT肝包虫抽吸硬化治疗安全、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导管法经皮穿刺治疗肝、肾囊肿在提高治疗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效果及评价。方法2001年一2006年10月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囊肿穿刺,注入无水酒精进行硬化治疗肝、肾囊肿172例。其中用常规穿刺法治疗68例,包括肝囊肿32例肾囊肿36例,改良导管法治疗104例,包括肝囊肿62例肾囊肿42例.结果应用常规穿刺法治疗68例,改良导管法治疗的104例肝、肾囊肿患者均获得硬化治疗成功,术后随访10月~2年,有效率在98(165/172),(,常规穿刺疗法常因囊液抽出后,囊壁邹缩,针尖随呼吸运动,可划破囊壁,导致囊内出血。而改良导管法,因囊内放入的是软管,无损伤可能,故经对照观察发现改良导管法较常规穿刺法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常规穿刺法并发出血发生率20%(14/68),改良导管法治疗后,出血发生率2%(3/104),明显下降,效果显著。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肾囊肿穿刺,置入导管行囊液抽吸后,注入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肝、肾囊肿,方法简便易行,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作为肝、肾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肾囊肿介入性治疗所发生的并发症及失误17例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近3 a所施行的肝、肾囊肿介入性治疗118例(均以无水乙醇为治疗药物),其中出现并发症及失误共17例,1例(肝囊肿)发生休克,4例(肝囊肿)术后出现酒精不耐受及过敏表现;2例(1例肝囊肿,1例肾囊肿)部分无水乙醇渗漏至腹腔内;1例(肾囊肿)部分无水乙醇进入肾盂;3例(1例肝囊肿,2例肾囊肿)注入无水乙醇后无法抽出;1例(肝囊肿)穿通肋膈角;1例(肾囊肿)误穿至胆囊;1例(肝囊肿)出现肝包膜下血肿;1例(肾囊肿)出现肾包膜下血肿;2例(1例肝囊肿,1例肾囊肿)抽出囊液后因针尖脱出囊腔而终止手术.结果 1例发生休克者,给予抗休克治疗后改善;4例酒精不耐受过敏者,给予对症静点药物治疗后好转;2例部分酒精渗漏者经对症处理后缓解;1例酒精进入肾盂者,即可输液、利尿,2 d后病情改善;3例囊肿内酒精存留者,经注水稀释,病人无明显不适;1例穿通肋膈角者,给予对症抗炎治疗后痊愈;1例误穿至胆囊者,将胆汁全部抽出,未出现其他临床症状;1例出现肝包下血肿及1例肾包膜下血肿病人,经观察血肿未再增大,未做特殊处理;2例针尖脱出囊腔者,3个月后囊肿复发,再次行介入治疗并获成功.结论 介入治疗肝、肾囊肿是普遍采用的方法,但因各种因素可发生少数并发症及失误,且随着客观条件的改善及技术操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并发症及失误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水酒精囊内注射治疗前庭大腺囊肿的效果。方法:对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自2008-01-2012-0120例前庭大腺囊肿患者采用无水酒精囊内注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率90%,有效率100%。结论:无水酒精囊内注射治疗前庭大腺囊肿痛苦小,费用低,患者容易接受,疗效可靠,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CO_2)激光造口和高频电刀造口治疗前庭大腺囊(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前庭大腺囊(脓)肿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前庭大腺CO_2激光造口组27例,采用CO_2激光治疗机(波长为10.6μm。功率为1 W-20W),在囊(脓)肿最突出处局麻.激光造口,冲洗囊腔,术后0.02%高锰酸钾坐浴,口服消炎药治疗;高频电刀治疗组27例,在囊(脓)肿最低和最高处局麻,电刀造口,反复冲洗囊腔,术后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口服消炎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方法术后肿块消失,疼痛缓解、无瘢痕,且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治愈率、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组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出血少、不需缝合,痛苦小,术后不需放置引流条,不需换药,疗效确切,较好的保留了前庭大腺功能,无复发,无须住院治疗,是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适宜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2003年6月至2004年8月,我科应用阴道超声介入硬化治疗卵巢非赘生性囊肿31例,术后3个月复查,38个囊肿消失,其中小于5cm且单纯性囊肿患一次性治疗消失,巧克力囊肿患经1~2次治疗后消失,5cm-10cm囊肿患经2-3次治疗后囊肿消失,10cm以上患经几次治疗后囊肿明显缩小,总有效率100%;术后随访最长15个月,最短1个月,平均8个月,无1例发生并发症。术后1年再行复查并统计复发率,19例单纯性囊肿复发1例(原囊肿〉10cm)复发率5.3%,12例巧克力性囊肿复发3例复发率25%。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内窥镜手术切除输尿管膨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成人输尿管膨出患者采用经尿道内窥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均经IVU、B超及膀胱镜检查确诊,采用电切镜行输尿管囊肿低位横行切开术4例,3例肾积水消失,1例肾积水改善;7例行输尿管膨出囊壁部分切除术,积水全部消失。11例手术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平均随访19mo,3例术后出现输尿管反流,2例2mo后自行缓解,1例术后3mo行开放手术抗反流。结论:经尿道内窥镜手术切除输尿管膨出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创伤小,恢复快。经尿道囊壁部分切除术效果更为理想。当输尿管反流不能自愈时。应行输尿管膀胱抗反流吻合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用酒精硬化疗法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症状性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5例症状性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其中15例患者先给于经皮囊肿穿刺抽吸而后向囊内注射体积分数为99%的酒精,另10例患者采取腹膜后腹腔镜去顶术.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分别记录和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酒精硬化治疗组和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组的成功率分别为87%和100%,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和20%,但两组在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手术时间[(57.0±8.4) min,(94.0±19.0) min]、住院天数[(1.0±0.0) d,(2.5±0.5) d]和住院费用[(5 017.08±90.62)元,(14 698.35±985.76)元]相比,酒精硬化治疗组各指标明显低于腹腔镜手术,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酒精硬化治疗因具有操作简单、非侵袭性和有效性高的特点,可作为症状性单纯肾囊肿的主要治疗方法.当酒精硬化治疗失败或酒精硬化治疗穿刺困难时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微创治疗颅内血肿40例报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微创清除术在治疗颅内血肿中的应用。方法:40例患,利用CT定位将直径为3mm、适宜长度的颅内血肿碎吸针经电钻置入血肿腔内。经抽吸后,向血肿腔内注入肝素,尿激酶,透明质酸酶液化血肿,经2—5次反复冲洗引流后,彻底将血肿清除。结果:经治疗,21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成活19例,死亡2例,皆因合并有广泛脑挫裂伤,成活率90%;1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成活18例,1例因中途放弃治疗死亡,成活率9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适应症宽,手术简洁,创伤小,术中生物酶血肿液化剂的应用使我们能在早期或超早期对患实施手术,及早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打破颅内出血后所引发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提高了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无创口鼻泪管钻切术联合丝裂霉素泪囊注射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用12号带针芯空针插入泪道,拔除针芯,空针在上下抽动的同时前、后、左、右摆动钻切阻塞的鼻泪管,直至阻塞部位松驰空虚后,注入混合均匀的丝裂霉素、红霉素眼膏于泪囊内。结果:30例45眼,观察2个月~2年,治愈20例30眼,治愈率66%。结论无创口鼻泪管钻切术联合丝裂霉应用治疗鼻泪管阻塞具有损伤小、操作简便、术后面部不遗留瘢痕,特别是不受条件限制,更适合农村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囊肿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病例报告,并查阅相关文献,进一步总结子宫腺肌病囊肿的临床特点.结果 子宫腺肌病囊肿是一类在子宫肌层的较大囊性病变,其内充满子宫内膜异位组织和血液,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可明确诊断.结论 子宫腺肌病囊肿的临床表现与子宫腺肌病相似,国内外报道极少,临床误诊率高,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对腹部肿块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在B超引导下对39例腹部肿块患进行穿刺诊治。结果:39例腹部肿块全部一次穿刺成功;半数脓肿和囊肿患一次穿刺后囊腔吸收、消失或缩小,经二次穿刺后均消失或明显缩小,总有效率100%。结论:介入性超声对腹部肿块穿刺诊断具有操作安全,简便准确,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腱鞘囊肿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3例腱鞘囊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组(乙醇硬化治疗)、B组(外科手术治疗),比较A、B组在治愈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上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A、B组在治愈率上无统计学差异,但在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腱鞘囊肿是一种创伤小、疗效佳、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新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局麻方法,预防球后、球周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在表面麻醉后,于颞上方赤道部,结膜囊切开1mm分离暴露巩膜,用长22mm弯钝头针进入球结膜囊,沿巩膜壁到达赤道后,注入利布合剂等混合液1ml左右.结果:本组病例达到Ⅰ级麻醉效果满意,术中无眼压高及球后出血等一系列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白内障囊外除术加人工晶体会晤入术与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早期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对40例老年性白内患行白内障囊外除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术),56例患行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人工晶体往往 P(PHACO术)。在双倍角极坐标系中采用矢量分析法,比较两种术式术后早期角膜散光的影响。结果:术后1d、1周、1个月时,PHACO术的角膜散光改变远低于ECC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的高频电泪道成形术后联合旋磁场物理治疗的效果.方法:高频电泪道成形术治疗的单侧慢性泪囊炎患者64例,随机分成术后常规泪道冲洗组(对照组)30例和术后常规泪道冲洗联合旋磁场物理治疗组(试验组)34例,随访观察1年后各组的治愈率.结果:有效率试验组为94.1%,对照组为7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2,P<O.05).结论:高频电泪道成形术后联合旋磁场进行物理治疗,能提高慢性泪囊炎高频电泪道成形术的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术后难取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术后难取性胆总管结石14例,在术后3个月及以上,采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明确结石,并使用钬激光碎石,使用网囊和注水冲洗清除结石。结果:14例均取石成功,术后无胆道壁损伤及穿孔、出血。结论:使用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难取性胆总管结石,具有经济、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为难取性胆总管结石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按摩法、泪道冲洗法、探通冲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6例(396只眼)年龄4 mo~2.25 a的新生儿泪囊炎患者先后采用按摩法、泪道冲洗法、探通冲洗法治疗.对组间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摩法治愈率为2.8%;泪道冲洗法治愈率为6.2%,与按摩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探通冲洗法治愈率最高为98.3%,与按摩法、泪道冲洗法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0.01).结论:探通冲洗法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