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黎以双方循环报复最近,黎巴嫩南部再度出现紧张局势,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的报复与反报复行动不断升级。4月11—14日,以色列飞机多次轰炸黎巴嫩真主党在黎南部、首都贝鲁特南郊以及东南部的基地,造成25人死亡、100多人  相似文献   

2.
<正>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黎巴嫩真主党积极策应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黎巴嫩与以色列交界地区频频与以军交火,冲突烈度达近2 0年来之最。不少以色列官员认为,黎巴嫩真主党是以色列外部安全的最切近威胁,该组织一日不除,以色列北部就一日难安。  相似文献   

3.
大事记     
1992年2月16日—29日16日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开始访问危地马拉、巴拿马、巴西、阿根廷和智利。15日,三名以色列士兵被杀,以军同真主党民兵展开激烈炮战。翌日黎巴嫩真主党总书记穆萨维在以色列军队的空袭中身亡。20日,以军地面部队入侵黎巴嫩南部真主党控制区,22日撤退。  相似文献   

4.
黎巴嫩最大的穆斯林什叶派政党。成立于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间,主要由从“伊斯兰阿迈勒运动”中分裂出来的力量组成,与伊朗关系密切,该组织拥有民兵约2500人,集中在黎南部地区。现总书纪为哈桑·纳斯拉拉赫。真主党主张以武装斗争将以色列赶出黎巴嫩。  相似文献   

5.
26日钱其琛今起访问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安哥拉、赞比亚、莫桑比克和莱索托等六国(8月12日结束)。扎伊尔和比利时在拉巴特签署消除分歧协定。27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地方法院裁决彼特松为刺杀瑞典前首相帕尔梅的凶手,被判处终身监禁。28日美绿色和平组织成功阻止导弹试验。以色列绑架亲伊朗的黎巴嫩穆斯林什叶派真主党领导人奥贝德。29日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选举拉科夫斯基为党中央第一书记。基什查克被任命为部长会议主席。印度同意恢复从斯里兰卡撤军。30日伊朗全国大选揭晓,拉夫桑贾尼当选为伊第四任总统。萨苏—恩格索蝉联刚果劳动党主席(即为共和国总统)。为期两天的拉美8国集团外长会议在  相似文献   

6.
二月上旬以来,入侵黎巴嫩的以色列军队在实行第一阶段撤军前后,犯下了一系列新罪行。它在黎巴嫩南部连续对当地居民和抵抗力量进行了大规模镇压和扫荡,使数百人伤亡,上千人被逮捕审讯,大批房舍被夷为平地,许多人无家可归。以色列占领军不仅在其未撤出的地区实行暴政,而且还越过新防线重新进入其已撤出的地区,滥施杀掠。以色列把它的暴行说成是为对付“恐怖活动”而采取的“自卫措施”,实际上是企图打击和削弱黎巴嫩人民的反抗,同时显示它可以随意重返撤出地区的“威风”,以恐吓黎巴嫩人民。以色列外长沙米尔承认,以军采取的行动是“先发制人的措施”,为的是向黎人民表明,凡袭击以色列部队者不会不受到“严厉惩罚”。以色列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驻黎巴嫩维持和平部队遭到多方袭击,黎巴嫩真主党打击它是为了伊朗的利益,南黎巴嫩军是为了以色列的利益。目前,这支部队是否能在黎巴嫩存在下去,引起了一场争论。  相似文献   

8.
法兰西蓝盔缓缓来戴高乐·阿布塔斯生活在黎巴嫩南部的一个小镇,他是当地惟一的天主教马龙派教徒,在黎巴嫩的政治格局中,马龙派是真主党的死对头。2000年5月,以色列遵循联合国确认的“蓝线”,从黎巴嫩南部撤出驻军,戴高乐随后就被真主党送进监狱,罪名是曾与以色列占领军“合作”。而在以色列占领黎巴嫩南部地区的时候,“合作者”的数量,显然远远多于“抵抗者”。在刚刚结束的黎以军事冲突中,戴高乐生活的小镇幸运地躲过了以色列的轰炸,可仅仅十余公里外的宾特—朱拜勒,却几乎遭到灭顶之灾。此地地处交通要冲,是真主党武装经营多年的据点,受…  相似文献   

9.
6月4日,以色列出动大批飞机对黎巴嫩南部及首都贝鲁特进行狂轰滥炸。6日,又公然出动陆、海、空军全面侵入黎巴嫩。据报道,至9日已投入兵力达85,000人,占领了黎南部若干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重要据点,并向北推进到贝鲁特郊区;同时,在贝卡谷地与叙利亚空军展开大规模空战。11日、12日,叙、以、巴相继宣布停火,但以色列一再违背诺言,实际上没有停止军事行动,甚至步步进逼,包围贝鲁特,黎巴嫩的形势仍然十分紧张。  相似文献   

10.
在编辑上期封面话题时,我们预感愈演愈烈的人质事件不会马上结束。果然,一名埃及司机穆罕默德·加拉巴维被绑架,7月13日,他跪在两名武装分子面前的画面出现在半岛电视台上。同日,半岛电视台收到另一盘录像带,据称是扎卡维领导的“统一圣战组织”宣布杀害了几天前被绑架的保加利亚人质格奥尔基·拉佐夫,他们还威胁杀害一同被绑架的另一名保加利亚人质伊瓦伊洛·科波夫。这两名保加利亚司机是6月29日被绑架的。7月7日,菲律宾劳工克鲁斯被绑架,同样仍是半岛电视台几次播放了绑匪送来的录像。在菲律宾政府撤出所有在伊人道主义援助人员后,7月20日克鲁斯获释。同时我们都注意到绑匪们所使用的手段:绑架人质———将录像带送到媒体———要求被拒后处死人质———处死人质过程或结果再送到媒体播放。可以说,如果没有媒体,恐怖分子制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那么,媒体在这些人质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怎么看媒体的作用?我们如何思考媒体的未来发展?请看颜旭的讲述和三位学者的评论。———主持人手记  相似文献   

11.
在以色列侵略者大规模军事进攻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正经历着它斗争史上极为严重的时刻。它在黎巴嫩南部的基地已经沦陷,在黎的50多万巴勒斯坦人有40%已陷于敌后。大约有5,000名巴勒斯坦游击队战士被俘。大批战士转入地下,从事游击活动。巴解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被以色列地面部队从东部和南部包围。北面和西面是大海,处在以色列海军炮火的威胁之下。  相似文献   

12.
从去年9月以来,在黎巴嫩的贝鲁特西区、南郊和南部赛达、苏尔一带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巴勒斯坦武装力量与黎巴嫩穆斯林什叶派“阿迈勒运动”组织民兵之间断断续续发生了多次激烈战斗,战火至今仍未完全平息。据巴解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说,到12月中旬,这些冲突已使8万多巴勒斯坦难民流离失所,3,500多人失踪或被关押,还有3,000多人伤亡。这些冲突的重心从贝鲁特转到了黎巴嫩南部地区。黎巴嫩南部是“阿迈勒运动”  相似文献   

13.
26日伊拉克和伊朗军队22至26日在伊朗北部激战。苏联首次攻击波兰党内有“修正主义分子”。世界土著人理事会第三次大会4月26日至5月2日在堪培拉举行。会议中心议题是制订关于土著人权力的国际公约。 27日塞拉利昂总统史蒂文斯到我国进行6天访问泰国外长西提同联合国秘书长会谈后宣布,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将于七月在维也纳召开。波兰和西方15个债权国签订推迟波偿还债务的协定。黎巴嫩长枪党民兵和叙利亚部队的武装冲突继续全面升级。以色列飞机继续轰炸黎南部。以色列飞机28日在黎击落两架叙直升飞机。叙随后在贝卡平原部署苏制萨姆6型导弹。以色列要叙从黎撤出导弹,否则将予袭击。叙拒绝,并要求美国对以施加压力,使以停止干涉黎内政。苏美5月6日各派使节赴中东活  相似文献   

14.
大事记     
26日印度总理英·甘地20日至今访问苏联。黎巴嫩总统阿明·杰马耶勒要求包括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在内的一切外国军队撤出黎巴嫩。伊拉克,科威特等阿拉伯国家为抗议以色列罪行和声援巴勒斯坦、黎巴嫩人民,宣布取消古尔邦节庆祝活动。勃列日涅夫在巴库发表包括对华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美国中东特使墨菲的斡旋,在黎巴嫩临时部队司令主持下,黎以于11月重新就解决以从黎南部撤军的问题,举行军事谈判.从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以色列从其占领的黎巴嫩地区撤军的问题.1983年5月,美国一手促成黎以就撤军问题达成协  相似文献   

16.
龚正 《世界知识》2013,(24):42-43
2013年11月19日上午,两次猛烈爆炸打破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平静,位于真主党控制的贝鲁特南部地区的伊朗驻黎巴嫩大使馆遭到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25人死亡、147人受伤,伊朗驻黎犬使馆文化参赞安萨里也在爆炸中丧生。“基地”组织分支“阿卜杜拉-阿扎姆旅”声称对爆炸负责,目的是报复黎巴嫩真丰党住叙利亚内战中力挺巴沙尔政权。  相似文献   

17.
海湾战争使美国加强了它在中东的主导地位。但是近年来美国的这个地位正受到来自阿拉伯国家和来自其他大国的挑战。围绕着今年4月间以色列大规模袭击黎巴嫩,这一趋势又有新的发展。挑战来自两方面在这场黎以军事冲突中,美国从一开始就偏袒以色列,指责黎巴嫩真主党挑起战端。直到4月18日以炮击联合国驻黎部队营地造成100多名黎平民死亡惨  相似文献   

18.
黎巴嫩     
黎巴嫩在中东地区,是一个小国。面积一万零四百平方公里,人口三百零六万。国家虽小,但它是世界上出名的多事之地。它自一九四三年独立以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政府频繁更换,内战时起时伏;外国多方干涉。一九七五年四月爆发的内战,到一九七六年秋天才结束。内战期间,死伤人口逾十万,逃往国外人口六十万,财产损失多达一百二十亿美元。一九七八年,黎巴嫩内战又几起几落,时停时打,经久未了。今年三月中旬和四月间,以色列一再炮轰黎巴嫩南部。同时,以色列军用飞机也多次侵入黎巴嫩领空。多年来饱经外患内乱的黎巴嫩,至今仍然不得安宁。黎巴嫩内战外患所以这样持续不断,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外根源的。  相似文献   

19.
3月5日,以色列内阁在一次很难得的历史性表决中,一致决定在今年7月份之前撤出南黎巴嫩。这项决定称,以色列将通过与叙利亚达成和平协议来实现从南黎巴嫩撤军,但即使达不成协议,以色列也将在7月份之前完成撤军。  相似文献   

20.
美国对中东的外交一直风风火火,摆出主导中东事务的姿态。在4月11日发生的以色列和黎巴嫩的16天冲突中,美国也没少下工夫做调解,但舆论认为美国“多少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对中东外交有所失分。首先,美国的做法明显偏袒以色列,引起阿拉伯方面普遍反感。黎以冲突初期,美国听任以色列以凶猛的火力“教训”黎巴嫩真主党。当法国外长率先赴中东斡旋时,美国急匆匆抛出一个停火协议,而这个协议又是偏向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