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基于实时调压计算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配电变电站中电压-无功控制的主要手段是根据变电站电压和无功状况,调节有激磁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和并联补偿电容器的投入量,以保证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并尽量减少电网中无功的传输,调节时普遍采用"九分区"控制方式.分析了九分区电压-无功控制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实时采集的变电站电流、电压、功率作为输入量进行调压计算,然后做出操作决策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方法.通过仿真分析,提出了上层系统的简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实用的实时计算模型,并提出了应采集的实时数据与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2.
谷志伟 《科技资讯》2012,(7):128-128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是保证电压质量、无功平衡,提高配电网经济性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本文综合阐述了变电站无功调节的基本原则和变电站的无功补偿模式,详细介绍了变电站实施无功调节的各种方法,并指出各种控制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已成为保证电压质量、无功平衡,提高配电网经济性和可靠性的不可缺少的途径之一.针对目前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模糊控制理论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策略.简要介绍了电压模糊控制子系统和无功模糊控制子系统的构成,形成了解耦和综合控制方式.最后以某一变电站为例,进行本文控制策略的仿真分析,效...  相似文献   

4.
基于负荷预测的变电站无功电压控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详细分析了九区图控制原理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基于该原理的电压无功综合控制(VQC)装置难以满足实际变电站的电压无功控制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动态无功综合优化方法来实现变电站的电压无功控制。该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负荷预测、灵敏度分析的分段等效处理,考虑了实际系统的各种约束和要求,以动态无功优化模型和无功优化修正模型来确定预测范围内外的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优化控制决策。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同时也说明了变电站实现动态无功综合优化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变电站传统九区域分区控制方法无视电压与无功耦合的缺点,结合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的实践经验,设计了变电站电压无功模糊控制的控制系统。仿真数据表明,将模糊控制引入电压无功综合控制中,控制系统能够正确的完成对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的升降和电容器组的投切,并可以避免设备频繁调节和振荡,提高了设备运行寿命。该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电网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通过对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的原理分析,介绍了VQC的控制原则及策略,并结合电网的实际讲述了电压无功控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装置是电力系统电压调整和无功优化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结合多年的电网工作实践,对电压无功控制装置进行分析,总结了电压无功控制装置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研究,使得电压无功控制装置运行稳定,有效提高电网供电质量,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对农网进行无功补偿和电压控制有利于提高电压质量、减少电能损耗。首先分类介绍了农网电压无功控制方式,并对分散控制、集中控制和分级关联分散控制各方式的实现方法和优缺点进行详细说明。其次阐述了变电站无功优化和线路无功补偿两个电压无功控制策略。最后总结了农网进行电压无功控制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变电站电压无功立体模糊控制策略.该策略设计出电压、无功、功率因数3个输入量和变压器分接开关调节、电容器组投切2个输出量的立体模糊控制器.通过对控制规则库和控制策略三维曲面图的分析,说明了变电站电压无功立体模糊控制策略在保证电压、无功合格的同时,有效减少了分接开关的动作次数和电容器组的投切次数.利用MATLAB搭建了变电站电压无功立体模糊控制和九区图控制的对比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立体模糊控制策略的优越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基于区域图控制的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方法对短期负荷波动的抗干扰能力较差,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算法数学模型,该算法模型由启动判据、负荷预测结果修正算法、动作判据、区域配合算法几个数学模型构成,文中给出了这些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并给出了这些数学模型怎样与超短期负荷预测结果相结合来实现地区变电站的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方法,采用该算法研制的设备的变电站的运行结果证实了该算法模型的正确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增大,并网风电场的机端电压稳定面临巨大挑战。研究了风电场内部各节点的无功电压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机组有功出力聚类分区的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策略:通过 自动电压控制系统获取风电场当前的电压指标与实际运行数据,计算出风电场的无功需求;以历史有功出力数据对场内机组进行模糊C聚类分区;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寻找最优无功分配方案,对每一区域进行无功电压控制。在MATLAB上进行仿真,与传统根据各机组无功容量进行分配的方案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改善风电场并网点电压控制性能,减小风电场内机组机端电压的波动。  相似文献   

12.
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和主变压器调压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在保证系统中无功功率平衡的基础上,辅以有载调压等措施调整电压,才可使电压的偏移保持在允许范围内。文章通过时临汾500KV变电站无功功率平衡分析和主变压器调压计算,提出了时临汾500kV变电站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和主变压器调压方式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波  郭培  谌艳红  舒展  陶翔  刘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17):7368-7377
考虑协调发电机和变电站电容器稳态无功出力占比对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无功优化和电压稳定的区域调控特点,研究了基于厂站稳态无功协调提高系统暂态电压稳定裕度的预防控制方案决策方法。该方法在利用AP聚类算法和综合暂态电压稳定裕度确定稳定裕度薄弱区域的基础上,基于发电机无功调节对薄弱母线电压作用的加权平均灵敏度进行灵敏调节发电机选择。接着以薄弱区并联无功补偿和灵敏发电机无功出力作为控制变量,建立兼顾暂态电压稳定裕度和母线电压额定值偏移的厂站无功协调多目标优化模型,并结合暂态稳定计算,利用MOEA/D算法和TOPSIS方法求解系统对严重预想故障的多目标稳态无功协调方案。江西电网实际算例的仿真研究验证了该决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电力系统多目标无功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无功优化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建立了综合考虑系统有功网损最小、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最大和电压水平最好的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基于Pareto最优概念的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应用到多目标无功优化的求解中,对IEEE30节点统进行了仿真计算.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实现系统经济运行的同时也增强了电网的电压稳定同时求得的一组最优解能够为优化方法的决策提供更多的有效参考,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3种进口的电驱动钻机的控制系统中,对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变换.其中RILL系统利用二极管桥式开关电路,由各相电压对开关电路的导通时间进行控制,从而控制各相电流的流通时间,使开关电路分别输出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μDRLLTM300O系统中采用乘法器和加法器的不同组合,变换出与发电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成比例的电压信号;IPS系统则是将两个反映发电机不同线电压和相电流的乘法器输出分别输至两个低通滤波器的不同输入端,从而使各滤波器分别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相似文献   

16.
以异步风力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并联电容器组的无功补偿方式所显现出来的弊端,采用动态无功补偿改善并网风电场无功特性。在风速渐变和电网短路故障的情况下,分别采用静止无功补偿和静止同步补偿进行无功补偿,并以Matlab/Simulink环境为平台,搭建风电场模型、动态无功补偿和风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虽然两者均可向风电场提供无功功率补偿以稳定并网风电场电压,但是静止同步补偿器能更快地使系统电压和有功功率接近故障前的稳定运行状态,需要无功补偿容量少,更适合用于并网风电场的动态无功补偿。  相似文献   

17.
电力系统电压无功多目标的优化控制是主要的复杂优化和控制问题之一. 本文在明确电压无功多目标控制方式及意义的基础上, 剖析了电力系统中的电压问题, 进一步详细研究了电压无功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实现, 并通过在IEEE-6节点网络的无功优化计算结果的分析, 表明本文所研究优化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功率前馈电压型PWM整流器直接功率解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互为耦合问题,根据整流器在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推出功率控制数学模型,提出了电压型PWM整流器直接功率前馈解耦控制新策略,获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独立控制效果。依据新的输入电压空间划分及合成空间矢量,确定了新的功率控制开关表。根据电源电压空间矢量位置和功率控制所需整流器输入电压空间矢量位置,在新的功率控制开关表选择开关函数,给出了系统的功率控制器和电压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接入点电网电压波动下风电机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策略,以提高其应对接入点电网电压波动情况下的应变能力.根据三相电路瞬时功率理论实现储能变换器的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电网电压发生波动时,储能变流器能给电网提供无功支撑,支持其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20.
配电系统中的光储发电系统往往在用户侧直接并网,而用户侧的无功负荷变化会引起并网点的电压波动.为了实现并网点电压的稳定,提出了一种具有无功动态补偿能力的光储发电系统并网控制方案.该方案通过派克变换达到有功、无功功率独立控制的目的,一方面控制蓄电池充放电,在光照变化的情况下实现光储发电系统的稳定有功输出;另一方面利用逆变电路的无功补偿能力,控制调节其对无功负荷的供给,使得大电网提供的无功功率为恒定值,从而保证在无功负荷变化的情况下并网点的电压稳定.这种方案在不增加任何附加设备和复杂度的情况下,简单可靠地实现了光储发电系统的稳定有功功率输出和并网电压稳定的双重控制目标.理论研究和仿真测试均验证了新型并网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