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8 毫秒
1.
哈尔滨高粱田中高粱蚜及几种天敌的田间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2013年采用定点法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试验地进行调查以了解高粱蚜及几种优势天敌的田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高粱蚜7月初开始危害高粱叶片,8月初种群数量达到高峰,9月初开始消退,成虫发生历期70~80 d;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和中华草蛉的种群数量对高粱蚜虫有明显的跟随效应.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生防生产中七星瓢虫的存活率与利用率,达到更好的生物防治效果,以实验室自繁的七星瓢虫为研究对象,采用每日蚜虫单次饲喂和两次饲喂(间隔7小时)两种模式,对七星瓢虫的种内捕食行为进行研究.在单次饲喂试验中,七星瓢虫在二龄与三龄期未发生种内捕食现象,但在四龄期发生了种内捕食行为,其捕食发生率为38.8%,其原因为单次饲喂无法满足四龄期幼虫的食物需求量.在两次饲喂试验中,同龄七星瓢虫在各龄期均未发生种内捕食行为.本研究表明,同龄七星瓢虫在足量饲喂蚜虫条件下不会发生同类捕食行为,为七星瓢虫在规模化生产应用中的食物供应提供了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3.
农田景观保护规划及结构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农田景观的现状条件,重点对农田景观保护规划的理论进行探讨,并对其结构模型进行分析,为农田景观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结构模式参考,强调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以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自然荒漠区、自然人工交错带、人工种植区等3种不同生境类型下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ge)和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db)为研究对象,测定植物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3种保护酶活性,研究不同生境下梭梭和柽柳的生理生态特性,为准噶尔盆地南缘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自然荒漠区和人工种植区的柽柳和梭梭丙二醛含量较多,保护酶活性较高。而自然人工交错带上的植株相对于上述2种样地,丙二醛含量和保护酶活性都较低。结合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表明梭梭比柽柳具有更强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北方传统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区,以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表征地表植被覆盖度,对土地利用数据和降水量、气温等气象数据两大类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1990—2010年该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著的相互转化,但占优势的仍是草地、耕地和林地,土地利用和景观结构未发生重大变化.研究期间,北方农牧交错带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土地植被覆盖度均有所增加,草地植被覆盖度有所减少.植被覆盖度与年均降水量呈极显著相关性,1990—2010年农牧交错带降水呈减少趋势,植被覆盖度上升趋势明显.植被覆盖度与同期年均气温数据也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1990—2010年农牧交错带气温变化属于升温趋势,植被覆盖度上升趋势明显.研究表明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覆盖度变化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发生的,土地利用变化和降水、气温气象数据两种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土地利用变化因子的影响由于受政策和人类活动的参与而正逐渐占据着主导地位,而气候条件中,气温升高对植被覆盖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降水量因子在径流量充沛地区影响作用较弱,但在水源缺乏,人类活动干预较少农牧交错带西北地区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考虑水资源对绿洲植被的影响,参考捕食模型,根据数学物理原理建立干旱区绿洲数学模型,并利用常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对该模型进行定性分析,证明了模型在第一象限内无闭轨及平衡解的稳定性。该研究为保护干旱区绿洲植被、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干旱区绿洲内部植被与水土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到绿洲的稳定。为了探索绿洲植被-地下水埋深-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异与耦合关系,本文以典型干旱区绿洲——新疆和田地区克里雅绿洲为实例,根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地下水埋深和土壤盐分数据,采用地统计、3S技术、回归分析及K-S检验等方法,在耦合系数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植被覆盖、地下水埋深及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异规律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植被覆盖空间格局围绕克里雅河新老河道、平原绿洲内稻田区和绿洲外围过渡带等景观呈梯度分布;(2)克里雅绿洲区域内地下水埋深整体上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土壤表层含盐量整体上由西至东呈带状分布;(3)研究区植被覆盖、地下水埋深及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异趋势比较一致;(4)克里雅绿洲地下水埋深、土壤含盐量及植被覆盖指数三者存在较高的耦合关系,耦合度在0.6以上,属中级协调。  相似文献   

8.
对四川省南充市郊农田景观各元素中脊椎动物的生物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1.池塘边缘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最高,但生物数量很低.2.蔬菜地物种均匀度最高,且数量也最多.并通过各个景观元素生物群落结构的比较,得出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的因素,为农田景观的合理设计,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黄河下游农业地区封丘县为研究区,对31个池塘中的两栖类生物和环境变量进行调查,通过判别分析和相关分析,构建了两栖类生物完整性指数(AmphIBI)、植被完整性指数(VIBI)、综合水质指数(CWQI)和景观发展强度指数(LDI),利用三分法对核心指标赋值后求得各指数值,并分析了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AmphIBI与VIBI之间相关关系显著(R2=0.46,p0.001),VIBI是预测AmphIBI变化的最好指数;CWQI和VIBI之间相关性显著(R2=0.39,p0.000 1).农业景观中保护两栖类生物,需要特别保护和恢复池塘内及池塘周边的植被,在两栖类繁殖期,保护池塘水生环境和减弱人类活动干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石羊河流域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短缺及其分配不均,使民勤荒漠绿洲边缘及深处沙漠内出现连续的或者零星分布垦殖斑块,绿洲内耕地盐渍化和沙化,绿洲外围保护带固定沙丘活化,绿洲边缘植被衰退死亡,植物种类迅速减少等景观生态发生变化;建立一个不受流域政府牵制、直接为省政府负责,包括水利、林业、农业、环保、社会保障、科研、政府、城市、农村等各个方面人士组成的石羊河流域民间管理指导委员会,以指导和调控全流域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恢复、水资源统配,在此基础上进行退耕还林、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外流域调水工程建设、活化沙丘应急治理等措施,治理民勤退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选取1973,1977年的MSS,1980年的卫星航片以及1986-2013年9个典型期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结合实地调查等进行解译分类和验证,利用ArcGIS 9.3,Fragstats 3.3和相关统计方法,对肃州绿洲时空变化及绿洲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来,肃州绿洲空间变化表现为扩张和萎缩并存,整体上以扩张为主;绿洲面积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从1973年的945.49 km2增加到2013年的1190.09 km2,增长幅度达20.55%.绿洲变化表现出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不均衡性,扩张和萎缩变化区域分布较零散,扩张多发生在绿洲--荒漠交错带和绿洲内部,表现为绿洲内部填充和边缘扩张,变化剧烈区域主要集中在三墩镇东北角和北部边缘区(即鸳鸯池水库周边)、总寨镇东部、上坝镇和下河清乡.近40年来肃州绿洲的景观稳定性呈现增强趋势.研究对干旱区绿洲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景观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集团内捕食作用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种间关系,广泛存在于各类生态系统中。为明确棉蚜捕食性天敌之间集团内捕食水平与个体发育阶段的关系,观察了大草蛉,七星瓢虫与多异瓢虫不同虫态之间40个处理组合的集团内捕食水平。在温室盆栽棉花(无蚜虫)上接种等量的试虫,观察24 h后的存活数量。结果表明,当参与双方的虫态不同时,出现不对称捕食,高一虫态处于优势;当参与双方的幼虫龄期不同时,高龄幼虫的存活数量显著大于低龄幼虫,呈现单向捕食;成虫对卵、1龄和4龄幼虫的捕食程度随虫龄增大而呈抛物线增长,存在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本研究结果说明,在没有集团外猎物(蚜虫)存在的情况下,当广谱捕食性天敌大草蛉、七星瓢虫与多异瓢虫之间的集团内捕食水平在参与者的虫态或虫龄不同时,集团内捕食水平与双方发育阶段有关;当参与者虫态或虫龄相同时,取决于物种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株洲天池公园总体规划为例,探讨了风景园林师如何从更深层面认识自然、正确理解场地特征,并通过对山体、水系、植被以及农田等不同景观元素的保护与利用,在保留场地原有景观典型性的基础上,营造出最适宜这片土地的地域性景观.  相似文献   

14.
农田杂草资源的种类和数量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保持农田杂草资源的多样性是必要的;应当根据农田杂草的发生发展规律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采取灵活的措施才能保持杂草资源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土壤水盐与养分是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植被生长发育和维持稳定的主要环境因子。本文通过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格局土壤水分、盐分和养分的分析测定及对比分析,得出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斑块格局土壤水盐及养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由于植被覆盖降低太阳辐射植被斑块土壤温度小于裸地斑块土壤温度,形成以植被斑块为中心的"冷岛";植被斑块土壤水分呈反"S"型曲线分布并形成以荒漠植物梭梭植株为中心的"湿岛";不同斑块土壤总盐含量均呈"正S型"曲线分布,植被斑块形成以梭梭植株为中心的"低盐区"。(2)土壤中盐分以硫酸钙、硫酸钠和氯化钠为主,土壤八大离子中阳离子以Ca2+和Na+为主,阴离子以SO42-和Cl-为主,大部分离子浅集表聚,少部分向土土壤深处迁移。  相似文献   

16.
七星瓢虫是多种蚜虫的天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国河南省广大贫下中农与科技人员相结合,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人工助迁瓢虫大面积消灭棉田蚜虫的成功事例(安阳县农业局,1973),既节约了农药和劳力,保证了人畜安全,又避免了环境污染。但是,当春季田间七星瓢虫的发生量过少或发生期过迟时,就难于应用人工助迁的方法。为了今后更好地推广以瓢治蚜,在释放瓢虫的时间、数量和适宜的虫态等方面取得主动  相似文献   

17.
小型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安徽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实践,探讨了小型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分思想及方法,以期为相似生态功能区划提供参考。文章提出把连接水陆异质景观生态系统的特殊单元的生态交错带,作为保护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功能区域。在生态交错带内进行生态恢复,保护景观多样性,并使之成为连接核心区斑块的廊道。通过生境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及景观连接度的提高达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同时,通过设立保护性经营区缓解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新疆和田绿洲农田为研究区,分别在和田、墨玉、洛浦三个县绿洲农田内采集土壤样品60个,并对所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室内实验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以及统计软件SPSS(11.0)计算数据,并结合80年代和田土壤普查资料,对研究区农田土壤速效养分现状及其变化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最近20年来,和田绿洲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农田土壤速效钾含量有所升高,属于高等水平,土壤速效磷含量由80年代的极低水平上升到了中等水平。和田县和洛浦县的土壤速效氮含量由80年代的极低水平上升到了高等水平,但墨玉县仍有多数土壤样品速效氮含量属于极低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一个特定气候地理条件下农田生态系统的经济动态分析,建立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经济输入、经济输出和平衡结构的数量生态模型;证明了农田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与e相关);理论上解释了农业生产徘徊问题;对农田生态经济的研究方法是一个较为成功的偿试。  相似文献   

20.
湿地与农田、森林并列为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植被是湿地为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研究湿地中植被的合理利用及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河南省湿地植被全面调查的基础上 ,总结出湿地植被的 5种类型 ,9大群系纲 ,5 2个群系。对湿地植被的利用和保护进行分析之后 ,提出湿地植被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