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提出采用复合土工合成排水材料作为排水通道的路面结构新型排水技术.以室内模型试验,对比分析采用新型排水系统和传统排水方式时,路面各结构层排水量以及基质吸力变化.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排水系统在基层处于非饱和状态开始排水,其排出的水量是传统方式排水量的1.25倍,可减少积蓄于基层的水量,提高基层承载性能.  相似文献   

2.
路面结构中存在水分将会影响道路基层与路基土体的性能,造成土体弹性模量降低、承载能力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路面车辆荷载的作用,路面结构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开裂、车辙、坑洼、不均匀沉降等,因此需排除路面结构中存在的水分。传统的路面排水措施主要有:(1)路面侧边沟排水;(2)碎石排水基层排水;(3)采用土工织物进行排水。然而传统的排水措施仅限于在土体饱和条件下排除水分,在实际环境中道路基层与路基常常处于非饱和状态下,从而提出要在非饱和条件下排水的新技术。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提出采用复合土工合成排水材料的新型路面排水系统,该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从上而下依次为水力传导层、毛细防渗层和隔离层。开展了新型路面排水系统模型试验、数值模拟以及参数分析,来研究降雨入渗条件下新型路面排水系统性能及影响参数。室内模型试验采用自制模型箱,通过控制自来水管水流速来模拟降雨,配合埋藏在土层中张力计和含水量监测仪,实时监测基层与路基中基质吸力和含水率;数值模拟建立与室内模型相同大小的数值模型,在相同降雨边界条件下监测基层与路基中基质吸力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参数分析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分别分析了Van Genuchte参数“a”、土工织物饱和渗透系数k_s、土工织物厚度k_t对水力传导层排水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路面排水系统可将入渗水快速有效排除,基层材料在试验过程始终处于非饱和状态,并在降雨停止后第10min基层的基质吸力开始回升;新型路面排水系统能够防止水下渗至路基, 降雨过程中路基土的吸力始终保持在初始吸力值;采用新型路面排水系统时,基层体积含水率在降雨过程中不断上升但未达到饱和体积含水率,路基体积含水率则保持不变;土工织物参数“a”值与饱和渗透系数对毛细屏障作用的影响较显著,随着“a”值和饱和渗透系数的增大,土工织物与土体接触面形成的毛细屏障越弱、排水越快,但当“a”值过大则无法发挥阻挡水流渗入路基的作用,结合数值结果以及其他文献研究建议“a”值取10kPa左右,饱和渗透系数取0.01~0.1m/s范围;而土工织物厚度改变对毛细屏障作用并不显著,结合实际制造工艺建议土工织物厚度取10~15mm为宜。  相似文献   

3.
任涛 《科技资讯》2013,(18):126-126
本文主要针对现有排水系统所存在的弊端,提出对于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或存在突水淹井危险可能的矿井,要采用潜水式排水系统与传统卧式摊水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来全面提高矿井的抗水灾害能力。  相似文献   

4.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已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大面积、大跨度的建筑物。本文综述该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与传统的重力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比较及虹吸式雨水系统安装与防水处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刘安良  程善鹏 《科技信息》2010,(32):326-326
矿井排水系统承担着排出井下部分涌水的重要任务,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排水系统各种设备能否安全、可靠、有效地运行,关系到整个矿井的生产与安全。而传统的矿井排水方式普遍使用人工手动控制,存在能耗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缺点。为了改变传统控制方式的缺点,满足井下排水系统的需求,引入了泵房无人值守系统,从而实现了矿井对排水系统安全有效地管理,更使矿井排水系统的现代化管理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住宅排水系统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系统阐述了同层排水技术相比较于传统隔层排水技术的优势,探讨了同层排水技术的主要形式,并分析了同层排水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重力排水系统相比,室外真空排水系统在地形复杂、地面起伏大、坡降小、地下水位高、环境要求高等特殊地区的运用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具有管道可随地形铺设、管道埋深浅、土方开挖量少、排水管道的管径小、流速大、所占空间小、无需设置检查井、无臭气向环境溢散等优点.通常室外真空排水系统工作压力为-55~-65kPa,主要用来克服真空接触阀的开启以及从用户终端到真空站传输污水的阻力,可将污水提升4.0~5.0m.室外真空排水系统在特殊地区的运用能从环保、投资方面解决传统重力排水系统的难题.通过分析室外真空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采用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办法,推导和验证了室外真空排水系统的运行参数和技术条件.阐述了室外真空排水系统管网系统服务范围、管道的敷设形式、连接方式、弯曲半径和系统设计参数,并给出了计算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该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住宅排水系统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系统阐述了同层排水技术相比较于传统隔层排水技术的优势,探讨了同层排水技术的主要形式,并分析了同层排水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建筑同层排水是卫生排水系统的一种新型技术产业,其具有高静音、密封性强、配置多样、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可以在住宅排水管道同层布局上创造更多便利空间,以达到美观整洁效果,而且还能提高房屋的品位.本文介绍了同层排水系统的特点、适用范围及主要技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利用系统动力学的观战和方法,建立了矿井排水系统的动态分析模型,此模型可对排水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各主要因素进行动态分析,从而确定理为合理的排水系统。  相似文献   

11.
室外真空排水系统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真空排水系统改变了室外污水管网单一的重力输送污水的传统模式,污水在真空排水系统中以一定的真空压差输送,系统管道只需保证覆土深度而不要求坡度进行敷设,具有与其他专业管线协调灵活,管径小、流速大、施工方便、投资低、不堵塞、卫生无臭气等优点.适用地形复杂、地面起伏大、坡降小、地下水位高的地区.真空接触启动、真空保压设备、系统安全监控以及系统的设计计算是真空排水系统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2.
给出一种用数字电路设计的自动排水演示装置。它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和庞大的装置,却能形象地模拟实际排水系统的各个流程,是实验教学结合实践的一种新方式。  相似文献   

13.
 矿井密闭巷道的瓦斯排放属于矿井通风管理中重要的非正常作业,应对瓦斯排放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设计以保证排放过程的安全。在瓦斯排放速度不变的条件下,假设巷道内瓦斯与新鲜风流瞬间充分混合,则巷道瓦斯浓度在排放过程中均匀变化。在与传统瓦斯排放方法比较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瓦斯排放数学模型。该模型推导了巷道内瓦斯浓度与排放速度、排放时间和全负压通风量等参、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计算在排放过程中的危险时间长度及排放风险,得出危险排放时间与初始浓度无关、排放风险与排放率无关的重要结论。最后通过一个瓦斯排放算例,证明了该数学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传统瓦斯排放方法所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瓦斯无超限自动排放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变频调速技术的闭环型瓦斯排放系统,介绍了其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该系统以排放出的瓦斯体积分数为参量,通过PID算法来调节局部通风机转速,实现了掘进工作面瓦斯的安全排放,保障了煤矿井下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
无纺土工织物包裹聚乙烯微孔波纹管用于水坠坝 ,替代了传统的砂井、砂沟、排水棱体和褥垫排渗等设施 ,效果良好 ,施工简便 ,造价低廉,加速了坝体泥浆的脱水固结  相似文献   

16.
选取江西庐陵文化著名传统村落之钓源古村为例,重点剖析了基于传统生态智慧引导下的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古村理水系统,具体从外部山水环境与村落整体布局层面、村落内部的理水系统层面和建筑庭院内部的排水系统层面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探究中国传统村落理水系统背后蕴含的智慧和经验。通过介绍钓源古村的理水生态智慧,提取值得当代人学习和实践的思路和方法,为中国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妥善处理雨洪问题、保护环境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喀斯特流域尺度与枯水流量初步研究——以贵州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贵州省境内近70个水文站多年观测资料,研究对比了喀斯特流域和非喀斯特流域因流域尺度差异引起的枯水流量特征的变化,并指出喀斯特流域的盈、亏水类型不仅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且与统计的时间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周严 《太原科技》2014,(11):93-94
针对目前城市排水管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拖斗循环链清淤方法,并据此设计出新型的清淤设备,其清淤方式简单可靠,使用方便,清淤工作开始后可连续自动工作,提高了清淤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