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制造企业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变化的主要特征为: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交货期成为主要竞争因素;大市场和大竞争已基本形成;用户需求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比例增大.在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各国制造业为取得竞争优势,纷纷开展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人们将制造技术与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有机融合,逐渐形成了新一代先进制造技术.如计算机集成制造、敏捷制造、并行工程、虚拟制造、智能制造等.从而使制造业进入信息化、生动化、智能化、敏捷化的历史新时期.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为实现该目标,最近,铜梁县就"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深入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对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未来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发展态势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对铜梁县如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将是中国经济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是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同时,"十一五"也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要加速实现工业化需要加快推动信息化,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制造业与信息化更加紧密的结合.因此,我们要认真总结"十五"制造业信息化的经验,认真分析"十一五"面临的新形势,切实做好"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不论是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和组织管理创新都缺少市场化的基本元素,但是在工业化的有序演进下,我国科技创新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方面是工业化客观推进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体制的转变;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依托制造业崛起的大国我国吸收了许多国际创新的经验并广泛开展国际贸易,在这两个条件下,我国比较好地实现了技术转移的目标.本文阐述的是国际贸易条件下国际贸易生命周期与技术转移、技术转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从创新和先进制造的相关理论出发,本文提出了基于产业升级的先进制造业四维度理论模型,指出先进制造业是综合运用先进制造技术、先进产品技术、先进商业模式和先进制造组织形式的生产系统。结合当前全球化制造和开放式创新的背景,明确了先进装备制造业(AEMI)、复杂产品系统(CoPS)、全球高附加值制造商业模式(DMS)和全球制造网络(GPN)四位一体的先进制造业战略发展方向,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863计划和北京市科技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本项目开展面向工业园区、孵化基地、产业聚集区,以及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模式的探索,提出“以网络化加速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研究开发了支持网络化制造的ASP服务平台,开展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信息技术迅速而全面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信息化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同样,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了医院对信息化的需求也在迫切增长,医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催生具有技术高度整合、管理高度创新、服务高度人性化等特点的"数字化医院",并使医院的运作模式发生根本变革,医院的现代化进程急剧提速.当前,数字化体系已经逐渐成为医院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和生产线,并仍不断地以崭新的姿态和行动推动着医院全面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制造业专业化分工的加剧,面向企业内部应用的信息系统无法有效地支持跨企业运作,另外,中小企业在产品创新支撑技术应用等方面缺乏有效手段。为此,2003年起上海交通大学课题组在国家863计划项目“面向网络化制造的ASP平台开发及应用”支持下,历经了5年多的研发与应用推广,针对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化需求快速增长与技术资金缺乏这一矛盾,以“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以ASP为服务模式,开展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公共服务体系研究与技术攻关,并探索建立了一种长效的信息化服务机制,推动制造业信息化相关资源的社会化共享与集约化。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瞄准制造业实际生产面临的技术难题,将多学科领域先进技术应用于数控制造装备和数控制造过程控制技术研发。课题研究将流程装备工艺的过程控制思想引入离散工艺装备的数控制造过程控制,采用先进的在线测控技术,通过数控制造过程一体化信息处理方法,实现包括零件加工、测量、补偿在内的全数控工艺制造。课题研究不仅为制造业提供了一种新的、系统化、实用化的全数控工艺制造技术,而且为数控制遣企业提供了一种自主研发的编程技术。课题已经为多种数控制造装备开发了工件测控系统、模具自修复控制系统、误差补偿系统等,课题技术开发成果为整体提升制遣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做出了显著贡献,课题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重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水陆贷物运输安全监管一直是交通管理部门的关注重点。本文主要介绍上海市水陆货物运输安全监管研究成果及利用研究成果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了一套监管系统,实现了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达到了管理及技术的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纳米制造是支撑纳米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走向应用的基础.是制造业发展的方向。而纳米制造科学与技术中的基础问题.则是研究纳米制造的根本。本文在概述了纳米制造的基本概念之后,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纳米制造科学与技术中基础问题的研究进展.并在最后对于纳米制造科学与技术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7,(21):32-32
多年来,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园始终坚持“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基地,高校服务社会的窗口”的发展方向,致力于将科技园的建设与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完善科技园的功能建设来实现自身的更大发展。科技园依托学校在“新材料研究和制备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等领域的科技及人才优势,提出了“建设以新材料和制造业信息化为特色的精品园区”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引下,将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国制造"打造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中国制造",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无疑是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制造大国,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这种情况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首先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际制造业基地不仅是世界主要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而且还要有领导世界制造业潮流的新产品和新风尚.既要立足中国面向国际,更要有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自主开发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制造在辉煌的“早熟”之后为何没有驶出前工业化的历史三峡,进入到以工业革命为标志的近代制造业阶段.从而在商品化的基础上实现专业化和产业化。一直是中外学界热议而未决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第二大国,但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品基本依赖进口,自主发展能力不足,不仅制约了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而且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构成严峻挑战.发展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由德国人提出工业4.0概念正在风靡全球. 18世纪引入机械制造设备的工业是1.0时代,20世纪初的电气化与自动化是2.0时代,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信息化是3.0时代,现在正在进入工业4.0时代,即虚拟制造、智能制造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又称“融合的工业”.所谓“工业4.0”,是通过虚拟生产结合现实得一种生产途径,未来制造业将实现更高的工程效率、灵活性以及更短的上市时间.在“工业4.0”时代,虚拟全球将与现实全球相融合.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信息化与数据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信息化问题是科技创新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科技创新工具和手段的现代化问题.它不仅反映在科学发现活动中,而且也体现在技术发明创造过程中,更渗透到技术创新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如果科学家、发明家、技术创新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不仅能够运用成熟的现代信息技术,而且能掌握和运用DMT技术,将会有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成果出现.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招生考试信息化建设旨在建立统一、共享的招生考试数据库,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集约化的应用管理和信息服务。通过更新工作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富有创意地应用到招生考试的管理与服务之中,破除招生考试的各个管理环节相对封闭和割裂的旧状,实现真正有效的监控管理,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为因素造成的各种失误、差错、舞弊和侵权现象,实现“阳光招考”,保障招生考试的公正、公平,维护考生与招生学校的合法权益,为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与稳定发挥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广州市在推进招生考试信息化的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了各级招生考试管理部门、各类学校、以及各类考生和社会各界转变传统观念和原有习惯,提高了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广大考生与社会各界也越来越多地通过计算机网络及现代通讯方式获得各种招生考试服务,招生考试管理和服务的效能大幅度提高,对推进广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城市信息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