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动画片中静态造型组合是动画片制作的前期工作,场景造型是动画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场景设计中的静态造型融入民族性元素会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而场景设计动态造型则是静态造型的灵动、交互发展,使人与景融合在一起,更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色彩。  相似文献   

2.
民族性是艺术创作的土壤,没有民族性的作品就没有自己的特色,日本动画极具日本文化特色,而我们要分析日本动画在世界动画舞台独领风骚的缘由,需要从日本文化的根源上去理解,更要从民族性格民族习惯这些精神层面去探究,而本文以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代表性的影片为例说明日本文化,精神、性格在动画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民族性是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立足的根基。本文通过对孙悟空动画角色形象的比较、分析,揭示中国动画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西方强势经济文化的影响所造成的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文章从文化内涵的三个层面,以动画设计的民族性表现角度比较中国、美国、日本三国动画的异同,分析各国在动画设计制作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因素,并据此探索中国动画民族性体现的着眼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动画从昔日辉煌到今天的失落,其根本原因在于丢失了民族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是辨证统一的,富有民族性的文化艺术必然具有自己的特色,因而容易走向世界,而一味模仿的动画艺术很难在世界舞台上具有竞争力。要提高我国动画的民族性,根本之策在于改进动画人才培养和深化教育改革;改变重技术、轻文化的教学观,加强专业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培养既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又有较高的民族文化素质的动画人才。  相似文献   

5.
在动画片中,角色造型是创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确立一部影片的风格除了依照剧本外。首先遇到的就是角色造型的问题,在动画片中的角色造型如同故事片当中的演员一样重要。在影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角色造型在动画片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以宫崎骏动画《千与千寻》和迪士尼动画《白雪公主》两部经典影片进行比较,在角色设计及角色造型设计的来源等方面作出了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产动画的创作,在表现形式与内涵传达上缺乏对民族性的有效利用,在故事设定与情感表达上缺乏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致使播出后反应平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与收益。美国动画成功的经验在于常葆民族性创新,即在保留作品民族性内涵的同时,结合各时代的思维方式进行创新。中国动画创作要走出困境,就必须结合现代性思维,与同时代的主流思想文化相结合,对民族性进行创新,同时辅以强烈的民族符号,给影片烙上"中国"的印记。  相似文献   

7.
浅谈动画片中的角色造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动画片中,角色造型是创作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确立一部影片的风格除了依照剧本外。首先遇到的就是角色造型的问题,在动画片中的角色造型如同故事片当中的演员一样重要,该文对角色造型设计的几种类型进行了分析说明,并对角色造型在动画片中的作用,影响角色造型设计的因素。以及角色造型设计的来源等方面进行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动漫的发展以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依托,在我国,动漫产业已经成为一种新兴产业,并被视为朝阳产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型产业。但是,国内动画大多都是借鉴国外的,原创的动画才刚刚起步,本文通过分析日本中国动画发展,来分析我国的动画产业现状和国产动画要如何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除了中二热血,也有人文哲思漫画打底,大师加持,创造出专属日本的动画风格。日本作为世界动画强国,其倾向于动漫色彩的发展有着鲜明的特色,甚至在欧美国家在名称上都有区分——日本动画被称为"anime",而欧美动画则被称为"cartoon"。当然,"anime"作为"animation"的简称,最开始有些许歧视的意思,这也是日本动画区别于美国动画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路淑芳 《科技信息》2013,(16):307-307
近些年来,我们所观看到的动画片,不论是日本动画、美国动画还是国产动画,都能从中体会到动画片本身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这种艺术风格的产生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民族文化这一因素展开,借用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动画产业发达的国家为例,透析各个民族的文化同色彩缤纷的动画产品间的关系,挖掘民族文化对于动画产业的深层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其历史悠久,并深刻地影响着周边各国。在汉字广泛传播的过程中,“韵”字也在日本传播开来。以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的《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以及中日词典等为参考资料,针对“韵”在日本的流布与意义变迁情况展开研究。研究发现,“韵”流人日本后,其表示“风雅、情趣、气韵”等美学意义被淡化,而表示“韵脚或押韵的字;韵母;押韵”等语音学含义被保留和发挥。  相似文献   

12.
影视节目片头动画的创意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片头动画是影视动画作品中的一个相对独立性而又具有渗透性,高水平的动画作品蕴藏着丰富的设计思想和很高的审美价值,无论怎样精彩美妙的片头动画作品在创意和制作上都有着必须遵循的审美要求和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3.
日本动漫的成功经验对河南省动漫产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其动漫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非常大,全球播放的动画节目约有60%是日本制作的。日本动漫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漫画为基础,以电视动画和相关游戏开发为扩展对象,以电影动画为最高形式的ACG发展模式。河南省动漫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但还存在动漫文化氛围不浓、人才缺乏等问题。因此,通过借鉴和思考日本动漫产业的成功经验,我们应从营造积极的动漫文化氛围,立足本土文化,加强内容创新,明确动漫市场定位,降低成本,培育人才及完善动漫产业链等方面着手,提升河南动漫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首次在中国提出了“趣味教育”的概念。在梁启超,“趣味教育”实质上就是情感教育或美育。梁启超强调“拿趣味当日的”与“拿趣味当手段”的不同,提出只有以“趣味”或“美”为目的,才是抓住了趣味教育即美育的本质。这对于当前我国的美育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泛美育的倾向,有着直接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贺茂真渊在《国意考》中,通过剿斥儒家道统,吸收道家的哲学思想,清理出“万叶空间”来安放自己的国学古道,为建构日本文化之绝对主体奠定了基础。“万叶空间”中的主体缺乏神圣性,于是催生出本居宣长以神道作为日本文化之绝对主体的后续举动。近世以来的日本文化,对自身绝对主体的强烈诉求,是复古国学最终转向复古神道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世界各国学术机构对日式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详尽的管理理论体系。然而许多企业在导入日式生产方式的过程中依然不知所措。相对于目前学术界对日式生产方式"软件"部分(管理理论)的着重研究,本文从作为"硬件"部分的自动化设备着手,通过追溯日本FA发展历史,找出其与日式生产方式的关系,为日式生产方式的导入提供了可视化及可操作性的重要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君权为核心是中国传统的权利模式,至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社会发生了质的改变。乘“西学东渐”之风而兴起的“民权”理念,被近代先进的思想家引进、传播,并将其作为否定专制权力的理论武器。近代“民权理念”和传统中国的“民本思想”有着重大的区别,前者强调“主权在民”,是在近代法治基础上的个体本位的权利意识;而后者则是建筑在人治基础上的集体本位的权利意识。从古代的“民本思想”,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倡导的“民权理念”,再到“五四”民主、自由旗帜下的“人权理念”,近代中国“权利理念”转化的“三部曲”,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下,中国人民的思想觉醒与权利理念的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18.
庄子的死亡观集中体现在生命相对论,自然本体论和精神超越论三个层面.其美学思想是在人向自然生成的动态过程中,以"道"和"德"两个美学范畴为基础,借助精神外在和内在无限超越的双向统一,建构超越时空有限性的美学死亡观,使死亡的忧惧感化为精神的至乐感,回归"道"体的本原状态.  相似文献   

19.
崔建伟 《科技信息》2010,(33):267-267,280
随着Flash动画在互联网络中的广泛应用,以Flash为主的二维矢量动画由于其具有易于传输和交互性强等各种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行业,目前在教育行业中,Flash动画技术已与其它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一起成为现代多媒体教育的重要开发工具。Flash二雏动画技术在现代化教学的数字图像处理中大量应用,不断向多元化、科技化发展。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多媒体教学的技术较多,其中二维动画技术是比较先进和功能强大的技术之一,本文将分析二维动画在多媒体课件中应用的基本方法.目的是使广大教育工作者认识这些技术,使它们在多媒体教学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傅山“四宁四毋”理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思想转变有着很大影响,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传统思想、美学精神、书风演进等多因素影响的结果。但理论精神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主要原因是理论核心背离了传统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