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旋转环-盘电极方法开结合循环伏安技术研究了磷酸溶液中亚酸酸的电化学还原机理。结果表明在磷酸溶液中亚硒酸的电化学还原过程即包括电化学反应,又有后续均相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2.
用旋转环盘电极研究了亚硒酸在玻碳电极上的阴极行为。在4 mmol/l H_2SeO_3 0.2 mol/l H_2SO_4溶液中,电位比-0.39V稍负,亚硒酸可电化学还原至Se,而当电位比-0.45 V负时,则有H_2Se生成。结果表明,H_2SeO_3电化学还原经历中间历程。电化学还原生成的蓝色硒为电惰性品种,可化学反应生成的红色硒具有电活性。根据电极转速与环、盘电流比值关系导出H_2Se与H_2SeO_1之间的化学反应速度常数为3.2×10~4 l/mol·ε~2。  相似文献   

3.
利用循环伏安法、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循环伏吸法及导数循环伏吸法研究四甲基对苯醌(TMBQ)在乙腈溶液中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结果表明:TMBQ的电化学还原并不是简单的两步单电子还原过程.研究发现,还原过程同时伴随后行化学反应.TMBQ的还原产物在-0.32 V处产生不可逆氧化峰,表明在四甲基对苯醌的电化学还原过程中发生了二聚反应.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进一步证实了二聚体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在一定条件下,硒酸盐能定量地被还原为亚硒酸,由PAR极谱分析仪分析体系中亚硒酸的总量,用该法测定水样中无机硒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采用维生素C还原亚硒酸溶液的方法,在PVP作模板的水溶液中,成功制备出了不同形貌的纳米硒.分别讨论了纳米硒制备过程中的各主要影响因素,如:还原剂浓度、模板剂用量等对纳米硒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备稳定的纳米硒的条件为:反应体系中亚硒酸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5;控制反应温度可制得不同形貌的纳米硒.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利用硫代硫酸钠容量法测定铜阳极泥中硒的含量。在含有酒石酸的6mol/l盐酸溶液中,用盐酸羟胺还原析出单体硒,过滤与其他金属分离,单体硒用酸溶解,于10﹪盐酸溶液中加入一定过量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与亚硒酸反应生成四硫硒酸钠,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碘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硫代硫酸钠,由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量计算硒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维生素C还原亚硒酸的方法,在聚乙烯醇(PVA)作软模板的水溶液中制备出不同形貌的纳米硒.分别讨论纳米硒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如还原剂浓度、模板剂用量、超声作用等条件对纳米硒形貌的影响.室温条件下,无超声作用产物的主要形貌是球形;而在超声条件下,产物的形貌是棒形.温度稍高时,一般反应条件下就可以得到棒状的纳米硒.实验研究表明,制备稳定的纳米硒的条件为:溶液中亚硒酸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控制不同的反应温度可制得不同形貌的纳米硒.  相似文献   

8.
光学方法对电化学反应的研究二氧化锰膜的氧化还原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光学方法对从0.1M MnSO_4+0.017M H_2SO_4电解质溶液中在铂上阳极沉积MnO_2薄膜、以及MnO_2膜在0.05M NaOH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讨论了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光学参量变化规律。从光学量变化的P—t及P—A关系曲线,提供了在MnO_2氧化还原过程中存在着歧化反应的实验依据,进一步表明了椭园法研究电化学反应中有固相氧化膜形成或溶解现象时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TGSe 单晶原料合成条件,发现硒酸中的少量亚硒酸是溶液中析出硒的根源。利用H_2O_2处理含亚硒酸的溶液,可使其全部转化成硒酸。还报导了TGSe 优质单晶的生长条件和它的介电、热电性能。在使用温度低于15℃条件下,它是一种优于TGS 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EQCM)联合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安培分析法对3种含有二苯基联苯胺和二亚酰胺的电活性聚合物薄膜进行了研究.这些聚合物薄膜具有多个氧化和还原状态.中性聚合物薄膜可以在二苯基联苯胺连接处被电化学氧化或在二亚酰胺处被电化学还原.在氧化还原转化过程期间,聚合物薄膜的电子转移、离子补偿和溶剂运输的动力学取决于聚合物的类型、其所处的氧化还原状态、电位扫描速率和氧化还原转换的方向.确定了包含二苯基联苯胺聚合物在不同电化学条件的氧化还原转化的机理.动力学控制步骤也许与聚合物薄膜在每个氧化还原状态的特定几何结构有关,并受到不同电解质和溶剂的影响.研究了含有二苯基联苯胺和二亚酰胺的电活性聚合物薄膜电子转移反应的级数、反离子补偿和溶剂传输,并定量地测定了氧化还原过程中离子和溶剂进出电活性膜的流量.  相似文献   

11.
草酸电还原研制乙醇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循环伏安(CV)法确定了草酸可以还原为乙醇酸,以铅作阴极材料的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草酸研制乙醇酸,并且以电流密度、电量、温度和电解液的流速做了4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产率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12.
在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的制备过程中,制成的丙烯酸氨基醇酸烘漆在成膜的过程中交联固化,得到高质量的溱膜,同时应注意配方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癸酸和月桂酸酸盐体系的振动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癸酸和月桂酸固体酸盐体系的红外和拉曼光谱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采用5%Pd/C作为转移氢催化剂,原料二氢枯茗酸为氢给予剂,以工业双戊烯作为氢接受剂和溶剂。合成了对异丙基苯甲酸.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对异丙基苯甲酸的最佳反应条件:5%Pd/C用量为原料的5.3%(质量比)、反应时间20min、在回流温度下,对异丙基苯甲酸的收率可达90%.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活性是原来的89%.  相似文献   

15.
文章用定量的方法从热力学角度分析氢卤酸强度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乳酸和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概述了乳酸和聚乳酸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酸雨     
酸雨是目前重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为了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本文对酸雨的形成机理、危害及防治措施作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酸化试剂的选择和实验温度的改变,对传统的以硫酸为酸化试剂在冰水中制备亚硝酸及其性质实验进行改进。选用醋酸在室温下制备亚硝酸并同时完成性质实验,解决了环保问题,节约能源、简化了实验步骤。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定性实脸观察酸渣的生成情况以及定量实验考查酸浓度、铁(Ⅲ)含量对酸渣生成的影响和互溶剂的防渣情况.实脸结果表明,随着酸浓度的增加,酸渣生成量增大,残酸液较之原酸生成的酸渣量小.并且当存在铁(Ⅲ)时,将捉进酸渣的生成。当酸液中含有一定全的互溶剂乙二醇丁醚时,对于减轻酸渣生成具有一定效果.通过以上研究提出了防止酸渣生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