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000美元起家2001年2月,我来到美国纽约,朋友找了一间租金便宜的房子,让我住下来。我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寻找那些“快速赚钱的商机”。一天,美国朋友告诉我,纽约“9角9”店里的货,都是一些精于算计的犹太人、西班牙人,从世界各地收来的便宜商品。一般人,不会到那里买东西。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去“9角9”店一看,只见那里全是一些低档商品,就像中国的“2元店”和“1元店”,都是些小手电筒、毛巾、刷子、衣架。我随手拿起一袋毛巾,在包装袋的下部,发现了一行很小的英文字:“中国制造。”我兴奋极了。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我跑遍纽约几乎所有的“…  相似文献   

2.
小时第一次挨人揍,我感到很委屈。打我的那小子看上去像个瘦猴。不过,我很快便明白,他年龄比我大,力气也比我大得多。对我来说,这街头“大学校”第一堂课就使我得到一次重要的教训。我从中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我不对。当时,那孩子只是对我说了句什么,而我却很粗鲁地把他给顶了回去,那话简直能把人噎死。实际上,我这样粗暴是毫无道理的,因此,我就当场受到了应得的惩罚。第二,如果当时站在我面前的是个人高马大的壮汉,也许我就不会对他那样粗暴,而这孩子第一眼看上去瘦骨伶仃。当我吃了苦头后,我才明白不能这样做,才明白不论对谁都应当尊重。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2,(13):74-74
世界的有形资源毕竟有限,所以靠贩卖有形之物,你永远无法发大财。这是十岁时,父亲教给卡洛斯.斯利姆.埃卢的一句话。父亲是黎巴嫩人,年轻时为逃避政治迫害,流落到墨西哥城,经营起一家"导航之星"干货店。斯利姆从小就在这店里长大,耳闻目睹了父亲的经营技巧。他深深地爱上了经商,那种靠经商来成就理想和价值的信念在他幼  相似文献   

4.
上初二那年,我认识了大我一岁的洁。她很开朗很活泼。很快的,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她是个男孩子脾气这点和我正好臭味相同,可就是因为她的打扮所以在学校没少有人把我们当一对。还因这样回家我差点挨了顿揍,谢天谢地洁有个女儿身给我挡住,要不,我就得个早恋的罪名被家法伺候!和洁无话不谈,我们几乎天天黏在一起,就连晚上她也会给我一个电话,问我有没有乖乖吃饭,有没有好好大便……不久我收到了隔壁班一个男孩子的情书,第二天就见那小子一脸的淤青来读书。后来才知道是洁下的狠手。她生气的瞥了瞥嘴:“瑶!你是我的!”我以为这样纯洁的…  相似文献   

5.
星期天上午10时,我去某大学找学生小陈。一进宿舍门,嗬,8个学生还有6个在睡大觉!我在小陈屁股上拍了一下,他才爬了起来。他说昨晚他们玩到深夜,难怪要睡到日上三竿了。我问:不是要考试了吗?他说:到时拿60分没问题!原来是个60分主义者。我们在一间小店里边吃点心边聊。我说:你们对学习就是这个劲头?他反问我:60分和100分有什么区别?我的心不禁往下沉:一个大学生不看重这种区别,你叫他怎能认真读书呢!曾听小陈说过,他班里有个同学跑去开商店了,我问他情况怎样啦。小陈说,可惨了,店关门了,欠了一屁股债。我问他对这件事怎么看,他倒轻松,说:做一…  相似文献   

6.
<正>从推销伞到给故宫开夜场,快600岁的故宫在院长单霁翔的带领下正变得越来越年轻,越来越亲民。单霁翔都成了大家心中的网红,故宫也在他的改造下变成了网红。在自拍时代,有点儿小创意又很适合拍照或是网红博主都爱去的地方逐渐成了"网红打卡店"。这些网红店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去这样的地方逛一逛,拍拍照,然后发朋友圈。让人想不到的是,故宫这座明清两代的  相似文献   

7.
快活林     
耳朵在这里从前有个当官的,说话乡音很重,口齿又不清,别人听了常把他意思弄错。有一次他叫差人去买竹竿搭帐子。差人听错了,便到街上熟食店买了猪肝、大肠子,顺便还揩点油,多买了两个猪耳朵,藏在口袋里准备自己吃。回来交差时,当官的大发脾气:“我叫你买竹竿搭帐子,你却买了猪肝、大肠子,你的耳朵呢?”差人听了头两句觉得没有错,听到“耳朵呢?”心里一怔:这当官的真厉害,连我背后买耳朵他都知道,连忙从口袋里掏出来说:“耳朵在这里。”  相似文献   

8.
那时北漂     
我到北京的前一天,我的东北兄弟就在这等着我了.他是个写诗的,碰巧我也是个写诗的,而且比他早写了几年,就充大认了他这个弟弟.早先只是书信往来,后来他听说我要来北京发展,比我还急,没经我同意就从东北那疙瘩赶过来了,说要跟我一块打天下.  相似文献   

9.
命运的预言     
有个法国人叫罗迪,把一个月辛苦挣来的钱输在了赌桌上。他很颓丧地在街上徘徊:家里有生病的老母亲等他,此时,他连抢人钱包的心思都有。一个算命的在街口念念有词,他路过的时候,算命的叫住了他。“反正我也没有钱。”罗迪这样想着向  相似文献   

10.
专做穷人的生意,落魄小保安首创一元店退伍后南下打工的李朝阳很不如意。有一天,他看到各个工业区内,有人摆地摊,不用多少本钱,便决定自己干。虽说每天收入有30多元,可被城管没收东西的滋味实在不好。他决定租间门面房正规经营。试营业初期,为了一炮打响,李朝阳打印了好几百份宣传单,贴满了工业区的大街小巷。他还一次性进了3000多元的货,大到几元钱一件的水桶、洗发水和淋浴露,小到一角钱一件的橡皮筋、钮扣和针钱,几乎包罗万象,任由顾客挑选。  相似文献   

11.
我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爸爸、妈妈都是普通工人。他们年轻时就喜欢体育锻炼,特别是爸爸,每年盛夏都会到长江游泳,不过那时候他一定没想到他小女儿的人生也会与水结下不解之缘。小时候我特别爱动,胆子不小,湖北人讲话就是这人特别“匪”!我家的院墙后面是条河,4岁的我就敢跟一帮男孩子从院墙上爬到河里捞蝌蚪。打小我的好胜心就极强,骨子里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干什么总喜欢往前去争,就算拿不到第一名,我还是要拼一拼。这些可能都对我后来的体育生涯有影响。不过,真正把我送上这条人生道路的,倒是爸爸、妈妈当年一个实在得令人好笑的理由。小…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07,(23):24-25
他在日记中写道——不知道该怎么说,我这个烦恼从小就有,可能别人不觉得这是问题,甚至还会很自豪,可我却不这样想。很小的时候大人们就非常愿意玩弄我的小鸡鸡,因为很多人都说它很大很漂亮。那时我还不懂事,却感到小  相似文献   

13.
他的父亲是方圆数十里最有名气的铁匠,他以此为荣,一有时间就来铁铺帮忙。那年暑假,有位顾客走进店来,想要打一把斧头。父亲不假思索地推脱道:"你去找黑瞎子吧,他是专做斧头的。"那人便诺诺地走了。他不明白父亲为何把到手的生意推给别人,疑惑地问:"黑瞎子是谁,难道他做的斧头比您更好吗?"父亲点了点头:"我们家的那把新斧头也是请他打造的。"他好奇地跑到门口,举起斧头看了看,忍不住笑出声来:"斧口都是钝的,连我都能做得比它锋利,这样的手艺怎么能和您比呢!"  相似文献   

14.
爱情补白     
有这样两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是得了绝症的老头,性情暴躁,动不动就对自己也年迈的老伴发脾气。望着精心侍候他、白天黑夜连轴转、眼睛都熬红了的老太婆,医护人员于心不忍,都劝老太太想开点,他已是快入土的人了,别生他的气。没想到老太太的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悄悄走到病房外,对医护人员说:“他是故意对我发脾气.好让我生气讨厌他,他是怕他走后我老是思念他呀!”  相似文献   

15.
一条红围巾     
我的一位老乡即将毕业,历经3个月奔波,终于在一家大公司找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他请我到学校旁边的茶馆坐坐,诉说一下自己的求职故事,言语间感慨万端。老乡是机械电子工程系的高才生,眼光早就瞄准了  相似文献   

16.
鸟笼效应     
一只百足虫正静静地在草地间爬行,被一只小青蛙看见了。小青蛙惊讶不已:乖乖!长了那么多只脚,还走得这样整齐、平稳。“请问,你行走时先迈哪只脚呢?”百足虫不是头一回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也顿觉困惑:奇怪呀,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啊,自己怎么从来就没有在意过呢?于是,在这个念头的控制下,这只百足虫开始刻意地摆弄起自己的步态来。结果是把自己累得筋疲力尽,却一直寸步难行,从此再也找不回以前的那份轻松自在……1907年,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一天,俩人打赌。詹姆斯说:老伙计,我一定会…  相似文献   

17.
叔父的酒店     
中午我刚要下班,妻来电话说叔父不见了。我一听心里直发毛,叔父到这里来治眼疾,人生地不熟的,他视力那么差,街上那么多车,能跑到哪里去呢?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07,(17):50-51
路雪是个美丽端庄的女性,说话温婉而知性:"他是我的上司,儒雅大度,成熟沉稳。我无法阻挡他的魅力,明知道他有家,我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了他的怀抱。就这样,我们好了三年。曾经想,只要跟他在一起,就这样下去也不错。如果哪天他老婆发现了,我就撤出,不给他添任何麻烦。可是,我错了,他老婆一直没发现我们。但我想分手了,因为我们的感情只能这样了。"  相似文献   

19.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说:他一生中最爱的书有两本,一本是《安娜·卡列尼娜》,另一本是《百年孤独》.克林顿在耶鲁大学法律系攻读博士学位时第一次接触到《百年孤独》这本书,他说:"我从早到晚捧着这本书看,在课堂上也偷着看,还被老师发现挨了批.  相似文献   

20.
从天而降     
我特别反感那种有几个小钱就故作慷慨地扔在业余研究上的科学迷,因为他们总是持有一种锲而不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执着精神。“黑框眼镜”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固执地怀疑我是一个外星人已经长达一年之久了。我是在登机之前才摆脱他的。不过我坚信,当我走出目的地城市的机场后,一定会发现他早已廉价雇好的拙劣侦探接替了他的任务,而他则会很快乘火车赶到。其实此前几次我乘机旅行时他都始终坚持如影随形地与我同行,好似我密不可分形影不离的保镖,莫非如今我已经帮他折腾光了他的钱袋?不过话说回来,作为一个外星考察员客居异乡也着实不易,且不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