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王倩  吕晓琪  谷宇  张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0):13378-13387
为了实现对宫颈细胞图像相近类别的准确自动分类,提出了一种双流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算法以DenseNet121网络和Xception网络为基础并对其进行改进,以提高算法对宫颈细胞进行细粒度分类的识别准确率。首先,在DenseNet121中引入DropBlock模块进行网络正则化,用于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其次,在Xception中加入SE(Squeeze-and-Excitation)模块调整通道权重,以增强网络提取有效特征的能力;最后,将两个网络输出的特征图进行拼接构建双流网络,来获取宫颈细胞更全面的特征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在Herlev数据集以及SIPaKMeD数据集上各性能指标都表现良好,且都达到了99%的准确率,优于改进融合前的网络,提出的算法在宫颈细胞的细粒度分类中具有较高识别率。  相似文献   

2.
卷积神经网络的全连接层作为一个经典的分类器,是根据传统的梯度下降法来实现训练的,泛化能力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卷积神经网络和极限学习机相结合的混合模型应用于图像分类领域.卷积神经网络用于从输入图像中提取特征,特征映射最终会被编码成一维向量送入极限学习机中进行分类.给出了混合模型的详细设计,包括参数设计、结构分析以及迭代过程中反向传播算法的推导.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模型分类精度和快速性优于传统模型.在MNIST数据集上的分类精度达到了99.32%,GTSRB德国交通标志数据集上的分类精度达到99.35%.批尺寸相同时,混合模型的训练时间仅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9.9%~10.3%,同时测试速度是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1.50~1.56倍,大幅缩短了时间.  相似文献   

3.
花卉图像类内差异性大和类间相似性高使得花卉图像分类较难.传统花卉分类方法和普通卷积神经网络很难完整地表达花卉图像的特征,故而分类效果不理想.为提高花卉分类准确率,提出改进的InceptionV3网络用于花卉图片的分类.采用迁移学习的方法,将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训练的InceptionV3网络用于花卉图像数据集的分类,对其中的激活函数进行改进.在通用Oxford flower-102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模型在花类图像分类任务中比传统方法和普通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准确率高,且比未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准确率高,迁移过程准确率达到81.32%,微调过程准确率达到92.85%.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图像分类方法在花卉图像上存在分类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Xception网络的方法。首先结合Res2net中的多尺度模块来提高模型特征信息的丰富度,提出Multi_Xception网络,接着使用1×1卷积核对多尺度深度可分离卷积模块的输入特征图进行信道压缩,减少模型参数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模型特征信息,提出Multi2_Xception网络。将改进模型应用于Flowers Recognition花卉数据集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原算法分类准确率提升了1.64%,F1-score提升了0.018,验证了多尺度Xception网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关生  周延森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6):16108-16115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待训参数量过大、多层网络导致特征和梯度消失等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拆分层和Inception-ResNet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入侵检测。首先将网络流量数据转化为具有空间相关性的图像以适用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然后使用Inception-ResNet卷积层增加网络深度,减少模型训练参数数量以及消除梯度消失问题,拆分层在降低图像尺度时基本保持图像原有分类特征;最后采用NSL-KDD数据集对改进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相对于Inception-ResNet模型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率和少数类样本召回率以及更好的训练时间性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电气设备图像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变电站中智能巡检系统采集到的海量图片进行快速分析和识别,提出一种深度学习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相结合的图像分类模型。首先,运用旋转、翻折等方法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扩充。然后,合并扩展图像集,并在相同类型的条件下将其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基于实际图像改进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并提取训练集的图像特征。最后,通过使用训练集图片的深度特征来训练SVM分类器,并且在测试集图片上实现分类测试。利用巡检机器人采集到的8 000张图片对模型精度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人脸情绪识别类内差异大,类间差异小的特点,结合学生人脸图像的线上课堂情绪识别的场景,提出多尺度空洞卷积模块提取不同空间尺度特征的稠密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实现自然场景下学生人脸图像识别.该模型主要由多尺度空洞卷积和DenseNet神经网络两个子网络组成,其中多尺度空洞卷积由不同空洞率的四分支网络提取不同尺度特征,空洞卷积减小特征图尺寸,减少DenseNet内存资源占用;最后在DenseNet网络中结合Adam优化器和中心损失函数.使用稠密网络的旁路连接,加强情绪特征传递和复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稠密深度神经网络的情绪识别网络模型能够有效提高情绪分类的准确率,模型对预处理后的FER2013+数据集识别准确率达到93.99%,可为线上教学反馈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海面溢油检测问题,采用Yolov4目标检测模型、语义分割网络(U-Net)模型、Xception预训练模型等多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SAR图像海面溢油检测的模拟实验。基于一个仅有790个样本的像素为256×256的SAR图像海面溢油数据集,深入对比研究了3种SAR图像海面溢油检测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不同检测模型在海面溢油检测中的检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两种检测模型,Xception预训练模型具有更高的SAR图像海面溢油检测精度,更加适合应用于小数据集的溢油检测。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现有火灾检测算法无法同时满足高检测率、低误报率以及高实时性的检测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改进YOLOv3目标检测算法,通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自动提取火焰特征对全图进行多尺度特征图预测.首先,针对网络公开火灾数据集数量较少、场景种类受限、火焰尺度单一等问题,自建了一个包含13 573张火灾图片的火灾数据集用于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其中训练集图片10 014张,测试集图片3 559张.接着,为了提升网络对于多尺度目标(尤其是小尺度目标)火焰的特征提取效果,通过在原YOLOv3的特征提取网络Darknet-53中嵌入空洞卷积模块以充分利用上下文信息,扩增感受野的同时保证不丢失特征图的分辨率.此外,在特征提取网络中加入DenseNet密集型连接网络结构单元,以增强特征复用,同时缓解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特征传播过程中的梯度消失问题.该改进的特征提取网络相比原网络层数进一步加深,网络参数量显著减少.结合火灾检测任务需求实际,简化了损失函数,加快了网络的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度高,不仅能够实时检测大尺度火焰,对于火灾发生初期的小尺度火焰也同样检测灵敏,其检测速度可达26.0帧/s,精确率可达97%,且在多种复杂光照环境下均能良好地抑制误报.  相似文献   

10.
针对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MobileNet应用于人脸识别实时性较差、准确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MobileNet的网络模型—MobileDeepViT。首先,鉴于MobileNet模型有效减少网络参数量特点,本网络以MobileNet为核心,构建具有7层MobileNetV2、3层特征提取层、1层标准卷积和点卷积的深度学习网络;其次,在人脸特征提取过程中引入DeepViT,使网络更有效学习人脸特征;最后,该网络与Inception_ResNetV1和MobileNetV1在相同的数据集CASIA-WebFace上进行训练,在LFW测试数据集上对训练模型进行评估,并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人的不同照片进行欧式距离和实时性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该网络在模型参数更小的情况下,准确率比后二者分别提升了0.21%和0.72%、欧式距离测试结果也比后二者更小,预测时间更短,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参数量减少、实时性更好、精度和鲁棒性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生产环境中钢材表面缺陷实时分类识别的需求,提出一种可部署于移动端的轻量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高效识别钢材表面缺陷。通过知识蒸馏将ResNet50和MobileNetV3分别作为教师模型和学生模型,生成改进的轻量神经网络模型MobileNetV3_small_tp。利用MobileNetV3_small_tp作为预训练模型,选用NEU带钢表面缺陷数据集进行微调,同时使用数据增强以模拟实际工况,得到模型在测试集中精度达到100%。最后将模型部署于手机上进行实际钢材表面缺陷识别,移动端模型测试、验证以及实际检测结果均显示MobileNetV3_small_tp模型具有流畅的运行速度和较高的识别率,能够实现现场钢材表面缺陷的准确高效识别。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数据集过小时更好的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本文提出一种方法通过训练GAN(生成对抗网络)生成新的样本进行图像数据增强。扩充后的数据集应用于训练图像分类模型,得到了不错的效果。针对Herlev宫颈细胞数据集的二分类问题,本文首先使用原始训练集训练GAN,生成了大量高质量的高分辨率细胞图像,将每类训练集扩充到24 000例。然后使用扩充后的训练集进行分类网络训练,在Resnet迁移学习的验证集准确率高达97%,高于仿射变换扩充的数据集的训练结果93%,可见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图像的数据增强。本文方法也可用于其他领域的图像数据增强。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胸部 X-ray 图像分类任务数据集样本过少,现有的两阶段分类器和三阶段分类器模型对高纬度的图像特征提取效果差,模型训练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 ConvNeXt 卷积神经网络改进的分类任务算法 ConvNeXt-AT。 ConvNeXt-AT 分类模型首先通过在 ConvNeXt Block 层添加混合域注意力机制 CBAM 来提高图像特征提取能力,不仅考虑了通道间的信息交互能力还考虑到了空间域上像素间的联系,得到 ConvNeXt-AT 模型;然后针对 X-ray 图片常见的泊松噪声使用全变差正则化方法对数据集进行降噪处理;最后在 COVID-19 公开的大型数据集共 21165 张图片进行对比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在训练数据集充分的情况下,改进的 ConvNeXt-AT 模型相较于常用分类模型 ResNet-50、MobileNet、EfficientNet 以及原 ConvNeXt-T 在准确率上分别提升了 2%、2. 7%、2. 1%、1. 9%。 最后通过 Grad-CAM 显示类激活图的图像可视化方法证明改进方法是可行的,模型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钢渣安定性检验是实现钢渣安全资源利用的关键,针对钢渣安定性检测方法的效率低且受到取样代表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钢渣砂图像分类模型SE-ConvNeXt。该分类模型针对钢渣砂的图像特征,在ConvNeXt网络中添加通道注意力机制SE-Net(squeeze and excitation network)。相比于原ConvNeXt和其他卷积神经网络模型,SE-ConvNeXt的收敛速度更快,训练过程更稳定,准确率更高。实验数据集采集于蒸汽处理前后的钢渣砂图像,钢渣砂的粒径为4.75-2.36mm和2.36-1.18mm。分别使用两个粒径的钢渣砂图像训练网络,并分析钢渣砂图像变化规律。模型预测两个粒径的钢渣砂图像数据集准确率分别为92.5%、94%,且两个粒级的钢渣砂图变化规律相似,随着蒸汽陈化时间的增加,变化程度逐渐变小,随后图像变化程度趋于稳定。分析粉化率的变化规律,钢渣砂粉化率变化规律与钢渣砂图像变化规律具有相关性,蒸汽处理的钢渣砂可通过钢渣砂图像评价体积安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语音识别中由网络加深导致的低层特征消失、参数量大及网络训练困难的问题,基于Inception V3网络的非对称卷积思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密集连接卷积神经网络(densely connect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DenseNet)模型。根据语音识别的长时相关性,通过密集连接块建立起不同层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保存低层特征、加强特征传播;为了得到尺度更丰富的声学特征,将卷积核的范围进行扩大;利用非对称卷积思想分解卷积核,以减少参数量。实验结果表明,相较经典深度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原始DenseNet模型,提出的模型在THCHS30数据集上的语音识别性能更好,在保证识别率的情况下,还减少了网络参数量,提高了模型训练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水厂应对藻类爆发时混凝剂投加量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藻类混凝去除率预测方法,利用DenseNet卷积神经网络和絮体图像对藻类混凝去除率进行预测,从而对投药量进行调整 . 具体做法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高藻水进行混凝处理,记录混凝处理后的絮体图像和对应的去除率 . 以去除率区间为标签构建絮体图像数据集,利用此数据集对 DenseNet-121模型进行训练 . 结果显示,训练后的模型对测试集的预测准确度达到了 89.5%,与 VGG 和 ResNet模型相比,利用 DenseNet模型对本文建立的数据集进行识别的精确度更高,且在识别去除率在 60%~90% 区间的絮体图像相较于其他两种模型具有明显优势. 同时通过对数据集外的铜绿微囊藻絮体图像进行识别,验证了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极化SAR图像分类中卷积神经网络(CNN)方法训练时间长、收敛速度慢,原始Softmax函数无法对极化SAR图像的类内差异有效应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微调与加性边际Softmax(AM-Softmax)的极化SAR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通过预训练网络的整体微调,来改进CNN模型的效率和分类准确率,然后以AM-Softmax替代Softmax,以解决SAR图像中类内变化较大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分类精度。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快收敛的优势并且能够较好解决极化SAR图像类内差异较大的问题,模型的分类总体精度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