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组网雷达系统对于高加速机动目标的精确跟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基地雷达系统跟踪近距离高加速机动目标的场合,提出了一种并行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该算法首先建立起组网雷达群跟踪目标运动形态的观测模型,然后将三维加速度矢量引入到目标的运动模型中,通过并行计算的方式,在对加速度进行合理估计的基础上对量测数据进行卡尔曼滤波跟踪分析,获得目标的精确轨迹。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快速精确计算目标的位置和速度,而且具有很好的瞬态特性和稳态特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低空区域的防控问题,提出分布式组网探测体制。采用基站式发射、分布式接收、基于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 TOA)的定位、组网探测等手段,采用分层跟踪与航迹管理有效抑制低空探测场景下的虚假航迹,适宜低空目标探测场景。通过引入分布式扩展系数和低空覆盖系数,可对系统进行有效评估。在正方形与正六边形部署场景下,仿真验证了其威力与精度性能,与传统单基地雷达相比,该体制具有较好的低空探测与扩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大规模三维标量场并行可视化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行绘制是提高大规模三维标量场可视化效率的一种重要方法,分别对三维标量场的两类重要可视化方法面绘制方法和直接体绘制方法进行了阐述,并结合这两类可视化方法对其并行绘制中的各种并行模式、负载平衡和图像合成算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比较;对国内外较有名的并行绘制系统实现进行了分类与对比;最后,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该领域的下一步发展趋势,为大规模性三维标量场的并行可视化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并行绘制集群节点可以配置多核CPU和多个GPU构建节点内多CPU多GPU系统。现有的节点内并行绘制模型既没有充分发挥多核CPU的强大计算能力,还将绘制、读回和合成阶段串行耦合在一起导致了大量的GPU闲置停顿,严重影响了节点内并行绘制性能。提出了一种节点内高效的并行绘制模型,通过软件绘制与硬件绘制相结合的方法将硬件绘制与图像合成分离,同时利用DMA异步传输机制,构建了节点内绘制、读回和合成三段并行绘制流水线。与现有节点内并行绘制模型相比,并行混合绘制模型不但降低GPU资源闲置率,而且提高了CPU资源使用率。理论分析与实验表明相同应用采用并行混合绘制模型的性能可以达到现有模型的3~4倍,并且具有更好的数据扩展性、性能扩展性。  相似文献   

5.
责任区雷达组网系统抗干扰优化部署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噪声压制干扰施放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雷达及其组网系统的抗压制噪声干扰效能动态定量评估模型,定义了雷达及其组网系统的残存可探测区面积、探测能力下降指数、责任区覆盖指数,建立了考虑责任区的组网系统抗干扰优化布站决策模型与算法。三站组网系统的仿真试验证明了其有效性,可应用现役系统的实际部署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6.
雷达组网ECCM性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给出了评估雷达组网ECCM性能的度量公式.该公式既包括了组网雷达的数量、雷达部署的相互位置、工作频段、极化方式、信号种类及信息处理能力,还将网内各雷达本身的抗干扰能力以一种合理的加权方式计算在内.公式可用来评估雷达组网的ECCM性能,也可用来对雷达组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离层动态性对天波超视距雷达检测概率和探测精度的影响,构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体制的完整天波超视距雷达仿真系统。通过搭建模块化仿真框架和可视化展示界面,集成电离层数据接口,实现信号发射、电离层反射、信号接收、信号处理和目标检测的功能。最后对雷达系统探测性能进行评估,利用仿真实例验证了整体雷达仿真系统的可行性。该系统的实现对于分布式MIMO天波超视距雷达的性能评估、布站优化、装备发展论证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仿真中算法复杂、计算量大的特点,构建了一种基于不规则地形模型(irregular terrain model, ITM)电波传播模型的复杂电磁环境并行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三维标量场的数据组织方式描述复杂电磁环境。在并行计算关键的任务分配阶段依据ITM模型的计算特点和三维标量场的数据组织方式,采用了以标量场列为基本单位的静态任务分配方法,有效地避免了地形提取的冗余计算,保证了节点间的负载平衡。经实验验证,该算法并行效率较高,能够有效地满足不规则地形条件下的复杂电磁环境快速计算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针对雷达组网系统考核试验的难题,结合某雷达组网系统考核试验的实践过程,总结描述了实际检飞、半实物模拟测试、现场功能检查与专题试验相结合的系统综合检验的方法和步骤,提出了探测能力"区域相对提高量"数据处理算法,以及"已知与未知、定高与变高、直线与机动"相结合的检飞航线设置新方法,考核了该系统各类目标探测范围、情报质量、抗复杂电子干扰等关键作战性能.实践证明了这些综合考核试验方法的合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科学计算可视化并行处理建模及其数据并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计算规模的不断增长使得对科学数据的可视化也必须采用并行处理技术。针对可视化应用的特点,一方面,分类建立了可视化并行处理模型,给出了形式化描述,并对其并行性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可视化数据并行体系结构,并深入探讨了实现该结构的数据划分技术和并行绘制方法;最后基于上述理论实现了一个数据并行可视化处理软件原型系统YH-PView,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电视胸腔镜(VATS,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肺叶切除术仿真系统对外科医生手术培训及规划具有重要价值。为实现高保真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模拟,设计了一套有效模拟VATS手术过程中不同手术操作的肺叶切除术模拟器。采用基于位置的动力学仿真框架实现了手术器械-软组织和软组织间交互作用、软组织切割以及手术缝合操作引起的变形模拟;并采用了Marching Cubes算法对模型进行面绘制,尤其是切割操作的渲染;使用GPU并行计算的方法加速手术模拟和面绘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实现高保真、稳定、高效的VATS手术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PC集群并行图形绘制系统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满足大规模数据集科学计算可视化、沉浸式虚拟现实和巨型场景绘制等应用领域都对计算机图形绘制能力的需求已经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在高速网络互联并配有高性能3D图形卡的PC集群上构造并行图形绘制系统已经成为普遍的解决方案。根据几何图元归属判断的时机,并行图形绘制系统可分为Sort-first,Sort-middle和Sort-last。根据应用程序在集群节点间的分布,基于集群的并行图形绘制系统可分为Client-Server和Master-Slave两种系统模型。目前流行的基于PC集群并行图形绘制系统包括WireGL,Chromium,ScalableDisplayWall和AnyGL。  相似文献   

13.
FDTD并行计算中的区域划分及负载平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与并行处理机相比,基于局域网的并行FDTD算法是解决复杂电磁问题相对简单的、有效的方法。本文讨论了利用网络进行FDTD并行计算时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区域划分及负载平衡策略,并利用局域网内的2台和4台PC实现了对平面光波导实例的并行计算,给出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加速比,并能大大提高计算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汽车碰撞有限元仿真的并行计算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并行计算是提高汽车碰撞有限元仿真的计算速度和求解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简要介绍了汽车碰撞有限元仿真并行计算的区域分解方法,给出了处理接触时的并行计算流程,分析了并行求解过程以及主要时间开销。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两种硬件体系结构和不同处理器数目对计算效率的影响。最后研究了不同的区域分解策略对整车碰撞计算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最终用户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和计算软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 The usually designing process of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s first to select reasonable algorithm according to the case-to-case requirement of application, and then decide the hardware architecture based on the algorithm. However, it is not a good choice because of the diversity of image processing algorithms. So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 general reconfigurable and expandable multi-DSP real-time image processing system[1-5]. On the one hand, the system must have powerfu…  相似文献   

16.
多GPU无合成绘制算法采用混合sort-first与sort-last的并行绘制模式,将绘制任务划分为多个子任务集合进行并行绘制并异步合成显示。原方法中对屏幕的分割方式过于平凡,未明确提出一种高效的屏幕分割策略,从无合成算法本身特性出发,提出一种自适应屏幕划分策略,该算法根据GPU数目及绘制分辨率参数,启发式计算屏幕初始划分方式,再采用统计性能反馈的方式动态选择最佳屏幕划分方式,较原有方法更易于实现子屏幕任务的负载平衡,实验表明,算法在带来很少额外计算开销的同时,能够有效平衡并行绘制任务负载,进一步发挥多GPU无合成并行绘制系统的绘制效率。  相似文献   

17.
多核并行计算技术在景象匹配仿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算机技术向多处理器以及多核的架构发展,以OpenMP和线程构建模块(thread building blocking, TBB)为代表的多核处理器并行计算平台的应用得到重视。对多核并行计算技术在建模仿真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景象匹配仿真计算为例,基于OpenMP和TBB并行计算平台构建了一个景象匹配评估平台,对不同的景象匹配算法效率进行评估。对多核并行计算技术及其在景象匹配仿真算法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多核并行计算技术能够大大提高景象匹配评估平台的运行效率,从而有效地支持对导弹真实景象匹配制导系统相关算法进行验证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