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历勇 《武夷科学》2006,22(1):92-95
为了有效控制茶卷叶蛾的为害,选用3%阿耳发特、24.5%全力和2.5%天王星等3种杀虫剂的不同浓度对茶卷叶蛾进行防治试验,并对结果作方差分析。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几种药剂种类和浓度对防治效果均有显著影响;复合杀虫剂对幼虫有良好效果,最佳组合为A1B1C2,即阿耳发特6000倍十全力5000倍十天王星14000倍液,杀虫效果达97%,此法简便易行,在生产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雀茸毒蛾在福建一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翌年3月下旬成虫羽化。林间试验表明,选用80%敌敌畏1000倍液或是50%辛硫磷1000倍液或是20%氰戊菊酯3000倍液喷雾,均有较好的效果。在大发生初期采用油烟剂防治,在一般发生年份应用白僵菌防治幼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毛竹黑叶蜂在福建福州一年发生1~2代,以幼虫越冬。林间防治试验表明,选用50%甲胺磷原液或1:10倍液、40%氧化乐果原液或80%敌敌畏原液进行竹腔注射均有良好防治效果;也可以在晴天午后应用20%氰戊菊酯4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2000倍液喷杀下竹的幼虫,或在竹秆基部撒6%666粉,均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CSⅡ不育剂对光肩星天牛的小面积林间喷雾防治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不育剂室内筛选试验已获成功的基础上,为弄清野外应用的效果,采用CSⅡ不育剂(可湿性粉剂)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进行了小面积林间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此不育剂20倍液在天牛成虫羽化盛期进行林间喷雾可得到理想的不育效果,天牛卵及初孵幼虫的校正总不育率达72.08%。  相似文献   

5.
侧柏毒蛾在福建一年发生3代,以卵越冬。幼虫5—6龄,幼虫期27—63天,蛹期8—22天,成虫寿命3—10天。每雌平均产卵量92粒。一般发生年份可于4月上旬在林间施放白僵菌粉炮,大发生时选用20%杀灭菊酯3000倍液、80%敌敌畏、50%甲胺磷1000倍液喷雾防治2—3龄幼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泡桐叶甲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苏云金杆菌、2 .5%敌杀死、50 %甲胺磷、4 0 %氧化乐果、杀虫威等几种药剂进行不同施药方式、不同药剂林间对比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农药对泡桐叶甲防治效果差异显著 ,注射法和喷雾法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甲胺磷 氧化乐果 (1:10 0 0 )混合农药注射防治效果较好。苏云金杆菌 (5× 10 7孢子 / ml) 敌杀死 (1:50 0 0 )喷雾防治泡桐叶甲幼虫比单纯使用化学农药效果更好 ,菌药混合液防治后 2 5d林间虫口明显低于化学防治 ,林间天敌种类和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7.
桉油精与苦·烟乳油防治杨小舟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质量分数为5%的桉油精1 000、1 500、2 000倍液和质量分数为1.2%的苦·烟乳油800、1 000、1 200倍液对杨小舟蛾幼虫进行林间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5%的桉油精1 500倍液及质量分数为1.2%的苦·烟乳油1 200倍液防治杨小舟蛾既经济又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栗大蚜Lachus tropicalis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大蚜在福建一年发生12代,以卵在枝干背面越冬。翌年3月中旬至4月初若蚜孵化,聚集嫩梢危害。4月中旬干母生有翅及无翅若蚜,4月下旬有翅孤雌蚜迁飞至栎类植物危害。8—9月间又群集栗苞果便处危害,造成早期落果,林间试验表明:栗大蚜防治以喷雾法最好,涂杆法次之。药剂混合使用能提高防治效果,其最适组合是,40%氧化乐果500倍液、50%甲胺磷1500倍液、80%敌敌畏15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适期主要在5月上旬,其次在8月上旬。  相似文献   

9.
文章用坐标平移与旋转方法,获得了曲线方程(a1x+b1y+c1)(a2x+b2y+c2)=1(a1^2+b1^2)(a2^2+b2^2)≠0 (1)在xoy平面上的完全定量几何特征.由其特征,我们可以方便地给出它们的具体方程表示的曲线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0.
用4种外源挥发性物质对青杨天牛进行驱避试验,其中12.94%大蒜汁驱避效果最佳,驱避率为75%。用3种无公害药剂对青杨天牛进行防治试验,其中以抑食肼油剂防治效果最好,校正死亡率达到100%。用线虫对青杨天牛防治试验,其中Hb-NJ对青杨天牛幼虫校正死亡率为100%,可以在林间防治青杨天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