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贝多芬第五钢琴奏鸣曲(Op.10No.1)是贝多芬的早期作品,它体现了贝多芬最具代表意义的英雄性。该乐章采用奏鸣曲式,为c小调,曲式结构大体划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学习和研究这首乐曲,可以初步了解和掌握贝多芬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2.
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被誉为钢琴音乐的百科全书,其中第二十九首技巧最为艰深,篇幅最为庞大,思想最为深刻。本文从整体结构把握、力度处理和色彩效果处理三方面入手,从钢琴教学的角度进行了点滴的说明分析,以帮助钢琴主课学生更加正确地理解和演奏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3.
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第四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796至1797年间,是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篇幅第二长大的作品,其结构宏大,内容丰富,情感细腻,饱含热情。本文主要针对贝多芬第四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旋律、调性变化、曲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贝多芬的音乐体现了他那个时代的人的痛苦和欢乐,其中的代表性的钢琴奏鸣曲《月光》奏鸣曲具有很大影响力,充分体现了浪漫色彩和贝多芬极具号召力的音乐风格,是古典音乐开始向浪漫主义过渡的作品之一.该文从乐曲的创作背景以及对《月光》奏鸣曲三个乐章进行赏析,从而进一步诠释《月光》奏鸣曲的深远的寓意和思想.  相似文献   

5.
符辉  赵玉 《科技咨询导报》2012,(30):251-251
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本文拟对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Op31.No.1第一乐章,从曲式结构、和声和"钢琴奏法"方面简要分析作品的浪漫主义因素,探讨其作品中显现的浪漫主义特征在音乐发展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廖瑞洁 《咸宁学院学报》2013,(1):131-132,135
贝多芬一生共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它们是贝多芬一生的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作品。这些被称为《新约全书》的奏鸣曲,不仅透露出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印记,而且记录了贝多芬从幼年到晚年的心路历程。贝多芬对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经历了从前期作品具有海顿、莫扎特风格,到中期作品具有朝气蓬勃、情感炽热和对比强烈的特点,再到后期作品追求音响效果强烈反差和不谐和性、矛盾的戏剧化尖锐冲突等,最后到晚期作品追求内心深处思想对心灵的剖析,注重内心体验、情感抒发的过程。研究贝多芬晚期的钢琴奏鸣曲,对于了解贝多芬的心理状态及其音乐创作思想的变化和原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调性和声、赋格对位手法、音乐结构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揭示贝多芬晚期奏鸣曲创作手法的变化及相关原因。  相似文献   

7.
苏杨民 《科技资讯》2014,12(18):195-195
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是继巴赫四十八首平均律以后钢琴文献中最大的曲集。其奏鸣曲的主要内容是以生活为背景,来表达他对人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和对苦难的忍耐。从贝多芬创作作品的思想变化上和演奏上可以看到其作品的风格。本文主要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巧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刘彭 《科技信息》2011,(12):I0242-I0243
《a小调钢琴奏鸣曲》(D845)是舒伯特在世时出版的第一首钢琴奏鸣曲作品,创作于1825年4月,1826年3月出版,并且大获成功。这首奏鸣曲以主题材料的统一和形式的集中而著名,采用了四个乐章的庞大结构。这种与交响曲套曲完全一致的结构形式昭示了舒伯特有意效仿贝多芬的勇气,也显示了舒伯特开始将其钢琴奏鸣曲的创作构思建立在一种交响式的思维之上,并且"暗示出舒伯特开始将钢琴奏鸣曲从起居室搬到音乐厅"①。这也是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创作一个较为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钢琴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完善学生人格,实现学生品德、智力、情感、意志、个性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如何借助演奏手法来表达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情感特征在教学中尤为重要.对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的情感特征及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0.
在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生涯中,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他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把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分为三个阶段,只有了解每个阶段的创作风格及其特点,才能更好的诠释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1.
贝多芬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之为"钢琴艺术史的高峰""钢琴演奏家的"圣典"。而这32首奏鸣曲中《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最为经典。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也叫《月光曲》因其特殊的曲式结构,粗犷而有细腻的音乐以及浪漫的名字,而流传至今。是人类精神财富中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2.
作为德国非常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一生中创作出了不少的经典钢琴曲子,但是,他在晚期所创作的钢琴作品比起他前、中期的钢琴作品来说,在创作风格和内涵的表现方面都发生了不少的改变,开始呈现出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这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最为经典的作品,在钢琴艺术史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尤其是贝多芬晚期的五首作品更是把钢琴奏鸣曲发展到了更具艺术表现力的高峰状态,每一个学琴的人都应该把之作为学琴必修课。本文将着重探索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迥异的风格特征,以加深对于贝多芬这位音乐巨人的才能和个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被命名为《暴风雨奏鸣曲》的第17钢琴奏鸣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伟大作品。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深刻的悲剧性与戏剧性,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以及音乐辩证的艺术特性,其曲式结构、调性布局新颖独特,内容与形式达到了高度的平衡,充分展现了贝多芬伟大的创作才能,体现了其独特音乐风格与高度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奏技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命名为《暴风雨奏鸣曲》的第17钢琴奏鸣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伟大作品。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深刻的悲剧性与戏剧性,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以及音乐辩证的艺术特性,其曲式结构、调性布局新颖独特,内容与形式达到了高度的平衡,充分展现了贝多芬伟大的创作才能,体现了其独特音乐风格与高度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左峰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4):173-174
本文主要阐述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内容、风格,奏鸣曲式的特点、变化多样的力度和强音,独特的音色处理和巧妙运用踏瓣技术,以及对贝多芬部分钢琴曲演奏提示.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波兰钢琴家肖邦钢琴谐谑曲的创作特性,具体分析了谐谑曲的整体结构布局及谐谑曲体裁的情感内涵。指出肖邦谐谑曲在固有的结构框架的基础,可以容纳更为复杂的音乐内容。  相似文献   

17.
本文特选贝多芬《悲怆》奏呜曲第一乐章对钢琴交响化织体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分析能够提高对钢琴的织体分析能力和演奏技法以及艺术特色的把握,最终能够达到提高钢琴学习的效率,增强钢琴演奏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在贝多芬所创作的奏鸣曲中,《悲怆奏鸣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品。这首由三乐章组成的奏鸣曲,再次证实了贝多芬戏剧性创作的手法。在贝多芬早期的作品中,虽然可以看见海顿、莫扎特或克列门蒂的影响,但都显露出他独特的创意与力感,充满了蓬勃而有生机的旋律,洋溢着大喜大悲跃进的节奏,并涌现出大胆奔放的幻想。这些都是贝多芬音乐中特有的魅力。在这首《悲怆奏鸣曲》中,呈示出绵密紧凑有力的表现手法,具有诗情般独特的魅力,洋溢着幻想的情绪,其精彩的戏剧性处理以及闪耀的深刻个性都受到了最高的评价与赞扬。  相似文献   

19.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900至1901年,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钢琴协奏曲之一,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作品。这部作品明朗、真挚、完整而深刻,音乐中洋溢的热情和力量,反映了当时新兴的俄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也显示了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中的浪漫主义风格,确立了他当时的影响和地位。本文主要从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声技法和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特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暴风雨奏鸣曲》(作品第31号之二)是贝多芬重要的钢琴奏鸣曲之一。在西方音乐发展史的宏观背景下,将《暴风雨奏鸣曲》的创作背景作为出发点,结合音乐本体研究和人文学科等诸多因素,可以为探索贝多芬音乐作品中显现出来的音乐特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