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海南岛栖霞期鹅顶组的小有孔虫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存 《科学通报》1990,35(16):1279-1279
鹅顶组系海南岛早二叠世栖霞期的碳酸盐岩类沉积,集中分布在该岛西部东方县和昌江县境内的昌化江流域。 在鹅顶组中,以往曾发现有以Parafusu-  相似文献   

2.
徐涵秋 《科学通报》1988,33(23):1811-1811
7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地区在马平期至栖霞期的地层中相继报道了一类间壁构造十分特殊的块状群体珊瑚。1982年,吴望始、周康杰建立了Kepingophyllidae科以代表这类珊瑚。嗣后,吴望始等对这类珊瑚进行了系统总结,指出它的大量繁盛和进化是发生在马平晚期,并以Kepinggophyllum组合来代表这一时期的进化柯坪珊瑚类,籍以划分石炭、二叠系的界线。由于进化柯坪珊瑚类在华北、北方槽区以及国外的同期地层中均罕见报道,所以它无论对石炭、二叠系界线的划分或珊瑚古地理区系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近年来进化柯坪珊瑚类在我国愈来愈多地区的发现,有必要对这类珊瑚的时空分布作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Autunia conferta (Sternberg) Kerp在新疆塔北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光隆 《科学通报》1990,35(2):123-123
美羊齿类(Callipterid)是北半球二叠纪较重要而又相当庞杂的一个化石类群,该类植物中,以 Callipteris, conferta,(Sternberg) Brongniart最为重要,它在地层中的首次出现,曾被视为陆相二叠系开始沉积的标志化石,近30年来,西欧的一些古植物学家通过重新  相似文献   

4.
张志存 《科学通报》1985,30(6):479-479
关于石炭系与二叠系的界线,目前国内外主要有以下四种供选择的划分方案:(1)将二叠系下界置于Kasimovian阶之底(本文有关阶的含义均采用Leven,Scherbovlch,1978年的方案);(2)将二叠系下界置于Asselian阶之底,这是目前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地层古生物工作者所采纳的方案;(3)将二叠系下界置于Sakmacian阶之底;(4)将二叠系下界置于Artinskian阶之底。  相似文献   

5.
张正华 《科学通报》1988,33(5):368-368
长期以来,中国南方的二叠纪地层均为二分。黄汲清教授在四十年代就有三分二叠系的设想(参见“四川华蓥山二叠系调查追记”,曾鼎乾,1985)。近年来主张三分的意见亦较多。二叠系究竟应该二分或三分,其底何在,这不仅是国内也是国际上长期争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浙江昌化鸡血石宝石矿物学及成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敦模 《科学通报》1985,30(18):1409-1409
浙江昌化玉岩山鸡血石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宝石,它被用于雕刻工艺品及印章,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国内外均久负盛誉。 由于以往对鸡血石宝石矿物研究很不够,以致长期以来,鸡血石一直被误称为叶腊石。 1982年作者赴鸡血石宝石产地对它作了研究,并采集了代表性样品作X光衍射分析、差热分析、化学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鸡血石的矿物成份是以迪开石为主的粘土矿物,其中根本  相似文献   

7.
何锦文 《科学通报》1988,33(14):1088-1088
浙江长兴煤山的Z剖面是中国南部二叠系与三叠系分界的层型剖面,也是世界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的候选层型剖面之一。最近,笔者在研究该剖面的粘土时,在上二叠统顶、下三叠统底部的混生层1,2,3的粘土层中首次发现了为高温石英所具有的六方双锥晶形的石英。高温β-石英常见于酸性火山喷出岩中。因此,这个发现不仅证明了晚二叠世(长兴阶)、早三叠世初长兴煤山地区曾受到一系列火山活动的影响,而且为进一步研究二叠-三叠系事件地层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8.
层序地层界面与年代地层界线的关系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殷鸿福 《科学通报》1995,40(6):539-539
已有的层序地层学实践表明,在连续沉积的剖面上,层序界面与年代地层界线往往不一致.例如,中国南方的二叠-三叠系之交(三级)层序界面是一个Ⅱ类界面(SB_2),但无论在当时的碳酸盐台地区,或是台前斜坡和凹陷盆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的年代地层界线均稍高出该SB_2面数厘米到数十厘米.这种现象也存在于特提斯南缘的巴基斯坦盐岭等地.纵观Haq等,  相似文献   

9.
杨守仁 《科学通报》1993,38(16):1493-1493
1985年,王新平等研究了江苏镇江大力山三叠系。因该区三叠系露头良好,化石较多,研究程度较高,成为江苏三叠系重要剖面。但是当时对二叠、三叠系界线问题,因浮土掩盖,未得解决。笔者于1992年重新研究了大力山三叠系剖面,在野外首次发现了该剖面三叠系与二叠系是连续沉积,在三叠系底部存在二叠纪腕足类与三叠纪双壳类、菊石混生现象,从而解决了该区三叠系与二叠系界线问题。  相似文献   

10.
滑覆剪切作用形成的剑鞘褶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桂梁 《科学通报》1994,39(11):1015-1015
剑鞘褶皱(sheath fold)由Carreras研究比利牛斯海西期褶皱带中提出之后,一直作为深层次韧性剪切带鉴别标志(之一)而被世界所公认.最近国际上也只是在深层次变质岩中见到有关这类的构造现象.我国东南在浅层脆性构造域的二叠系煤系地层中,见到由重力作用的滑覆剪切形成的非常典型的剑鞘褶皱.  相似文献   

11.
论Palaeofusulina带在广东二叠系划分对比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少南 《科学通报》1986,31(11):852-852
长兴阶是我国和世界二叠系最高的年代地层单位,以含Palaeofusulina为特征,盛金章等称为Palaeofusulina带,自下而上分为Gallowayinella meitienensis亚带和Palaeofusulina sinensis亚带;林甲兴将上述两个亚带分别成立两个带。并以前者的出现,视作长兴阶的开始。笔者借助这个标准,对广东二叠系划分对比提供一些看法,并试图对华南地区长兴阶与吴家坪阶的界线及西南地区主要成煤期提出个人的认识,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动力煤氟的排放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研究不同燃烧条件下我国主要动力用煤-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石炭-二叠系煤燃烧时氟的释放量,采集和分析了高温和中低温电厂以及民用锅炉的原煤、底灰、飞灰的含氟量,对我国每年动力煤氟的排放量和排放率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测算。结果表明:高温电厂燃烧1t含氟量为100g左右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石炭-二叠系的低氟煤,排放到大气中的氟为89.90g左右,高温电厂燃烧煤中氟的排放率为95.93%左右;中低温电厂和民用锅炉燃煤中氟的排放率为77.56%左右。中国每年电厂和民用燃煤约8亿吨左右,主要为华北区和西北区的石炭-二叠系的动力煤,以含氟量为100g/t左右的低位计算,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氟为66398.5t左右。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运移和聚集动力的耦合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宋岩  夏新宇  王震亮  王毅  胡圣标 《科学通报》2001,46(22):1906-1910
以准噶尔盆地为例,利用运移和聚集动力学方法对不同时期天然气运移和聚集方向进行了综合分析,表明侏罗系天然气在白垩纪-早第三纪的运移以及二叠系天然气在株罗纪以来的运移受控于沉隆过程所决定的流体压力(包括异常压力)和毛细管力,而侏罗系天然气在晚第三纪至今的运移以及二叠系天然气在三叠纪的运移受控于构造应力,据此指出了准噶尔盆地天然气运移和聚集的有利地区。研究表明在构造稳定早期,流体压力、重力、毛细管力是影响流体势的3个主要动力机制;而在构造强烈活动时期,由于强烈构造挤压引起流体压力骤增对天然气运移的作用远远大于重力和毛细管力的作用,故构造应力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复合型三角洲平原上网状河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苏萍 《科学通报》1989,34(17):1326-1326
网状河(Anastomosing fluvial system)以前被当作辫状河(Braided river)的同义词,近来被有些学者加以区别。Smith等通过对加拿大有关河流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内陆网状河的基本沉积模式。1982年以来的六年中,作者通过对安徽省淮南煤田二叠系第四含煤段沉积特征的研究,并以之与现代珠江三角洲沉积环境对比,认为该煤田煤系形成时的沉积环境是一种由多条陆源河流作用形成的复合型三角洲,指出其上有网状河存在。  相似文献   

15.
浅层次微型韧性剪切带的发现及其形成机理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泉林 《科学通报》1995,40(7):636-636
多年来对韧性剪切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较深层次(>10km)的韧性剪切带的应变分析和显微构造特征方面.关于小型至微型韧性剪切带的发育过程的讨论,近几年也有报道.但是关于发育于地壳浅层次(<5km)的韧性剪切带的报道则不多见.本次工作在闽西南地区的二叠系砂岩中发现了浅层次的微型韧性剪切带,本文主要讨论该种剪切带的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6.
陆承勋 《科学通报》1978,23(8):492-492
本文扼要报道一种新的含砜基双烯类单体双酚-S-双(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丙基)醚(简称Bis S-GMA)的合成及聚合反应的研究结果。 双烯类单体Bis S-GMA(Ⅳ)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起始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的,其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7.
滨海城市大气环境中发现多种微塑料及其沉降通量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海陆环境问题.微塑料的大气污染研究在国际上鲜见报道,在中国尚属空白.本文基于大气沉降样品的收集和分析,报道了中国滨海城市大气环境中微塑料的类型、沉降通量及季节性变化的研究成果.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采样点大气环境中微塑料有4种形貌类型,即纤维类、碎片类、薄膜类和发泡类,绝大部分为纤维类,占95%;这些微塑料的主要成分为聚酯(纤维类)、聚氯乙烯(纤维类和薄膜类)、聚乙烯(碎片类)和聚苯乙烯(发泡类).在粒径上,春、夏、秋、冬四季均以小于0.5 mm的颗粒为主,占50%以上.大气微塑料沉降通量可达1.46×10~5个/(m~2 a),其中纤维类达1.38×10~5个/(m~2 a);不同类型微塑料的沉降通量变幅在0~6.02×10~2个/(m~2 d),以纤维类的最高.微塑料沉降通量存在季节性差异,春、夏、冬季较高,秋季最低.本研究认为滨海城市大气环境中微塑料可能会通过沉降进入陆海环境,成为海洋和海岸环境中微塑料的重要来源,未来需要加强大气环境微塑料污染特征、沉降规律及生态效应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8.
沁水盆地构造-热演化史的裂变径迹证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任战利  肖晖  刘丽  张盛  秦勇  韦重韬 《科学通报》2005,50(Z1):87-87
根据沁水盆地锆石裂变径迹、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果,结合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及其它古地温温标等分析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沁水盆地在古生代-中生代中期,沁水盆地地温梯度较低.中生代晚期地温梯度高,在盆地中部可达5.56℃/100 m,在盆地南北两端地温梯度可达8.00℃/100 m以上,表明沁水盆地存在异常地温场,发生过一期强烈的构造热事件.构造热事件发生在110~140 Ma之间,主峰值在120~140Ma之间.构造热事件发生受岩石圈深部热活动性增强及岩浆侵入的控制.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热演化程度主要受中生代晚期异常地温场控制.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记录了26.2~11.5 Ma前的一次快速抬升冷却事件,盆地抬升冷却具有南、北部抬升冷却早,中部抬升冷却晚的特点.石炭-二叠纪地层在50 Ma以前处于完全退火带,古地温大于125℃,50 Ma以来尤其是渐新世—中新世以来才大规模快速抬升冷却,石炭-二叠纪地层抬升退出了退火带(70~125℃),处于低温环境.中生代晚期构造热事件控制了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的生烃高峰期,生烃高峰期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新生代渐新世—中新世以来发生大规模抬升冷却,地层温度降低,石炭-二叠系煤层生烃过程停止.  相似文献   

19.
中国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的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陈锦石 《科学通报》1992,37(6):540-540
十余年前,在白垩系-第三系的分界线上发现了海相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较大幅度(2—4‰)的变化。这一发现促使一些地质学家去调查其它一些重要的年代地层单位分界线上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此后,在一些年代地层单位分界线上或其附近确实有所发现,如二叠系-三叠系和泥盆系-石炭系界线等。因此,许多地质学家把碳同位素作为地层学研究的一种潜在工具。  相似文献   

20.
发现于浮游硅藻中的长链正烷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庆余 《科学通报》1992,37(24):2266-2266
广泛分布于古代沉积岩、现代沉积物及各种生物体中的烷烃类是构成石油的重要组分。生油岩与原油中烷烃化合物的特征与原油母质来源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石油成因最基本和普遍注意的问题。通常认为,以浮游藻类等低等水生植物为主来源的有机质烷烃类化合物以C_(15)—C_(17)等低分子量烷烃类占优势,而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的母质输入的有机质烷烃类化合物以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