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瑛  李瑾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37(2):246-248,256
在实地测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太原天主教堂的内外特征以及建筑风格特点,初步探讨了西方宗教文化对太原天主堂建筑四个方面影响:在建筑朝向上变中国传统的南北朝向为东西朝向;在建筑平面上采用了西方天主教会传统的教堂形式——拉丁十字平面;在建筑细部则更多的突出了天主教教义;在建筑风格上采用了罗马风形式。这些都体现了西方的宗教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2.
陈锐  李悦 《工程与建设》2009,23(6):796-797,800
中国和西方的建筑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差异,文章通过对建筑的重要构件——墙的分析,对中国和西方的墙体从具体和抽象的角度进行了比较和解读,由墙文化的不同可以看出中西方在审美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世界名城佛罗伦萨古建筑分布规律及特点,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延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方法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结果佛罗伦萨古建筑具有极其鲜明的空间分布规律,即阿诺河北岸集中了全城80%以上的古建筑,而其他区域则比较稀疏。在建筑密集的区域还可细分为市中心内层、市中心外层和城市环路等3个分布圈层,不同圈层的古建筑时代特征和建筑风格也有差异。结论佛罗伦萨古城的保护与规划应在原有地域分布的基础上,按其时代、建筑风格与数量的不同而有侧重的进行。  相似文献   

4.
谈西方礼仪的基本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产物,其本质是文化,是一种文化的特殊形态,由于各个国家,特别是欧美等西方国家与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发展状况不同,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不同,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不同,民族心理品质和思维方式不同,语言文字和价值观念不同,因此形成各具特色的礼仪文化。西方礼仪基本特色有4个方面:一是女士优先,二是尊重隐私,三是表露坦率,四是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5.
古建筑是铭刻自己历史的丰碑和文化灵魂的殿堂,对于人类来说。建筑不仅是一种情结,更是一种血统。它折射着国家民族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凸现的是民族表现精神。记录历史,展示文化,载托灵魂,提供认同。增强自信,这就是古建筑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关注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探讨建筑文化本源不仅是一个学术命题,同时也是一种系统的社会工程和民族工程。古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世界各国对古建筑保护的力度正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6.
旨在从古建筑的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以明清时代的宫殿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建筑群和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建筑进行比较,探讨产生这种差异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对现在的影响.文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简介;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通过中西方建筑材料、建筑本位、布局与装饰以及色彩、建筑价值的对比来阐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历史由来和对现在的影响.第三部分进行全文总结,综述差异比较的意义与启示.建筑方面的差异是文化差异的一个缩影,探讨这些不同,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反省我们的不足,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吸收有利于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新元素.  相似文献   

7.
程畅 《工程与建设》2011,25(6):756-758
数千年以来的人类活动,造就了无数的建筑艺术精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的建造技术一直在发展,形态也在发生着变化。在中国古建筑的角度来说,建筑外形的特征的变化都可以看作是一次次技术进步的结果。随之而来的也有关于古建筑的发展与环境的一系列问题。文章从中国古代建筑的技术发展和艺术形式的结合点出发,分析了历史过程中建筑技术与艺术...  相似文献   

8.
略论中西宗教中的真善美——中西价值观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凝聚了历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理想,又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同时它又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透过对中国的儒、释、道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真、善、美等观念的比较可以透视出中国和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中国与西方宗教中,认知价值方面“存而不论”与“追根溯源”的不同取向;“入世”与“出世”的不同人生理想;“优美”与“壮美”的不同审美情趣等都表现了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这些特点,对于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质,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委婉语是文化现象也是语言现象。死亡委婉语是每一个社会都要面临的问题。通过死亡委婉语的分析可以反映不同社会的文化。中西方社会在宗教、价值观和社会习俗方面有很多的不同,所以中西方的死亡委婉语就反映着这些方面的差异。分析这些差异产生的文化原因,以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凝聚了历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理想,又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同时它又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透过对中国的儒、释、道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真、善、美等观念的比较可以透视出中国和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中国与西方宗教中,认知价值方面“存而不论”与“追根溯源”的不同取向;“入世”与“出世”的不同人生理想;“优美”与“壮美”的不同审美情趣等都表现了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这些特点,对于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质,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和深厚的古建筑文化,继承和体现这些传统建筑文化价值,并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这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入手,在充分分析本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了建筑作为文化载体的现代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在诸如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同,这使得中西方语言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也给东西方文化学习与交流带来了很多困扰。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窑切。随着联系的目益加深,中西方文化冲突也逐渐增加。语言交流是交流最主要的形式,语言的使用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该文通过对中西方道德观、世界观,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进行分析,探索中西方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具有徽派建筑风格与特色的黟县古建筑,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黟县古建筑有三绝:民居庭院、宗族祠堂、石塔石坊.黟县古建筑最驰名的有三雕:砖雕、木雕、石雕.黟县古建筑最具文化特色的有两雅:楹联、题额.  相似文献   

14.
试析粤北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建筑是体现人类历史发展的物质形态,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韶关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多元,佛教发达,人杰地灵,这些历史文化特质同样也体现在韶关的古建筑之中。  相似文献   

15.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中西方酒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酒在人类的历史中,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解读了跨文化中的中西方酒文化:对酒的理解不同:饮酒的礼仪以及饮酒的目的的差异性;解读中西方酒文化,可以发现酒文化之间的差异其实就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是大写意式的发散性思维;而西方人则是工笔素描式的直线性思维。了解不同的酒文化,有助于中西方成功地进行文化交流,更有利于世界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悦 《科技咨询导报》2007,(15):166-166
文化自觉源于对社会与人生的,是指人类在进行文化反省,文化创造和文化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形态。建筑是城市文化风格的显著性标志,是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的一种视觉上的具体体现形式。任何一座城市都应塑造自己的独特形象。十三朝古都西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浓郁的历史沉淀中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如今,西安城市建设如何继承和发扬其古建筑风格并取得文化创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陈辉 《科技资讯》2010,(21):80-80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的文化徽派建筑风格的形成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在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已经开始重视徽派的建筑风格,并将其合理的融入到现代建筑中来。  相似文献   

18.
饮食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民族是由不同的地理等生活环境所造就的,不同的民族缔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当然也包括不同的饮食文化。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等饮食文化也产生了严重的地域性。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西方的饮食文化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了饮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生活的环境不同,所以在对饮食的认识、饮食的内容以及饮食的特点和要求上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比如面对“死亡”这样一个人类都共同面临的、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中西方的人们就存在着种种的差异。而“死亡”作为文学中永久表现的题材,在中国和西方的文学作品中也往往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与情感态度。这当然也是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所致,而其中,宗教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宗教是一种具有多种表现形态和丰富内涵的社会性文化现象,它千百年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即使在似乎没有什么宗教传统的中国,它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更不用说深受宗…  相似文献   

20.
张延东 《工程与建设》2023,(5):1442-1444+1453
建筑地域性的形成和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逐渐形成的,建筑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不仅反映了不同地域人文环境、地理风貌和民族风情等,同时也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是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在建筑设计中也产生了很多新问题。鉴于此,本文主要从建筑地域性对当代建筑设计的价值出发探讨当代中国建筑界对于“地域性”在建筑设计中如何体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