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周绪红,1956年出生,湖南南县人,著名结构工程专家,工学博士,重庆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结构工程师学会Fellow,英国皇家特许结构工程师。1982、1986和1992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相继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莱斯  相似文献   

2.
张云升教授     
正张云升,男,1973年11月生,河北沧州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导。2004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3年1月~2004年1月在香港科技大学土木系访学;2010年被聘为东南大学教授;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土木工程与环境系访学;2019年任兰州理工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3.
李民庆教授,江西省丰城县人,1932年4月生。1953年7月毕业于南昌大学工学院土木系工民建专业,同年分配至长沙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工业大学),在该校力学教研室任教达30年之久,1983年7月调我院基础课部任教至今。1962年升为讲师,1978年10月升为副教授,1987年1月升为教授。  相似文献   

4.
郭忠印 ,男 ,1 962年生 ,山东人 ,1 98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路桥系。 1 985年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道路与机场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 ,获工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1 990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1 989- 1 990年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土木系留学。1 992年评为副教授 ,1 996年晋升教授。 1 999年被同济大学评聘为博士生导师 ,现任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系主任。兼任世界道路协会会员、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道路与交通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道路与交通安全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路基路面工程 ;土工合成材料在道路工…  相似文献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定名的“中国第一栋叠层橡胶隔震楼”,于今年2月下旬在地震多发区河南省安阳市开始地面施工,这是我校土木系教授唐家祥课题组的杰作,它标志着我国研制的叠层橡胶隔震器进入了实用化阶段.  相似文献   

6.
李尧臣 ,男 ,1 943年 3月生 ,浙江宁波人。 1 96 5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电站建筑系 ,后被分配到甘肃省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设计队工作。 1 978年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固体力学专业 ,1 981年 1 2月取得硕士学位。 1 987年赴美国NotreDame大学航天与机械工程系留学 ,1 989年 5月再获硕士学位。 1 991年 5月获博士学位 ,又从事了 1 8个月的博士后工作。 1 993年 3月回国后到上海铁道学院土木系工作。 1 995年赴美国NotreDame大学任访问教授 ,1 997年 7月再次回国。现为上海力学学会和中国力学学会会员 ,同济大学…  相似文献   

7.
博士生导师徐植信教授简介徐植信,1929年3fi生,ktfa嘉定人。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获学士学位,1964年同济大学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固体力学、土木工程学科的教学、村研与工程设计工作。曾任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院等单位工程...  相似文献   

8.
张誉,1932年2月生,天津市人。195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系,1953~1954年清华大学研究生,1956年同济大学结构系研究生毕业。1956年晋升为教授,199O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曾任教研室主任、结构试验室主任、结构系副本怦、律治了授感大任、结构工程学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9.
<正>周孝德,1960年8月出生,江西省玉山县人,中共党员,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江西工学院(今南昌大学)土木系,获学士学位; 1985年毕业于陕西机械学院(今西安理工大学)水利系,获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硕士学位,1989年获博士学位。1990年晋升副教授,1993年晋升教授,1995年取得博士生导师资格。1998年1月任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院长,1999年任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2002年10月任西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2017年8月任西安  相似文献   

10.
群星灿烂     
《科技潮》1996,(1)
袁驷男,1953年9月出生,1984年在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1985~1987年在美国OKLA-HOMA大学作博士后,1987~1989年在英国伦敦中央理工学院作博士后,1989年回国被聘为清华大学副教授,1991年获"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同年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并为英国WEDTMINSTER大学访问教授,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导师并开始享有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和清华大家学术新人奖。现任清华大学土木系结构力学教研室主任,兼《力学学报》编委,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计算力学协会会员,清华大学校长教学顾问。袁驷教授的突出贡献是1989年创立的有限元线法,该  相似文献   

11.
王国梁教授 ,男 ,195 5年 11月生 ,山西省曲沃县人 ,中共党员 .1978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学院地理系 ,1983年结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世界经济地理研究生班 ,并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进修深造 .现任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山西省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地理教育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环境学会理事、山西省城市学会理事、全国高校人文地理研究会副理事长 ,并兼任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世界地理研究》和《人文地理》杂志的编委 .王国梁教授长期从事…  相似文献   

12.
赵国藩,男,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混凝土结构专家,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国藩教授,山西汾阳人,1925年生,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结构工程专业,1950年来大连工学院任教.50年来,他一直从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他为制定和修订我国的工程结构规范及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为交通部大直径预应力管桩码头成套技术、四川二滩拱坝、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贵州东风拱坝、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龙滩碾压重力坝等工程的重大关键技…  相似文献   

13.
博士生导师姚祖康教授简介姚祖康,男,1934年7月6日出生于江苏苏州市,浙江余杭人。1951年入学清华大学土木系,1954年转学向济大学道桥系;1955年毕业后继续就读同济大学道桥系研究生,195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并先后担...  相似文献   

14.
马克俭,生于1934年11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贵州省勘察设计(结构)大师、贵州省荣誉核心专家、结构工程资深专家、贵州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建设厅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中国钢协预应力钢结构委员合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成员等。1958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毕业后在贵州大学任教,2007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担任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兼任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湖南大学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5.
汪遵元教授,1937年生,江苏苏州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现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农机学科学术带头人.山东省农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机学会理事,山东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6.
第四届国际材料热处理大会于1985年6月3~7日在西柏林国际会议中心(ICC)召开,我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学会派出了包括我院周汝霖教授等三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大会。 这次会议由联邦德国材料热处理协会(AWT)主席H.Schlicht博士、IFHT主席,苏联O.A.Bannych教授和西柏林的G.W.Beckef教授等主特并分别致欢迎词。随即举行纪  相似文献   

17.
张祖训生于1935年,有机化学教授。河南许昌人。195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教至今,1991年晋升为教授。曾任化学系系主任、现任陕西省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感光学会银盐专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8.
应我院邀请,法国普瓦提尔大学前副校长A.Lagarde教授于1985年9月21日至10月4日来我院讲学。A.Lagarde教授是法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国实验力学学会主席,在国际力学界享有盛  相似文献   

19.
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于2000年12月12日至15日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该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和中国航空学会共同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承办.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技术研究中心张福泽研究员.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余寿文教授、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洪友士研究员、郑州机械研究所所长刘元杰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董平教授等120余人.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140余篇,其中华南理工大学发表论文10篇.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力学学会疲劳专业组副组长、大会副主席、我校交…  相似文献   

20.
2013年1月18日上午,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戴琼海教授等完成的"立体视频重建与显示技术及装置"项目和土木系聂建国教授等完成的"大跨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新技术及其应用"项目同时获得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