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名词委”)于1997年8月21-22日在北京召开科技名词推广应用工作会议。全国60余家科技、新闻、出版部门的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全国名词委副主任章综同志致开幕词。他说,全国名词委成立十二年来已经向社会正式公布了39本科技名词。已规范的科技名词达12万余条。这一大批规范化的科技名词对科研、教学、科技成果交流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为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和规范化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国名词委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在推广规范名词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社会各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规范科技名词的推广应用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常抓不懈,把广大科学家精心审定的科技名词推广到社会中去。章综副主任还重申了1987年国务院对《天文学名词》公布出版的批示,和1990年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对使用规范名词的联合通知。与会代表就如何推广应用规范化科技名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很多代表认为全国名词委应加强宣传的力度,让全社会更多地了解全国名词委,了解规范名词,这是规范名词推广应用的关键和基础。要加快审定公布的速度,特别是新词审定的进度,以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在使用规范名词方面应有相应的行政措施和制约机制。全国与名词工作有关的部门应加强相互间的协调和统一,为使用者提供方便,同时希望全国名词委加强出版工作,出版综合本及光盘,以利于使用。最后,全国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做了总结发言,向与会者全面地介绍了全国名词委和全国名词委的工作,特别是对推广应用规范名词工作的设想。同时希望新闻、出版部门利用自己的优势,支持全国名词委规范名词的推广应用工作。本次会议是全国名词委首次就规范科技名词推广应用而召开的会议。通过这次会议,加强了与新闻、出版部门的联系,听到了使用者对规范名词的意见和建议,为全国名词委今后的推广应用工作开拓了思路、打下了基础。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
20 0 3年 8月 2 9日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中国通信学会和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的共同努力下 ,“通信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了。全国科技名词委是经国务院授权 ,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和推广的权威性机构。国务院明确规定 ,经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 ,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国家与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名词审定这项工作 ,全国科技名词委历届主任都由我国著名科学家担任。在他们的关怀和领导下 ,迄今全国科技名词委…  相似文献   

3.
过去的一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加强管理,改进方法,缩短周期,提高效率,加快了审定和公布进度,加强了学术研究、交流和宣传推广工作。; 中科院院士 名词委副主任 章综;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部长 名词委副主任 马阳; 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司长 名词委副主任 宣湘;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 名词委副主任 李宇明; 名词委副主任 潘书祥摄影 邬江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通信科技名词委主任宋直元叶笃正:不要把名词工作看做是名词本身的工作,它的作用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  相似文献   

4.
科技名词是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使用规范的科技名词能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科技名词是科技交流的载体,使用规范的科技名词能促进科技的顺畅交流,有利于我国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向社会积极宣传推广规范的科技名词非常重要。因为就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而言,审定公布与宣传推广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没有名词的审定公布,名词的宣传推广便无从谈起;没有名词的推广,等于将审定公布的名词束之高阁,就失去了名词规范化的意义。为了做好名词推广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除了出版各个学科的名词书和合订本外,还建立了网站和数据库,向社会免费提供使用规范科技名词;并且创办了《科技术语研究》杂志,在刊物上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规范名词;另外,为配合对外宣传,提高科技名词工作的影响与全国科技名词委的知名度,2005年,还专门编辑制作了反映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年来成长历程和成就的具有历史厚重感的纪念画册。此外,还加强了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例如,2006年4月,与光明日报合作,策划并开辟了“纪念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周年”宣传专版和专栏,光明日报刊登了对全国科技名词委路甬祥主任的专访及其他宣传性文章,取得了一定的宣传效应。然而,与当前迅速发展的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相比,规范名词的宣传推广工作仍然显得相当薄弱。没能形成一个稳定、行之有效且成规模的机制和渠道。究其原因,尽管我国科技名词工作有着相当长的历史,但由于近代我国科技的落后,导致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的基础极其薄弱,加之其他种种原因,我国科技名词工作曾一度中断,在过去的20年里,全国科技名词委不得不倾其绝大部分精力埋头开展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以还“历史的旧账”。而相对来说,对规范名词的宣传推广工作投入很少,未能跟上社会的需求。如今,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广大专家学者和专职工作队伍的共同努力,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审定及公布规范科技名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迄今,已按学科组建了62个分委员会,审定公布了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等67种学科名词,涵盖基础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社会科学及交叉学科等各个领域,形成了较完整的科技名词体系。审定公布工作的快速发展,使得规范科技名词的宣传和推广显得十分迫切。去年在第五届全国科技名词委全体会议上,委员们一致呼吁要加强规范科技名词宣传和推广工作。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路甬祥院士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中指出,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工作要按照“全面规划、依靠专家、科学审定、统一协调、正式公布、积极推广”的方针来进行,又一次明确地强调要加强规范科技名词的推广应用工作。研究和落实委员们的建议和路甬祥主任的重要指示,加强规范科技名词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使数千名专家、学者的心血与智慧的结晶发挥应有的效用,使之尽快成为社会各界自觉遵守的规范,应是当前及今后科技名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5.
简讯     
2001年3月7日德国莱比锡大学东亚研究所傅浪士所长到全国科技名词委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全国科技名词委向客人介绍了我国化学名词审定的历史和现状,详细说明了汉语遣词用字的方法在化学名词定名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傅浪士先生对访谈结果表示满意,并希望今后加强联系和交流。 (邬江)
2001年3月23日全国科技名词委召开了2001年第一次常委会。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及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中科院院长、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路甬祥作了重要讲话。常委会充分肯定了2000年所取得的成绩,并原则上通过了2001年的工作计划。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加强网站、数据库的工作,加强与媒体的联系,加强宣传推广工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认真规划好未来,为我国科技名词审定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邬江)  相似文献   

6.
1996年9月10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现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了由各学科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有关同志参加的科技新词工作会议,研究和探讨科技新词发布试用工作任务,对近期新词工作进行布署和安排。参加本次工作会议的各学科代表共有45名。全国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主持会议并介绍了全国名词委新词工作及其他一些工作的进展情况。潘书祥同志指出,当前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很快,我国在引进国际上一些先进技术的同时,也随之引进了大量科技术语。由于很多术语没有统一的定名,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汉语名词混乱现象。全国名词委抓新词工作,首先是要把好新词的“进口”关,给予正确恰当的命名,以满足社会需求。各学科分委员会应充分发挥学术优势,积极开拓收集新词渠道,尽快予以科学命名,起好引导社会、引导传媒的作用。全国名词委办公室樊静同志向会议介绍了全国名词委近期开展新词工作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步骤,并对全国名词委《关于开展科技新词工作的意见》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阐释和说明。与会代表围绕开展新词工作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结合各委员会的工作实际发表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当前科技新词产生速度快、数量大和定名混乱的形势下,全国名词委决定开展新词工作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这对于规范科技名词,服务社会、引导社会以及加强科技名词审定的基础工作,都将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在此次会议上,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和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吴鸿适、张伟和李竞等三位同志分别介绍了开展新词工作的经验体会。如电子、计算机分委员会积极开展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工作,应用学术刊物推广规范名词;天文学分委员会在审定名词的同时即十分重视收集新词,并予以讨论定名,为目前新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等经验十分值得重视和推广。会后,根据各位代表的建议,全国名词委对《关于开展科技新词工作的意见》作了修改和补充。全国名词委希望并欢迎各分委员会委员和热心于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广大学者、专家和科技人员积极向全国名词委和各分委员会提供科技新词(包括已有初订中文名和征询订名的各类科技新词),共同开展好这项工作,为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2月8日,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座谈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程巍、科研局副局长王子豪、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裴亚军、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审定三室主任温昌斌、文学名词项目负责人王琪等十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王子豪主持。会上,王子豪简要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承担的名词工作概况及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裴亚军向在座专家介绍了社科  相似文献   

8.
2011年4月8日上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科学技术名词宣传推广工作媒体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近20家媒体共23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并就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推广科技名词工作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正3月24日,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事务中心主任裴亚军拜访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与周德进局长就"十三五冶时期科技名词宣传推广工作深入交换了意见。事务中心科学传播与信息化部代晓明主任随同拜访。裴亚军首先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及事务中心的基本情况、未来五年开展工作的基本思路以及新时期科学传播工作的新举措。周德进对科技名词事业"十三五冶规划的基本设想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全国科技名词委在支撑科技创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等方面大有可为,尤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9月20日,韩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申珍夑博士到访全国科技名词委,专题讨论中医药学名词中韩英对照工作进展。随同到访的还有韩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金泰中博士、姜武荣博士,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科技信息服务中心方明洙研究员。中国中医药科学院洪梅研究员应邀出席会议,全国科技名词委温昌斌、王琪、才磊、王小辉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全国科技名词委张晖主持,方明洙担任翻译。张晖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近年来在名词审定、两岸名词对照、规范名词的推广普及、学  相似文献   

11.
图片新闻     
正全国科技名词委与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合作完成机械工程名词和计算机科技名词对照工作(2018年6月19日,北京)全国科技名词委与高教社达成战略合作意向(2018年7月10日,北京)数字中国智库论坛·数权法第三次研讨会(2018年7月31日,北京)"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专家座谈会(2018年9月17日,北京)  相似文献   

12.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名词委)于1997年8月21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发布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更名的消息及全国名词委成立十二年以来的工作成果。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名词委主任卢嘉锡,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名词委副主任路甬祥,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国家语委副主任傅永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全国名词委副主任孙枢,全国名词委副主任章综,国家科委基础研究高技术司副司长邵立勤,国家教委科技司副司长谢焕忠,广电部副总编、全国名词委副主任张振东,国家技术监督局总工程师、全国名词委副主任丁其东,中国科学院出版委副主任李廷杰,全国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科学出版社副总编吴瑰琦和全国名词委各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代表五十余人。此外,全国六十余家出版社的代表,在京三十余家新闻单位的记者也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节目、北京电视台在北京新闻及中国教育电视台在教育节目里都分别作了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对此作了专访及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二十余家主要报纸也作了报道。会议由全国名词委副主任孙枢同志主持。卢嘉锡主任发布新闻。新闻内容包括:(1)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经过十二年的艰苦工作,已建立了51个学科的分委员会,已基本完成基础学科名词的审定工作和一批技术学科名词的审定工作,并开始增补新词和加注定义工作;(3)全国名词委计划大力开展对已审定公布名词的推广应用工作。最后,卢嘉锡主任重申了1990年6月23日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四部委联合通知精神,要求各新闻单位要宣传名词统一的重要意义,并带头使用规范名词。各编辑出版单位应把是否使用已公布的规范名词作为衡量该书质量标准之一。在编写各类教材时应使用已公布的规范名词。会上,宣布了全国名词委十二年来成立的51个学科的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名单及审定公布的39本科技名词书目。新闻出版署梁衡副署长发表讲话,对全国名词委及各学科专家十二年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并就新闻出版界推广规范科技名词工作提出两点明确要求,一是做好宣传工作,让社会各界多了解统一科技名词的重要意义;二是带头使用,并在新闻出版署的评奖和年检活动中,把是否使用规范词作为衡量出版物质量的标准之一,促进规范科技名词的推广应用工作。广电部副总编张振东同志在大会上强调了宣传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重大意义,指出统一科技名词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科技和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他提出要加强广电部与全国名词委之间的密切合作,并希望全国名词委在广播电视业使用规范科技名词方面提供支持和监督,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传媒、辐射作用,共同做好这一工作。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李国栋教授、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周诗健教授及信息科学新词审定组组长陈太一教授分别介绍了本学科名词审定工作的情况及体会。最后,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名词委副主任路甬祥院士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科技名词统一和规范化工作是经济建设、科技发展的支撑性工程,必须下大力量搞好。过去十二年中,全国名词委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今后要保持过去好的传统并根据当前的形势,开展新的工作。他指出名词委今后工作的思路:一是要坚持一贯传统,坚持严谨、科学的学风;二是确定电子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新工艺领域、新能源和环境科技、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管理科学等作为开展工作的重点;三是开展好两岸和港澳地区的工作;四是审定工作要坚持全面规划、依靠专家、统一协调、科学审定、正式发布的原则。路院长最后强调指出,名词术语工作是一项应当长期坚持下去的工作,因为这是一项无止境的工作。全国名词委应当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与各方面人士一道,共同搞好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会议开得极为成功,在社会上引起了积极而热烈的反响。本次会议必将对科技名词的统一和推广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宣传推广工作和名词审定工作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不可有所偏废。一直以来,全国科技名词委都十分重视宣传推广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在权威媒体策划专版、开发专科词典等手段,取得了不俗成绩。今后开展名词宣传推广工作,既要坚持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做法,更要根据信息化社会条件下对信息传播的客观要求,掌握现代传播规律,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开展名词宣传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4.
动态     
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本刊讯2007年2月6日,“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教育学名词委主任吴启迪和有关方面负责人、教育学领域专家等30多人参加了会议。全国科技名词委原副主任潘书祥宣读了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名单,并由吴启迪副部长和顾明远顾问向委员颁发了聘书。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和我国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总体情况,以及科技名词审定的重要意义。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室主任邬江作了题为“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的报告。顾明远顾问认为这项工作将…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1991年全国名词委组建成立了第一届铁道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铁道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审定委员的共同努力下 ,1996年《铁道科技名词》完成审定工作 ,经全国名词委批准公布出版。此后铁道部有关部门和铁道名词委的委员们采用多种途径积极贯彻、推广所公布的规范词。他们的主要办法是 :1 铁道部科技司发出了《关于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铁道科技名词〉的通知》要求在全路推广、使用这些名词。通知中还特别指出“在铁路科技进步奖著作奖评审中 ,应把使用公布的规范词作为衡量著作质量的标准之一”。2 铁道名词…  相似文献   

16.
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是全国科技名词委近20年来持续开展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目前已经在30多个学科领域开展了名词对照工作。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所具有的深远意义,日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和认同。  相似文献   

17.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于2001年3月23日召开了2001年度第一次常委会会议。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路甬祥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及代表王景川、朱作言、章综、马阳、宣湘、汪继祥、潘书祥、董琨、李琛、马宏建、郭志明、王奇、朱小萍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章综副主任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潘书祥同志关于“全国科技名词委2000年工作总结与2001年工作计划要点”的汇报。2000年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为:2000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完成了换届工作。2000年6月15~16日在京召开了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中科院路甬祥院长、科技部程津培副部长、社科院江蓝生副院长、工程院沈国舫副院长、中国科协胡启恒副主席、中科院党组郭传杰副书记和全国科技名词委委员及各界人士150多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产生了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总结了第三届委员会的工作,制定了第四届委员会工作计划,交流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经验,修订了全国科技名词委有关章程,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2000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出版了冶金、心理学等5种规范名词(从2000年起,公布出版的名词书已改装为精装本);昆虫、测绘(定义版)等8个学科达到上报条件;此外,航空、航天等10多个学科继续开展名词审定工作。本年度新组建了管理科学、免疫学和中医药学三个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并已开始了审定工作。同年,力学、遗传学分委员会完成了换届工作,并已着手开展增补新词和加注定义的工作。2000年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和统一工作取得较大进展,航海、昆虫和大气三个学科经过两岸专家的共同努力已完成对照工作,这三个学科的对照本将于2001年陆续出版,这是两岸名词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药学、船舶、天文、计算机、水产、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也在积极开展对照工作。2000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努力办好《科技术语研究》刊物,按期出版4期,刊登文章89篇,得到了各方面专家、读者的积极评价。在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正式加入国际术语信息中心,与加拿大魁北克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互换术语数据资料。此外,努力做好已公布名词的宣传推广工作,生物学合订本即将出版,大合订本的初稿已基本成形。这些工作将进一步促进规范科技名词的推广使用。2001年工作要点如下:1.继续做好科技名词的审定和公布工作(1)2001年全国科技名词委计划完成昆虫(定义版)、机械(2、定义版)、土木、医学(7)(8)、测绘(定义版)、计算机(二版)等学科名词的公布和出版任务,此外,还将出版《生物学合订本》以及3种海峡两岸名词对照本。航空、航天、机械(3)、电力、水产等学科完成审定任务,达到上报要求。(2)拓展新的学科领域进行名词审定工作。拟议中的学科有通信、环境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等。2001年,还将组建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通过语言学名词审定的试点工作,将有一些社科领域—特别是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将逐步开展名词审定工作。(4)已完成第一批名词审定工作的学科,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继续开展增补新词和加注定义的工作。2.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增强规范名词的行政推广力度3.继续抓好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和科技新词定名和推荐试用工作2001年全国科技名词委仍要坚持“积极、慎重、务实”的方针,积极推进两岸名词对照统一工作。重点放在计算机、药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科技新词工作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做出成绩,争取完成信息技术方面的新词1~2批。2001年计划对一些已推荐试用并广泛征求过意见的科技新词,组织专家予以定名并正式公布。4.继续开展好术语学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宣传推广工作加强与国内语言学机构、大专院校和有关术语标准化组织、国际术语学界、联合国文献术语部门及其他华语地区和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办好《科技术语研究》期刊,更好地发挥编委会的作用,加强期刊与作者和读者的联系,提高办刊水平;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加快术语数据库和工作网站的建设,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使用者服务;加强同国家有关部委以及大中学教材编写部门和出版单位联系、探讨相互配合、共同推广规范名词的措施;同时继续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术语工作。5.搞好名词委事务中心的内部建设和各项改革(略)会议在听取了潘书祥同志的工作汇报后,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会议对2000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对事务中心在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创造条件开展工作并付出极大努力表示感谢。本次会议继续强调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是国家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更好地进行推广工作,科技名词委应加强宣传工作,加强同各种媒体的联系,加入到科技图书和科技期刊的评奖活动中去。此外,还应加快网站和名词检索数据库的工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两岸的科技名词工作应抓紧、抓好,这不仅促进了两岸学术交流,同时还事关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本次会议原则上通过了2001年计划要点,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工作方针应相对集中;在加强行政推广手段的同时,还要努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势。社科方面的名词审定应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做好这项工作。会议认为,全国科技名词委2001年的工作任务仍很繁重,有关方面应继续给予重视和支持,要向国家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工作情况,以取得更大的支持。新世纪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任重道远,要在总结前十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认真规划好未来,为我国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宣传推广工作和名词审定工作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不可有所偏废。一直以来,全国科技名词委都十分重视宣传推广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在权威媒体策划专版、开发专科词典等手段,取得了不俗成绩。今后开展名词宣传推广工作,既要坚持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做法,更要根据信息化社会条件下对信息传播的客观要求,掌握现代传播规律,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开展名词宣传推广工作。一名词工作要树立科学传播观首先要认识到宣传和传播存在本质区别。宣  相似文献   

19.
全国名词委科技新词发布会会场,主席台左起:中国通信学会理事长宋直元、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张效祥、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孙俊人、全国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全国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右一)主持会议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张伟发布新词汉语定名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吴鸿适介绍新词定名情况全国名词委科技名词推广应用工作会议会场  相似文献   

20.
正为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白春礼院士提出的名词工作要服务于国家大数据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指示精神,2020年7月14日下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举行交流座谈会。"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秘书处执行主任曹京华,高级事务主管贾波,助理执行主任聂晓伟、艾丽坤,项目专员赵敏燕、王卓、周睿洋,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裴亚军,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秘书长张玉森,全国科技名词委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